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元婴是什么样的人?千古留名

李元婴是什么样的人?千古留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56 更新时间:2024/1/18 21:42:0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建立千古帝业,他幼弟说那我小业有成吧,结果千古留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李渊当皇帝虽然在政绩上表现平平,但他膝下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在皇帝里头也算是“高产户”了。

但是他那么多龙子,为何历史上都不太出名?因为别的皇子,都让他的嫡子们给抢了风头,把他们给比下去了。

李世民当上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李建成李元吉则因为玄武门事变而出名,老三李玄霸虽然死的较早,但在《隋唐演义》中一跃而成为天下第一好汉。

其他庶子们如何和他们争锋?只有作为一个小草在大树边上做陪衬的份了。

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是嫔妃柳宝林所生。这个柳宝林在李渊的妃子中是什么地位呢?

按照唐朝的礼制,皇后最贵重,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皇帝的四夫人,四夫人在宫中地位也很尊贵。

四夫人之后的地位,依次是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婕妤、美人、才人、宝林、御女、采女。

从上面的排名可以看出,李元婴的母亲柳宝林,在宫中的地位仅仅比普通宫女高一点点。自己又是最小的儿子,所以在众皇子中,是个根本就不起眼的小角色。

李元婴知道自己的血统低微,就不想不切实际的皇位了。既然不那么好高骛远,那就安心做个享尽荣华富贵的逍遥王爷,也是不错的选择。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公元639年,李世民依照惯例封了李元婴为滕王,食禄滕州(今山东滕州)。

一到封地,李元婴马上欢实起来。在封地内飞鹰走狗,游猎无度。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庄稼,李元婴为了自己快活,不管百姓死活,居然纵兵踩踏百姓的庄稼。

除了以上这些,他在封地还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搞得民怨沸腾。

到了李世民驾崩的时候,其他的兄弟,不管是不是真的伤心,至少表面上都要装作伤心的样子。

李元婴这里倒好,他连装作伤心的样子都不肯,居然照样喝酒唱歌。让人感觉此人真是个没心没肺王子。

他这个样子,在古代是大不敬之罪。

“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新唐书·列传第四》)

唐高宗新皇登基,就碰到这么个滚刀肉式的叔叔,他也实在是没办法啊。

李治想严厉处罚这个叔叔,又怕自己新登基,人家说他不认长辈情面。不处理他吧,又对不起传皇位给他的老爸。

思来想去,李治决定把李元婴训斥一顿。

高宗以书切责曰:“朕以王至亲,不忍致於法,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新唐书·列传第四》)

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叔叔啊,咱是天潢贵胄,你做事情能不能要点脸啊!”

这话出自一个皇帝之口,应该说是很重了,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以为李元婴就是一个花花公子,除了祸国殃民,别的什么也不会。

其实,有老李家的血统在那里,他能差到哪里去?

李元婴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但很有艺术细胞。

首先,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绘画艺术,开创了一派画风,成为“滕派蝶画”的祖师爷;另外一个,就是喜好建筑艺术,在滕州的时候,建了一座滕王阁。

本来这是一个很宏伟的建筑,也可以说是给滕州添了靓丽的一景了,但因李元婴的名声不佳,当他调往别处之后,没有人再关注他的这个杰作,也只好任凭雨打风吹去了。

李治训完李元婴后,虽然没有严厉的处罚他,但他在滕州名声已经臭了,在那里没法呆了。于是把他贬为苏州刺史,后转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

这个都督是唐初的官职,大家可能不知道级别,如果说后来唐玄宗时期,造反的安禄山就是节度使,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了。

虽然不是王爷了,但毕竟还是当地的党政军一把手啊,山高皇帝远,更加可以为所欲为了。

公元653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耗费巨资在南昌赣江边修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李元婴当初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娱乐之地。

如此看来,李元婴喜爱声色犬马的习气仍是未改,只是这时山高皇帝远,没人管得了他而已。

一个叫王勃的唐初诗人,看到滕王阁之后,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里面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堪称绝唱。

《滕王阁序》写成之后,迅速风靡一时,此后名气越来越大。滕王阁也因为《滕王阁序》而名满华夏,与黄鹤楼、岳阳楼一起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就这样,李元婴随着王勃的《滕王阁序》而真的名垂青史了。

李治身体一直不好,公元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武则天正式进入权力中枢,俩人一同临朝听政,史称“二圣临朝”。

武则天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为以后登顶皇位,也是早早就下足了功夫。所有对她的上位有潜在威胁的李氏后人,武则天从来就没有手软过。

大唐的亲王宗室们,比如霍王李元轨,纪王李慎、越王李贞等,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唯独对这个李元婴,武则天却懒得杀他,反而对他多有赏赐。

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李元婴有很高的生存智慧。表面看来他就是个无赖,其实他骨子里头是看透了这个名利场。他大智若愚,懂得自保。

李元婴除了盖楼这一爱好之外,还始终对书画艺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李元婴兴建完滕王阁后,还感觉不尽兴,那毕竟是一座死建筑,搬不走、挪不动。于是灵光一闪,又建造了一艘青雀舸。

有了这艘豪华游艇之后,行动更方便了。常常率领僚属狎客乘青雀舸游弋江中,漫步洲渚。

有一日,当他见到洲上五彩缤纷上下翻飞的蝴蝶时,不禁让他欣喜若狂,这一下子突然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他画了各式各样的蝴蝶,所画蝴蝶分“大海眼”、“小海眼”、“江夏斑”、“村里来”、“菜子花”等,最有名的一幅是《百蝶图》,其蝶、花莫不栩栩如生。

终于,他自己独创的“滕派蝶画”诞生了。

此画以画蝶为主,其笔法细致入微,设色清淡素雅,蝴蝶粉翅翻飞,所绘蝴蝶莫不栩栩如生。

其画面要求达到“雅、素、洒、脱”四大风格。这一画派和技巧,后来成为中国工笔绘画领域里浓墨重彩的一页。

公元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

李元婴到了那里,什么都可以不干。但对盖楼这件事,他是执着的,他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其实,这一调动是高宗李治对他言行举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骄奢放纵,并没把警告放在眼里。

据《舆地纪胜》记载: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大诗人杜甫当年登上“滕王亭”后,抒发感慨,也写了一首诗,同样诗与亭相映成辉,照耀千秋。

滕王亭子杜甫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标签: 李元婴唐朝

更多文章

  • 李靖到底有多厉害?攻心之术用得出神入化,年逾花甲统帅大军连战告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靖,隋朝

    大唐战神李靖:攻心之术用得出神入化,年逾花甲统帅大军连战告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果要在唐朝历史上评选出一位最能打的将领,那么我心目的那个人选是大唐军神:卫国公李靖。唐朝的强盛离不开它所拥有的一大批优秀军事将领,而这群人之中最为突出的,非李靖莫属。李靖出生于

  • 秦宜禄有多厉害,为什么能让关羽张飞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宜禄,三国

    秦宜禄在三国武将中都排不上号,为什么能让关羽张飞汗颜,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三国时代,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诸葛亮、关羽、曹操、赵子龙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往往会忽视那些默默无闻的配角。实际上,历史的车轮绝不仅是是几个大人物所能

  •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吓坏匈奴,为何无缘封侯加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李广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吓坏匈奴,为何无缘封侯加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将军,被称为飞将军,并不是因为他在战役中逃跑得飞快,而且因为他多次凭借着自己临危不乱的演技和让敌人摸不着头脑的行动能力,把敌人唬得一愣一愣,随之在他那吃了大苦头才给他起的

  • 王世充是怎么成为权臣,并自立为“郑国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世充,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世充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王世充是隋炀帝生前的爱将,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颇有军事能力。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但他为人阴险,奸佞小人一个,除此之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巧舌如簧,不但善于拍马屁还善于文过饰非。那王世充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权臣并最后篡位自立为“郑国

  •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陈友谅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陈友谅

    鄱阳湖大战陈友谅为何会败?陈友谅是怎么死的?说起陈友谅,这是元朝末年期间农明起义的一名领袖,是元末群雄之一,跟朱元璋一代人。当年群雄的实力要属陈友谅的实力是最强大的,是陈汉开国皇帝。当时朱元璋部的攻取了太平府,也就是今天的安徽马鞍山,就与陈友谅为邻。这两位到一起后就开始打得难舍难分。陈友谅性情强硬而

  • 东吴重臣潘濬能力出众,为何在蜀汉时刘备没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潘濬

    东吴重臣潘濬能力出众,为何在蜀汉时刘备没发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潘濬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曾大破五溪蛮夷,掌管荆州。潘濬是蒋琬表弟,早年拜宋忠为师,后来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等刘备占据荆州后,潘濬顺势转入刘备麾下,但据说他和关羽关系不太好,因此并没有得到重用。荆

  • 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管仲

    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管仲,又叫管夷吾,春秋时齐国颍上人。少年时,家境贫寒,曾和鲍叔牙合伙经商,获利后,他拿得最多,鲍叔牙大度每次都谦让,因此二人成为至交。后来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齐桓公)与管仲支持的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时,曾箭射齐

  • 陆逊曾是籍籍无名的小辈,最后成东吴头号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逊,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陆逊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荆州之战,成就了许多东吴将领。吕蒙、孙皎、虞翻、朱然、潘璋、马忠等将,都在此战中拔得了头彩而名誉江东。不过在此战中还有一个后起之秀,他在荆州之战中名声不响,但是为了荆州之战最终的胜利立下了不

  •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袁绍,刘备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三国演义中袁绍、刘备和曹操三个人事业的成败,就分别与其性格特征密切相关,诚所谓“狂风起于青萍之末”。袁绍、刘备和曹操三人,分别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三场大战—

  • 周瑜正史中与诸葛亮齐名,他的能力到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瑜,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周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听过一首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是周瑜献计,用假招亲的方式骗取刘备来江东娶亲,以此来换取荆州之地,不过这个计策被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看破,同样用计保的刘备安全回到荆州之地。于是出现这个典故,演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