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谁更英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成祖朱棣

明朝皇帝谁更英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成祖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39 更新时间:2024/1/27 13:03:56

明朝十六个皇帝,可以够得上英明者只有太祖、成祖、洪熙、宣德、弘治五人。崇祯作为亡国之君,错误太多,刚愎自用,猜忌心大,优柔寡断,但是明亡之过不全在他,万历要负八分责任,嘉靖引来了倭寇,正德引来了葡萄牙人,正统引来了蒙古人,天引来了陕北农民,如此种种,崇祯是守不住江山的。如果崇祯处在正统的位置上,或者万历的位置上,或许是个明君。历史没有假设,不相信眼泪,我们无法给予扶苏,朱标,李恪,真金,光绪明君的地位。

上述五个帝王中,除了太祖、成祖,都不是开拓之主,仅仅守成吃老本而已。也就是皇二代而已。你搞出来仁宣之治是顺理成章的,搞不出来万国来朝,四夷宾服,那是你无能。这三个皇帝,都没做到四夷宾服,所以更加没资格与太祖,成祖比较。

网络配图

有人认为太祖朱元璋是开国之君,戎马一生,打下明朝基础,比成祖更英明。

其实不然,朱棣也是戎马一生,他打蒙古比朱元璋更迷恋,打越南,打建文,打唐赛儿,朱棣经历的战阵不在少数。朱棣北伐蒙古的确是没有多大战绩,打瓦剌是损失惨重,打鞑靼是找不到人,蒙古小打小闹一直是有的。除非灭绝种族,像乾隆打阿穆尔萨那那样,否则在封建经济时代,什么样的马匹才能调动迅速,反击迅速呢?那时代没有装甲兵,没有飞机,根本不能快速抵抗,蒙古铁骑打完就跑,就是康熙也追不上。清朝大漠南北无烽烟,那是和亲政策的作用,蒙古不想来叩关了。

朱元璋的蒙古问题也并不成功,他是斩首不少,还俘虏过元太子,但是朱元璋也没有做到根除北方边患,相反,他把能打的朱棣,徐达都派到北方防备蒙古。徐达在北元首都哈拉和林一带,还被扩廓包了饺子。

在女真问题上,父子两个都有大成绩。尤其是朱棣,和阿哈出联姻,派亦失哈传檄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朱棣实际上在东北建立了坚固的军事同盟,即兀良哈三卫、猛哥帖木儿,阿哈出,朱棣轴心,包抄鞑靼各部。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其实就跟随过朱棣北伐鞑靼。太祖、成祖作为女真人的解放者,是受到他们的拥护的。

太祖开拓辽东,成祖开拓东北,对祖国边疆的开发是有大贡献的。东北这个地区我们知道,历史上是很少被征服的,自北朝至于唐宋,辽东都不属于中原王朝。明太祖,成祖重新占领了东北地区,对中国的版图是有大贡献的。

网络配图

朱元璋休养生息,朱棣也劝课农桑,洪武的经济,永乐的经济都恢复的很快,短短五十年,元末战乱的创伤就愈合了,这是了不起的。

太祖唯一能胜过成祖的,我想是反腐倡廉。

太祖用恐怖手段打击贪墨,保护老百姓,同时是保护朱家皇朝官僚集团的高效运作。有史以来,太祖和雍正两人,是反贪最彻底的皇帝。

太祖成祖差距最大之处就是开放的精神。

太祖是个老农,一肚子农民阶级保守落后,自私自利,同时也吃苦耐劳的精神。太祖禁海,是最保守的表现。成祖不同,成祖虽然禁海,但是同时下西洋。明朝的造船业随之发展。太监郑和生擒锡兰国王亚烈苦柰儿,俘获苏门答腊王子苏干剌妻奴,斩杀旧港渠帅陈祖义,可见明成祖时代明朝海军何其强大,何其敢战,慎战。这些战争都是郑和取胜的,但又都是因为当地首领贪婪劫掠引起的,该打。

网络配图

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三十多个国家,中外交流加强了。如果不下西洋,就太祖那个国际地位,早被世界遗忘了。下西洋还带来了一个正面风潮,明清的沿海人民大量去南洋谋生,以至于产生了林凤、潘五、郑信等英雄,现在南洋的华人地位很高,实力很大,都要感谢郑和,成祖。

太祖脑子里是单一的儒家思想,容不下百家思想。而成祖却包容百家,编著永乐大典,使之继承了明朝以前所有的文化成果,这比秦始皇的焚书,梁朝太子的焚书好多了。

在南方少数民族问题上,太祖对贵州统治并不强化,奢香夫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奢香是个土司。正是成祖,他敢于触及闭塞落后的山区,建立贵州布政司,清朝的改土归流,首先借鉴了成祖的经验。

成祖,应该是明朝二百七十年最伟大的皇帝。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揭秘音乐家皇帝唐玄宗:音乐造诣匪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玄宗

    短命的隋朝迅速灭亡以后,给予新兴的唐朝以深刻的启示与影响。唐太宗登基以后,深深地悟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注1:《贞观政要》卷四)“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注2:《贞观政要》卷一)的深奥道理,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良政策,缓和阶级矛盾,刺激生产,农民的地位得到改善,社会生产发展迅猛,人民生活安定

  • 陈汤灭北匈奴:匈奴步兵以罗马方阵对抗汉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汤

    军队行进到距离单于城60里处,停下来安营扎寨。陈汤命令部下在附近展开搜索,结果抓到了一名康居男子。很巧的是,这名叫开牟的男子,正是与陈汤签订秘密条约的康居贵族屠墨的舅舅。图片来源于网络开牟对郅支单于在康居国犯下的暴行也是深恶痛绝,他表示愿意为陈汤的大军作向导,并且把他所知道的单于城的防卫情况一一向陈

  • 李密一颗不安分的心:从官二代到逃犯再到农民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密

    杨玄感为父报仇,准备东山再起,在河南黎阳这个地方起义造反,依靠老百姓对杨广的怨气,强征农民入伙,最后组成了一支十几万人的部队,进攻洛阳。然而洛阳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对付,城高墙厚不说,还有一位百战老将,樊子盖把守。老家伙对于守城很有一套,非常时期,先杀了作战失败的裴弘策,树立威信,再威胁国子祭酒杨汪,

  • 冉闵杀了多少胡人 冉闵被孤立的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冉闵

    五胡乱国,就是塞外的游牧民族,因为中原内乱,乘虚进入,争夺地盘和粮食的战争翻翻历史书,讲到五胡乱华,经常遇到的一个字眼,就是“时代的倒退”,说白了,就是封建制,被奴隶制给坑了。五胡是哪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由这五个种族,在中原建立的十六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就是传说中的十六国这是段黑历史,就像暴

  • 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判读出刘璋“暗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璋“暗弱”

    刘璋生于何时不是很清楚,但是卒于何时却非常的明白,刘璋因病死于公元220年,据说是抑郁而终,从刘璋不算长的一生来看,刘璋是一个善良的性格柔弱的人,也是一个没有领导才能,并且比较糊涂的人,对于益州牧这个职位来说,刘璋完全的不能胜任,正是因为坐在了一个自己不适合的位置上,所以刘璋的麻烦多多。刘璋一开始的

  • 揭秘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是谋杀还是累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关于常遇春民族之争,有两个说法,一是说,常遇春为汉族人,一是说常遇春为回族人。北方回族认为常遇春是回族人,并且将他的英雄事迹编入到了回族英雄谱中。为何会出现这一说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常遇春属于穆斯林后代,在当地家谱中,有相关的证明说常遇春家人为回族系。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说法,后来根据考察,常遇春后代

  • 贾似道奸臣称号来由:没收富人资产用于抵抗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贾似道

    《宋史》“奸臣传”一共四章,列举奸臣15人,又包括他们的子弟等7人,一共22人。内中既有行新法的蔡确、章淳,也有怂恿徽宗挥霍的蔡京,和李纲为难的黄潜善和汪伯彦,置岳飞于死地的秦桧,一意北伐的韩佗胄。而以南宋覆亡前夕以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兼都督的贾似道殿后。我们今日重新检阅他们的事迹,很难证实各人的“忠奸

  • 史上最窝囊的皇帝 竟连自己老婆都保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衷

    在古代的和现代的人们看来,皇帝大概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工作岗位了,坐拥天下之富,有使不完的钱,还整了个三宫六院,不愁找不到睡觉的地方,高兴的时候可以组织场劳民伤财的南巡,不想动弹的话可以整天在后宫里面泡着简直每个帝王都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古代的每个皇帝都是泡在蜜罐里,而且一泡到底吗?事实上,在

  • 三国奇冤:揭秘为什么吃亏的总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

    五虎将中排在老五的是人们比较喜爱的赵云了。但是将赵云排在末位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如果按资排辈,赵云跟随刘备这么多年,怎么说也不应该比马超的地位低;如果按照战功,赵云南征北战,有过单骑救幼主、截江夺阿斗以及汉中战役中的空寨计这些不小的贡献,大小战功怎么也不会比黄忠少。网络配图为什么他却受到了这样的待

  • 雍正为何将自己十大罪状出版成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一些死抱“华夷之辨”的士大夫,在著作中处处表露憎恨清廷、思念明朝的思想感情。康熙时期的浙江“东海夫子”吕留良即是其中之一。湖南永兴人曾静原是县学生员,因考试劣等被革退,于是放弃举业在本地教书,失意无聊之中常杂记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对吕留良宁可削发为僧也不赴清之荐举的事迹深为敬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