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奸佞?他干了这3件事,崇祯杀的也没错!

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奸佞?他干了这3件事,崇祯杀的也没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3/12/9 8:38:40

袁崇焕近些年来备受争议,那就是他到底是忠臣良将还是奸佞小人,其中擅自矫诏斩杀毛文龙就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毛文龙到底该不该被杀,袁崇焕又是处于什么原因一定要杀他呢?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毛文龙与后金多次私下谈判,打算割裂皮岛向后金投靠。只是在今后称臣还是仿照朝鲜上,和后金没有谈妥。毛文龙这些勾结后金的书信证据,民国年间终于被公开,这些书信(一共7封)都被清廷收藏在《满文老档》里面,是给宫廷私下收藏的,不是对外的。等到清朝覆灭了,这些书信才见了天日。

不过,这些事情显然袁崇焕不知道,或者没有足够的证据,看他诛杀毛文龙的十二罪就看的出来,对于毛文龙私通后金,一个字都没提!那么毛文龙到底有没有投降后金的心思,没人知道。

其实,乱世用人用才不重德,袁的书生意气害了自己误了国家,袁崇焕也是不懂军事,他干了三件样后金感激不尽的事。一是卖粮资敌,给后金喘口之气,二是杀了毛人龙,去了后金的心腹之患;三是坐视后金侵吞朝鲜,壮大的后金的力量,尤其是解决了粮食物资的基地,三件事,之后后天就开始正式入侵内地,兵临城下。这也是崇祯皇帝必杀袁崇焕的原因。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只是惨了点,不过,崇祯把他关押了半年审理清楚才杀他的。还有就是袁能力有限,有人才把他起名袁大炮,宁远大捷就是夸大其词,其实斩首后金只区区百人而已。

毛文龙死后东江镇人心就散了啊,而且毛文龙手下那些人,除了毛文龙谁也管不了,毛文龙一死根本找不出一个可以服众的人来接班,结果就是剩下的人整天搞内讧,东江镇名存实亡了,根本没有能力来牵制后金

耿精忠尚可喜这些汉人王就是在毛死后投奔清朝的,可以说清朝第一支有战斗力的汉人军队就来自皮岛。后金的汉姓王,也大多是皮岛出身,能力很强的,皮岛没了,毛死了,哪个还有进取心。

不可否认的是,毛文龙没得朝廷一兵一卒,军饷更是自己筹,崇祯倾天下之力给袁建造了一条“马其诺防线”,袁寸土未复,杀良冒功和吃空饷是明朝所有边将都在做的,毛文龙驻扎皮岛,在满清的后方,粮饷供应本来就有问题,何况作为明军,层层扒皮,报二十万,拿到手的有多少都难说,说吃空饷都没有明确的罪证,所以袁崇焕杀毛文龙真的很诡异,要是按这个逻辑,明朝边将都杀完了。当然,毛文龙的确有拥兵自重,占山为王的潜质。

总的来说,袁祟焕和毛文龙的对立,是读书人和地痞的对立,袁祟焕有忠心,但他刚愎自用,不考虑杀毛文龙的后果,要在和平时期杀了无碍,但逢此乱世,痞子也有用武之地,经常给皇太极搞点动作,搞得皇太极像大刀杀蚊子,一点办法也没。袁杀了毛文龙,估计皇太极半夜都会笑醒。至于杀不杀毛文龙,大明会不会完,天知道。

标签: 明朝,崇祯

更多文章

  • 姜维尽得诸葛亮的真传,为什么平生斗不过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司马师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北伐途中与世长辞,这对于蜀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诸葛亮就相当于这个国家的主心骨,但幸好诸葛亮还留下了遗嘱,把蒋琬,董允,费祎等人推荐给刘禅。没错,当时的姜维还不够格,并不是像大家印象里的那样,诸葛亮一死,姜维就继承了他的北伐大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不是费祎被魏国降将

  • 飘来一股异香,宰相大惊:女儿出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充

    贾充,大家一谈到此人,对其人品肯定是嗤之以鼻的。当然,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需要有全方位的认识,那真实的贾充究竟怎样呢?答案:他确实人品不咋的。光是身为人臣而弑君这一条,就可以看出其人品了。当然他对于对于司马家族还是劳苦功高的了,所以在司马炎建立西晋以后,他被封为司空、太尉,权利相当于一国宰相,

  • 隋末瓦岗军为什么覆灭的那么快?竟是这位名将故意“放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三征高丽与修大运河带来的繁重徭役和赋税,让中原地区的农民率先揭竿而起,当时最有名、甚至可以说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就是瓦岗军。当时的瓦岗军汇聚了后世可知的诸多名将,如徐茂公、程咬金、单雄信等人,同时占领了大运河附近重要的粮仓黎阳仓和洛口仓,聚集大军三十余万。但是古人言“其兴也勃焉,其

  • 为十四岁的顺治生下长子,却没得到该有的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顺治帝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满清在中原的统治逐步稳定下来,在统治策略方面逐渐改为文治,顺治帝大力推行汉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康乾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强有力基础。顺治帝推行汉化政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后宫制度的变革上,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奉行的满蒙联姻已不再那么重要,顺治帝后宫中前所

  • 她是汉朝唯一的大长公主,结果看上了比自己小这么多年的养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馆陶公主

    在汉朝时期,由于思想比较开放,皇帝的公主们嫁两次、三次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汉朝就有一位公主,五十岁竟然看上了比自己小32岁的养子,她在汉朝历史上威名赫赫,是汉朝历史上唯一的大长公主,她的姓名与汉朝的窦太后、汉武帝、王娡王皇后等大人物深深的联系在了一起,她就是汉文帝的长女馆陶公主刘嫖。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

  • 郑和下西洋到底做了哪些事?是亏了还是赚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

    1405年7月11日,郑和始下西洋。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马和、马三宝,云南昆阳人,他是打开从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其率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这七下西洋,又都做了些什么?

  • 他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被李世民推为大唐名将后来却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房玄龄,李世民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并且将李建成的儿子们诛杀殆尽。在对自己的同胞兄弟赶尽杀绝的同时,李世民却对李建成的原部下表现出了极大的胸襟。李建成原来的部下后来大部分都被李世民赦免并且加以重用,这些被赦免重用的人中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魏征了。魏征后来成

  • 这个国家本来想威胁中国,结果,却因一场天灾全军覆没灭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世民

    士气、谋略、兵力一直都是决定古代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粮草的补给更是战场后勤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些因素都属于“人为”的范畴,尚有天时地利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战争局势,有时候,自然环境变化带给军队的影响就可能是毁灭性的,比如:在北方地区一场大雪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现代社会对于资产的衡量是由不动产、股权存款等指

  • 公主不愿与驸马同床共枕,皇帝就赏赐驸马一把刀,公主态度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李世民

    古人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管出身名门,还是普通百姓家的古代女子,一旦与丈夫结婚之后,都要好好地相夫教子,否则不仅有可能被休掉,就连娘家都感觉脸上无光。唐朝时期的一位公主,婚后很久都不愿意与驸马同床共枕,皇帝听说此事后 ,就赏赐给驸马一把宝刀,公主态度大变,从此与驸马恩爱有加。薛万彻,出身于名

  • 比乾隆还要长寿的皇帝,熬死9位皇帝,活了103岁,陵墓2000年未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

    各位朋友下午好,说起古代最长寿的皇帝,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清高宗乾隆皇帝,这位十全老人掌管国家长达63年,将“康乾盛世”中的大清帝国生生拖到“道咸衰世”。但木子今天介绍的这位皇帝不但活了103岁,还被毛泽东评价为“南下干部第一人”,他就是南越武帝——赵佗。赵佗雕像(位于赵佗公园)这件事还要从秦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