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最信任的谋士法孝直:此人若在蜀汉历史可能改变

刘备最信任的谋士法孝直:此人若在蜀汉历史可能改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00 更新时间:2024/2/5 16:08:28

222年8月,蜀主刘备统帅的东征大军在夷陵在东吴大将陆逊击败,蜀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成都,负责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慨叹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不让他东征;即使东征,也一定不会溃败!”那么问题来了,连诸葛亮都无法改变刘备的主意,为何说他为何能左右刘备的东征?

网络配图

原因很简单,因为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不是伏龙凤雏,而是法孝直!法孝直不仅深得刘备的信任,而且让曹操悔恨不已。那么法孝直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法孝直名法正,字孝直,176年出生,扶风郡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法正的祖父法真号称“玄德先生”,精通阴阳谶纬之学。法正自幼跟随祖父学习,因此在少年时他就具有极高的军事才干,特别是在谋划用兵方面。

建安初年,天下大乱,遍地饥荒,法正与同郡好友孟达为谋生路,入蜀依附益州刺史刘璋。但刘璋不善于用人,法正仅做了个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怀才不遇的法正又被益州当地士族诽谤,他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他俩觉得刘璋不能成大事,因此常在一起感叹。

208年,张松出使曹操归来后,建议刘璋结交刘备。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极力举荐法正。法正一开始推辞,但后来不得已只好前往。令法正没有想到的是,刘备见到他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便与张松密谋协规,暗中与刘备联络。

211年,张松遂劝刘璋迎接刘备入蜀,以讨伐张鲁。法正于是再次被任命为使者,与孟达各率两千人迎请刘备入川。法正直接向刘备献策:“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刘备正苦于地盘狭小,无法施展,法正无疑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益州的大门。

214年,刘备占据益州,急需与蜀中士族豪强结交关系,因此有人劝刘备迎娶刘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但吴氏的前夫是是刘璋的已故兄长刘瑁,刘备认为自己与刘瑁同族,如果这么做有违礼法。法正则用历史典故劝谏:“论其亲疏,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晋文公重耳娶了侄子晋怀公子圉的妻子怀嬴)

网络配图

之后刘备封赏群臣,其中法正与诸葛亮、张飞、关羽的赏赐最高,为黄金五百斤、白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要知道那三个人可是跟刘备一路风雨走过来的,法正才跟随刘备三年而已。

同时法正被封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他“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极受刘备的信赖,大权在握。但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看不过去了,对军师将军诸葛亮说道:“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主公,抑其威福。”

诸葛亮知道法正是刘备身边的红人,因此言道:"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法正虽然专横,但对刘备可谓竭尽心力。217年,法正献策:“举众往讨(汉中),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之后的定军山一战,法正观察敌势,建议刘备出兵,刘备命黄忠率军冲击,大破敌军,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渊当场被斩杀。曹操听闻消息后,又悲又怒。当听说是法正的计策后,曹操说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接着,曹操又不无遗憾的说道:“我将天下英雄豪杰收尽,怎么就没有得到法正呢?”当曹操亲统大军与刘备争夺汉中时,一次刘备所部作战不利应该撤退,但刘备大怒,坚决不肯撤退,当时每人敢劝谏。曹军箭如雨下,法正毅然走到了刘备的前面。刘备马上说:“孝直避箭。”法正却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这才说曰:“孝直,吾与汝俱去。”于是才撤军而去。

网络配图

之后刘备敛众拒险,不与曹操交锋,曹军人数众多,粮草消耗殆尽,曹操不得已而引军还,刘备遂占据汉中。219年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同年冬天关羽败亡,被东吴俘杀。

220年,被刘备视为“谋主”的法正因病去世,终年45岁。刘备闻讯后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刘备视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虽然两人性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诸葛亮总理后方,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配合十分默契。

221年4月,刘备称帝,此时庞统、关羽、法正、张飞均已离世,但只有法正一人得到谥号(翼侯),其他几人是后来刘禅追封的,由此可见法正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是蜀汉大臣,对法正极为推崇,甚至将他比作刘备的“郭嘉”。

标签: 法孝直刘备

更多文章

  • 历史真相探秘:刘盈是不是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盈

    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刘盈是西汉第二位皇帝即汉惠帝。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十六岁时便继承皇位。汉惠帝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往往一代皇帝很强势的时候,他的后代皇帝一般都不会都大作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

  • 揭秘史上杀害兄弟最多的皇帝:18个兄弟杀15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相残的闹剧屡见不鲜。这些闹剧的发生地,多半是在有着高墙大院的皇宫里。而他们之所以不顾手足之情、争得你死我活,则完全是为了夺取帝王之位。例如,唐代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长兄李建成与四弟李元吉,成为皇位继承人;清代前期,康熙诸子各显神通,在紫禁城展开了步步惊心的惨烈斗争……那么

  • 乾隆下江南时为何太监每道扬州菜放一大勺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

    皇帝是天下最富有的人,怎么会吃的不好呢?的确,历代皇帝在吃方面的花费,简直是个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中国皇帝中颇为节俭的崇祯和他的皇后,每年的日常伙食费就是16872两白银,折算超过52万美元,其他皇帝就更不用说了。可是,花了这么多钱,浪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还是吃不好。网络配图首先,烹饪水平,古时的烹

  • 乾隆皇帝“玩具箱”为多宝格:层迭放47件奇珍异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

    本来以为只有小朋友有玩具箱,没想到皇帝也有“玩具箱”,乾隆皇帝的“玩具箱”就精巧得让人目瞪口呆。一件长30.5cm、宽30.3cm、高16.5cm的方盒,里面可以放得下多少件珍玩?答案是47件。装下这些珍玩的盒子,准确说法应该是清乾隆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十件清宫多宝格之一。网

  • 军事家拔都西征若没有停止是否可以统治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事家拔都

    拔都可汗全名孛儿只斤·拔都,是蒙古帝国著名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在世界上都相当有名,是成吉思汗铁木真长子术赤的儿子,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术赤一生有十多个儿子,拔都可汗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拔都可汗1227年继承父亲的汗位,世袭封地,1235年奉蒙古帝国窝阔台之命西征,第二年拔都先派遣大将速不台的骑兵突

  • 英雄人物德宗耶律大石:耶律大石为何称菊尔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德宗耶律大石

    德宗耶律大石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起起伏伏,波澜不断。德宗耶律大石的生卒年并不是很确定,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是生于1087年,卒于1143年;另一种说法是出生于1094年,卒年和前一种说法是一样的。德宗耶律大石是辽太祖的后代,骑射非常好,前后担任过刺史、节度使等职位。德宗耶律

  • 唐朝最大的冤案:唐玄宗一日之内竟连杀三个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发生过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试图谋反的罪名,被废为庶族,监禁在宫中的东城里,之后全部被诛杀。当时很受宠的武惠妃报告李隆基说:“陛下,太子和二王身披盔甲,互相串通,正打算谋反。”事发突然,李隆基也感到很意外,立即派内侍去查看,果然和武惠妃说的一样。李隆

  • 悲情!汉塞和亲昭君不忍下嫁三人服毒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昭君

    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王昭君此人: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蜀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网络配图和亲原因和亲都是公主去,

  • 李淳风算日食:不准就要被李世民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淳风

    李淳风,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唐立国,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颁行了《戊寅元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在此之前历法都用平朔,即用日月相合周期的平均数值来定朔望月。贞观初年,李淳风上疏论《戊寅元历》十

  • 严嵩恶劣到遗臭万年的名声怎么流传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严嵩

    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电影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首先,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