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皇帝如何避暑:宋徽宗竟啃冰块致拉肚子

古代皇帝如何避暑:宋徽宗竟啃冰块致拉肚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4/3/3 13:19:50

《周礼》就记述过上古时代冬天如何采冰、夏天如何使用。这传统历朝都有,一般夏历十二月和正月天气最冷的时候开始采冰。工作极辛苦,工人两手握住T形冰镩在冰冻的河面上,一点点凿出一米见方、一尺多厚的冰块,再用J形取冰器勾住冰块底部拉出来。全人力操作,机器不好用,“泰坦尼克牌”的破冰器用一次就坏了。

采好的冰马上送冰窖储藏。工人将方形的冰块一层层摞至棚顶,只中间留一条出入的过道。码冰工作看似简单其实技术含量颇高。能码好冰块的工人,“俄罗斯方块”比赛拿前三是没问题的。冰码好后用土把冰窖门埋上,关得特别严密,不给砸冰箱的罗永浩一点儿机会。这个超级大冰箱的门要关闭五个月左右才重新开门。

网络配图

在清朝,冰窖分两种。一是给皇上和官员用的“官窖”,另外是亲王用的“府窖”。民间不许藏冰,因“冰”“兵”同音,民间藏冰(兵)朝廷犯忌。这担心实在多余,冰化了是水,“水军”除了放屁什么事都做不了。

中国人迷信不止这一点,他们觉得夏天用冬天的冰,是偷了水神“司寒”的东西,司寒会生气,所以第二年夏天取冰时有仪式:在冰室设桃木做的弓、棘做的箭。桃谐音“逃”,司寒捉不着。夏天得罪了它,冬天再采冰不敢造次。司寒住北方,按中国五行说北方属黑,所以用黑色牲畜和黍拜祭它。写到这,家里冰箱突然呜呜作响,大概是想要我祭拜它。这个不要脸的东西被我狠狠踹了一脚后,嚎叫得更加厉害。对着它大喝三个字:罗、永、浩!静若处子了。

中国自古就有冰箱,在随州曾侯乙墓就出有两套。早期冰箱很简单,一般红木做成柜子,里面有露底铁盒子放冰,冰化水流到下面一个封底铁桶里。按说它叫“冰露”最合适,也许怕可口可乐公司不高兴,中国人叫它“冰鉴”。制冷专家曾国藩专门写过一本关于“冰鉴”的使用说明书《冰鉴》,只是写着写着跑题了。

说回如何用冰。古代的冰几乎都是用来降温的。

网络配图

唐玄宗为了解暑,100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铺了9999平方米的冰砖,中间留个他,托腮帮歪脑袋思考“如何解决我国滑冰运动场地不足”这类国家大事。想不明白,召见大学士,磨磨唧唧说半天,大学士冻得头皮发麻,头发根根直立活像鲁迅

唐玄宗的大舅子杨国忠没他奢侈,夏天请客只是用大冰雕成山围在桌子边,效果也不错,三伏天在里面喝酒要穿棉袄,不然腿毛竖立就是两根狼牙棒。老杨场面比不过妹夫唐玄宗,另辟蹊径以小博大,把冰雕成动物形状,再像圣诞树一样挂满物件,“取坚冰令工人镂为凤兽之形,或饰以金环彩带”。

所以我认为,哈尔滨冰雕节的艺术家开工前,应对着陕西方向磕头。

古代的冰都是取自江河湖泊,水质不能保证,所以极少直接食用,一般做成托盘冰镇食品。

不过缺心眼的也有,宋徽宗就直接抱着冰块啃,啃完就拉肚子。

更缺心眼的是宋孝宗,明知前面的徽宗拉过肚子,不信,又啃了一次。结果固体进去,固体出来,“吃冰棍拉冰棍——顽冥不化”,就是说他。《宋史》记载:“朕前饮冰水过多,忽暴下。”所幸吃的是毒冰不是冰毒,不然毒死后还是要跟冰死磕。

网络配图

用冰确实有“死磕”这一用法。《礼记·丧大记》记载:“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士并瓦盘,无冰。”古代君主夏天死后为保存尸体,先把冰放盘子里(这盘子特大,按汉制宽八尺长丈二深三尺),再把床放盘子上。对,就是一盘超级冰镇三文鱼。

古代用冰虽花样繁多,但只限于达官贵人。平民怎样消暑?大概也是讲冷笑话。最好是冰笑话!话说唐朝的李冰冰问范冰冰:“请问世界上哪个城市最冷?”

标签: 避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创业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他出身寒微,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终成大业,他的个人经历是一个几乎不可复制的传奇。那么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出身的呢? 朱元璋是起兵后打败陈友谅等,建立大明政权的.这里有与众不同处.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的一次,是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其他政权都没有这样的历程。网络配图朱元璋还是所有

  • 为什么万历皇帝不想立自己的长子朱常洛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常洛

    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是却没有得到万历帝的喜爱。在万历皇帝执政期间,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废除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但是朱常洛也十分幸运,最终得以化险为夷,成功地登上了皇位。那么,为什么万历皇帝不想立朱常洛为帝呢?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其一是因为朱常洛的身世,由于朱常洛的出生低微,其

  • 历史上苏轼到底有没有中过状元或者榜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轼

    说起苏轼苏东坡,那可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我们非常熟悉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是他的代表作。网络配图苏轼的文才古今皆知,有人会问他这么大

  • 最残忍农民起义首领:杀人如麻至今仍留恶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献忠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杰出的农民起义首领,比如唐代的黄巢,明代的朱元璋等等,这些农民起义首领有的起义成功,翻身坐了天下,有的在乱世之中被人斩落马下,按理来说他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一个必然过程,但是在中国儒家尊法效古的思想下,很多农民起义领袖坐稳天下之后却很难有所突破,仍然遵

  •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齐桓公简如何走上称霸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在春秋时期最早称霸大家都很清楚,齐桓公为何能够称霸很多人也都能够说出几条理由来,那么齐桓公称霸有着什么样的标志呢?什么事件的发生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呢?一般来说,现在认为葵丘之盟是齐桓公正式成为霸主的重要事件。当时周惠王希望废掉自己的太子,转而立他的爱妃生的小儿子丰子带为太子,这件事

  • 汉灵帝刘宏会玩 让宫女穿开裆裤就为了图方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宏

    1.首立“开裆裤”宫女服饰要求灵帝继位后立宋氏为皇后,宋皇后性情温吞,不善言辞,这令汉灵帝感到厌恶,觉得她不解风情,于是,他就开始搜集懂得调笑,且长相美艳的女子。可从民间去找太麻烦,只好从身边下手。网络配图而宫女在进宫前是经过千挑万选的,自然都是些秀气可人的小女孩,灵帝见之心痒难耐,于是总寻机会把那

  • 末代皇帝拿巨款赈灾,一度成了“大慈善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溥仪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退位后的溥仪宫内生活排场仍在,关于溥仪每年开支数目,据民国十年内务府编造的那个被缩小了数字的材料披露:不算吃穿用度,不算内务府各处司的开销,只算内务府的“交进”和“奉旨”支出的“恩赏”等款,共计每年870597两。网络配图可是到了民国十三年(1924年),溥仪突然

  • 溥仪:大清朝卖官是我同意的,还有收据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溥仪

    在中国历史上,买官卖官的事时有发生。一般到了王朝末期,国库空虚时,政府就会通过卖官来增加收入。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汉朝。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道,卖官之事十分猖獗,直到后来曹操主政,才通过唯才是举的方法改善了官员的层次。网络配图同样,清朝末年的时候,也是资金紧张。本来内战频仍,就耗费大量军资,内部慈禧太

  • 真相探究:揭秘杨家将杨业为什么不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业

    有功之臣不受重用传说中,杨业是深受北宋重用的有功之臣,大宋江山若有十分,杨家担了七分。但事实是,杨业归宋时并没太受重用,也没受重赏。宋太宗封赏降臣之时,除了北汉主刘继元之外,马峰、郭万超等四人受的封赏最重,杨业根本靠不上边,所以都未在记录之列。归宋三个月后,因为要被派往边防前线,才有了对他的所谓厚赐

  • 奇葩李存勖生猛无比:被摔趴扇耳光竟有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身材高大、力大无穷、骁勇善战、生猛无比。庄宗喜欢自由搏击,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他有个侍卫王门关在这个圈里小有名气,庄宗就总想和小王较量较量。网络配图小王哪敢啊,输了说明水平差要丢饭碗,赢了弄不好就得丢脑袋。可庄宗相当墨迹,还总冷嘲热讽,后来又郑重承诺:你小子赢了就封你节度使,输了也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