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毁琴散诗留下千古绝唱的唐代大诗人是谁?

历史上毁琴散诗留下千古绝唱的唐代大诗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69 更新时间:2024/1/22 2:37:01

本文的主人公初唐诗人陈子昂其采用的方法可谓震古铄今,匪夷所思,让你想都想不到。提起陈子昂,很多人都会想到他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网络配图

这首《登幽州台歌》的诗,与其说是一首诗,不如说是诗人的某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更通透的一点来说,是诗人某种人生触底的反弹,理想在现实的破灭后幻象中所发的牢骚,这牢骚一发可就发大了,大的让后世人摸不着北,还让后世人产生许多高雅古朴的想像和意境,其实了解了陈子昂的生世,再理解这首诗,就感觉诗人心中充满了苦楚和伤感,更有一言难尽的尴尬,正是在吟完了这句千古牢骚之后,不满屈阶俯身甘做幕僚的陈大诗人方愤而辞职,回乡养老。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进士出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陈子昂出身于一个经营井盐的富豪之家,父亲是一个初通文墨的乡绅,常给道观捐款,并得以在道观辟有一个读书台,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陈子昂自小潜心攻读,博览群书,学问日进,由于他对经史子集熟练于胸,所以科举考试的跃龙门之路比较通畅,二十四那年就中了进士。在诗名和仕途之路上,大诗人更看重的是衣锦还乡的乌纱帽,而诗文不过是进身晋级的敲门砖,虽然陈子昂也被当时的方家赏识,比如京兆司功王适看了其《感遇》诗,就断言:“此子必为天下文宗”,但是因为陈子昂初出茅庐,客居京师十年,但并不为天下人看重。

后世张爱玲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想必客居京师却又无所事事的陈子昂心急如焚,在他的理想中,登庙堂之高,以才学辅佐帝王才是人间正道,所以陈子昂为出名而不惜做出了一项自我推销的非常之举,堪称仕林千百年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特典范。唐李亢所著《独异志》补佚里有一则关于陈子昂非常之举的隐密趣闻。

陈子昂,蜀射洪人。十年居京师,不为人知。时东市有卖胡琴者,其价百万,日有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于众,谓左右:“可辇千缗市之。”众咸惊,问曰:“何用之”答曰:“余善此乐。”

网络配图

或有好事者曰:“可得一闻乎!”答曰:“余居宣阳里。”指其第处。”并具有酒,明日专候。不唯众君子荣顾,且各宜邀召闻名者齐赴,乃幸遇也。”来晨,集者凡百余人,皆当时重誉之士。子昂大张宴席,具珍羞。食毕,起捧胡琴,当前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碌碌尘土,不为人所知。此乐,贱工之役,岂愚留心哉!”遂举而弃之。舁文轴两案,遍赠会者。会既散,一日之内,声华溢都。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为记室。后拜拾遗。归觐,为段简所害。

陈子昂家室富有,以这种不惜千金而特立独行的方式,隐喻世人,独知千金胡琴而不知我有比胡琴更有价值的才学?这种以胡琴为饵而毁琴暗中推销自己的方式,真是煞费苦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子昂果然在京师洛阳诗名大振,但是陈子昂并非甘心仅仅做个响誉仕林的诗人,他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仕途,当诗名响亮而仕途依然黯淡时,陈子昂不惜铤而走险,犯颜直谏,为此他为女皇武则天上了一封《谏灵驾入京书》,文章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可见陈子昂是有真才实学的,武则天是非常爱才的,一个骆宾王都让其感慨和心动,何况一个竭尽忠诚的新秀,女皇破例召见陈子昂,但见陈大才子对答如流,才思敏捷,于是女皇封了陈一个中书省麟台正字官职,相当于内阁秘书。陈子昂投其所好,一发而不可收拾,再上谏书,也许其理想是当一个魏征那样的谏臣,但骨子里邀宠的味道是很明显的,结果再中女皇心思,官职也升为右拾遗,从八品上,副科级别。

这样的升迁自然满足不了陈子昂内心的欲望,因为陈大才子非常自负,认为自己满腹经纶,且经世济才能够安邦定国,于是倾其全才,先后为女皇上了无数道谏书,其中《谏开告密书》和《为政条奏八科疏》很有见地,他以为知人善用,爱才如命的女皇能够实现他为政的满腔抱负,可是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他却被女皇分派到武攸宜军中任管记,随军北伐契丹,一个幕僚,一个让其看不到前途的颠沛游离的任命,让其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迷茫和动摇。史载“子昂褊躁无威仪,然文词宏丽,甚为当时重”,大概也不算冤枉了这位大才子,因为他的某些做法确实和文人的稳重以及沉稳不符,性格上的急功近利也为时人所非议。

网络配图

陈子昂虽未被列入初唐四杰中人,但其在仕途幻灭的过程中,为唐初文风的探索却堪称为一座不朽的里程碑,针对文学方面初唐的浮艳诗风,他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陈子昂的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文学成就最高的当为《感遇》诗三十八首。后世人没有披露他在朝廷时是怎样得罪武则天的近臣武三思的,他在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后,辞职返乡,接着厄运接踵而来,先是父亲病故,接着他被武三思的爪牙县令段简找了个借口,收系狱中,半月以后,“忧愤而卒,时年四十余”,这位毁琴散诗而幻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唐初大诗人,在心灰意冷中孑然逝去,徒留幽州台上的千古绝唱……

标签: 陈子昂

更多文章

  • 三国两大神秘战将:此二人联手何惧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

    兵器有兵器谱,武将有武将谱。譬如三国武将,坊间就多有排名,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大概是这样的:“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黄许孙太两夏侯, 二张徐庞甘周魏, 枪神张绣和文颜, 虽勇无奈命太悲, 三国二十四名将, 打末邓艾和姜维”。三国时代最能打的二十四名将悉数上榜。但也有遗珠。譬如下面登场

  • 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慈禧太后

    慈禧,叶赫那拉氏。作为惠征之女选秀入宫后得咸丰宠爱,之后步步高升,位尊皇太后。期间垂帘听政47年,辅佐过两代皇帝。在光绪死后,立溥仪为帝,第二天也撒手人寰。尊体已逝,荣宠不息,叶赫那拉氏家族人才辈出。叶赫那拉氏是女真族中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分布在叶赫河附近,今属于吉林省。叶赫那拉的意思是庞大的太阳。有

  • 古代朝鲜最荒淫残暴的国王——燕山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燕山君

    有一部韩剧《王的男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讲朝鲜燕山君时期的故事,关于燕山君的事情,大家在电视剧《大长今》里或许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了解了解朝鲜历史上这位最荒唐的国王。个人认为,要真正看出这部片子的味道,要熟悉这个片子中讲的那段历史。这个片子里的王,是李朝历史上最荒淫残暴的君主燕山君李隆(竖心旁隆

  • 一代名将张郃竟然死于司马懿的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郃

    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在曹仁、张辽等名将去世以后,逐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夏侯渊被黄忠斩首,张郃代替夏侯渊;诸葛亮北伐,张郃临危受命,取得街亭之战的胜利。然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退,张郃追击,中箭身亡。关于张郃之死,《三国志》的记载为: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

  • 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飞扬跋扈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李裹儿,公元685年出生,公元710年7月死于宫廷政变,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她的母亲是韦氏,被称为是唐朝第一美人。安乐公主李裹儿在上历史上的名声不是特别好,她先后嫁给两个男人,后面的男人更是在她丈夫在世的时候就和她生活在一起了,由此可见李裹儿是不遵守礼教的人。李裹儿出生的时候,正好处于李

  • 本该母凭子贵的温僖贵妃为何反让康熙厌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温僖贵妃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是大清康熙帝的后妃。钮祜禄氏乃是满洲镶黄旗贵族,门庭显赫,出过许多了不起的大人物,温僖贵妃的父亲就是康熙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一的遏必隆。遏必隆在康熙初登大宝时位高权重,他的两个女儿先后入宫侍驾,长女被封孝昭仁皇后,幺女即是为康熙帝诞育了龙脉的温僖贵妃,姐妹二人在后宫相互扶持,一度也甚得

  • 唐玄宗为什么在马嵬坡下令将杨贵妃缢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

    随着电视剧《大唐荣耀》的热播,我们对杨贵妃的爱情史也多少有点了解。李隆基做了44年的皇帝,但是,在生死关头,自己与爱人的利益有冲突时,他还是选择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杨贵妃的结局则相当凄惨,被缢死在马嵬坡前。网络配图杨贵妃之所以被逼死,主要是被他哥哥杨国忠连累的。杨国忠叛变,被士兵杀死,大臣们担心杨贵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要立下秘密誓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匡胤

    中国历代能做到虚心纳谏的帝王少之又少的,而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其中的一位。据陆游的《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即公元962年,曾立下秘密誓约。誓约里的内容共三条:一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是“子孙有逾

  • 解密:为何说唐玄宗拖垮了大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玄宗

    历史上有一种说法,说大唐盛世由盛转衰主要是因为唐玄宗个人的原因,今天我们就客观地来看看,为何说唐玄宗拖垮了大唐盛世呢?这个罪名为何是扣在一代帝皇唐玄宗身上。网络配图大唐盛世的风采不再依旧,一是自开元十七年张说等人奏请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始,个人崇拜之风开始抬头并愈刮愈烈。到开元二十四年千秋节时,宰相张

  • 隋唐英雄里千古良将苏定方为何一再被黑为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定方

    最近这几年关于“隋唐英雄”的电视剧层出不穷,基本上都是以《说唐》、《兴唐传》等小说为蓝本改编的。在从隋末到后来的唐高宗手上,有一个家族就一直是以奸臣出镜的,那就是苏定方及其子孙们。《说唐》里,苏定方是窦建德的一员大将。在进攻燕山时,苏定方与罗艺交战,打斗中用暗箭射杀了罗艺。窦建德在洛阳城与李世民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