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杀人夫夺人妻 遭臣子质问如何处置?

唐太宗杀人夫夺人妻 遭臣子质问如何处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98 更新时间:2024/1/3 6:14:21

既然已经公开地表示愿意听取批评的意见,那么,就要勇于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有时甚至是很不客气的批评,否则,就要遭受信用的质疑,而这个对于新一代君主来说是致关重要的。也就是说,信用就是他作为皇帝的合法依据。而且,并不一定要他犯了大错才会招致批评,其实,许多时候,是他的生活方式所引起来的。可是,这些批评也是他自找来的,因为他设立了专门批评他的谏官。其中,曾经被贬到巂州的王珪就是太宗重新起用谏议大夫的批评家,而且,还给王珪在谏议大夫之上,追加了一道命令,要他随中书、门下及其三品官入阁议事,也就是直接参与最高决策。太宗在起用他的时候,对他说:

“如果正直的君主御使了不正直的臣子,不可能达到天下大治;如果正直的臣子侍奉不正直的君主,也不可能达到天下大治。惟独君臣同心同德,海内才能安宁。朕虽然不够明智,幸而有诸位的规劝、批评,才可能使天下安宁太平。”

这无疑是对王珪的信任和支持,而王珪也立即表示了个自己的竭诚态度:

“古代的时候,天下有七个谏官,然而,谏言不被采纳,结果这七个谏官一个一个、前赴后继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而死了。如今陛下广开圣德,收采批评意见,臣愿意竭尽狂瞽之言,但望能够辅佐陛下圣德的万分之一。”

网络配图

太宗肯定说:

“照你的本能和责任去做吧。”

话虽这么说了,却没想到立竿见影,他马上就要见识到这位批评家的厉害了。

一日,太宗请王珪到宫里私宴,却看到在太宗的身旁有一位美人在侍奉。太宗指着这位美人说:

“庐江王无道,他把人家的丈夫杀了,娶了人家的妇人,你说如何能够不灭亡?”

王珪没有立即回答皇上的设问,却低声地反问太宗:

“那她怎么到了这里来了?”

“庐江王被灭之后,他的家人都被朝廷籍没。是朕把她从籍没的人群中选出来,留在宫里了。”

“陛下认为庐江王做的是对,还是错?”

“杀人而取了人家的妻子,你却要问是对还是错,你这是什么意思?”太宗不假思索地回答。

王珪又说:

“臣听说过齐桓公到当时的郭国这个地方去,问当地的父老:‘郭国为什么灭亡了?父老们回答:‘因为他喜欢好的,厌恶不好的。’齐桓公再问:‘如果像你们所说的那样,那么郭国的君主乃是贤明的君主啊,如何可能亡国了呢?’父老们回答:‘不是的,郭国君主虽然喜欢好的,但他不能采用好的;他厌恶不好的,却不能远离它们。所以,他才因此亡了国的。’如今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可是他宠爱的女人却留在了这里。臣私下里想,是不是陛下认为庐江王做的对?否则的话,陛下怎么会明明知道做的不对,却还要把这个女人留在自己的身边?这不是‘知恶而不去’吗?”

网络配图

太宗听了之后,顿时有点羞色,然而,却转而大笑起来,嗟叹道:

“美妙,讲得美妙,寓意深刻,让人深思呵!”

既然赞同了王珪的批评,就只能改正了。太宗凝视了这位美人良久,眼睛里流露出不舍得的神情,对她说:

“你都看到了,这天子并不是好当的,庐江王能做的事情,天子就不能够做。朕想把你留在宫里,却忘了你曾经有过的家庭。回去吧,与家庭团聚吧,愿意守贞节,或者重新嫁人,都由你自己决定。没有人再敢于强迫你了。”

美人感恩流涕,说:

“妾虽然曾遭遇不幸,但幸亏陛下搭救,得以服侍陛下,数月来承蒙陛下关爱,妾没世不忘。”

太宗突然他一挥手,对着内官说:

“派人护送她回家。”

“是,陛下。”内官应声答道。

太宗因为相貌伟岸,神采英毅,君臣进见他的时候,经常拘谨不安,手足无措,这影响到他们言论的表达。太宗知道了这个情况,就特别注意放低姿态,每次有人进见,他都要和颜悦色,以极其亲和的态度,缓解进见者的心理紧张,让人们把心里的话讲出来。一天,他宴请公、卿等群臣,他说:

网络配图

“人如果想要看到自己的形态,必须要借鉴明镜;君主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要依靠忠臣。如果君主自己刚愎自用,还以为自己贤明,而群臣又阿谀奉承,曲己顺从,那么,一旦君主失去了国家,群臣惟独能够自我保全吗?像世基等人那样,他们谄媚隋炀帝,借此来保自己的富贵,结果怎么样?炀帝被宇文化及杀了,虞世基还不是同样被杀了?如此看来,公等应当以此为鉴。办事情嘛,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得失,不仅你们,朕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你们自己犯了错,要勇敢地面对它,说出真实的情形;朕犯了错,你们不要担心冒犯了我,有话尽管说出来。你们不是都想要做忠臣吗?说出真话,就离做一个忠臣不远了。”

听完太宗的话,群臣都兴奋地举起酒杯,感谢他们的皇帝有这样圣明的见识。房玄龄说:

“过去,没有一个君主愿意承认自己会犯错误的,现在,皇上破了天荒,勇于承认天子也可能犯错误,这改变了君主的历史。让我们为陛下的圣明干杯!”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有多好色:与弟媳私通纳前朝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有多好色,可以看他与弟媳妇私通就能看出来。他与一般的好色之徒不同,唐太宗绝不会因为女人而放弃前程,所谓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反过来讲,更适用于他“爱美人,更爱江山”。对于女人,他并不一定要求是处女或年轻女子,但人必须长得有质量。别人的妻子也好,十来岁的少女也罢,只要他看上的,一律没

  • 慈禧究竟有何倾世之貌为何越老越风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

    导读:慈禧究竟有何倾世之貌,为何越老越风骚呢?慈禧太后作为大清王朝的“无冕女皇”,垂帘听政,干预朝政,私生活荒淫,67岁时还与29岁的英国情人风流快活。她的风流往事已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慈禧太后作为大清王朝的“无冕女皇”,不仅垂帘听政干预朝政,私生活也荒淫无比,越老越淫荡,67岁了还与29岁的英国情

  • 周武王发动的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牧野之战

    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帝辛为人暴虐,造成了商朝百姓民不聊生的景象。当时的西伯侯姬昌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于是一面假意向商朝效忠,一面又暗中壮大自己实力,希望周国能够跟商朝抗衡,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在他继位时,商朝已经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了。商纣王为人英勇善战,但他也

  • 这个朝代真悲剧!一天内竟然死两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完颜承麟

    一天里先后死掉两个皇帝,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是金国,那个曾经疯狂灭掉北宋,占领汴京,把大名鼎鼎的徽钦二宗掠到京国国都的朝代,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横扫淮南江北,让宋高宗寝食不安,让岳飞耿耿于怀的金朝。网络配图公元1234年2月(金天兴三年正月),蒙古军队南下,侵略金国。金皇帝完颜守绪找了个“率兵抗蒙”

  • 三国时期曹操南征东吴战略正确但犯下低级战术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

    汉末三国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主张“兵以义动”的战争观,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在

  • 范蠡辅佐国君勾践有功而且以他的聪明为何救不了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范蠡,勾践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 揭秘明朝首相李廷机为何辞职123次未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廷机

    说到明朝,不得不提到明神宗万历,他创下了中国皇帝历史上的一个“光辉”记录:长达28年未曾上朝。他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不过在这位BOSS手下,还有一位创造纪录的“首辅”——辞职123次的李廷机。网络配图李廷机,字尔张,号九我,晋江新门外浮桥(今属鲤城区)人,生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 揭秘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帝

    慈禧自己是偏妃出身,一直引以为憾,皇后的话无疑揭了她的伤疤。大清门进来的就要高人一等?慈禧要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媳妇一点颜色瞧瞧。慈禧叫人立即杖责皇后。刑不上大夫,何况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杖责在宫中是只对出身低贱的宫女和太监才会用的刑,现在却要用到皇后身上。皇后哭喊开来,同治帝闻讯却无力阻止,气得一时

  • 西周的军事制度 西周的主要兵种是什么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周

    西周的军事制度在沿袭商制的基础上又有很大发展。周初,王室强大,“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军权集中于周天子手中。网络配图 其下有“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尚书·牧誓》)等官职,仍不分文武。各诸侯国及一些贵族大臣也都有自己的军队,但一般须听从周天子

  • 解密:汉景帝一夜风流换来汉朝二百年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景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有名的朝代,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帝国,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汉朝前后共历时405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中断了十七年,这是什么原因呢?先来看一个传说,话说当时汉高帝刘邦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