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军师诸葛亮为什么会把经学家王朗活活骂死

军师诸葛亮为什么会把经学家王朗活活骂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1/26 17:40:31

诸葛亮在公元228年,第一次率领蜀军北伐魏国时,遭遇到了魏国的军队。蜀军出岐山,至长安,与魏军在渭河对峙。魏军都督曹真,以及随军将领郭淮王朗列在阵前。诸葛亮率领蜀军摆开阵式,见敌军中有经学家王朗,便知道对方可能要对自己展开心理攻势。

果不其然,王朗自负满腹经纶,又以七十余岁高龄的见识,想游说诸葛亮,实现不战而胜的战略企图。王朗纵马向前,和诸葛亮攀谈起来。王朗夸赞曹魏数位帝王的文治武功,又与汉末的朝纲混乱、奸臣当道做对比,劝诱诸葛亮“弃暗投明”,放弃战争。然而,王朗的生平事迹却深深印在诸葛亮脑海中,受到了他最为猛烈的反驳。

诸葛亮在听完王朗的谬论之后,仰天冷笑。诸葛亮揭露了王朗在乱世之时,作为大汉王朝的臣子,放弃道义,放弃尊严,投奔在曹操麾下,成为密谋“携天子以令诸侯”的首犯。诸葛亮还揭露出,王朗助纣为虐,帮助曹操后人篡夺皇位,毁灭汉朝江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实为天下第一奸臣。最终,诸葛亮又以一句极有分量的话收尾:“王朗,作为汉王朝的子民,你有何颜面,去黄泉路上见大汉二十四帝的亡灵!”振聋发聩的谴责过后,王朗被诸葛亮揭开丑事,气急败坏,坠马而亡。

有史学家称,诸葛亮对王朗的有力反驳,其实就是他对曹魏政权的战争缴文。王朗作为一位有名的经学家,却不顾道义,助纣为虐,最终成为历史的笑柄,值得我们后人反思。

诸葛亮写的诗都有哪些

提到诸葛亮,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在军事上能言善辩、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形象,然后便是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譬如说:《出师表》。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文学上著名的文章作品。是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表达了自己对后主的忠心和对后主治国寄予的厚望,同时也说明,在当时的时间段,蜀军北伐攻魏的必要性。言辞之间都透着真诚、恳切。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在文章中提出了三条建议,和出师的目标以及想和后主共同兴复蜀汉的愿望。

《出师表》中提到的三条建议主要是:第一条,建议后主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一方面提出来刘备治世的优秀,另一方面也鼓励后主像先帝学习。第二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在惩罚或奖励的时候,不能因为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分,要能够赏罚公明,这样既展现了陛下治理的公平严明,也显示出我朝有意的行赏罚令。第三条: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诸葛亮对刘后主最重要的提议。同时,诸葛亮也把他认为比较贤良的人才推荐给后主,我们可以从之后的事情中知道,后主也很相信诸葛亮,在诸葛亮死后提拔的就是这些人才。

如果说《出师表》是议论抒情结合的表文,那么诸葛亮还喜欢的诗文是《梁父吟》。这是诸葛亮想要借此抒发自己想要出山,建功立业的急切。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如何体现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这些称号都是诸葛亮的才能的展现。

在书法上,有出色的《远涉帖》为代表,另后世能够好好研究;在文学上,诸葛亮是“出师两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可谓是文学上的经典之作,不仅采用议论抒情的方法,更是语言真挚、感情深刻;在政治上,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能够为光复汉室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重要的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才能,更是能够运筹帷幄、神机妙算、游刃有余。

作为一个军事家,除却良好的战略战术之外,还要有深远的战略目标。诸葛亮就是这样,首先,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就能拿出《隆中对》来向他分析利弊,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当时就对天下的局势分析的很透彻,这样,才能精辟的解释当时的局势,选择合适的道路。

其次,在战略战术上,诸葛亮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是被神化的,但是,诸葛亮还是具备军事家的战略战术的,它能够从孙权的对话中,分析当时的敌我态势,并根据这些,来配合自己的战略,可谓是完美之至。另外,在行军打仗时,诸葛亮能够巧用三十六计,帮助自己的军队,取得很好的胜利。

标签: 诸葛亮骂死王朗

更多文章

  • 哪位帝王一生60余战无败绩 竟被称人类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吉思汗

    远祖亲水,世界上四个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都诞生在河边。北非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始建于公元前32世纪,公元前343年被波斯帝国所灭。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公元前3300年,1600年后,被雅利安蛮族埋葬。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下游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起始于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729年,亚

  • 最美的皇后:盘点古代著名的“五大艳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艳后

    导读:对于古代“四大美女”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又说回来,其真实性还真大打折扣。她们身上大多只是承载的一种人文负荷,掺杂着诸多后世附会的演义色彩。那么,历史上的五大艳后是否也承载了太多演绎色彩呢?五大艳后之 春秋第一艳妇-夏姬春秋时期的第一艳妇,当数夏姬。夏姬自幼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

  • 司马懿赢诸葛亮的原因 其中一条最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

    三国里盛产英雄,一个个英雄角色在罗先生的刻画下,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仿佛在告诫世人,你想不想梦回三国来一较高低?在三国里,看得最过瘾的就是诸葛亮的一个个出奇至胜典故,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到了晚年的诸葛亮竟有一人,让他心生畏惧,那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最后成功帮助他的儿子司马昭封晋王,并追尊为宣皇帝,庙号为高

  • 解密:李自成登基武英殿为何只一天就烧城而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自成

    从来没有如此明亮的火焰照亮过这座帝都,它在行将毁灭的时刻被历史的追光照亮,每一个巧夺天工的细节都清晰毕现,而闯王的面孔,则隐在黑暗里。所有人都看清了北京,但没有人看见闯王的脸——那张疲惫、悲伤、愤怒、绝望、几近颓废的面孔,从此在历史的视野中消失。舌尖上的历史,义旗飘荡,马嘶雷鸣,十面埋伏,绝处逢生,

  • 中国史上死最惨的太监是他: 被凌迟3357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瑾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凌迟”。凌迟的本义是指山势渐渐累积增高。而作为一种酷刑,是把犯人一刀一刀割下来的肉逐渐累积成一座小山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千刀万剐”。在明朝的历史文献中,曾经详细记录了一例凌迟的执行情况,受刑的是权倾朝野的太监刘瑾。网络配图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

  • 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盘点古代十大吝啬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汤斌,张允,李越,曹洪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网络配图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曹操任司空时,亲自带头将每次月调储

  • 齐哀王刘襄:竟是因为势力太大无法登上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哀王刘襄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立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了他父亲刘肥的王位,被封为“齐哀王”,公元前188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刘盈的母亲吕雉

  • 从武则天到太平公主:唐朝女人为何都爱欺负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

    历史本来是在不间断的时间里所上演的不间断的事件。但是,存在于我们记忆之中的历史,却往往是一些跳跃的闪光点。比如,我们常常觉得,秦皇之下即是汉武,雄汉之后便是盛唐。其余的,恐怕就“何足道哉”了。落实到我所感兴趣的唐朝,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能轻而易举想起的,恐怕只有百世帝范唐太宗、一代女皇武则天和风流

  • 荀彧:最终为何被曹操间接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荀彧

    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都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发展到后期,虽然曹操本人没有走上称帝的道路,但晋魏王,加九锡的他早已有了帝王之实。网络配图对于曹操而言,他能够一步步走上封王的道路,离不开手下文臣武将的奋力用命,在曹操的谋士之中,荀彧自小就被世人称有“王佐之才”,按照一

  • 汉武帝立储君定律为何如此残忍!杀妃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武帝

    19世纪,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道出了一句具有铁律性质的警世格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其实,阿克顿的说法只能算是一种温和的描述。因为绝对权力所导致的岂止是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在自然层面上这样评价女人:“本性上比较软弱,比较冷淡,女人比男人富有同情心……”而古罗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