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背后包藏着决心与野心

历史上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背后包藏着决心与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3/31 23:30:01

靖难之役的意思是:“清君侧,靖国难”。在建文帝采取削藩的措施的背景下,朱棣于公元1399年8月6日发动靖难之役,到1402年7月13日结束。历时四年从北京打到南京夺取了他大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说起靖难之役的起因还得从朱棣的老爹朱元璋说起。明太祖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推翻元朝之后大肆分封藩王以保证朱家可以守护政权万年。因此每个藩王有很大的权力并且拥有自己的军队。燕王朱棣是各地藩王中势力最大的。因此当朱元璋死后对即位的建文帝的威胁也是最大的。

建文帝听取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开始削藩,先搞定了周王、齐王、代王等几个势力比较弱小的藩王。当建文帝部署削掉朱棣时,朱棣经过秘密谋划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起兵。

战争的第一阶段是朱棣的军队节节胜利,建文帝这边由于经过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几乎没有可以与朱棣匹敌的人才,所以节节败退。不过这个阶段双方力量悬殊,朱棣的胜利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第二个阶段是建文帝的军队取得了一定胜利,使得朱棣能够守住的地方只有北平、保定、永平三个州府而已,甚至有一次朱棣差点被活捉,还是靠着其他藩王的救援才脱离了险境。

第三个阶段是朱棣采取直捣南京的战略,直接拿下南京而取得了这场靖难之役的胜利。同时建文帝也下落不明,有人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总的来说靖难之役争的都是朱家的江山。

朱棣迁都北京

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占领旧都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曾是“藩王”的朱棣被分封到了北京。在北京的二十多年里,朱棣勤政务实,深得民心。他对这块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为谋求“天时地利人和”,朱棣即位后,思虑着将都城迁到北京。

而且当时,南京位于江南,社会太平,经济发达,百姓富庶。相反,在北方,西北地区,明朝疆土仍旧受到外族入侵。为加强北方边防,抵御外患,迁都北京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此后十几年,朱棣排除万难,先从南方迁富民入北京,疏浚运河,在实现南粮北运的基础上,进一步沟通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1412年,迁都基本完成。北京城分为内城、皇城与紫禁城,比南京更加宏伟壮丽。现观北京紫禁城与城市格局,都可以看到朱棣曾经迁都所留下的影子。他为后世留下了令世人瞻仰的建筑瑰宝。迁都后,朱棣以旧都南京为“留都”,与北京并称“南北两直隶”。朱棣迁都北京,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北京的首都至此开始。

迁都并不是一件小事,它复杂、浩繁、历时长,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难以估量。朱棣下定决心迁都,完成迁都,显示了他强权政治的魄力与雄心。

朱棣是个好皇帝吗

在史学界,朱棣是位有争议的皇帝。他的皇位有违祖制,引起了不少非议。1399年,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打倒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江山易主。朱棣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允炆书生气十足,软弱无能。相比之下,朱棣有勇有谋,更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

放观朱棣在位的22年里,他的功是大于过的。

朱棣在明朝的外交、文化、政治、经济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支持郑和下西洋,与海外诸国来往密切,明朝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弘扬了国威,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此可见,朱棣具有开阔的眼界和大国君王的风度。

朱棣被后人更为知晓的称号是“永乐大帝”。他笼络了一批知识分子,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部涉及经、史、子、集、医学、工技、农艺等各方面内容的百科全书,比《大英百科全书》早了三百余年,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朱棣在位之初是在金陵。但是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巩固统一局面,朱棣将都城从金陵迁到了北京,奠定了北京在此后五百多年里首都的地位。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朱棣在对边疆管理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女真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贵州设立了布政使司,亲自北征,巩固北部边防。在统治期间,朱棣甚至还加强了新疆地区的控制。

朱棣在位期间勤政务实,功绩显赫。他的雄才大略,继往开来,为明朝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棣是个怎样的人

明朝皇帝朱棣在位时间比较长,在他的统治之下明朝一直处于鼎盛时期。不过大家都知道朱棣的上一任皇帝是其哥之子朱允炆,后世甚有传闻他是谋权夺得皇位。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为了争取皇位而不择手段之人,那么对于朱棣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朝朱棣在位时期,他文武双全,善于用兵打仗,广纳贤才当时很多能人将士都对他忠心耿耿。他在治理国家方面,从来都不欺压百姓,但是对于地方的统治他非常严格。他爱民如子,对地方官员都是严加管理,实行奖罚分明。朱棣当朝之时常常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对于各地方百姓也是爱戴有佳。所以在他统治时期百姓的生活是非常安定的,当时的他也得到了广泛的称赞。

朱棣确实在历史上是一个好皇帝,这是不容质疑的,那他真的是否像有些传言那样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呢?当时他登上皇位是因为靖难之役的胜利,后来称帝成为明成祖。有了解过历史靖难之役的人都知道,当时他与其侄子的力量悬殊,如果说是刻意谋反简直是以卵击石。

靖难之役当时朱棣燕王府中不到一千将士,被朝廷几万大将围困。我想当时的朱棣能够胜出,完全靠的是他的胆识谋略和才能。靖难之役胜利,如此有才能之人登上皇位,也可以算是理所当然。这也正是他一直不承认皇位是谋逆而来的一样,想想当时他侄子朱允炆也对他十分敬佩吧。

朱棣算是明朝一代明君,朱允炆也是一个好皇帝,但是对于皇位来说,哪个有能力的皇子不想当皇帝?这个很难说哪个好哪个坏。最主要的是他们都是好皇帝,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了贡献,所以应该对朱棣明成祖表示赞扬。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最爱女儿只活十二岁 太宗为此一月不吃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太宗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夫妻情深,太宗每次发火时,只有长孙皇后能让他怒气全消。但长孙皇后三十六岁时就去世了,太宗为此很是伤心。长孙皇后去世后,太宗便格外疼爱他们的小女儿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年幼时,并不觉得缺失母爱。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她渐渐感觉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因为别人都有母亲陪伴,而她只有父

  • 皇太极为什么娶大玉儿让蒙古血液流淌进皇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为什么娶大玉儿,对与清史了解的朋友想必对清初的事都非常好奇清初的时候皇太极为什么会娶大玉儿,历史上的皇太极其实并不喜欢大玉儿,可是最后其中却娶了大玉儿,这其中有什么缘故呢,下面奇趣探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皇太极为什么娶大玉儿。网络配图皇太极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他继

  • 历史上真实的芈八子:竟然想让男宠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芈八子

    随着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讲的是秦宣太后的精彩一生。芈八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执政的太后。扶长子登王位、成为秦国太后之后,这位楚国女子在秦国呼风唤雨三十六年之久,延续了秦的强国、扩张之路。网络配图芈月出自楚国公室的同姓贵族,但她小小年纪刚嫁给秦国国君嬴驷时,地位并不高。宣太后、穰侯魏冉、华阳君芈

  • 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曾经让清朝战斗力爆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八旗

    清朝统治了中国296年不论这个王朝后期如何,但说它能从一个小部落发展成入主中原的政权,确实有其了不起的地方,其中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创者(他的儿子皇太极改后金为清)和奠基人,中国子秦始皇以来的历代封建王朝中,清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作为奠基人的努尔哈

  • 一代大奸臣贪财无数最后死法却让人万万没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奸臣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的人物,有的是君临天下的帝王,有的是勇不可当的将军,有的是不可一世的权臣,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时代开创属于自己的事迹,当然,有的人做的事情对后世有正面影响,流芳千古,有的有负面影响,遗臭万年,这都是其自身的主观行为而决定的,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权臣,曾一度权倾朝野,

  • 位高权重的郭子仪是如何做到善始善终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749年(天宝八载),郭子仪任横塞军使。天宝十三年(754年),改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

  • 德勇悍将夏侯惇令人大开眼界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悍将夏侯惇

    虽然战绩不多,但是作为曹操的心腹将领,夏侯惇还是有着丰富的履历:公元196年,也就是夺回兖州的第二年,曹操接汉献帝,回到了许都,而夏侯惇被封河南尹;公元198年,失去徐州的刘备,被吕布将领高顺攻击,曹操命夏侯惇出击帮忙,大败而归;公元202年,刘备VS夏侯惇于博望坡,刘备用火攻,夏侯惇被围,得李典相

  • 古代皇帝如何避暑:宋徽宗竟啃冰块致拉肚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避暑

    《周礼》就记述过上古时代冬天如何采冰、夏天如何使用。这传统历朝都有,一般夏历十二月和正月天气最冷的时候开始采冰。工作极辛苦,工人两手握住T形冰镩在冰冻的河面上,一点点凿出一米见方、一尺多厚的冰块,再用J形取冰器勾住冰块底部拉出来。全人力操作,机器不好用,“泰坦尼克牌”的破冰器用一次就坏了。采好的冰马

  • 为什么说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创业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他出身寒微,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终成大业,他的个人经历是一个几乎不可复制的传奇。那么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出身的呢? 朱元璋是起兵后打败陈友谅等,建立大明政权的.这里有与众不同处.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的一次,是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其他政权都没有这样的历程。网络配图朱元璋还是所有

  • 为什么万历皇帝不想立自己的长子朱常洛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常洛

    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是却没有得到万历帝的喜爱。在万历皇帝执政期间,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废除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但是朱常洛也十分幸运,最终得以化险为夷,成功地登上了皇位。那么,为什么万历皇帝不想立朱常洛为帝呢?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其一是因为朱常洛的身世,由于朱常洛的出生低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