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驭人有术:对自己智囊竟然也不说实话

雍正驭人有术:对自己智囊竟然也不说实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28 更新时间:2024/2/9 12:37:59

雍正皇帝的驭人之术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时(当时还是叫“胤禛”,为方便起见,本文且一律叫“雍正”),建立了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一般来说,对自己的智囊,应该是沟通无间、坦诚相待,这样才能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雍正对这些“奴才”,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至还时时敲打他们、加以训斥,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贤良。

他常常是那样底气充沛、义正辞严,简直就是圣人的化身。这当然是一种假象,但我们可别小看这种虚伪。在权谋社会中,这有时也是一种力量,可以给人带来好名声、带来更多的支持者。

雍正对戴铎“十”的处理,可视为他矫情地呵斥下属的经典案例。

戴铎是雍正豢养的一个谋士。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不显,现在知道他的人不多了。但这个人做了一件让历史不会忘记的事,就是他在自己的主子还是皇子时,给主子上了“十启”(十份建议),劝主子去夺取皇位,并献上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办法。

网络配图

对这些建议,雍正是怎样表现的呢?这位高明的主子表现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戴铎上第一启的时候,是康熙五十二年,正是各皇子争夺皇位的关键时期,在这份折子里,戴铎说了许多表忠心、拍马屁的话,同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搞好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而父子兄弟之间,无不相得”。二是要和臣僚、下属搞好关系,广积人脉。三是不要掺和是非,不要计较小利。四是要多奖掖提拔优秀人才,为自己的未来打造一支队伍。

雍正内心里非常想当皇帝,对于这几条忠恳建议,却表现出一副很淡漠的样子。他的批覆大意是:这些话虽然是金石之言,但对我却一点用也没有。我若有当皇帝的心,断不会这样行事的,况且这(当皇帝)是一件苦差事,避之都惟恐不及,哪里还会主动去追求?至于君臣利害、终身荣辱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这个事情(当皇帝)。我只想无祸无福,至终保任,所以你就为我放心好了。像你这样的居心和言语,以后不可再有,慎之慎之。

这段话说得很艺术,既把自己想当皇帝的心思掩埋起来了,又教训了下属。如果传到外面,还可以让人们看到他淡泊功名利禄的圣人形象。这对于他自身的发展来说,实在是一股力量,有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戴铎的第七启也写得颇有意思。这一启写于康熙五十六年,大意是,雍正要成就当皇帝的大业,必须找一处练兵屯粮之所。戴铎自陈愿意去台湾,“替主子屯聚训练,亦可为将来之退计”。

对于这个建议,雍正更是大义凛然,将其驳斥了一通。雍正说:“我以国士待你,比骂我还厉害。你若如此存心,不是非灾,必遭天谴。我劝你好好做你的道罢。”显然,雍正对戴铎这个折子里的建议很不以为然。但他难道真的不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吗?其实,他早就在西北边陲放置了自己的心腹大将年羹,哪里还用得着你戴铎?这借势一骂,又给自己的公众形象加了分。

再来说说戴铎的第九启。这一启写于康熙五十七年。这一年,康熙的宠臣李光地被从福建召回,传闻是为了商量立太子的事,戴铎怕别人当了太子,仗着与李光地相熟的面子,秘密地向李光地探听消息,并向其建言,夸耀自己的主子“聪明天纵,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济,大有作为”,同时还对李光地许诺,“大人如肯相为,将来富贵共之”。

网络配图

戴铎此启主要就是向雍正汇报这件事,借机还分析了几个王爷的优劣和当皇帝的可能性,他的本意当然是无比忠诚地希望自己主子当上皇帝。雍正的反应怎样呢?只见他批道:“我在京时,如此等言语,我何曾向你说过一句。你在外如此小任,骤敢如此大胆。你之死生,轻若鸿毛;我之名节,关乎千古。我作你的主子,正正是前世了。”

这段话批得很口语化,一副生气的样子活灵活现地表现在眼前。这种生气当然是装出来的,他这一骂,把自己不想争皇位的姿态骂了出来,既可以让自己的兄弟们放松警惕,还可以让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中国文化讲究不争名利、以义为重,雍正对下属这样的训斥正好迎合了大众心理。雍正继位后,让人把戴铎的“十启”汇编成册存盘,其意大概是想让后人知道,自己并不想作皇帝,你看戴铎这厮当年不断地劝我当皇帝,我不都是在骂他吗?

雍正玩权术的手段很多,自然不止于对“十启”的批判。康熙晚年时,内心里极度渴望皇位的雍正爱上了佛教,把自己搞得神神道道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掩饰,以在众兄弟面前表明自己无意逐鹿皇位,松弛对手们的戒备。待继位并把异己排除干净后,他不仅拜了喇嘛高僧为师,还自己选刊佛学书籍,展现出虔诚的模样。但在现实中,他的苛酷严刻却是出了名的。各种武侠小说描绘的“血滴子”,各种史料中记载的文字狱,无不诉说雍正时代的严厉与毒辣。因此,他信佛也不过在掩饰自己的残忍,假托慈悲而已。佛学在这里也变成了雍正的一件道具。

网络配图

应该说,虚伪是一些人的生存常态,确实帮助一些人达到了自身的目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放言》:“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现实还真是这样,假如雍正没当上皇帝呢?我们是不是也以为他说的那些是真的?—就是当前,还有多少人在我们的身边作着虚伪的表演呢?但我们却茫然不知。

标签: 雍正

更多文章

  • 揭秘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掌控的地盘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开国皇帝孙权掌控的地盘有多大

    东汉末年战火纷纷不断,出现群雄割据的乱局,各地诸侯无不殚精竭虑,图谋瓜分天下,平定中原。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主见形成春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孙权正是东吴的开国皇帝,这场血腥权力之争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孙权字仲谋,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传说其母梦日月诞权、策,从侧面反映出世人对孙权的敬佩景仰之情。孙权在其

  • 揭秘历史上十大千古奇冤:周瑜之死真相骇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瑜

    导读:历史总是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个样子,你绝不会相信,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年轻有为气量大。并非小肚鸡肠被气死。网络配图1、周瑜年轻有为气量大在《三国演义》中,东吴年轻有为的大都督--周瑜硬被描绘成了气度褊狭、忌才妒能的人。自从遇上了诸葛亮,便连番上演“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

  • 清朝纪晓岚竟有三大奇葩爱好?抽烟吃肉娶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纪晓岚

    纪晓岚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纪容舒是著名的考据学家。他从小就很聪明,人们都叫他“神童”,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入职翰林院。他一生的主要事业就是写写文字,偶尔在皇上身边侍驾,最大的成就是两本书,一本就是他参与编修了《四库全书》,其中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出自他之笔,另一本书是他自己写的以记述狐鬼故事

  • 司马懿一箭三雕 给关羽挖坑拆散了孙刘联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懿

    公元219年秋天,就在汉中大战即将落幕的时刻,刘备帐下的大将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曹操控制的襄阳、樊城地区。当时,曹操甚至准备迁都以躲避关羽。但司马懿给曹操出了一个一箭三雕的主意,那就是联合江南孙权共同对付刘备。不得不说,司马懿这个计划非常高明。一、司马懿曾经建议全力进攻西川网络配图公元214年,刘备占领

  • 行家里手!揭秘曾国藩最可怕的两大“板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网络配图

  • 揭秘清朝乾隆皇帝的生辰八字为何如此神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

    康熙首次见到弘历,便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本牡

  • 他历尽千辛万苦远渡东洋 竟只为了一根海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徐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他一统天下的伟业,便开始憧憬不老不死的神奇。齐郡方士徐福上书说,他愿东渡海上求取长生不老药献给始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中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 ,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

  • 多尔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而一心辅佐顺治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当时努尔哈赤一共有十六个儿子,其中多尔衮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可是最后继承皇位的人不是多尔衮,这是为什么呢,多尔衮为什么不当皇帝呢?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十四子,据说他是努尔哈赤的孩子中最像努尔哈赤的,所以多尔衮深得父皇的喜爱。因为喜欢多尔衮,努尔哈赤曾经把他视为自己皇位的继承

  • 多尔衮的军队有何特点为什么被敌人称“阴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皇太极率军攻明,多尔衮在汉儿庄、遵化、北京广渠门诸役中奋勇当先,斩获甚众,一年半后,他又参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坚城的功劳也有他一份。当然,使他名声大振的是征服朝鲜和攻击

  • 中国著名贤相管仲与鲍叔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管仲与鲍叔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我国春秋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管仲,他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正是因为他协助齐桓公才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齐国才成为了春秋各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但有很多人对管仲并不是很了解,那么管仲到底是谁?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人,起初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管仲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早亡,所以他经商主要是为了赚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