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军师诸葛亮 为何会娶丑女为妻?其中有何隐情

一代军师诸葛亮 为何会娶丑女为妻?其中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29 更新时间:2024/1/17 9:55:01

说起诸葛亮,大家都会想到三顾茅庐、白帝托孤、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独创木牛流马……千百年来,他被人们当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渲染下,一个神秘莫测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现在大家眼中。鲁迅先生曾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那么,诸葛亮真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近神”吗?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邀请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为大家解读一个更为“近人”的诸葛亮。

诸葛亮家世之谜 诸葛亮的乱世童年

世人对于诸葛亮雄才伟略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之后的事情。那么诸葛亮27岁出山之前的成长经历,又是怎样的呢?那就要从他的祖上说起。诸葛亮,字孔明,是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阳都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沂南县。他的祖上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就是秦末跟随陈胜吴广起义的将军葛婴。那么,诸葛亮的先祖姓葛,为什么到后来改姓“诸葛”了呢?原来,诸葛家族的先祖葛婴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的大将,屡立战功,后来被陈胜杀害,含冤而死。到了汉文帝的时候,追封他反秦的功劳,把他的孙子封到了琅琊郡的诸县。过了几代之后,这个家族由诸县迁到阳都县,到了阳都才发现,那里原本已经有姓葛的家族了,而且也是个大族。因为诸葛亮的先祖是从诸县迁来的,阳都当地人就称他们为“诸葛”,时间长了,“诸葛”就成了姓,这也是关于“诸葛”姓氏来源的说法之一。诸葛氏家族到了西汉元帝时,出了一位清官———诸葛丰,这位诸葛丰可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官做到了司隶校尉。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做官做到了泰山郡的郡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也很有本事,他的公关工作做得很好,和当时的大族袁术以及占据荆州的名士刘表关系密切,可以说是哥儿们。诸葛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诸葛亮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但是根据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在家族中排行只算男子,所以有诸葛亮排行老二的说法。诸葛亮有个哥哥叫诸葛瑾,还有一个弟弟叫诸葛均。本来,诸葛亮一家衣食不愁,生活是比较幸福的,但天有不测风云,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诸葛又离开了人世,诸葛亮成了孤儿,他们姐弟的生活就全都依靠叔叔诸葛玄来料理。

网络配图

诸葛亮的童年时代正好赶上中原大地上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后来就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已经是形成了军阀割据的状况。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看到这种情况,感觉家乡呆不下去了,正好袁术在这时任命他担任扬州的豫章郡太守,于是他就带着诸葛亮和他的姐姐、弟弟赶赴豫章上任。

这年诸葛亮十五岁。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暂时留在家乡,后来也呆不下去了,于是避难江东,投靠了孙权,最终成为东吴的重臣。诸葛亮姐弟跟着叔叔诸葛玄到豫章上任,可惜祸不单行,诸葛玄的这个豫章太守是袁术任命的,东汉朝廷不承认,另外派了一个叫朱皓的人做豫章郡的太守。这个朱皓可不是省油的灯,他没有像诸葛玄那样只携带家眷上任,而是从当时的扬州刺史刘繇那里借了兵马强行上任,以武力夺取政权。没办法,刚刚背井离乡的诸葛亮姐弟不得不跟着叔叔另投他处。兵荒马乱,最后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赶赴襄阳,去投靠好友荆州牧刘表。

襄阳就在今天的湖北省襄樊市,位于汉水之滨,水陆交通极其便利。刘表上任后,就把襄阳作为荆州的刺史治所所在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省会城市。荆州在当时是非常安定的一个地区,经济条件也不错,许多北方的名士都到这里避乱,所以荆州的文化也是非常发达的。诸葛亮姐弟跟随叔叔诸葛玄到了荆州之后,生活总算是安定了下来,而且在一两年之间,他的两个姐姐也都出嫁了。

叔叔诸葛玄凭借着自己与刘表的关系,以及诸葛氏家族的名望地位,给自己的两个侄女找的都是当地的大族子弟。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家族的蒯祺。蒯家当时在荆州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中的蒯良、蒯越兄弟是刘表的心腹,为刘表平定荆州出谋划策,立下了头功。蒯祺本人也被刘表任命为房陵郡太守,身份非同一般。

诸葛亮的二姐嫁得也不错,丈夫是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庞德公学识渊博,在荆州地区有名望、有地位,德高望重。庞山民也是荆州名士,很有才学,以后在魏国做官做到了黄门吏部郎,庞家在荆州也是响当当的名门大族。

古代的婚姻讲究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很明显,如果单凭诸葛家族的名望地位,应该说是很难与蒯、庞两家匹配的。这两桩婚事之所以能够成功,诸葛玄与刘表的私人关系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一家到襄阳两年之后,也就是诸葛亮十七岁那年,叔叔诸葛玄因病去世了。这时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只剩下弟弟诸葛均和他相依为命。叔叔已经去世,诸葛亮兄弟也就不能总是依靠刘表生活,于是诸葛亮便带着弟弟在居住地隆中草庐生活。这也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网络配图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关于这句“躬耕于南阳”,曾引发了一场一两千年的争论。关于诸葛亮在出山前的躬耕之地,到底是河南南阳还是湖北襄阳的问题,争到现在也还没个定论。当时诸葛亮隐居在离襄阳城不远的隆中,这个隆中现在也是河南与湖北争抢诸葛亮的隐居地。诸葛亮到底是南阳人,还是襄阳人?实际情况是,诸葛亮居住的这个地方当时是属于南阳的,所以,可以叫做南阳诸葛庐。但是,地理位置离襄阳非常近,只有20里路,所以襄阳人说隆中是襄阳的也说得通。

其实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死后,私祭和官祭诸葛亮的纪念性建筑物很快在他生活和作战过的地方建立起来。南阳作为诸葛亮自表“躬耕”之地,自然为他树起了一座存德念功的庙宇,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南阳诸葛庐,又名武侯祠。同样的,襄阳隆中也较早地为他修建了一些纪念性建筑物。从此,南阳与襄阳之间,就诸葛亮躬耕地的问题开始了旷日持久的笔墨之争。

南阳人说,诸葛亮自己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还有假。再说,西晋李兴著的《祭诸葛丞相文》也认定,诸葛亮躬耕于汉水以北的南阳。元、明、清三代官修历史、地理治书,均认定诸葛亮躬耕于汉水以北的南阳。

襄阳人也说,诸葛亮所说的南阳并非今天的南阳。东汉时的襄阳属于南阳郡管辖。而且还有习凿齿著的《汉晋春秋》为证:“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二十里,号曰隆中。”

诸葛亮到底躬耕何处?无论是襄阳,还是南阳,不都是滔滔汉水养育了他、成就了他吗?这个问题其实也没什么好争论的。

叔父去世之后,诸葛亮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学业上,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经常外出游学交友,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他出山后的很多作为都和这个时期的积累是分不开的。

这段时期有两个人对诸葛亮影响最大,可以说是诸葛亮的良师益友。头一个就是诸葛亮二姐的公公庞德公。前面说过,庞德公是荆州名士,德高望重,庞家也是襄阳的名门大族。荆州牧刘表多次请他出山,给他官做,他都拒绝了。最后刘表没办法,自己亲自去请,亲自去劝,结果还是白跑一趟。

庞德公重才学轻名利。诸葛亮本来和庞德公就是亲戚,经常去庞德公家中走动,向他求教,每次去都是“独拜床下”,非常恭敬。庞德公一开始也不加以制止,时间长了,在教导诸葛亮的过程中,他逐渐对这个年轻人的才学和志向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觉得他将来必是有用之才,所以送了他一个称号,就是众所周知的“卧龙”。庞德公有一个侄子庞统,也是才学出众,庞德公称他“凤雏”。这也就是《三国演义》中所说的“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由来。而“卧龙”这个号也就流传了下来。

网络配图

第二个影响诸葛亮的人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颍川郡人,是从北方迁居到荆州的,与庞德公是好朋友。司马徽也是当时的名士,有不少年轻人都向他求学,有点大学教授的味道。有这么一位大学者近在眼前,诸葛亮怎么可能放过。他经常去向司马徽请教,苦心攻读,学业方面进步得很快。司马徽也很器重这个年轻人,日后刘备三顾茅庐,成为千古佳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司马徽对诸葛亮的推荐。

诸葛亮的政治婚姻

在襄阳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莫做孔明择妇,只得阿承丑女”,就是说“不要像诸葛亮那样选老婆,只娶了黄承彦的丑女儿”。史书上形容诸葛亮“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字:帅!他怎么会娶一个“丑女”为妻呢?

这是沔南名士黄承彦主动找上门来的。黄承彦和庞德公一样,也是荆州当地的大族。这个人性格开朗,学富五车,诸葛亮曾经多次向他求教,黄承彦也很看好诸葛亮。一天,黄承彦主动找到诸葛亮提亲,说:“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就是说我有一个女儿,长得很丑,头发很黄,皮肤很黑。虽然人长得丑,但是才学方面却可以和你诸葛亮相媲美。诸葛亮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诸葛亮一点头,黄承彦立即就用车子把女儿送过去成亲。

实际上,黄承彦所谓的“丑女”应该是自谦的说法。相对于诸葛亮的相貌,黄氏女的黄头发、黑皮肤肯定要差许多。一个相貌堂堂且才学出众的美男子娶了一个貌不惊人的女子,很自然地会被传作话柄,甚至当作笑话,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丑,越描越黑。

而诸葛亮选择黄氏女是因为“重才不重貌”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不可否认,出身于名门大族的黄氏女才学肯定不是一般女子所能相比的,但仅仅限于女子之中。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很少有女子会读书识字,一般的大族女子只要做到“知书达理”就已经很不一般了。因此,黄承彦说女儿才学可以与诸葛亮相配,应该是指女儿的才学是女子之中的佼佼者,而并不是说自己女儿真的有诸葛亮那样的才学和智慧。

网络配图

既然诸葛亮择偶的标准并不是“重才不重貌”,那又是什么呢?其实,诸葛亮的这场婚姻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黄承彦的妻子是荆州著名的名门大族蔡讽的女儿。蔡氏家族在荆州的势力相当大,蔡讽的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荆州牧刘表,而蔡讽的儿子蔡瑁是刘表最信任最依赖的大将,蔡氏家族在荆州有很大的政治背景,是名门望族。有着这样的政治资本,黄承彦的女儿就算真的很丑,还怕会嫁不出去吗?何况还不是那么丑,而且又才学出众,是标准的大家闺秀。

黄承彦之所以会选择诸葛亮做自己的女婿,除了诸葛亮本人的相貌、才学外,他看重的也是诸葛氏在荆州的政治力量。诸葛亮的大姐嫁给了蒯氏家族的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蒯、庞两家都是荆州的大姓,地位举足轻重。这门亲事一旦成功,表面上是黄家和诸葛家结成亲家,而实际上蒯、蔡、庞、黄这四家荆州的豪族大姓都成了亲戚关系,当然也包括北方来的刘表家族和诸葛家族,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强强联合”。

而且,这门亲事很可能不仅仅是黄承彦自己的主意,而是几个大族都认同或者说是都需要的结果。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在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介书生,他要出人头地,他要走上政治舞台,必然要依靠家族的背景,婚姻的背景,与荆州大族联姻是诸葛亮梦寐以求的。所以说,诸葛亮与黄氏的联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婚姻。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雍正并非情圣:每天奏折都批不完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雍正

    现在影视剧中把雍正描绘成一个“情圣”,这与事实不符。雍正“办事自朝至夜,刻无停息”,天下政务“无分巨细,务期综理详明”,亲笔撰写的朱批谕旨动辄万言。然而,长期的劳累、压力,蚕食着他的健康。就算权力高度集中、政敌先后消灭,但雍正总是轻松不下来。问:近来,电视荧屏上“四爷”雍正的身影无处不在,引发诸多关

  • 揭秘:项羽杀戮那么重为什么人们还尊敬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

    谈起中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有不少人会想起“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和“大风起兮风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刘邦。 项羽的凶横跋扈和英勇盖世,刘邦的贪婪好色和忍辱负重,都令世人回味和叹息有不少历史典籍记载项羽嗜杀成性,动辄屠城。仅新安城外就坑杀秦兵降卒二十万,二十万条活生生的人被活埋,

  • 风流才子:揭史上唐伯虎身世究竟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伯虎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在人们的意识里,他是风流才子的典范。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是的唐伯虎其实并不风流,只不过是后世渲染杜撰的而已。我们来看下历史上的唐伯虎究竟是怎样的?唐伯虎生于1470年,因其出生时恰逢寅年寅月寅日故而得名唐寅,又因为寅即虎,故又得名唐伯虎。当时他们一家人住在苏州,他的父亲

  • 唐太宗灭突厥并不值得炫耀:隋末时东突厥已衰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

    事实上,隋末中原大战乱,突厥恰恰处于极度虚弱,不然早就杀进中原来了。唐朝建立后,走上正轨的中华帝国拈死这么一个垂垂欲死的部族联盟很值得吹嘘么?中原王朝历来以蒙古草原为最主要的边患,唐朝很轻松的剿灭了当时蒙古草原的霸主突厥,这确实极具迷惑性,就好比你同桌从来都考全班第一,唯独初二下期第三个月的月考比你

  • 古代的钱:​王莽​曾造铁钱 五代十国时曾有“泥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莽

    自从钱币被战国诸侯们搞成“孔方兄”这副嘴脸,“铜钱”两个字也就如影随形,不过许多人也知道,“孔方兄”不仅有铜的,也有过铁的。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为铁钱是唐代末年割据藩镇搞的“土政策”,这显然是错得离谱;一些参考书上则会频频提到西汉和东汉之交的公孙述,言之凿凿把铁钱的“发明专利”归到这位老兄名

  • 真实的纣王其实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纣王

    一部《封神演义》让商纣王成了世人心目中的一代暴君,可是真实的商纣王又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商纣王明明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把商纣王打入大罪大恶的帝王行列,实在荒唐。网络配图在周朝早期,甚至整个西周时期,世人并没有对商纣王评价那么低

  • 针尖对麦芒:他竟是郭嘉的转世奇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嘉

    郭嘉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可以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物。而刚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卧龙诸葛亮刚好追随刘备出山。郭嘉确实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但诸葛亮也不差,只是他两擅长的领域有不同。历史本来就是必然与巧合的凝结。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我们无法预料的。郭嘉英年早逝、曹操遗恨赤壁、关羽败走麦城、诸葛亮壮志未酬,冥冥之中

  • 他是三国里最二的人 为主子杀皇帝最后被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髦

    曹魏末期,司马氏的权力日益强盛,司马昭的篡位之心已经是路人皆知。 魏帝曹髦不甘心坐以待废,决意讨伐司马昭。司马昭听说後,早已有所准备。曹髦年少气盛,决定殊死一搏,当下召集殿中宿卫兵和苍头、官僮几百人,乱哄哄地冲出宫去。他自己手持宝剑,站在车上指挥,直奔司马昭宅第。网络配图行到南阙,司马昭的心腹将领,

  • 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 纣王竟居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纣王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雄才大略的帝王,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每个帝王都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故事,也有不少帝王在人们饭前饭后不断争议着。今天就让小编就盘点一下最受争议的几位帝王。网络配图No.3首次大一统秦始皇秦始皇嬴政在司马迁的笔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暴君。焚书坑儒是其第一大罪状,其次便是繁徭赋役。据说

  • 谁才是大唐武功第一人?为何他人生有15年空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靖

    唐人武功第一的李靖李药师出生陇西李氏,与自称陇西李氏后代的李唐皇室同出一脉。然而出生于571年的李药师与李渊年龄相差仅为5岁,就辈分而论也同属一辈。到公元618年归唐时,李药师已是47岁的中年了。从586年以长安县功曹(从九品)入仕,到617年以马邑郡丞(疑从五品)结束隋朝仕途,李靖在隋朝经历宦途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