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邬思道和年羹尧关系匪浅,为何年羹尧被杀时邬思道冷眼旁观?

邬思道和年羹尧关系匪浅,为何年羹尧被杀时邬思道冷眼旁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2/1 2:02:0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年羹被杀时邬思道冷眼旁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年羹尧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位清朝雍正年间的重臣,却被帝忌惮。因为年羹尧多次引发帝王的不满,自己办事又颇具野心,不知收敛,使得雍正最后将他送入牢狱之中。

奈何年羹尧的确功劳卓越,雍正迫于压力不敢以刑罚将其诛杀。最后雍正赐年羹尧狱中自裁,一代名臣就此退下历史舞台。

年羹尧也不是一下就被帝王所不满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之中有没有人曾经给予过他一些避免君王不喜的建议呢?今天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曾经劝谏过他的人物——邬思道。那么邬思道是谁呢?

历史中记载,邬思道不是什么重臣高官,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师爷,官员都算不上,甚至腿部还有着些许残疾。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受到雍正尊敬,雍正曾经在给官员的奏折中其询问:“邬先生安好否?”。

雍正当年为了讨伐西北叛乱,将年羹尧封为将军,让其出征平复叛乱。在西北之时,邬思道也曾来军营押送过一批粮草给年羹尧。

此时他便暗中建议过年大将军,讨伐西北耗费大量钱财物力,国库紧张。官员大臣们也不会说是帝王的统治不周,最后这个祸事只有落到年羹尧的头上,希望年羹尧低调收敛。

至于为什么邬思道要苦心规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二者有着很深得私人感情,年羹尧是邬思道的救命恩人。

邬思道和年羹尧在雍正还是皇子之时已经站队,着力支持雍正,两人当时就有一些交情。而当邬思道受敌对势力攻击、蒙冤受罪,即将处以死刑的时候,是年羹尧奉命去救了监狱之中的邬先生。

既然年羹尧曾救过邬先生,那为何在年羹尧被杀的事件中却见其死不救?

对于邬思道在其征讨西北时得规劝,年羹尧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行事风格依旧不改骜跋扈,作风高调也果然惹得雍正不满,受到了雍正的冷落,此时的年大将军便开始走政治的下坡路。

至于邬思道为何不再去规劝年羹尧收敛呢?我认为是邬思道看穿了年羹尧,认为他的本性便是如此,就算自己再去劝说,就算自己再去给年将军提出不可锋芒太盛的建议也没有任何用处。

一代名臣沦落进牢房,失去生命。是因为雍正皇帝对其功高盖主的忌惮,当然事实的背后也有着年羹尧自己野心过大,行事高调,不知收敛的原因。

当然有些人也会认为邬思道在其中显得有些无情,在救命恩人落入监狱之时没能想着救他性命。可我却想邬思道其实已经尽了自己的本分,他至少规劝过年将军避开风头,保命要紧。是年羹尧自己不听劝谏,又怪得了谁呢?

更何况当时权力的绝对拥有者是帝王。一个小小的邬先生,可能帝王会给你几分薄面,可在这天家无情的封建王朝,一个小小的人岂能撼动帝王的决定?

所以,在对待年羹尧的事情上,邬思道并非无情,而是看得清醒。他认得清年羹尧的本质,认得清了帝王的残酷。我们不能说他是无情,我们只能佩服他的清醒。

标签: 清朝邬思道年羹尧

更多文章

  • 吴广同陈胜一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称王后吴广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陈胜,吴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胜称王后吴广的结局如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大肆征发闾左贫民前往渔阳戍边,在这其中有一队九百多人的闾左贫民途径大泽乡之时天降大雨,连续下了好几天,使得他们不能按时到达。按照秦朝律法,延期到达的队伍,一律处死。这个时候,这支队伍的两个屯长陈胜

  • 朱元璋的岳父进攻看望自己的女儿 朱元璋为什么将这个岳父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岳父

    对朱元璋杀岳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是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皇帝,在后人的眼中朱元璋是一位明君,不过他发动了洪武四大案,让他背上了”朱剥皮“的外号。洪武年间,也就是朱元璋在位时期,出现了胡惟彦案、蓝玉案、郭桓案和空印案,这四大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明朝

  • 他是李自成身边最重要的人 没有他,李自成就当不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自成,明末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自成最重要的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末李自成的起义军广为人知,在这批部队里有一位谋士:李岩。他是一个被称为“有文武才”、“好施尚义”的知识分子。崇祯13年,李自成从巴西鱼腹山(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夔州古城)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岩参加了李自成的起

  • 刘邦家里真的很穷吗 其实贫穷只是表面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刘邦

    对刘邦出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出现过几百位,但是都是守城之君,中国的朝代,从夏朝算起,周朝分两段东周与西周,除去春秋和战国诸侯纷争,再到秦汉大一统,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严格意义上来说刘秀只是夺取了政权,本质上还属于汉朝的延

  • 姑姑嫁给嘉庆,侄女嫁给咸丰,两人都成了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和睿皇后,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孝和睿皇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显赫的后族,即钮祜禄氏,这个家族出了六位皇后,妃嫔更是数不胜数,因此,这些被纳入后宫的钮祜禄氏女子都多少有点血缘关系,今天笔者要讲的是钮祜禄氏家族的一对姑侄,姑姑稳居后位长达五十年,侄女入宫一个月便封皇后,

  • 揭秘历史上心狠手辣的四个女人,她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飞燕,汉朝

    赵飞燕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所以人们叫她为“飞燕”。得到这个后位赵飞燕可谓是费了不少的心思,三番五次厚着脸皮缠着汉成帝封自己为后,才得来了赵皇后的地位。但最后却被贬为庶人,看守陵园,落了个自杀身亡的下场。贾南风貌丑而善妒,贾南风的妒忌和暴戾可从她残杀怀孕妃嫔的事件中看出。她的行为就连她的自家人都看不下

  • 盘点明朝开国五虎将,他们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代,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中国历代开国君王都有杀功臣的传统,其中以明朝朱元璋杀的最多,他的原则就是能杀的统统杀掉,而且杀人大多没有什么正当理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杀,以至于很多官员出门时都要先与家人诀别。今天我们就聊聊明朝开国五虎将

  • 孙权为什么只追封孙坚为皇帝 孙策被孙权无视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孙坚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追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争霸,可以说孙吴的情况最为特殊,曹魏受汉献帝“禅让”而来,自认为继承了汉的正统,所谓“代汉者当涂高”。蜀汉开国君主刘备自认为继承了汉的正统,不承认曹魏的合法性,双方互为仇敌。而孙吴的情况就较为尴尬了。孙权是229年在武昌登基称帝

  • 诚嫔为什么落水而亡?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诚嫔,清朝

    对清朝唯一落水而亡的妃子诚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清朝被水淹死的妃子,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光绪皇帝的珍妃,珍妃是清朝晚期最受宠的妃子,却在慈禧的指使下被扔入井中,最终成为一水下亡魂。然而,从事件性质上来看,其实珍妃是属于“他杀”,清朝有一位真正落水而亡的妃

  • 万安为什仫要叫万贵妃为姑姑?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万安,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万安为什仫要叫万贵妃为姑姑的文章。万安是四川人,身材魁梧,眉目如画,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进士,和他同一批考中进士的都有后台,所以仕途很顺利,只有他无依无靠。但他最擅长的是投机钻营,他去巴结和他同榜中进士的李泰,因为李泰是当时得势太监的养子,虽然李泰比他小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