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云台二十八将中为什么没有来歙,难道皇帝有私心吗

云台二十八将中为什么没有来歙,难道皇帝有私心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30 更新时间:2024/1/4 5:44:05

汉明帝刘庄在永平三年(60年),在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二十八将的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这二十八人是汉光武帝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最具战功的将领。

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名单却没有功劳很大的来歙。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来歙的六世祖来汉,才力过人,汉武帝时,曾以光禄大夫身份辅助楼船将军杨仆击破南越、朝鲜。来歙的父亲来仲,汉哀帝年间任谏议大夫,他娶刘秀的祖姑,生了来歙。因为有亲戚关系,刘秀对他颇为亲近敬爱,在长安时,往来密切。

后来刘、刘秀起兵反对王莽,王莽因为来歙是刘秀的亲属,便逮捕了他。好在来歙有许多仗义的朋友,不顾生命危险,“劫狱”成功,把来歙救了出来。到更始帝时,来歙在他手下任职,却遭到了疑忌,郁郁不得志。对此,来歙以“身体有恙”为由,主动炒了更始帝刘玄的鱿鱼。当时来歙的妹夫汉中王刘嘉正在广揽人才,于是乎,便把他请到了汉中。后来,刘秀在河北发迹壮大后,来歙便劝刘嘉归附刘秀。

据说,刘秀见到来歙一行风尘仆仆而来,高兴之余,当即解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这和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赤脚迎许攸”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给了他一个不小的职务——太中大夫。当时,隗嚣占据陇地,公孙述占据蜀地,呈现“天下三分”的局面,刘秀深以为忧。

平定山东后,刘秀想征集隗嚣部下一起伐蜀。于是,又派来歙去向隗嚣说明意图。隗嚣本人深知山东群雄被刘秀各个击破的教训,部将王元也劝阻他,因此,犹豫不决,徘徊观望。来歙素性刚毅,见隗嚣不能立断,心存二志,便当面指责他。说到愤激处,来歙竟抢步向前,要刺杀隗嚣。隗嚣起身闪避,退入后堂。当下部署将士,要杀来歙。来歙毫不畏惧,他手持汉节,徐行上车,缓缓离去。隗嚣见状,愈发气恼,王元乘机劝他速作决断。隗嚣衡量利害,终于没敢杀害来歙,来歙得以东归。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来歙和征虏将军祭遵一道进袭隗嚣。祭遵半路生病,来歙合兵两千余人,伐山开道,从介于关中平原和陇西平原之间的番须、回中直抵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不久,攻破城池,杀死守将金梁,占据了略阳这一战略要地。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来歙趁岑彭长驱入蜀之际,率领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武向河池展开攻击,大破蜀将王元等,占领了河池(今徽县西北)和下辨(今成县西北),准备入蜀。

蜀国公孙述眼看形势不妙,使出一着险棋,派刺客刺杀来歙。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最终来歙被刺中胸部,而刺客惊慌之下,连刀都不敢拔便仓皇逃走了。来歙在生命垂危之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国事,他派人急召盖延。盖延急忙赶来后,见来歙伤势严重,痛哭失声。对此,来歙厉声呵斥:“虎牙这是怎么了?我要以军中之事相托,你却想学女人泪眼婆娑!”

盖延这才强收起泪水,听来歙的遗言。来歙使出全身力气,为他指陈形势,一一部署。盖延牢记于心。随后,来歙强打精神,提笔给刘秀写信,言:“臣尚未能下蜀,就因臣之大意受刺,有愧皇恩!臣之愚见,蜀地非岑彭不可灭也!”写完,掷笔一扔,自拔腹中之剑,血染书简,喷血而亡。

刘秀得知来歙死讯,悲伤泪流成河,惋惜地说:“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并派太中大夫赠来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赐谥节侯。来歙灵柩运回到洛阳时,刘秀穿素衣,亲自临吊送葬。

看到这里,读者朋友应该明白几分了。

以来歙的功劳,列入云台二十八将肯定没问题。之所以没有入选,那是跟汉明帝刘庄的“私心”有关。刘庄在定云台二十八将时,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与皇室宗亲有关系的功臣不得入选。来歙虽然最后到死都为国考虑,谱写了一个真英雄的赞歌。但因为他是刘秀的表兄,落选自然在情理之中。而马革裹尸的马援一生光明磊落,战功卓越,他的落选,只因他的女儿嫁给了刘庄为妻,她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马皇后。

标签: 来歙盖延刘秀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崇祯死后,福王会从诸多藩王中脱颖而出,继承大统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明,清朝

    崇祯在煤山自缢后,等有一些“风声”传到南京已经是十几天后的事了,南京还搞了“誓师勤王”的仪式,这表明当时南京方面得到的信息存在着严重的延迟。崇祯帝是在4月25日驾崩的,5月5号勤王之师刚过长江就停止了前进,因为有进一步的消息传来。然而对于消息的准确性和来源的可靠性,南京方面还是保持怀疑的警惕态度。计

  • 赫连勃勃,一个弑岳父、叛恩人的人,同时他也是游击战的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魏,刘卫辰,赫连勃勃,没奕于

    公元391年,一个躲避北魏追杀的草原流浪儿,登上历史舞台。他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成为游击战的鼻祖,同时,残暴不仁的性格,成为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北魏登国五年(391年)十一月,魏太祖拓跋珪率五千骑兵击败入侵的匈奴铁弗部八万余人,随后乘胜攻入其领地,刘卫辰父子等放弃代来城出逃,被部下杀死。刘卫辰的小儿子

  • 朱元璋称帝后发布这样一篇檄文,让三类人对他恨之入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朱元璋

    我们能够发现,在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是非常低的。但是就他的功绩来看,朱元璋却是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再次恢复汉民族的统治,用铁血的手段来反对贪污的明君,为什么会在历史上的评价如此低呢?我们翻一下书能够发现,在朱元璋讨伐元朝的檄文之中,曾经有四句话,这四句话虽然只有16个字,但是却一口气就得罪了三类人,

  • 此人一年时间便弹劾了180多位贪官污吏,死后人们帮他建了21座疑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包拯

    自古以来贪官好做,清官难寻,我相信许多刚入朝为官的读书人,都曾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做一个清官,护佑一方安宁,然而经过几年的官场洗礼后,大多数人都抛弃了曾经的梦想,甘愿同流合污,成了为害一方的害虫,但是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一生清廉的好官,比如明朝的海瑞,民国时期的张难先。除了上述的几位好官,最为出名

  • 朱厚照在位期间做了很多荒唐事,可是为什么被尊为明武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武宗,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不住皇宫另建豹房,沉溺酒色,广收义子,甚至自降身份,封自己为“镇国公”,可谓荒唐糗事一箩筐。但是应州一战,武宗御驾亲征,大败蒙古王子;博学多才,精通梵语和佛教精义,可谓文武兼修,实在很难简单地褒贬。建豹房,收义子紫禁城向来是无上皇权的象征,是众多野心勃勃之人

  • 细想张良的这条奇谋,现在看来是不是也很阴毒?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1.刘邦定鼎天下后,曾摆酒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高举金爵,不无得意地说了“三不如”,而其中有一便是“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即是张良。张良“汉初三杰之一”、“谋圣”的地位,就在刘邦这一语之间予以了奠定。《史记》中记载,张良是因为得到了圯上老人所传授的《太公兵法》并苦学十余载后

  • 中国历史上唯一用自己姓氏作国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文帝,陈霸先,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一个朝代的“国号”,然而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大多数开国皇帝都是用自己的封号来做国号,还有的用封地称呼国家。刘邦原本是汉王,建立汉朝后,国号“汉”就是用封地指代。隋文帝杨坚原来称“随国公”,但这个“辶”,他觉得不吉利,就改成“隋”,“隋”是个新创的字。“唐”的国号是怎

  • 泓水之战中,第一个死于仁义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襄公,仁义,楚成王,

    大家都知道有句话叫春秋无义战,可是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这是不得不提我们的主人公宋襄公。春秋一来五国轮番争霸,宋国就是其中一个,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同时,楚成王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将势力渗入

  • 他是战国时期的常胜将军,最后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起

    中国古代著名的常胜将军不少,我们举几个例子,如春秋时期的孙武,战国时期的白起,汉初时期的韩信,这些都是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但是老话讲,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所说的名将也会遭遇败仗,比如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关公走麦城,还有前秦的皇帝苻坚的淝水之战,都是很好的例子。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位战国时期的将领吴起,

  • 此人被赵匡胤扣留,反间南唐,致使南唐损失了一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唐,李煜,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不仅结束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重新完成了统一大业,还创建了一个文化繁盛、经济发达的王朝。在宋太祖赵匡胤的统一过程中,南唐是他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他把目光对准了南唐中主李璟的第七子、南唐后主李煜的弟弟、纪国公李从善,想从李从善身上找到突破口。再谋夺位无果后周显德六年(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