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末枭雄翟让推翻隋朝,一个决定,被李唐取代

隋末枭雄翟让推翻隋朝,一个决定,被李唐取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75 更新时间:2024/2/9 9:14:48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每逢乱世总会出现很多英雄豪杰,传奇人物,隋末乱世也不例外。

在那个时代,有李世民王世充这样的贵族雄豪子弟,也有李密宇文化及这样的官僚阶层野心家,当然也有很多出身草莽的草根英雄。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个基层人员出身的乱世豪杰,此人掀起了一股推翻隋朝的巨浪,成为那个时代世人皆知的英雄,但是他却因为某种原因悲惨而死,落的可叹的下场。

这个人就是瓦岗军的缔造者,翟让

翟让本是隋朝“法曹”(隋唐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或官员的称呼),因为犯罪而被判死刑,但是,狱吏很“崇拜他”,竟然私自将其放走。

翟让逃走后,跑到了瓦岗山落草为寇,同郡的单雄信和徐世绩都召集人马投靠他,一时间,瓦岗山声势大振,成为中原地区一股强大反隋力量。

要说起来,瓦岗起义军虽然是翟让首先组织起来的,但真正壮大还要从另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就是李密。

这个李密可不是晋朝写《陈情表》的那个李密,这个李密是隋末枭雄,他出身贵族,曾劝杨玄感谋反,失败后,李密投靠了瓦岗山。

李密这个人是有一定眼光和才能的,他到了瓦岗山后帮助翟让扩充势力,在他的筹划下,瓦岗山的力量迅速壮大,到了隋大业十二年,瓦岗山已经在中原地区所向披靡,逼近了隋朝的“东都”洛阳。

翟让又听从李密建议,设计攻杀隋朝第一名将张须陀,随后又攻破“兴洛仓”“回洛仓”等重要粮食仓库,开仓济民。

一时间,四面八方络绎而来的贫民数以百万计,瓦岗军在短短几个月中就扩充到二十多万人马,再加上名义上臣服瓦岗军的起义军,瓦岗势力兵马达到三十多万,成为天下第一起义军。

按理说,这个时候是翟让取天下的大好时机,但是,事情发生了变化!

翟让认为自己能力不如李密,主动提出要退居第二,将瓦岗领导权交给了李密。

本来这也不算一个错误的决定,从大局考虑主动退位让贤,这可以说是翟让值得称赞的一笔。

但是,翟让退居第二后,竟然又后悔了!他听信手下人话,反过头来找李密,要求李密把“老大”的位子让给他。

李密不干了。

结果,李密在一次宴会中宴请翟让,席间将所有人支开,只留下心腹蔡建德。随后,蔡建德刺杀了翟让。

翟让一死,瓦岗军立刻陷入巨大危机,因为瓦岗军中很多重要将领都是翟让的亲信,如今翟让一死,众人都人心惶惶。

虽然李密用尽一切手段稳定了大局,但人心并未因此归附。

不久之后,在和王世充的决战中,翟让的心腹单雄信临阵反水,徐世绩投靠了李唐,翟让一派的将领邴元真将重要粮仓献给王世充。

李密彻底失败,不得不投奔唐朝,随后被杀。

要说起来,李密和瓦岗军的失败,就是从李密杀翟让开始的。

本来,俩人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翟让主动让位李密并不能算错,他错在既然让位,就不该在反悔,这种“幼稚”的行为直接导致了李密只得和他摊牌。

而李密这个人,历来都野心勃勃,他也不甘心将到手的权利让出。假如李密能用较为宽和或者较为稳妥的方式处理翟让问题,瓦岗军当不至于如此下场。

要说起来,翟让和李密的主要矛盾有两点:

第一,翟让的眼光和志向仅仅局限于称霸一方,而李密是想称霸天下做皇帝。

第二,翟让思考问题更多的是兄弟情义的感性思维,而李密则是较为理性的寻求霸业。

这或许就是俩人矛盾不可调和的根本所在吧?

标签: 翟让

更多文章

  • 袁崇焕是忠臣还是奸佞?他干了这3件事,崇祯杀的也没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崇祯

    袁崇焕近些年来备受争议,那就是他到底是忠臣良将还是奸佞小人,其中擅自矫诏斩杀毛文龙就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毛文龙到底该不该被杀,袁崇焕又是处于什么原因一定要杀他呢?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毛文龙与后金多次私下谈判,打算割裂皮岛向后金投靠。只是在今后称臣还是仿照朝鲜上,和后金没有谈妥。毛文龙这些勾结后金的

  • 姜维尽得诸葛亮的真传,为什么平生斗不过邓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维,司马师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北伐途中与世长辞,这对于蜀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因为诸葛亮就相当于这个国家的主心骨,但幸好诸葛亮还留下了遗嘱,把蒋琬,董允,费祎等人推荐给刘禅。没错,当时的姜维还不够格,并不是像大家印象里的那样,诸葛亮一死,姜维就继承了他的北伐大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不是费祎被魏国降将

  • 飘来一股异香,宰相大惊:女儿出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充

    贾充,大家一谈到此人,对其人品肯定是嗤之以鼻的。当然,我们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需要有全方位的认识,那真实的贾充究竟怎样呢?答案:他确实人品不咋的。光是身为人臣而弑君这一条,就可以看出其人品了。当然他对于对于司马家族还是劳苦功高的了,所以在司马炎建立西晋以后,他被封为司空、太尉,权利相当于一国宰相,

  • 隋末瓦岗军为什么覆灭的那么快?竟是这位名将故意“放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三征高丽与修大运河带来的繁重徭役和赋税,让中原地区的农民率先揭竿而起,当时最有名、甚至可以说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就是瓦岗军。当时的瓦岗军汇聚了后世可知的诸多名将,如徐茂公、程咬金、单雄信等人,同时占领了大运河附近重要的粮仓黎阳仓和洛口仓,聚集大军三十余万。但是古人言“其兴也勃焉,其

  • 为十四岁的顺治生下长子,却没得到该有的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顺治帝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满清在中原的统治逐步稳定下来,在统治策略方面逐渐改为文治,顺治帝大力推行汉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康乾盛世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强有力基础。顺治帝推行汉化政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后宫制度的变革上,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奉行的满蒙联姻已不再那么重要,顺治帝后宫中前所

  • 她是汉朝唯一的大长公主,结果看上了比自己小这么多年的养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馆陶公主

    在汉朝时期,由于思想比较开放,皇帝的公主们嫁两次、三次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汉朝就有一位公主,五十岁竟然看上了比自己小32岁的养子,她在汉朝历史上威名赫赫,是汉朝历史上唯一的大长公主,她的姓名与汉朝的窦太后、汉武帝、王娡王皇后等大人物深深的联系在了一起,她就是汉文帝的长女馆陶公主刘嫖。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文

  • 郑和下西洋到底做了哪些事?是亏了还是赚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

    1405年7月11日,郑和始下西洋。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马和、马三宝,云南昆阳人,他是打开从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其率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这七下西洋,又都做了些什么?

  • 他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被李世民推为大唐名将后来却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房玄龄,李世民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的,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并且将李建成的儿子们诛杀殆尽。在对自己的同胞兄弟赶尽杀绝的同时,李世民却对李建成的原部下表现出了极大的胸襟。李建成原来的部下后来大部分都被李世民赦免并且加以重用,这些被赦免重用的人中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魏征了。魏征后来成

  • 这个国家本来想威胁中国,结果,却因一场天灾全军覆没灭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李世民

    士气、谋略、兵力一直都是决定古代战争走向的重要因素,粮草的补给更是战场后勤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些因素都属于“人为”的范畴,尚有天时地利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战争局势,有时候,自然环境变化带给军队的影响就可能是毁灭性的,比如:在北方地区一场大雪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现代社会对于资产的衡量是由不动产、股权存款等指

  • 公主不愿与驸马同床共枕,皇帝就赏赐驸马一把刀,公主态度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李世民

    古人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管出身名门,还是普通百姓家的古代女子,一旦与丈夫结婚之后,都要好好地相夫教子,否则不仅有可能被休掉,就连娘家都感觉脸上无光。唐朝时期的一位公主,婚后很久都不愿意与驸马同床共枕,皇帝听说此事后 ,就赏赐给驸马一把宝刀,公主态度大变,从此与驸马恩爱有加。薛万彻,出身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