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名儒杨时:杨时有什么值得后世学习的地方

宋代名儒杨时:杨时有什么值得后世学习的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61 更新时间:2024/1/2 2:23:44

杨时在中国理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作用,而今天我们主要讲与理学无关的一个杨时。要讲这样的一个杨时,就要先了解杨时是哪个朝代的,那么到底杨时是哪个朝代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

杨时出生于公元1044年,这个年份属于北仁宗庆历四年,所以杨时就是北宋时期的人。杨时在熙宁九年考取了进士,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但是他以生病为由,没有前去赴任。元丰四年,杨时又被授予了州司法,这回,杨时才真的算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绍圣元年,杨时又被派到浏阳担任地方官员。刚到浏阳的第二年夏末,整个县城出现了重大的旱灾,许多农民都颗粒无收,大量的难民都纷纷逃离了浏阳县城,寻找新的出路。于是杨时上书请求朝廷拨款,将官仓里的粮食全部用于救济难民,终于缓解了灾情。

可是好景不长,绍圣四年,浏阳县城连续下了好久的暴雨,浏阳成为了“水泽之国”,大批量的农田被淹没,农民又遭受了许多损失。于是杨时又紧急朝廷上书,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并且减免灾民的赋税。杨时为灾民们争取到了许多利益,是真心实意为百姓的一名好官。

政和二年,杨时又被调往了萧山,担任萧山县的县令。当时的萧山县城附近的农田容易有旱涝等自然灾害,附近的农民深受其害。杨时到任后,就听取了百姓们的意见,在附近修筑了一条湖,取名叫做湘湖。

杨时湘湖

湘湖是杭州萧山区的一条湖,那与著名理学家杨时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会有杨时湘湖这一说法呢?原来在公元1112年,杨时被派到萧山做知县。他在做知县的这段日子里,为萧山的化发展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主持修筑了湘湖。今天我们就讲一讲杨时湘湖的故事。

湘湖原来是萧山城内的一个天然湖泊。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湘湖的湖面渐渐的缩小,到了北宋年间,这个湖就已经变成了长满芦苇的沼泽地了。于是当地的土豪乡绅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圈地开垦,将这些地方据为己有。

杨时来到萧山之后,听取了百姓们的意见,将那些被豪绅们所占领的田地全部废掉,然后修成一个湖泊。这个湖泊形似葫芦,可以灌溉附近九个乡的农田,因此得到了“九乡水仓”的美名。由于湖光山色宛若潇湘,于是这个湖泊就被称作湘湖。又由于这个湖在之江南岸,于是这个湖泊又有“之垂湖”的美名。

整个湘湖的景色十分秀丽,山上树木葱郁茂盛、山下湖面波光粼粼。萧山有著名的八个景,其中有三个景点都在湘湖。分别叫做“湘湖云影”、“西山梅雨”、“石岩望秋”。古时候,还有“湘湖八景”这一说。不过经历了这么多个年月,这八景基本上已经都不存在了。但是杨时当时主持修筑湘湖的功劳,却一直受到萧山人民的颂扬。

杨时求学

杨时,不仅自己对理学的研究颇有成就,而且将理学从北方传到了南方,让理学不仅仅只在北方传播,被世人成为“闽学鼻祖”。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求学的过程被流传成了一个成语故事——程门立雪。这样说大家可能就十分熟悉这个故事了。

当时,理学大师程颐在官场上遭人陷害,官职遭罢免后流放故里。而且洛学在那个时期不是正统学说,一直受到官方的藐视,于是程颐就下定决心归隐洛阳。杨时得知这个事情之后,就与好友游酢一起前往洛阳探望程颐先生。

当时正好是隆冬,朔风凛凛,天寒地冻。寒的北风肆无忌惮地刮着。但是杨时和游酢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而是将自己的衣服裹得紧紧,背着北风向前行进着。一路上杨时和游酢二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理学思想。在第二日天刚刚亮的时候,二人终于到达了程颐的住处。但是不巧的是程颐刚好去了嵩山书院,不在家里。

杨时和游酢二人虽然已经身子冻得瑟瑟发抖、嘴唇冻得发紫、双腿也冻得迈不开退,但是急于见到程颐先生的心,还是支撑着他们二人一路赶到了嵩山书院。傍晚来到嵩山书院后,又被告知程颐已经在早晨的时候回去了。二人只说了句真不巧,又匆匆赶回了程颐先生的住处。

等赶到程颐住处时,程颐先生正在闭目养神。二人觉得不应该打扰大师,于是站在屋外静等先生醒来。等到程颐先生醒来,发现二人正站在雪中,连忙将二人迎进门,此时屋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

标签: 宋代名儒杨时

更多文章

  • 三国黑历史:刘备为称帝让汉献帝被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汉献帝

    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惊天辩论,估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两位老人家不辞辛劳在两军阵前高声激辩,实际上一开始围绕的还是双方政权合法性的问题。只是后来丞相把辩论变成了一场人身攻击的骂战,以致王司徒含恨而终。网络配图回到前面的话题,在辩论中,诸葛亮言必称“汉室”、“曹贼”,俨然是将蜀汉政权归为正统,而曹魏只是

  • 元朝的元文宗图贴睦尔:曲折婉转的皇帝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

    皇帝登基,都要发布一份登基诏书,说是老皇帝说我又红又专让我接着干,以后都听我的。这样的诏书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套路,并不涉及这个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其实,皇帝也没有必要向天下世人解释一下他是怎样当上皇帝的。朕受命于天,是天子,关尔等什么事?!不过,历史上还真有一个皇帝觉得非常有必要,而且还专门下诏解释说

  •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船有哪些类型可以航行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和

    我国内部也曾涌现一大批航海事业的专家们,他们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很多人的心里,提到航海事业,脑海中浮现的全部是西方国家的探险,比如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但实际上东方国家的航海事业的起点远远早于西方诸国,比如中国的郑和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在我国内部也广为流传,那么郑和下西

  • 弘扬大明威仪的郑和下西洋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和下西洋

    早在公元1405年,中国的航海事业便迈出了极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虽然带来的影响不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么令人震撼,但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中国明朝时期,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明朝官员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带着皇帝的任务去弘扬大明朝之威仪。从结果来看,郑和下西洋的任务完成的相当不错,

  • 历史上真实的曹真最后伐蜀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真最后伐蜀结果是怎样的

    曹真的父亲是个历史之迷,但曹真与曹操的关系却比父子更胜父子。曹真的父亲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变的是他与曹操是兄弟之交,情如手足。曹真父亲在战争中牺牲后,曹操就把曹真过继到自己宗族中,并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曹丕等人一同生活。曹真年少便英勇善战、力大无比,深得曹操赏识。自小,曹操便对曹真疼爱有加,因此他们之间

  • 醉酒之后来一发:竟然延续了帝国200年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帝国

    汉朝曾是一个非常辉煌牛X的时代,对中国人而言汉朝也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朝代,大部分中国人是汉族,使用的语言是汉语,文字是汉字。在前后两汉29位皇帝中,诞生了不少杰出的帝王。开国皇帝汉高祖就不说了,今天聊聊汉景帝刘启,他虽然没有儿子汉武帝那样的雄才大略,但是因为他的一次精虫上脑,多延续了大汉王朝200多

  • 谁才是真正的军事天才?一生未尝败绩若非早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策

    孙策,字伯符。名字不俗,相貌也不错。三国志说他“美姿颜”,因此决非国字脸、浓眉大眼阔嘴的刚毅形象,大抵是眉清目秀、风采飞扬。如此英俊的孙郎,性格也讨人喜欢:“好笑语”,会说话,幽默风趣;“性阔达听受”,雍容大度,从善如流,不会耍大腕脾气。仅凭这一些,已足以倾红颜之芳心,树青春之偶像。不过还没完。最重

  • 曹操生性狡诈多疑 为何司马懿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

    曹操生性狡诈,不相信任何人。打小不务正业,叔叔老骂他,于是装癫痫病口吐白沫,叔叔赶紧去找他老爸,来了一看嘛事没有。老爸问,纳尼。小曹说,我叔看我不顺眼,咒我呢。从此曹爸再不信曹叔告状。长大跟袁绍抢别人新媳妇,看看要被追上袁绍却掉在荆棘丛中出不来,大喊,采花贼在这里,袁绍一惊嗖一下跳了出来。袁绍怀恨在

  • 上古时代的炎帝:牛头人身还发明刀耕火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炎帝

    我们经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还是有相对一部分人不知道炎黄两个字的含义。炎是指炎帝也称炎帝神农氏,黄是黄帝有熊氏也叫姬轩辕。他们是上古两个部落的领导。大家都知道神农尝百草吧,这里的神农就是炎帝,他们是一个人!那为什么后人称他为炎帝呢?他对人类做出了那些贡献呢?网络配图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一般比较注重

  • 揭秘历史上唯一一位竟然被雷电劈死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

    嘉庆是清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是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从嘉庆简介中可以得知,他是清朝唯一一个通过前朝皇帝禅让获得皇位的,即使那个禅让的人是他的亲生父亲。所以说嘉庆成为皇帝的方式在清朝历史上是一个很独特的存在。嘉庆名为爱新觉罗·颙琰,他原名叫永琰。他的父亲是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母亲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