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帝为何会是一个平庸的皇帝?根本原因在哪

嘉庆帝为何会是一个平庸的皇帝?根本原因在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4/1/21 19:07:03

在大清朝中,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他前承“康乾盛世”后接鸦片战争。可以说,这位皇帝是大清王朝中十分关键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大清中衰皇帝:嘉庆帝。如果说将清王朝的衰败归罪于一人太过的武断,那至少可以说在嘉庆皇帝时期,大清王朝就已经开始加速走下坡路。嘉庆帝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好人而已!

网络配图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

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

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他弄不明白为什么他越努力,形势就越糟。他不明白他已经在中国历史上找遍了所有药方,为什么还是不见效。越到后来,皇帝越对扭转社会大势丧失了信心,他已经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表面上,他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

网络配图

到了晚年,他的“守成”“法祖”已经升华到如此高度,那就是每天都死按“实录”办事。

嘉庆二十年(1815年),礼亲王昭琏因小事将其属下人等禁押在王府之内,严刑拷打,手段非常残酷。皇帝闻知十分生气,判昭琏革去王爵,圈禁两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六月,皇帝早起恭阅康熙“实录”,看到内有平郡王纳尔图打死无罪人又折二人手足一事,当时康熙的处理方案是革去王爵,免其监禁。礼亲王案远较之平郡王案轻,于是皇帝当日下旨,改变前判,“敬承家法”,将昭琏释放。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十月十九日,宫内颖馆失火。火势不大,内宫太监鉴于天理教血染紫禁城的教训,怕引来坏人混入宫中,没有开宫门命护兵入内救火,而是由太监们亲自扑灭。按理说这事处理得不能算错。可是嘉庆皇帝在八天之后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九月“实录”,内载乾隆帝规定,凡宫内园庭遇失火等意外之事,即行开门放外边人等进内扑灭。于是皇帝根据这一记载,以违背乾隆指示为由,下旨处罚有关官员。

网络配图

正是在这种不论时间地点一律按“实录”办事的原则下,大清朝一天天走了万劫不复的沉沦,皇帝也在迷茫中一天天老去。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孔子后人、第七十三代衍圣公进京面圣,回来后把皇帝的谈话一丝不苟地记载下来,使我们得以直击这位皇帝晚年的精神面貌。皇帝一见面就说:“我想到曲阜去,不能,你知道不?山东的水都过了临清了,这个怎么好,真没法。圣庙新修的,我等到七八年后去,又残旧了,怎么了?”

标签: 嘉庆帝

更多文章

  • 常遇春为何会暴亡?子孙为何不繁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常遇春

    很多人说清朝人喜欢黑明朝。实际上,我觉得,清朝人是很给明朝皇帝以及大臣们面子的。不信?网络配图 现在不是很多人常说吗?鄂国公常遇春好杀降且好屠城。举了很多例子,还说他做梦的时候,都会下屠城的命令。醒来一看,士兵呢?原来,得了他梦里的命令,杀人去了。这些资料,肯定都来自于《明史》以外的其它史料。为何这

  • 李渊是怎么死的?让位李世民后还活了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

    唐高祖是谁?唐高祖是怎么死的?唐高祖指的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635年病死,享年69岁,谥号太武皇帝,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葬在献陵。唐高祖李渊

  • 刘邦在临死之前为什么要赐死救命恩人樊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九月时节,秋风渐起。都城长安。刚刚击败叛军英布、班师回朝的汉高祖刘邦,因为箭伤发作,病倒在床。作为一名常年征战、冲锋陷阵的主帅,有点小病小痛极为正常。可这一次,明显与以往不同。因为,刘邦已经61岁高龄。任何一点风吹雨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卧病在床,刘邦的心情本来就糟透了,可还是不断有事情来烦他。

  • 刘备坑蒙拐骗了几十年 他却被刘备坑了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刘备这个人在整个三国里算是一个最大的骗子了,他一开始卖草鞋就坑了张飞关羽来结义,组织军队抗击黄巾起义军。殊不知他一个卖草鞋的拿来的钱,还是是大户张飞,关羽的钱。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谁知道真假,你现在也可以说你是秦始皇的后人,毕竟时间长了无法查究。后来刘备坑诸侯,坑吕布,坑袁绍,坑刘

  • 皇太子居然因为没系紧包裹便被康熙大帝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太子

    当年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第二次亲征葛尔丹时,对留守京城的皇太子送往军中奉他的物品一一亲自检验,发现那些包裹存在捆绑不严实的问题。为此康熙在奏折的朱批中郑重指出:“所有送到朕处之物,须谨敬包裹后,经皇太子亲自验视才好,所送鹿尾包裹松散,想是发送前并未经皇太子验看,送到时均已残破。凡朕送往京城物品,俱经朕

  • 神算子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 曾用美男计推销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

  • 史上最倒霉皇帝 因吃错药成为本朝最短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常洛

    明朝最短命皇帝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就去世了。因此,成为明朝史上最短命皇帝。朱常洛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母亲王氏是宫女出身,由于地位比较低,即使生下了皇子,也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地位,甚至因为这个使得明神宗更讨厌她。网络配图王氏进宫后成为李太后的宫女,三年后,16岁的王氏被皇帝“私幸之”,事后赏给她一付首饰

  • 原来刘邦重用韩信的真相并非惜才而是为了面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

    成也萧何败萧何,讲的是韩信因萧何的推荐得以成事,有因萧何诱因吕后被杀。其实,说韩信被杀是因为萧何有点牵强,吕后要杀韩信,萧何又能怎样?倒是韩信的被重用,则完全是刘邦照顾萧何的面子而已并非爱才!其实,杀韩信,难说就不是刘邦的主意!刘邦将韩信由楚王降为淮阴侯,留在京城又不给官职,听到韩信的死信第一反应是

  • 好心还是阴谋:刘备为何要收无家可归的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因为吕布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最终在与曹操的对阵上连连失利。兖州大境重新回到了曹操的手中。曹操很激动,看着昔日的根据地,喜不自胜。可是吕布却走投无路,常言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吕布有点懊悔,现在放眼天下,有点孤苦伶仃的味道。可不是吗,袁术想谋取他的妻妾,袁绍想夺取他的性命。原本与曹操无冤无仇,却听从了别

  • 朱元璋以卫所制度为荣:养兵不费百姓一粒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卫所制度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卫所制度吸取了历史上的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明太祖曾深以创设这一军制为荣,他曾夸口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代从京师到府州,都设立了卫、所。按照明制,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