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挚友,王安石变法图强,司马光如何变态?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挚友,王安石变法图强,司马光如何变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3/12/6 22:48:58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安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不是挚友,这个是有存疑的。但是作为在人格道德上都有很高修养的人,他们之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但是又都是君子之争,他们之间并没有斗到人身攻击的地步。他们是政见不同的两个人,他们之间的斗争,也纯粹是治国理政的理念的不同。

王安石死的早,据说是司马光上台之后,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掉,在南京隐居的王安石,听到后万念俱灰,据说他一声长叹,说把其他的废掉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把保甲法等改革措施废掉呢!在这之后,王安石郁郁而终。

但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是很高的,起码在人品上,认为王安石是个道德文章都很高尚的人。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缺点就是执拗,就是偏激。司马光说,“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司马光总是维护着王安石的形象,“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而苏东坡更是赞叹王安石“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但是,对于王安石的变法,司马光是持彻底否定的态度的。那么,为何宋代这两位政治家,在改革这方面,有如此不同的态度呢?

这源于王安石和司马光对改革的理念的不同。

早在王安石在下面做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就显示了一个搞经济的高手的能力。在自己的任上,王安石做了一系列的改革试验,把地方经济搞得风风火火,终于引起了宋神宗的重视,后来力排众议把王安石调到中央,准备让他主持全国的改革。

其实,王安石改革的主要出发点,就是赚钱。当时北宋王朝的财政情况已经相当恶化。用当时的财政大臣韩琦的话说,就是账面上只剩下一些数字了,基本上没钱了。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替政府赚钱,缓解严重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在经济上,具有现代的眼光,他认为,钱是可以生钱的,是赚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所以他搞的一系列改革,比如青苗法等,一方面是限制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另一方面是用小额贷款的方式,从农民身上赚钱。在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大大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据说宋神宗看到国库里的数额巨大的钱财,开心的不行,认为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也就下定决心,让王安石继续变法。

但是王安石变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后人评价说,法是好法,但是让执行的人给搞歪了。王安石为了迅速推行改革,就任用一大帮心怀鬼胎的小人去做官,结果被私欲蒙蔽的这些人,严重曲解了变法的精神,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也确实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后果。

而司马光是一个老成持重的官僚。在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上,司马光认为,让钱生钱纯粹是无稽之谈,真正要解除财政危机,就是要省钱。也就是说,王安石认为要开源,而司马光认为要节流。所以,在这个方面,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所以,司马光要强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在王安石如日中天的时候,司马光宁愿躲起来花了19年修资治通鉴,而到了时间成熟的时候,出来一举废掉了王安石的新法。

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还有一个他的特殊的理论,叫破屋理论。司马光不反对改革,但希望改革要平稳地进行。对于改革,他有一套著名的“破屋”理论。他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近代法国人托克维尔写了一本《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认为改革的后果是引起人们要求进一步改革,但改革却又无法满足无限度的改革要求,因而造成民众不满情绪加剧,最终可能酿成革命。也就是说,改革既要大胆又要审慎。看来,托克维尔颇得司马光“破屋”理论的精髓。

一个是要赚钱,一个是要省钱,一个是要大力推进狂飙突进的改革,一个是秉承破屋理论,王安石与司马光,为此斗争了一辈子。也最终把北宋斗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标签: 王安石北宋

更多文章

  • 刘邦一生最大的贵人是谁?是他的原配妻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知道谁才是刘邦一生最大的贵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语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其实这句话源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是:“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成大事者,必定具有凡人不能理解之智慧,同时更有凡人难以洞彻之天机。古来影响中国历史走势深远的帝王将

  • 丘行恭:救过李世民的命,还参加过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丘行恭,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丘行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兵征讨王世充,与王世充在邙山展开决战。战前,李世民为试探敌军虚实,仅率数十精骑冲进敌阵,势不可挡,杀伤甚多。然而,当李世民实现意图,决定杀回军营时,却不幸被长堤所阻。敌军一拥而上,众部下被

  • 为什么有人反对窦皇后与皇帝合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窦皇后,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窦皇后死后差点不能与皇帝合葬的东汉皇后,臣子为何纷纷反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代那么多皇帝中,绝大多数都逃不过美人关。汉章帝刘炟是东汉的第三任皇帝,他是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的亲孙子,在位时期重用班超,使得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重新对汉称藩

  • 孝庄和慈禧都是站在巅峰的两个女人 她们的区别究竟有多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慈禧

    还不知道:孝庄和慈禧有什么区别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女权的地位普遍较低,在古代的女性当官的非常少,能够从政的更是罕见。而在清朝就有两个女人,地位达到了巅峰,那就是孝庄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个人对于清朝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如果把这两个人

  • 窦宪战绩显赫,为什么最后会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窦宪,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窦宪身败名裂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说,窦宪是个很会打仗的人。同汉武帝时期,动辄出动几万人在大漠四处搜索匈奴人来决战不同。窦宪采用了情报第一,作战以奇袭为主的战略。窦宪认为,北匈奴采用松散的部落联盟制度。一旦开战不利,各部落不是一起远远的逃窜,就是分

  • 他是乾隆最宠爱的侍卫,最后却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钮祜禄·讷亲,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钮祜禄·讷亲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很多人提到清朝都会觉得这个朝代比较迂腐,不懂得学习不懂得上进,所以最后才面临了灭国的局面。但其实并非如此,在清朝也有很多的大家族,比如钮祜禄家族,想必大家看电视剧的时候,一定对于钮祜禄这个姓氏不陌生。这个姓氏可谓是一个大姓氏,

  • 敦肃皇贵妃:雍正为她破三例,一生最得圣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敦肃皇贵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敦肃皇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无论是《雍正王朝》、《甄嬛传》,还是《宫锁心玉》,都对雍正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有所介绍,且这些剧都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热剧。然而影视剧里的年氏,要么悲情,要么不择手段,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历史上的她却最得雍正圣眷,雍正爱屋及乌,为她破了三

  • 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宰相?只因这三个人让朱元璋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李善长

    朱元璋为什么废除宰相?只因这三个人让朱元璋失望!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宰相可以说是人臣之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每一个文臣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终身,因为那个位置,不仅是距离皇帝最近,而且,权势滔天,为官若清,则天下太平,名垂青史流芳千古;为官若浊,则民不聊生,背

  • 曹操的五子良将是怎么来的?分别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曹操

    曹操的五子良将是怎么来的?分别都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单就战将来说:蜀汉有五虎上将关张马赵黄,东吴有十二虎臣,曹魏有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是指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

  • 李元婴是什么样的人?千古留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元婴,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建立千古帝业,他幼弟说那我小业有成吧,结果千古留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李渊当皇帝虽然在政绩上表现平平,但他膝下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在皇帝里头也算是“高产户”了。但是他那么多龙子,为何历史上都不太出名?因为别的皇子,都让他的嫡子们给抢了风头,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