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不肯过江东真是怕丢面子?太小看霸王了

项羽不肯过江东真是怕丢面子?太小看霸王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11 更新时间:2024/2/9 12:30:28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壮举,引起了历代诗人的无限情思。他们认为,项羽虽在斗争中失败了,但他死得壮烈,不失为英雄本色,因而,李清照在《乌江》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歌颂项羽是“人杰”和“鬼雄”。那么,你可曾想过,项羽他为什么会不肯过江东呢?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西楚霸王项羽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的一位大英雄。关于他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以他自刎于乌江这一慷慨悲壮的事件最为出名,在民间流传甚广。然而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以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魄,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另一种以唐朝诗人杜牧为代表的,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中句句写到项羽是一个缺乏自信和毅力的人,对他自刎的行径表示惋惜和失望。20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寻找着项羽不肯过江东卷土重来的原因。

网络配图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为人有些刚愎自用,喜欢独断专行,这也是导致他在与刘邦对峙的过程中失败的原因。但根据最早的史料记录,项羽是因为失败,没有脸面再见江东父老,才自刎于乌江而不过江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一个问题“怕丢面子”。据《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他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再来报仇雪恨不晚矣。然而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没有过江,拔剑自刎而死。这是司马迁的一种说法,因为他与项羽之死年代非常接近,描写得又极为情真意切,慷慨激昂,所以这种说法流传较为广泛,而且后世有关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出自此处。

众位不要忘了,司马迁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而且是人就有博出位的动机。所以司马迁的话也不能全信。作为征战数年的一代枭雄,霸王项羽绝不可能因为面子而过江。当时的情况是:即使是项羽渡过长江,也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他并不是碍于面子,而是没有可能性,过江与不过江结果差不多。

自从固陵战败后,项羽就连连败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围又逃往东南,一直逃至乌江边。由此可见,他早有退守江东之意,并且是一路逃奔。

到了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这时项羽本来是“欲东渡”的,他跑到江边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原来的计划。可叹的是,迎接项羽的只是一舟一桨一亭长,给项羽的只是渡江的条件,若是一支大军,估计他还是要过江的。这乌江亭长,本意是救项羽,可是,项羽一见孤零零的一个小亭长,反倒失去了信心。

网络配图

考察当时的形势,项羽即使是过了江,即使是手中尚有一些部队,过江后也没有好结果的,因为江东早已不是他起兵时的江东了,这时的江东已经是刘邦的地盘了。

朱东润《史记考索·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后》讲到项羽败亡时说:“其间堂邑侯陈婴已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为王,羽虽渡江,天下事已无可为者,此则时势所趋,不特愧见江东父老已也。”

《史记·东越列传》记载:“及诸侯畔秦,无诸、摇率越归鄱阳令吴芮,所谓鄱君者也,从诸侯灭秦。当是之时,项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汉击项籍,无诸、摇率越人佐汉。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这已经清清楚楚说出了,楚汉战争一开始的时候,东越人已经占有今湖南、江西、福建,以及浙江南部、湖北东南,并且“不附楚”;刘邦攻打项羽的时候,东越人是站在刘邦一方的。江南广大地区已经不是当年项羽起兵时的局面,已经成为刘家天下。项羽手下已经没有多少军队,要在江南重新打下一块地盘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了。这些他项羽自然了然于心。

网络配图

然而,一息尚存,还要挣扎,于是,项羽还有渡江一搏的想法。可是,看到了亭长,心又凉了。亭长说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明显是安慰项王的假话。这对项羽反而是一种不良刺激。

项羽见渡江是死,不渡江也是死,还不如死得“丈夫”一些、慷慨一些,于是说出了无颜面见江东父老等话语。

所以,多数人都小看了霸王,霸王绝不是逞一时之勇,局势如此,他没有活路了!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他大胆调戏王妃 为什么没受处罚反而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庄王

    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南方楚国在楚庄王在位时,终于成就霸业。这位楚庄王便是春秋五霸之一。当时,楚庄王的一个将军在宴席之上,乘着灯灭大胆调戏他的爱姬。然而,楚庄王不计前嫌,宽恕为怀,竟然巧妙地放过了这个胆大的淫徒。话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的军队打了一次胜仗,凯旋郢都。这天,他组织开了一个庆功宴会。君臣

  • 为何诸葛亮成了忠臣的典范而司马懿却成了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个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式的全能人才。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得以三分天下,刘禅得以做个安稳天子。他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臣与智慧的代表。与其同时,司马懿也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曾两次被任命辅政大臣。然而,他却成了阴险、篡夺曹魏江山的奸臣。为何两人的结局如此之大?

  • 历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竟然有一万八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男人三妻四妾在古代实属平常之事,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其身边嫔妃自然不在少数,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一位皇帝几乎那都是后宫佳丽三千,枕边人一夜一换。要说其中嫔妃最多的皇帝是谁,那还真没有人能和汉武帝刘彻相比。网络配图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汉武帝时期当时后宫等级分为十四个,后宫嫔妃人数也达到一万八千人之

  • 汉武帝抢占茂陵风水宝地:实为千古第一吉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茂陵是汉代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它北依九峻山,南望终南山,且又与渭北诸陵连成一体,西、北龙脉相连,实为千古第一吉壤。网络配图据说汉武帝当年在选择陵址的时候,路经茂陵所在地,即被此处风水所吸引。不过,就在他赞叹不已之时,一只貌似麒麟的动物向他跑来。汉武帝心一惊,未加思索

  • 三国第一大冤案 一代虎将魏延竟惨遭诛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延

    他是三国末期蜀国的第一虎将,早年效命在荆州牧刘表麾下,后来跟随于刘备,并深受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次立下卓著战功被封为为“牙门将军”。网络配图刘备攻下汉中提拔为“镇远将军”,蜀汉开国元勋,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虎将。但偏偏就是这么一位战功卓越之人,却被人说成“脑后有反骨”,遭人追杀,并被夷灭三族。

  • 揭秘:一代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

    刘邦,原市井无赖,却3年灭秦,3年灭楚,建立了汉朝,被历史复印件为杰出的政治家,指挥家,然而,晚年的刘邦,却因猜忌功臣,在西征中被流箭击中。刘邦统一当时的中国后,陆续地把韩信、英布、彭越等楚汉之战中立过大功的7位大臣都封了王,并让他们占据着战国时期几个国家的故地,并让他们拥有很大的兵权,除了长沙王吴

  • 红袄起义军首领李全是因为战败才被杀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红袄起义军首领李全

    公元1214年,金朝无法抵抗来自北方蒙古的强大铁骑,在战争中屡屡失败,丧失了大片土地。对此,金朝皇帝金宣宗的应对方法有两个:一,迁都到开封,让自己远离北方的战争;二,加大对境内百姓的赋税,以支付其连年的战争开销。这让原本已经窘迫的北方人民遭受了更为严重的灾害。因此引发了红袄军起义。李全的父母兄弟在战

  • 宋徽宗时期船难多 常看上古树或怪石要求船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徽宗

    爱好这事儿,本是一己之私,可若是发生在皇帝身上,就可能牵扯到百姓的身家性命了。宋徽宗最喜欢奇花异石,平日里有事没事,都在捣腾这个。为此,还专门成立了花石“搜刮处”,负责把从各地搜刮来的奇花异石,一船船运往都城。负责运送的船只,十艘船组成一组,是为一纲,这就是“花石纲”了。网络配图在古代,运输还是以水

  • 南宋开国皇帝刘裕篡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开国皇帝刘裕

    刘裕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他曾是一个军事奇才,他曾经创造的却月阵法成被后世传颂,那么刘裕篡晋是怎么回事呢?刘裕篡晋其实说的是刘裕从一介将领成为晋国君王的故事。刘裕原本是兖州刺史谢玄所统辖的“北府兵”中的一个比较出名的将领。曾有一个叫桓玄的人反叛晋朝,并且打算自己篡位,结果他劫持晋安帝才半年,就被刘裕杀害

  • 淝水之战中的大将谢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长平之战并成为中国古代三大战役之一,而且淝水之战也是古代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之中东晋将领率领着八万左右的兵力,大败敌军8,90万大军,从此奠定了之后几十年南北朝的局面。在公元377年的时候,东晋朝廷已经察觉到了前秦蠢蠢欲动,有要进攻的迹象,于是积极部署准备防守,当时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