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屡战屡败的汉高祖刘邦凭啥能够消灭项羽

揭秘屡战屡败的汉高祖刘邦凭啥能够消灭项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98 更新时间:2024/2/8 7:36:28

哪怕项羽存在以上致命弱点,还是将刘邦打得到处乱窜。直到最后一战垓下之战前,基本上都是刘邦在逃跑。从战术而言,项羽是个技术派,见谁灭谁。然而,十有九胜的项羽为什么最后失败,屡战屡败的刘邦为什么笑到最后呢?楚汉的竞争,以西楚的失败而告终,这教训已经总结两千年了,结论一大堆。例如,刘邦认为项羽败于不会用人,有人才而不用,像范增为这样的老谋深算之辈,却最终被边缘化,甚至退出。

网络配图

另外,韩信早就从项羽的性格上看出他的失败结局。韩信对刘邦说,项羽这人吝啬,手下立功,却舍不得赏赐,官印拿在手里都磨坏了,还是“忍不能予”。同时,项羽还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舍弃关中这样的战略高地不要,自己放逐自己,建都彭城。最后,项羽此人还没有摆脱战国时期的野蛮军事屠戮模式,“所过无不残灭者”,因此没什么人拥护,“天下多怨”,也就是说项羽缺乏支持度。

然而,哪怕项羽存在以上致命弱点,还是将刘邦打得到处乱窜。直到最后一战垓下之战前,基本上都是刘邦在逃跑。从战术而言,项羽是个技术派,见谁灭谁。然而,十有九胜的项羽为什么最后失败,屡战屡败的刘邦为什么笑到最后呢?我们不能光从针锋相对的战场找原因,而要从当面竞争之外找原因。我们应该注意到,项羽在垓下之围前,还是胜利的一方,刘邦撕毁合约进攻项羽,结果被楚军打得抱头乱窜,躲进固陵。这时候,起决定作用的不在项、刘双方,打破这个天平的是韩信、彭越英布,他们及时赶到,一起群殴,灭了项羽。

网络配图

刘邦有帮手,项羽没有帮手,就在于刘邦有分公司,项羽没有分公司。刘邦虽然当面打不过项羽,但是他注意培养分公司。韩信当初不过是他手下一员工,但是刘邦放手让韩信出去发展。韩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没有和项羽发生冲突,而是灭齐灭赵,在外围发展,一步步发展自己。刘邦的这种壮大分公司的思维也有记载,他曾经说:我要把长安以东全部分封给有功劳的将士。这就是发展壮大分公司的思维。

所以,刘邦的主公司虽然看上去似乎一直在挨打,经常要靠萧何补给,但他的分公司——韩信,却越来越强大。韩信强大,就是刘邦强大。同时,刘邦也注意争取项羽的分公司,他派随何策反英布,英布倒向刘邦,楚汉双方力量登时改变。当然,项羽不是没注意到这一点,也曾派人争取韩信,但是韩信因为过去的工作经历,已经丧失对项羽的信任,断然拒绝。

网络配图

刘邦有分公司,因此总也打不死,总能恢复并强大;项羽没有分公司,因此越打越疲,力量日渐削弱,终于有撑不住的一天。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的最终结果:使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商鞅变法的最终结果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巩固本国政权,纷纷启用人才,进行变法运动。魏国李悝变法的成功,引起了秦孝公极大的兴趣。秦孝公认为只有通过变法运动,才能使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于是在秦国广纳贤才,希望能寻觅一位变法人士。商鞅来到秦国后,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在秦孝公的推动下,商鞅开始了大规模的变法运动。当初秦孝公任用

  • 潘安如何从政绩斐然到被灭三族?权力太诱惑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潘安

    提到潘安,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那句“貌若潘安”,潘安的确是大帅哥,但也许是因为太帅,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他的人生经历。这个才貌双全的人,如何从“政绩斐然”到“趋炎附势”,又因为什么而惨遭灭三族呢?潘安少年便以才气出名,晋武帝有一次亲自在田地之中耕种,潘安写了一篇文章赞美,开始显露自己的才华,却不料因为才名

  • 名将片仓景纲:为帮政宗重拾信心用短刀挑其右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名将片仓景纲

    有关日本东北名将片仓景纲的简介,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中不难找到。据片仓景纲简介描述,片仓景纲生于弘治三年的米泽,又名“小十郎”,他的父亲片仓景重为米泽八幡的神官,母亲是伊达政宗的乳娘,以此,在战国诸将中,片仓景纲的出身地位并不高。然而片仓景纲自幼就是远近闻名的奇才,未及成年便在伊达重臣远藤基信的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治贪最残忍的招数活剥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红潮导语:朱元璋治贪最残忍的要数活剥人皮。把贪官的头先砍下来,剥下人皮,再在人皮里放草,像稻草人一样竖起来,放在衙门边上,给继任的官员看,前任贪污是怎样的结局。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

  • 流氓皇帝刘邦为啥对这个女人有无限的温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大汉朝成立,因为汉高祖刘邦是平民出身,又亲眼目睹了秦朝的灭亡,刘邦对于百姓的困难生活都是感同身受,他登基以后,便很用心的选择一种最温和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并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和措施,维持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而深得百姓的爱戴。网络配图然而说刘邦是个流氓皇帝,大

  • 宋朝的西平王是谁?他凭什么同皇帝反复叫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平王

    997年十二月,刚刚继位的宋真宗召集宰执大臣们商议西北军事,副宰相李至建议放弃银(今陕西榆林)、夏(今陕西横山)地区。宋真宗继位之始,不希望战火燃起,即时人所谓“胡雏负恩信,圣主耻干戈”。宋真宗在这种心态下,同意了副宰相的意见,正好李继迁派来使者进贡,表示愿意臣服,便顺水推舟,赐李继迁姓赵,名保吉,

  • 此人考上状元,跟着又当上皇帝,最后毁掉整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遵顼

    科举制度是隋朝创立的,不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诞生于唐朝,他的名字叫孙伏伽,凡是能当上状元的,一般都是了不起的人才,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中国一共产生了638个状元,其中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有状元,比如宋朝时期的西夏国,有个叫李遵顼就是状元。网络配图当时西夏也模仿宋朝的科举制度,李遵顼作为西夏的

  • 司马懿排除的最后一个异己 却把自己给吓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

    王凌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将领,他是汉末司徒王允侄儿,后来担任了曹操的主簿,与司马朗、贾逵、杨修关系密切,在青龙二年的石亭战役中,就是靠着他的拼死突围和贾逵的救援,才避免了曹休指挥的东部魏国军队被吴国全歼。后来他与满宠和蒋济等长期驻扎在淮南成为抗击吴国军队的重要将领。公元249年,司马懿杀了曹爽后,便

  • 蒙古族郡主娜木钟:身为寡妇为什么改嫁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族郡主娜木钟

    在蒙古草原是的后金金可汗在位期间,势力得到进一步壮大。金可汗的征服对象里包括察哈尔部落。1935年察哈尔部落首领林丹可汗去世,留下他的八个福晋和年幼的子嗣。就是在这样的时局下,娜木钟选择了和皇太极在一起。娜木钟怎么和皇太极在一起的呢?林丹可汗的大罗福晋娜木钟,怀着林丹可汗的遗腹子。金可汗,也就是后来

  • 揭秘纪晓岚的离奇一生:宠臣最终竟变阶下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纪晓岚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