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高帝训子!以史为镜知新替,手足相残败家国!

齐高帝训子!以史为镜知新替,手足相残败家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73 更新时间:2024/4/11 13:25:13

齐高帝训子!以史为镜知新替,手足相残败家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一个乞巧节的晚上(农历七月十日),这座宫殿不再像过去那样戒备森严。在皇帝的允许下,保护刘昱皇帝的卫兵,都出去观看牛郎织女星了。这时,一个人冲进宫殿,抓住皇帝,举起剑刺伤了他。15岁的皇帝刘昱被吓得像一滩泥一样,问道:“你想干什么?”那人说:“因为你杀了太多的人,你连自己的兄弟都不放过。这样的皇帝就是国家的祸害。萧公萧道成特地派我来杀你。”然后这个人刺死了刘昱。当初,宋明帝刘彧刚刚即位不久,就被他哥哥杀死了。他的儿子刘昱继承了王位。刘昱非常清楚,刘宋王室为争夺皇帝之位,兄弟们都互相残杀。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也会不稳定。于是,他求助于萧道成将军,杀死了所有他认为要和自己争皇位的兄弟,以及那些对他不满的大臣们。

萧道成认为刘昱残忍无情,还是一个贪图吃喝玩乐的人,平庸无奇。所以,他就派人杀了他,为自己成为皇帝创造条件。刘昱皇帝去世后,萧道成日夜秘密与他的大臣王敬则商议。王敬则认为萧道成应该立即成为皇帝,并改变国号。萧道成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恐怕会有很多人反对。现在当皇帝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萧道成上演了一出“禅让”的把戏。“禅让”就是前一个帝王,自愿地把自己的王位让给别人,这与传统的王位世袭制不同,传说黄帝、舜、禹时期实行这种“禅让”制度。当时,萧道成比宫廷里的其他大臣更有势力,所以他选择刘昱的弟弟刘准为皇帝。尽管朝廷上的大臣们都不满意,但是也没人敢说话,可是刘准只有13岁,对朝廷上的重大事件一无所知。所以他就拜萧道成为骠骑将军,后来封他为太尉、相国。

太尉专门负责军事事务的管理,相当于皇帝将军事和政治权利都移交给萧道成。萧道成在朝廷的所有重大事务中,都拥有最终决定权。皇帝必须要同他商量,并征得他的同意。事实上,刘准完全是一个傀儡皇帝。一天,萧道成派王敬则去皇宫,强迫刘准交出皇帝的印章。从此,刘宋时代结束了。萧道成改名为齐,在历史上被称为南齐。他就是齐高帝。萧道成在朝廷呆了很多年。他目睹了刘宋皇室为了争夺皇位,而杀害父兄的残酷场面。他还目睹了皇帝日夜饮酒作乐,不关心国家事务,人们都生活在苦难中。他认为刘宋之所以灭亡,是因为皇室为了王位互相争斗,耗尽了自己家族的权力,外姓趁机而入。另一个原因是皇帝无事可做,昏庸误国。皇帝必须要有才能。没有才能的皇帝,怎么能治理国家呢?

同时,皇帝不能奢侈或腐败。如果做皇帝就是吃喝玩乐,不管人民的生活如何,这样的皇帝对国家和人民都是一种祸害,他的统治也不会持续太久。萧道成总结了刘宋亡国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治理好国家,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的治国之道不同于刘宋皇帝。他特别注重节俭。他经常对他的臣下说:“皇帝不节俭,大肆铺张浪费。他们也会效仿我,讲排场、寻欢作乐。我们吃的、穿的、喝的和用地,都是普通人民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必须珍惜这些。当我们举行大型宴会时,我们需要看看是否有人买不起粮食。当我们住在宏伟的深院里时,我们需要倾听,雨水从老百姓的稻草房子里漏出来的声音。我们依靠人民来养活我们,从皇帝到中尉。我们必须为人民着想,而不是为自己着想。”

大臣们听得非常仔细,都被皇帝的话说服了,所以他们都按照皇帝说的去做。从吃食到生活,他们都很简单,从不招摇,从不修理宅邸大院,他们上朝时,不穿绫罗绸缎。当皇帝看到这一点时,他高兴地说:“让我统治天下十年,要让黄金和泥土有相同的价格。”他自己也树立了榜样。他反对皇帝佩戴象征优雅、财富和权威的玉制饰品。他认为这是人们追求奢华和享受的诱惑之源,并告诉人们不要使用它。同时,皇帝不需要在他的座驾华盖上装饰黄金。他还命令人们不要使用金、铜器皿和装饰品,认为这是对财产的浪费。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古代帝王中是罕见的。萧道成是南齐最有成就的皇帝。不幸的是,他仅仅当了四年皇帝就去世了。

临终时,他嘱咐萧赜:“三国时期,曹丕的子孙为什么保不住魏国,而是叫司马炎篡夺了王位呢?主要原因是曹丕和他的后代杀了他们的兄弟姐妹,并流放了他们。结果,朝廷中没有曹家自己的人,权力落入不同姓氏的家族手中,导致司马炎夺取了曹家的天下。同样,如果刘宋皇室不是手足相残,我还能建立起齐国,而取代刘宋吗?我死后,你一定要保护萧家,不要为了皇权而杀人,重复同样的错误,不顾自己的亲骨肉,那么,当他成为皇帝的时候能造福全天下的百姓吗?”齐武帝萧赜吸取萧道成的教诲,在治理国家和照顾兄弟方面都做得很好。该国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复苏。萧赜死后,他的堂兄弟萧夺取了王位,即齐明帝。他一登上王位,就开始屠杀他的亲属。他的儿子萧宝卷紧随其后。公元502年,雍州刺史萧衍夺取了政权。改国号为梁,他救是梁武帝。

标签: 南北朝萧道成

更多文章

  • 皇帝让大臣找公鸡下的蛋?看大臣儿子如何破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甘罗

    皇帝让大臣找公鸡下的蛋?看大臣儿子如何破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这样的一个人,自然也是能够依仗着自己的权力对他人提出无理的要求的,比如在秦国之时,秦王便做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当有一个道士告诉

  • 史上第一个被追封的皇后,三个最美的成语因她而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孝武皇后

    史上第一个被追封的皇后,三个最美的成语因她而产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形容女子的美貌,我们的词汇总是非常丰富的,但是有两个成语使用的频率却是非常高,它们就是“绝代佳人”和“倾国倾城”。这两个成语的经常被使用在各种著名的女子身上,比如西施、妲己、杨贵妃、王昭君等等。虽然她们的颜

  • 赵惠文王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后代是怎么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惠文王,战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赵惠文王,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父亲,反而没有人去说他的不好。赵雍是赵惠文王的父亲。然而曾经辉煌的他最终被他的孩子给饿死了。赵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赵的王位没有受到威胁,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他?事件可以追溯到赵武灵王王位的选择。他是一位非常勇敢和精明的赵王。在位期间,

  • 朱元璋的“第一保镖”,郭英是怎么做到手握重兵不被疑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郭英

    朱元璋的“第一保镖”,郭英是怎么做到手握重兵不被疑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见外患以平,天下以定,于是决定大封文武百官,让这些劳苦功高的文臣武将得到他们该有的封号和赏赐。其中,在明朝开国众官员中,品阶最高的是“六公二十八侯”,我们一直说的明朝开国功臣,指的就

  • 从秦到清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有几个?末代皇帝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溥仪

    从秦到清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有几个?末代皇帝的下场分别是什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末代皇帝其实也不是特指溥仪,只不过因为他是最后一位末代皇帝,所以也算是最为出名的吧。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最后一位皇帝,都可以被称为是末代皇帝,那么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一共有九位末代皇帝,这些

  • 武松杀潘金莲时,为甚要扯开她胸前的衣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松,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武松杀嫂,为何扯开扯开潘金莲胸脯衣裳?施公笔下有深意。武松杀嫂,一直是水浒传中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武松是水浒传中大家比较喜欢的一个人物,嫉恶如仇,胸怀坦荡。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得到知县赏识,做了阳谷县的都头,相当于公安局长。没想到,在大街上遇到了哥

  • 战国名将司马错为什么力主伐蜀?秦惠文王的决策正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司马错

    战国名将司马错为什么力主伐蜀?秦惠文王的决策正确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可谓是秦国重臣,其一生征战沙场:伐魏,夺取魏国六十一城;伐楚,夺取楚国黔中郡。然而其一生领军的高光便是劝秦王伐蜀,亲自率军占领巴蜀全境,并多次

  • 李广利是汉武帝大舅子,却投靠匈奴导致妻儿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广利,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广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是李延年献给汉武帝的诗歌,也正因此,汉武帝后宫中多了一位叫做李夫人的绝世美女。而爱屋吉屋的情况下,李夫人的一家老小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不少都得以入朝为官。李夫人跟李延年有位兄

  • 明英宗为什么能两次都登上帝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英宗,明朝

    对为什么明英宗能在“正统”和“天顺”两次登上帝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知道“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央王朝。明朝历经十六帝王,国祚276年,是历史上存世最长的朝代之一。在明朝这十六位帝王中,英宗朱祁镇却两次

  • 北宋六贼分别是哪六个人 六人中谁才是祸国殃民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宋徽宗

    北宋六贼是哪六个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北宋“六贼”这个说法,最初出自当时的太学生陈东向皇帝的上书中。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国兵分两路,南下侵宋,一路攻太原,一路攻燕京,誓约在开封会师。十二月,东路军攻破燕京,西路军也攻到太原城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