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赵构

中国史上唯一用“处女选拔法”选出的皇帝赵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88 更新时间:2024/1/31 6:36:35

赵构禅位后,赵昚便登基做了皇帝。就这样赵昚用10个处女之身换来了皇帝的宝座。后人对赵构的立储禅位之事曾经有所评价,说他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只有这件事却做得很是公允。

南宋的第一代皇帝赵构虽然后宫嫔妃如云,但是儿子却只有元懿太子一人,这元懿太子又偏偏短命,年近三岁就夭折了。这件事让赵构十分悲痛,最不幸的是宋高宗赵构自己又在南逃的途中受到惊吓,患上了不育的疑难病症,不可能再生子嗣,因此南宋的皇室出现了嗣位悬空,后继无人的局面。如何寻找宗室后人、确立储君,就成为了南宋王朝的当务之急。

不过这话还要从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公元1129年说起。这一年,金国左副元帅宗维攻陷徐州,驱军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入,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就在第二年的二月初三清晨,正在扬州驻跸的宋高宗与一名年轻貌美的嫔妃经过一夜凤颠鸾倒的折腾后,正在酣睡之中,内侍省押班康履把他推醒,向他报告紧急军情,说天长已经陷落,金兵正奔袭扬州。这一紧急情况令赵构大吃一惊,睡意顿消,从床上一跃而起,来不及穿戴,只身着一身内衣就急急忙忙地向外出逃,跟随在他后面的只有御营都统制王渊、内侍康履等五、六人。当时赵构因为逃跑的过于狼狈,受到了惊吓,就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网络配图

赵构先逃到南京,后又跑到杭州,建都立国之后,寻找宗室、确立储君随之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赵构这一门属于太宗赵光义宗室后裔3千多人在靖康之变后被金国全部掠到北方去了,要选储君只能从宋太祖赵匡胤宗室后裔中挑选。赵构此时也感到天命如此,于是就说,太祖大公无私,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

当时太祖的后人有1600人之多,宋高宗经过千挑万拣,最后选出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其中瘦的小孩叫做伯琮,也就是赵昚;胖的小孩叫做伯玖。是“去胖留瘦”,还是“去瘦留胖”,高宗经过反复思量,便决定留下胖的伯玖做太子。按说赵昚的皇帝梦也就到此结束了,可偏偏突然窜出来了一只狸猫,从他们的脚边跑过。赵昚站着没动,依然是目不斜视;而伯玖却飞起一脚向狸猫踢去,动作极其粗鲁。高宗当即生气地说,如此轻狂,如何担当社稷重任?于是决定“去胖留瘦”,赵昚便留了下来,由张婕妤在后宫抚养。而此时吴才人因无子嗣感到孤独寂寞,便把伯玖领去抚养。

赵昚天资聪明,博闻强记,文采过人,深得宋高宗钟爱。而伯玖长大之后也非庸人之辈,才能也很出众,被加封为恩平郡王,赵昚也被封为普安郡王,二人的才能不相上下,这又使赵构犹豫不决起来。其实让赵构下不了决心确立赵昚为太子的还有三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首先就是高宗还是抱有亲生子嗣的幻想。他除了寻医问药外,也乞求于神灵,为此举办了隆重的亲祀礼,由宰相秦桧出任亲祠使,赵构先“斋于内殿”。今存有一首臣僚的颂诗说,“则百斯男自可知”,“掖庭应已梦熊罴”。这种祭祀求神的活动自然毫无效果,久而久之,他才死了心。

网络配图

其次是秦桧的强烈反对。主要是赵昚比较厌恶秦桧的专权卖国,屈辱求和。而秦桧也顾忌赵昚的才华能力,双方互相厌恶,自然就产生了矛盾。正巧赵昚的生父此时病故,秦桧于是上奏要求赵昚守制三年,因为赵昚的皇太子身份并未确定,所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秦桧是想借机免去他的皇储身份。但高宗显然不为秦桧所动。守孝期满,赵昚就继续回宫。后来,秦桧封锁自己病重的消息,赵昚秘密得知消息后,立即通知了赵构,高宗亲自去相府探视,粉碎了秦桧及其爪牙准备让秦桧儿子当宰相的企图。

第三是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伯琢。赵构自然也是摇摆不定,直到韦太后死后,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招,决定采用“处女选拔法”。于是为赵昚和伯玖两人各赐10名绝世美女,而且都是处女。说起来这招很是了得,赵昚和伯玖正值盛年,生龙活虎,很难控制自己的性欲。过了几天之后,赵构把20个美人召回,派人认真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赐给伯玖的那10个都已不是处女,而赐给赵昚的那10个处女都未破身。于是,赵构最终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赵昚本来就不是好色之徒,宫闱生活也很值得称道,再加上他的老师史浩时常告诫他处处要谨慎从事,才能经得起重重考验。因此赵昚事事谨慎,处处小心,从而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伯玖。

网络配图

绍兴三十年,赵构宣布立赵昚为皇子,封为建王。第三年赵构正式册立赵昚为皇太子,并下旨在紫宸殿行内禅之礼。赵构禅位后,赵昚便登基做了皇帝。就这样赵昚用10个处女之身换来了皇帝的宝座。后人对赵构的立储禅位之事曾经有所评价,说他一生所行败事很多,只有这件事却做得很是公允。

时年36岁的赵昚即位后,是为孝宗。可以说他是南宋王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先是为岳飞平反冤狱,又将秦桧当权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积极备战;重新拜张浚为相,整顿吏治,颇有当年宋太祖的尚武之风。赵昚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败、人心不稳的局面,使南宋出现“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标签: 赵构

更多文章

  • 顺治皇帝为何会指定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顺治

    鳌拜在康熙年幼时,杀死同位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把持朝政,是个权臣,恶人的形象。那么顺治当初为什么要指定鳌拜为辅政大臣呢?鳌拜在满清打天下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军功赫赫,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对满清也是衷心耿耿。网络配图崇德二年(1637),清军进攻牵制辽东的明军重要基地皮岛(今朝鲜椵岛),明军严阵以待,

  • 曹丕为勾引汉献帝老婆竟许诺日后封其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丕

    红潮导语:即使父王健在之时,曹丕已野心勃勃地预谋充满诱惑力的未来,甚至勾引汉献帝的伏后时许诺日后封其为自己的皇后。曹丕有一点没给后人留下好印象。那就是接班成为家长与国君后,对弟弟曹植的逼迫与威胁。譬如命令曹植七步成诗,不能按时交出作业就重罚。曹植苦不堪言,忍不住借机大吐苦水:“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 三国枭雄曹操老抢别人老婆 理由令人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在三国时代,曹操作为最大,最强的枭雄,平吕布,灭袁术,战袁绍,杀张绣可谓气势磅礴!但是,曹操有一个爱好,就是灭掉对手后,直接抢夺别人的妻子,而且乐此不疲!这到底是为什么?真相是什么?“审美上来说”网络配图无论古代,现代,对美女的评价不仅仅是漂亮,而是要有韵味!在当时,女子结婚太早一般13岁就结婚,1

  • 一代枭雄董卓为什么一定要暴晒汉武帝的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董卓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开始大张旗鼓地兴建自己的陵墓,到公元前87年,其逝世后葬于此,前后修建茂陵用了五十三年,其陵寝比秦始皇陵有过之而无不及。陵周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陪葬。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各方面之最的茂陵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 刘禅如何能够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精兵良将已

  • 历史真相:雍正的皇位真的是康熙亲传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雍正

    有关雍正(胤禛)继位的问题,一直是清史研究中的最大谜案之一。上海学者金恒源(爱新觉罗·恒源)在专业期刊《史林》上撰文指出,根据对有关史料的重新解读,发现两份满文《康熙遗诏》中均无由皇四子继位的明确记载;所谓“八人同受面谕”是雍正后来的伪作;现存“遗诏”也是大臣隆科多受雍正之命所伪造。金恒源还在文章中

  • 逼死长孙无忌的幕后真凶是谁?答案不是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唐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风云人物。从李渊开创大唐,到李世民喋血宫门,再到李治顺利接班,每一个关口都承载着长孙无忌的智慧、谋略和心血。长孙无忌对大唐可谓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同样,李唐前几任皇帝也对他代代礼遇,宠眷甚隆。李渊在位时,封其为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李世民临死前,还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

  • 曹操光着脚迎接他为何还杀了他?做人要低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

    三国豪杰多,要说到不拘一格用人才,那就只有曹操能做到了。曹操阵营里,很多人才原本都是对手的,但要么被曹操招降,要么主动投奔曹操,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而曹操也能做到让他们各尽其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才智能力。但有些人,曹操对他们却不一样,许攸就是一个例子。网络配图官渡之战,袁绍实在太过强大,几乎是压

  • 历史上竟有一生一世只娶一位老婆的痴情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佑樘

    中国历史上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妻妾成群,从而形成了具中国特色的后宫文化。妻妾间明争暗斗,为了赢得一个人的心,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一生只娶一位妻子的皇帝呢?在中国几千年间几百位皇帝里只出了这样一位皇帝。他就是朱佑樘。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郁郁而终,朱佑樘的父亲宪宗也因与她的生死恋悲伤过度,同年驾崩。皇

  • 民间冤枉故事:宦世家出身的何瑭智斗钦差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何瑭

    相传,何瑭在沁阳县作官时,有一位钦差大臣从那里经过,他明明知道也不去迎接。钦差大人很不高兴,心想:我所过之处,大小官员都夹道欢迎,热情招待,唯独你何瑭竟敢如此无礼!有心给他点颜色看看,但一时又找不到什么借口。这天正值清明,天上下着小雨。钦差大人带着人马正走之间,突然见一个青年农民扛着锄头,戴着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