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为勾引汉献帝老婆竟许诺日后封其为皇后

曹丕为勾引汉献帝老婆竟许诺日后封其为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29 更新时间:2024/2/13 19:10:39

红潮导语:即使父王健在之时,曹丕已野心勃勃地预谋充满诱惑力的未来,甚至勾引汉献帝的伏后时许诺日后封其为自己的皇后。

曹丕有一点没给后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接班成为家长与国君后,对弟弟曹植的逼迫与威胁。譬如命令曹植七步成诗,不能按时交出作业就重罚。曹植苦不堪言,忍不住借机大吐苦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豁出去了,把家庭纠纷曝光于天下。此诗也把嫉恨弟弟才华的曹丕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其实,曹丕报复曹植是有前因的,他俩为继承权确有过明争暗斗。

曹操之子曹丕是好皇帝吗?

曹操不仅是留下了绝唱的诗人,还培养出诗的传人,他的两个宝贝儿子:曹丕与曹植,都是诗文俱佳的才子。曹操对历史的贡献大,对文学史的贡献也不小。“三曹”的父子组合,跟宋朝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一样,是文坛佳话。曹操是诗人,他全家都是诗人。帝王之家成为诗人之家,曹家令人叹为观止,真是华丽的家族。

网络配图

电影《铜雀台》以曹操之死落幕。片尾打出的字幕注明,曹操死后八个月,曹丕就废黜了汉献帝,自己登上帝位,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看来他出手比他老爹还果断,直奔主题,闪亮登场,把大汉的名号彻底丢进垃圾堆,使历史不再暧昧,翻开全新的一页。事实上曹丕还是给汉献帝留了点面子,只是逼迫他“禅让”,因而顺理成章地代汉自立。

《铜雀台》里的情节,为曹丕后来的称帝埋下伏笔。即使父王健在之时,曹丕已野心勃勃地预谋充满诱惑力的未来,甚至勾引汉献帝的伏后时许诺日后封其为自己的皇后。不知《铜雀台》对曹丕野心家形象的塑造是否有失夸张?也许真实的曹丕内心更为贪婪呢。故人往事,谁能说得准啊。谁能刺探出他心里怎么想的啊。但曹丕当上皇帝,还是挺约束自己,给后人留下谦谦君子的好印象。王勃说:“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

张溥说:“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说的是比其父曹孟德更有道德。

曹丕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还真不是瞎吹的。不信你百度一下其简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曹丕的政绩有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大家都知道其弟曹植是七步成诗的少年天才,却不知曹丕同样是“神童”,八岁就能写文章了。

许多人认为曹操重视武功,没把写诗当回事,只是诗歌的高级票友,而曹丕才是“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他的五言与乐府清绮动人,代表作《燕歌行》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开风气之先,为后来唐诗里七言盛行打下基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一曲燕歌,既像是南飞燕的依依惜别,又像在吟唱北方爱情:幽燕与河梁远隔千里的相思之苦。

我更喜欢曹丕的《杂诗》:“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眠,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无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这曹丕也怪,虽是帝王之命,其诗却一点也不“主旋律”,毫无政治色彩,不像父王曹操那样击节高歌,却喜欢抒发思乡之忧思人之愁,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和他万人之上的实际生活真够分裂的。好在他总能把内心情感表达得缠绵悱测,给读者的眼睛抹上一缕秋色,这种哀愁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至今也不过时。作为帝王诗人,能在心底保留一个“小我”,比那些“假大空”更为难得。

网络配图

如果曹丕真是电影《铜雀台》里塑造的那个热衷于权力之争的“官二代”,可能写出撕心裂肺的爱情诗吗?不过,《铜雀台》描绘了一个即爱权又好色的曹丕,江山美人都想要,他与汉献帝的伏后私通就是个例子。这既是对傀儡般的汉献帝的冒犯,但也有违父王曹操对王子的管教与要求,可谓“双重叛逆”。贪恋伏后妖娆的曹公子居然就这么做了。或许,他更在意的是伏后的特殊身份,这种对权力与美色的双重挑战及征服,做起来才无比刺激?

曹丕也不是完全没有真情的。当他不得不奉命斩杀伏后,眼里还是流泪了,心里还是淌血了。也只在那一瞬间,他流露出多情的一面,和文学史上的那个曹丕获得短促的神似。除此之外,他在全剧中几乎都是以冷酷无情的面目出现。

想当年,曹操南征北战,喜欢带着宝贝儿子。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大营,活捉督都公孙阳,后引军回老家谯郡休整。跟随在军中的曹丕、曹植哥俩,同题创作《临涡赋》。曹丕的《临涡赋》:“上建安十八年至谯,余兄弟从上拜坟墓,遂乘马游观,经东园,尊涡水,相佯乎高树之下,驻马书鞭,为临涡之赋曰: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坛波,鱼颉顽兮鸟逶迤,雌雄呜分声相和,萍藻生兮散茎柯,春水繁兮发丹华。”

曹丕给父亲交的这份“家庭作业”,让杀人不眨眼的曹操眉开眼笑。垣荣祖评价这文武双全的“父子兵”:“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曹丕能成为父王的接班人,并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变身为大魏的开国之君,并不仅靠的好出身,还是有真本事的,文治武功,两手都很硬。在中国的历代皇帝里,魏文帝的诗堪称文质彬彬。清朝乾隆虽号称“诗皇帝”,到处舞文弄墨,其实是附庸风雅,留下几万首诗,若论文学史的地位,没一首能超过曹丕的《燕歌行》。

曹丕有一点没给后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接班成为家长与国君后,对弟弟曹植的逼迫与威胁。譬如命令曹植七步成诗,不能按时交出作业就重罚。曹植苦不堪言,忍不住借机大吐苦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豁出去了,把家庭纠纷曝光于天下。好在此诗把同母兄长曹丕打动了,他放了曹植一马。但此诗也把嫉恨弟弟才华的曹丕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其实,曹丕报复曹植是有前因的,他俩为继承权确有过明争暗斗。曹操本偏爱曹植,认定他在诸子中“最可成大事”,几次欲立其为太子。但曹植也不是没有缺点,诗人气质太重,自由散漫。某次曹操封其为中郎令,命他带兵出击,他却喝醉了未能前行,使父王彻底失望。曹丕更虚伪与圆滑一些,会来事,在众人面前做出克勤克俭的样子,因而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如愿以偿。他是努力抑制住诗人的天性,才培养出政客的素质。是啊,在政治大舞台上,会收才会放,能屈才能伸。曹植也许比曹丕更有才气,曹丕却比曹植更有心计。

网络配图

刘勰把曹氏兄弟加以比较:“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援,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选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不仅在“三曹”之中,即使在历代帝王中,曹丕的面目也是最模糊的。如果没读他的诗,你几乎猜不出他那高深莫测的心里在想什么。或许他正是凭这不动声色的伪装才在政坛上得势的。让人摸不透的曹丕,惟一流露的心迹,就是他的诗了。可那些诗就像是另一个人写的,一点不像他本人啊。他的人生,与他的诗,反差很大,但这恰恰构成他的两面性。他在诗里自画的形象多么单纯,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出来的形象多么复杂。

曹丕是无情的野心家还是仁爱的好皇帝?是真诗人还是伪君子?像是千古之谜。陈寿像是把曹丕看透了,准确地把握其优点缺点:“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标签: 曹丕

更多文章

  • 三国枭雄曹操老抢别人老婆 理由令人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在三国时代,曹操作为最大,最强的枭雄,平吕布,灭袁术,战袁绍,杀张绣可谓气势磅礴!但是,曹操有一个爱好,就是灭掉对手后,直接抢夺别人的妻子,而且乐此不疲!这到底是为什么?真相是什么?“审美上来说”网络配图无论古代,现代,对美女的评价不仅仅是漂亮,而是要有韵味!在当时,女子结婚太早一般13岁就结婚,1

  • 一代枭雄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卓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陵墓,到公元前87年,其逝世后葬于此,前后修建茂陵用了五十三年,其陵寝比秦始皇陵有过之而无不及。陵周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陪葬。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各方面之最的茂陵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 刘禅如何能够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精兵良将已

  • 历史真相:雍正的皇位真的是康熙亲传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

    有关雍正(胤禛)继位的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最大谜案之一。上海学者金恒源(爱新觉罗·恒源)在专业期刊《史林》上撰文指出,根据对有关史料的重新解读,发现两份满文《康熙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所谓“八人同受面谕”是雍正后来的伪作;现存“遗诏”也是大臣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伪造。金恒源还在文章中

  • 逼死长孙无忌的幕后真凶是谁?答案不是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渊开创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宫门,再到李治顺利接班,每一个关口都承载着长孙无忌的智慧、谋略和心血。长孙无忌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同样,李唐前几任皇帝也对他代代礼遇,宠眷甚隆。李渊在位时,封其为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李世民临死前,还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

  • 曹操光着脚迎接他为何还杀了他?做人要低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三国豪杰多,要说到不拘一格用人才,那就只有曹操能做到了。曹操阵营里,很多人才原本都是对手的,但要么被曹操招降,要么主动投奔曹操,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而曹操也能做到让他们各尽其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才智能力。但有些人,曹操对他们却不一样,许攸就是一个例子。网络配图官渡之战,袁绍实在太过强大,几乎是压

  • 历史上竟有一生一世只娶一位老婆的痴情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佑樘

    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妻妾成群,从而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后宫文化。妻妾间明争暗斗,为了赢得一个人的心,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一生只娶一位妻子的皇帝呢?在中国几千年间几百位皇帝里只出了这样一位皇帝。他就是朱佑樘。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郁郁而终,朱佑樘的父亲宪宗也因与她的生死恋悲伤过度,同年驾崩。皇

  • 民间冤枉故事:宦世家出身的何瑭智斗钦差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何瑭

    相传,何瑭在沁阳县作官时,有一位钦差大臣从那里经过,他明明知道也不去迎接。钦差大人很不高兴,心想:我所过之处,大小官员都夹道欢迎,热情招待,唯独你何瑭竟敢如此无礼!有心给他点颜色看看,但一时又找不到什么借口。这天正值清明,天上下着小雨。钦差大人带着人马正走之间,突然见一个青年农民扛着锄头,戴着斗笠,

  • 朱元璋竟然是个断袖男同?杀功臣竟是为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传奇皇帝,他草根出身,一路走来靠着自己的聪慧和运气,最终登上权力的顶峰。但是他开国后,第一件事就向跟他一路刀头舔血过来的功臣们挥下屠刀,这始终为后人所诟病。然而最近有历史学家称,根据民间流传的野史记载,朱元璋其实是个断袖。网络配图断袖就是男同性恋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自古流传下来。在朱

  • 武则天晚年的尴尬:临死前继续做李氏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晚年的尴尬

    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能从一个武媚娘,摇身一变成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终其一生,她都在跟这个男权社会作斗争,但是遗憾的是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武则天和绝大多数皇帝一样,临死前都要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武则天的尴尬就在于,她的儿子都姓李,侄子们虽然都姓武,但是侄子哪有自己的骨肉亲啊,所以一直纠结继承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