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千年之下终究不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12 更新时间:2024/2/19 21:47:45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顾宪成等人的不畏强权、敢于邪恶势力进行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对他们的气节也非常敬佩。每当遇到东林讲会,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去到无锡,与东林的诸多君子一同探讨治国的事情。东林对他也非常赞赏,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因此杨涟逐渐成为了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万历三十五年,杨涟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常熟的知县。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当地的民情和民俗,他多次深入百姓的家中,常常与当地人民进行沟通和了解,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后来又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之后又升为兵科右给事中。

杨涟为人十分清廉,行事光明磊落,不会巴结那些权贵。当时因为神宗常年不与朝臣相见,郑贵妃与官吏进行勾结,从中来挑拨神宗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居心不良。杨涟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为太子感到十分担忧。他认为,太子是将来要继承皇位的,是一国之本,如果国本动了那么天下就大乱了。因此他将拥护太子和爱国联系在一起,坚决拥护太子。

杨涟不朽在哪儿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管你饱揽过多少群书,但是没有自己该有的精神、自信和高尚的价值观,那一切都是白谈。比如明末时期的阉党祸国,与其说奸臣的作孽,还不如说是知识分子的推动和搅局。明末也有很多的知识分子,但是他们有哪些是将爱国的精神放在了心中?唯有当时的杨涟为了国家付出了生命。

有人曾经盛赞杨涟的为人,用“千年之下,终究不朽”的句子来形容。那么,很多人就会问杨涟不朽在哪儿?对于杨涟的赞扬不仅只说他是一个忠心的臣子,也不仅是用自己的身躯来作为抵抗,更重要的是他为知识分子立下了不朽的规则。

杨涟有自己应有的精神,将维护自己的国家作为责任和义务。郑贵妃对神宗和太子关系的挑拨离间他都看在眼里,为了能够让太子顺利地继承皇位,杨涟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是他却深深为太子担忧,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争取接近神宗的机会,并且还要防止郑贵妃的胡作非为,又联合官员,终于让太子继位。

杨涟在心理上有自己独有的自信,对于权贵不妥协也不依附。作为一名顾命大臣,杨涟的官职应该算是最小的了,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官小而失去了自信。杨涟经常对一些大臣进行争议和嘲讽,面对“阉党”的逐渐膨胀,他选择进行顽强抵抗。

杨涟具有高尚的价值观,即使自己受到酷刑拷打仍然不屈服。杨涟深受酷刑,但是他仍然大笑,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份慷慨的精神,就是高尚价值观的体现。

试问杨连不朽在哪儿?应该就是在他的精神、自信和高尚的价值观上吧。

杨涟血书

明末著名谏臣杨涟在狱中进行审讯,许显纯将很多酷刑都用在了杨涟的身上,使他遍体鳞伤。后来在提审的时候他们又将杨涟折磨得痛不欲生,还将他拖到堂上进行受审。杨涟仍然没有屈服,在狱中写下了杨涟血书《绝笔》,继续陈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痛斥那些紊乱朝纲的奸臣。

七月庚申的夜里,许显纯下令处死杨涟,并以多种手段来加害杨涟,但是杨涟并没有因此一命呜呼,后来许显纯用一枚大铁钉打到了杨涟的头部处,才导致他最后死亡。在受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了一封血书。杨涟血书在写完之后藏在了草席下面,在他死后,被一个看守所发现,在看守看完这封血书之后,他并没有按照要求将血书上交,而是带回了家中,这件事情也只有他的妻子知道。看守对自己的妻子说:“有朝一日,阉党倒台,杨涟冤屈得以平反,我会将这封杨涟血书公开。”所以,这封血书才可以保存到现在。

杨涟在血书中表达自己忠心报效朝廷,完全不顾及到自己的安危,坚持自己的正义,不被邪恶势力所屈服。同时,在杨涟血书中他痛斥那些奸臣和宦官,对他们的行为表示出仇恨。杨涟进行反抗魏忠贤为首的黑暗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他在抗争中表现出的大无畏的精神所后人所称颂,这种精神是后人所要学习的地方。

标签: 杨涟

更多文章

  • “卧薪尝胆”并非越王勾践所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卧薪尝胆

    导读:卧薪尝胆这是大家很早就熟知的一个典故,我们都为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勇气所感动。可是若追溯历史根源,卧薪尝胆并非越王所为,这些经历是后人为了突出越王形象后加上去的。按照传统的说法,“卧薪尝胆”应该发生在春秋时期。而在所有记载春秋史事的史料中,记述最原始,也最为可信的,当推《左传》和《国语

  • 始皇惊人身世:千古一帝竟是私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私生子

    导读:千古一帝秦始皇,无疑是古中国统一的大英雄,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也需要放在历史的现实环境下去评价。有关秦始皇的身世,至今仍是一个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无法掩盖和抹杀。作为推翻他的汉朝臣子们,出于媚上的文人习性,自然要在他身上找点让后人喷饭的污点。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

  •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逃脱政治婚姻的后宫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孝淑睿皇后是嘉庆皇帝第一任皇后,孝淑睿皇后嘉庆皇帝是同年出生,而且孝淑睿皇后还要比嘉庆皇帝大42天。孝淑睿皇后嘉庆皇帝共孕育一儿二女,儿子便是继承嘉庆皇位的道光帝。嘉庆在位的前四年是没有实权的,在乾隆帝死后,他才独掌了大权,嘉庆皇帝非常痛恨贪污大臣,掌权之后便处置

  • 溥仪一生有几个女人?为什么他没有留下儿女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

    溥仪一生娶过五个女人: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末代皇妃额尔德特·文绣,伪满洲国时期的“祥贵人”谭玉龄、“福贵人”李玉琴,建国后作为公民的妻子李淑贤。1922年溥仪16岁时与二位女性结婚。网络配图皇后郭布罗·婉容(1906年-1946年)是达斡尔族旗人。父亲荣源为内务府大臣。1922年,她17岁跟溥仪结

  • 唐太宗李世民冲动好杀人 事后再反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太宗

    李世民有两段自我评价很有名。一段出自贞观九年(635),他说:“自古以来,能够在乱世成就帝业的,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年男人,只有东汉光武帝刘秀是三十三岁起事。本人十八岁就起兵,二十岁就已经平定天下,二十九岁就当上皇帝了。从武功方面来说,我已经胜过古人。年轻的时候我带兵打仗,没有时间读书。登基以后可以说

  • 唐太宗杀人夫夺人妻 遭臣子质问如何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太宗

    既然已经公开地表示愿意听取批评的意见,那么,就要勇于承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有时甚至是很不客气的批评,否则,就要遭受信用的质疑,而这个对于新一代君主来说是致关重要的。也就是说,信用就是他作为皇帝的合法依据。而且,并不一定要他犯了大错才会招致批评,其实,许多时候,是他的生活方式所引起来的。可是,这些批

  • 李世民有多好色:与弟媳私通纳前朝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有多好色,可以看他与弟媳妇私通就能看出来。他与一般的好色之徒不同,唐太宗绝不会因为女人而放弃前程,所谓的“爱江山,更爱美人”反过来讲,更适用于他“爱美人,更爱江山”。对于女人,他并不一定要求是处女或年轻女子,但人必须长得有质量。别人的妻子也好,十来岁的少女也罢,只要他看上的,一律没

  • 慈禧究竟有何倾世之貌为何越老越风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慈禧

    导读:慈禧究竟有何倾世之貌,为何越老越风骚呢?慈禧太后作为大清王朝的“无冕女皇”,垂帘听政,干预朝政,私生活荒淫,67岁时还与29岁的英国情人风流快活。她的风流往事已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慈禧太后作为大清王朝的“无冕女皇”,不仅垂帘听政干预朝政,私生活也荒淫无比,越老越淫荡,67岁了还与29岁的英国情

  • 周武王发动的牧野之战的性质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牧野之战

    商朝末年,由于商纣王帝辛为人暴虐,造成了商朝百姓民不聊生的景象。当时的西伯侯姬昌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于是一面假意向商朝效忠,一面又暗中壮大自己实力,希望周国能够跟商朝抗衡,解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商纣王帝辛是商朝的第三十一任皇帝,在他继位时,商朝已经由盛转衰,开始走下坡路了。商纣王为人英勇善战,但他也

  • 这个朝代真悲剧!一天内竟然死两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完颜承麟

    一天里先后死掉两个皇帝,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是金国,那个曾经疯狂灭掉北宋,占领汴京,把大名鼎鼎的徽钦二宗掠到京国国都的朝代,是那个曾经不可一世,横扫淮南江北,让宋高宗寝食不安,让岳飞耿耿于怀的金朝。网络配图公元1234年2月(金天兴三年正月),蒙古军队南下,侵略金国。金皇帝完颜守绪找了个“率兵抗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