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史上最浪得虚名的名将竟然是他?

揭秘:史上最浪得虚名的名将竟然是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4/3/11 23:10:46

综观李广一生,不能说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他也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李广曾有与卫青等人各领万骑,独任一面,受到武帝信重,充分展示将才的重大机会。可是李广却被打得大败,而且被生擒,只是凭一时之急智,才得逃回。“自马邑军后五岁之秋,汉使四将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出云中,无所得。公孙敖出代郡,为胡所败七千。李广出雁门,为胡所败,匈奴生得广,广道亡归。汉囚敖、广,敖、广赎为庶人。”(《汉书·匈奴传》)后来,“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可见李广的机会实在不少。

网络配图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三四十年之久,其中又可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在这一时期内,汉军曾对匈奴展开三次重大反击作战,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南下骚扰问题。这三次战略反击,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李广自言“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可谓久经沙场之老将。而且李广亲历了汉匈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三大战役,但实在是建功不多,值得称道的重大军事成就几乎没有。最后还因违反军纪,延误战机,而落得“引刀自刭”的悲惨结局。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骑万人出陇西,越乌鞘岭,进击河西走廊的匈奴。他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法,长驱直入,在短短的6天内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军鏖战于皋兰山下,连战皆捷,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同年夏天,汉武帝为了彻底聚歼河西匈奴军,再次命令霍去病统军出击。为了防止东北方向的匈奴左贤王部乘机进攻,他又让张骞、李广等人率偏师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以策应霍去病主力的行动。

网络配图

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绕道河西走廊之北,迂回纵深达1000多公里,远出敌后,由西北向东南出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大破匈奴各部,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今弱水上游)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役,霍去病共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地区。汉廷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实边戍守生产。河西之战,给河西地区的匈奴军以歼灭性打击,使汉朝统治延伸到这一地区,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大规模反击匈奴提供了可能。

在这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战果辉煌,而李广则仍然是损兵折将,功过相抵,未得奖赏。可见汉武帝给予了李广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可是李广偏偏不能有任何重大战功,屡战屡败。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换来的是接二连三的失利与耻辱。

网络配图

人们常常叹息李广生不逢时、受人排挤压抑的坎坷遭遇,却几乎没谁真正了解这位将军。人们对他的过多的感伤和仰慕,也算是一个习焉不察的历史误会。这个误会当然是司马迁造成的。司马迁忍耻苟活,发愤著述,一腔心思、满腹牢骚都贯穿书中。由于史家的素质和个人的遭际,他对刘汉王朝有许多不满和怨忿,故而《史记》中时时可见强烈个人色彩的撰述和评判。他同情失败的英雄,放逐的臣子,带悲剧色彩的人物。屈原项羽韩信贾谊、李广等等,这些人的传记成为《史记》人物传记中最为出色的篇章,洋溢着一种深深的敬惋。相反,他对那些成功的人物,如汉高祖刘邦、卫青、霍去病却别有一种冷峻挑剔的目光,别有一种不以为然的讥刺。如对于汉匈战争中功勋最为卓著的卫青、霍去病就殊少由衷赞佩之词。相对感人至深的《李将军列传》而言,记录卫、霍二人之《卫将军骠骑列传》就极显平庸,论者甚至有谓“不值一钱”的。传记的这种出彩与沉晦的鲜明对比,直接源于作者司马迁的个人情感。

标签: 李广

更多文章

  • 明朝第一清官竟然断案不公?为何逼死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瑞

    在中国百姓的心中,海瑞已经成了正义的象征,全国各地共有十几种地方戏在传唱着他的故事。作为一代清官的形象,海瑞戏在舞台上久演不衰。近来,海瑞的研究往纵深方向发展,探讨海瑞的法律观,研究海瑞的法律事迹成为热门。然而,随着探讨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却打了大折扣。网络配图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 能明察秋

  • 雍正驭人有术 对自己智囊也不说实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

    雍正的驭人之术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时(当时还是叫“胤禛”,为方便起见,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一般来说,对自己的智囊,应该是沟通无间、坦诚相待,这样才能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雍正对这些“奴才”,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至还

  • 曹操始终收复不了关羽真相 抢了他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关羽

    可以说关羽就是做降将,也做到了让人羡慕妒忌恨的地步,为什么这么说呢,曹操对他那是老好了,美女珠宝随便送,还送赤兔宝马,封汉寿亭侯,可谓是恩宠有加。可是曹操如此还是打动不了关羽的心,人家一听刘备还活着后,千里走单骑也要去投奔他哥哥去(正史里关羽比刘备大,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也是传说)。网络配图曹操也

  • 揭秘:同治皇帝为何死后5年才入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同治

    惠陵是清朝入关后第八帝同治皇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境内的双山峪。网络配图“同治皇帝”载淳是咸丰皇帝的长子,其生母懿嫔就是后来声势显赫的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慈禧皇太后。载淳6岁即皇帝位,因年幼由慈安、慈禧两太后垂帘听政。载淳18岁开始亲政,第二年就因患天花龙驭上宾了,年仅19岁。载淳死后75天,他的皇

  • 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没有妃子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孝宗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今天从零零一睡到零零七,明天从二百三睡到二百五。这些皇帝中,有两个皇帝没有嫔妃,隋文帝和明孝宗。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隋文帝没有嫔妃是因为太忙

  • 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涟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顾宪成等人的不

  • “卧薪尝胆”并非越王勾践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卧薪尝胆

    导读:卧薪尝胆这是大家很早就熟知的一个典故,我们都为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勇气所感动。可是若追溯历史根源,卧薪尝胆并非越王所为,这些经历是后人为了突出越王形象后加上去的。按照传统的说法,“卧薪尝胆”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而在所有记载春秋史事的史料中,记述最原始,也最为可信的,当推《左传》和《国语

  • 始皇惊人身世:千古一帝竟是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私生子

    导读:千古一帝秦始皇,无疑是古中国统一的大英雄,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也需要放在历史的现实环境下去评价。有关秦始皇的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无法掩盖和抹杀。作为推翻他的汉朝臣子们,出于媚上的文人习性,自然要在他身上找点让后人喷饭的污点。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

  •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逃脱政治婚姻的后宫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孝淑睿皇后是嘉庆皇帝第一任皇后,孝淑睿皇后嘉庆皇帝是同年出生,而且孝淑睿皇后还要比嘉庆皇帝大42天。孝淑睿皇后嘉庆皇帝共孕育一儿二女,儿子便是继承嘉庆皇位的道光帝。嘉庆在位的前四年是没有实权的,在乾隆帝死后,他才独掌了大权,嘉庆皇帝非常痛恨贪污大臣,掌权之后便处置

  • 溥仪一生有几个女人?为什么他没有留下儿女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

    溥仪一生娶过五个女人: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绣,伪满洲国时期的“祥贵人”谭玉龄、“福贵人”李玉琴,建国后作为公民的妻子李淑贤。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位女性结婚。网络配图皇后郭布罗·婉容(1906年-1946年)是达斡尔族旗人。父亲荣源为内务府大臣。1922年,她17岁跟溥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