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隋朝重臣却起兵造反 最终是什么结局?

他是隋朝重臣却起兵造反 最终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34 更新时间:2024/2/12 2:32:49

宇文化及少年时就是个浪荡公子,经常骑着快马在大街上肆无忌惮地奔驰如飞,长安人都称他是"轻薄公子"。因为他家里背景深厚,又和当时的晋王杨广关系好,可以说是无人敢管,宇文述提起来这个儿子也是无可奈何。杨广当了太子后,宇文化及更是无所顾忌。

宇文化及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官,由于总是发生腐败的事,被免职过好几次。可他后台硬,每次都是太子一出面,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久就又官复原职了。

网络配图

宇文家是前朝贵族,本朝的开国功勋和关陇贵族世家,他的弟弟早早的就娶了南阳公主为妻,成了皇亲国戚。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宇文化及在朝廷上专横跋扈,对群臣毫不客气。最终发展到和弟弟一起跑到边境上违规与突厥人做交易,被杨广发现。

交情归交情,亲戚归亲戚,这次宇文化及已经发展到了里通外国的程度,杨广也很生气。也没办法顾及情面,将二人囚于大牢,一关就是几个月。后来还是公主出面,把这哥俩保了出来。宇文化及的父亲宇文述临死之前,乞求杨广看在过去的情分上照顾他的儿子,杨广还真就照办了,让宇文化及当上了右屯卫将军。

隋炀帝下扬州,李密的瓦岗军占据洛口,把皇帝回家的路给切断了。隋炀帝非常害怕,躲在江都(今江苏扬州)不敢回京城,而随从禁卫军中大多数是关中人,时间长了就非常想家,军心浮动,这些客居他乡的士兵看见隋炀帝一点回长安的意思都没有,就准备暗中造反。

当时,统领禁卫军是大将司马德戡,他和武贲郎将元礼与直阁裴虔通三人一起商量着回家的事。实际上是司马德戡听到了另外两人的对话,知道士兵大量逃亡。但是又不敢告诉隋炀帝,隋炀帝最忌讳这种事情。这些一家老小都在关中的军人,现在都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

既然把士兵逃亡的消息告诉杨广也活不了,逃跑也是死,那就干脆造反吧。于是司马德戡、裴虔通、元礼三人开始密谋造反,为了保证造反成功,他们把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也给拉入了伙,这帮人在杨广的眼皮子地下大肆抢劫禁卫军军马和城中居民的财物以备作战的需要。

网络配图

造反的几位经过一番冲动,冷静下来后都知道自己的脑子不够用,像司马德戡,元礼当将军打仗还行,当统帅实在是差点,裴虔通是文官,军中资历不够,至于宇文智及,平时除了欺男霸女外什么也不会。他们只好求助于另外一位,就是宇文化及。

宇文智及说:"如今老天要灭隋,普天之下英雄并起,造反起义的有几万人,应当趁机举大旗、谋大事,创立帝王大业。"大家听后,一致认为很有道理,并提议请宇文化及为主帅起兵。宇文化及刚一听到此事,脸色大变,冷汗直冒,过了好久才恢复常态,表示同意。

隋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初一,司马德戡将造反的事情散布出去,十天后的三月初十当夜,城内数万军队与城外叛军遥相呼应。杨广听到外面有响动,便问道:"外面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的裴虔通是将谎话进行到底,骗隋炀帝杨广说是外边的草料失火,将士们正在救火。隋炀帝还真就信了。

到了五更,裴虔通打开宫城城门,司马德戡等人杀入皇宫,守卫内宫的士兵早就跑的没影了。裴虔通指挥骑兵在皇宫里乱撞,到处寻找隋炀帝。最后在一名宫女的指引下找到了隋炀帝的藏身之处。

网络配图

隋炀帝气的指着裴虔通破口大骂,裴虔通答道:“我也是没办法,关中的将士都想家了,所以用这个办法请陛下回京罢了。”炀帝听后只好说:“那好,我和你一起回去。”裴虔通于是派兵看守炀帝。

天亮后,司马德戡和宇文智及等人把吓的半死的宇文化及引入朝堂,半是威胁、半是利诱的让他当了丞相,杨广的儿子杨浩也被拉上去坐了傀儡皇帝。至于杨广和那些忠于隋朝的大臣,直接杀了就是了,于是隋炀帝等人被带出江都门杀掉示众。

事情办完了,宇文化及成了事实上的头目,不管是真的还是挂名的,现在叛军中他的职位最高。他就住在隋炀帝住过的皇宫里,开始过皇帝的瘾,一切生活起居比照隋炀帝。至于大家想回家,也是合情合理的,那就沿着运河回家吧。

标签: 宇文化及

更多文章

  • 谁格局,项羽和刘邦究竟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项羽

    按常理,一个人的格局和胆量、智慧、使命感、.见识、爱心、责任心、眼光等因素有关系,而这些因素可以用六个字来笼统概括:唯德学,唯才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格局才会大,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因此,至于项羽和刘邦谁的格局大些,得先来看看项羽和刘邦的“唯德学,唯才艺”。首先,来看刘邦。刘邦的才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不冤 只因错杀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崇焕

    162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城,而宁远城仅有守兵一万,结果努尔哈赤大败这是其纵横沙场数十年第一次惨败,史称宁远大捷。这次战役的领导者正是袁崇焕。宁远胜利后,袁崇焕在明廷的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崇祯帝任命袁为兵部尚书并掌握辽东的军政大权,赐袁尚方宝剑。网络配图 由此可见对袁崇焕的

  • 同治皇帝登基时想杀一人可见这人有多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同治

    1861年七月,咸丰最终于避暑山庄寝宫内因久病虚劳,不幸逝世,享年三十一岁。遗命肃顺等八大臣为顾命大臣,辅佐6岁的幼主载淳继位。据史料记载:首领太监张文亮教导6岁的幼主,如何“亲视含殓”,如何告祭即位,如何明白他的身分已经是天下是天下臣民之主时。有这样一段对话,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6岁孩童的当时心路历

  • 从庶子到帝王朱允炆为何会得到朱元璋的青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允炆

    众所周知,朱元璋时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始终不忘他曾经所经历那一切,并引以为戒,不让历史再次重演,因此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并不断告诫后世子孙,并让他们去体验他曾经生活的地方。朱元璋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因此他对嫡庶之分非常的看重,对于嫡长子寄予极高的希望。那么

  • 秦王朝统一中国的居功至伟的两名大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

    在秦王朝统一中国的进程中,军事上有两个人可以说居功至伟:一个是白起,另一个是王翦。然而,白起最后被逼自杀,王翦则得以安享晚年。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先说白起。长平之战后,秦国乘胜包围邯郸。赵国派舌辩之士苏代携重金去游说秦相国范雎,范雎担心白起的功劳会超过自己,便向秦昭襄王进谗言。由此,白起与范雎之间

  • 探秘康熙皇帝为何两度废掉皇太子胤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胤礽

    胤礽是康熙与皇后赫舍里的儿子,是嫡子!可这位太子胤礽却两次被废,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的真相。第一次被废皇太子如果没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隐私,确实是件很危险的事!虽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权、削弱宗室、稳定人心的各种好处,却也让这个本来就娇生惯养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娇纵。而且康熙帝是

  • 明朝第一恶臣:为了自己成为首辅铲除异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恶臣

    温体仁明朝崇祯年间的阁辅大臣,浙江乌程(今湖州)南浔辑里村人。这家伙为了坐上阁辅第一把交椅,可算是坏事做尽。他用阴招损招把首辅周延儒排挤得被迫引退,自己当上了首辅。而温体仁干的最缺德的两件事,是千方百计让崇祯凌迟了两个赤胆忠臣,而且都是凌迟刑中的极数——3600刀。网络配图温体仁凌迟的第一个忠臣是袁

  • 八爷在夺嫡中为何失败?竟是张天师惹得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胤禩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生育能力惊人,共有24子11女留世。在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册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嫡子胤礽为皇太子,胤礽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被册封的皇太子。胤礽在等待三十多年后,与其皇阿玛出行时夜间窥探康熙皇帝帷帐,康熙怀疑其有谋反之心,被废,其后虽有反复,仍然不能逃脱

  • 古代名将:宋朝有岳飞 明朝有袁崇焕 元朝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名将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有名将,我们所熟知的有战国秦国的白起,汉朝卫青、霍去病,宋朝岳飞,明朝袁崇焕,那么你知道元朝名将有谁吗?网络配图元朝时期虽然有着比较严重的民族歧视,但也出过一些有名的汉族将领,史天泽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史天泽本是金国的汉族人,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其父史秉直降,其兄史天倪也被封为

  • 雍正并非“情圣”:每天奏折都批不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

    近来,电视荧屏上“四爷”(雍正)的身影无处不在,引发诸多关注和热议。作为既有争议又有魄力的皇帝,雍正给世人留下了不少谜团。有人说,雍正多疑、暴躁,也有人说他勤政、朴素。请问,雍正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网络配图——解放牛网网友 若曦答:雍正在位13年,锐意拓新,革旧除弊,从多方面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