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为什么不拥立贤明的扶苏,反而帮助胡亥呢?

李斯为什么不拥立贤明的扶苏,反而帮助胡亥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38 更新时间:2024/1/2 11:21:56

秦始皇的儿子当中,扶苏因为比较贤德,加上较为爱惜百姓,所以那时候许多人都比较认同他。但可惜的是,在沙丘政变中,赵高李斯还曾经共同谋划,他们都想要立胡亥为帝,而原本比较贤明的扶苏因为被冤,最后只能自尽而死。李斯本来就是居于丞相的职位,他也曾经为秦朝做出过许多贡献。可既然李斯这么聪明,他为什么不愿意拥立扶苏,反而要去帮助不够贤明的胡亥呢?

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说李斯与扶苏的意见一直不和,如果扶苏继承王位的话,那么李斯的地位就保不住了,而如果丞相被罢免的话,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为这个原因,李斯就有了与赵高谋划除掉扶苏的动机。可真相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先来看胡亥那时候为什么会继位。许多年来,后人因为受到《史记》的影响,对那次政变中李斯和赵高私自篡改秦始皇遗诏的事一直没有怀疑过。但关于那次政变的记载却充满许多矛盾。

第一点,既然是他们两个人密谋篡改了遗诏,那么如此机密的事,司马迁是如何知道的?而且他们两人的谈话还要找个记录历史的记下来吗?再者,依照秦朝的宫廷制度,秦始皇写遗诏,在场的人应该是御史大夫,赵高的职位是中车府令,也就是个管车马的,这种事他没道理来参加。即便是秦始皇对赵高十分信任,也不应该在传位这种十分重要的场合下只留赵高一个人在场,反而让丞相李斯成了一个与此事无关的人,最后还得靠赵高转达才知道诏书写的什么。而赵高劝告李斯的话也显得十分勉强,说如果扶功继承了王位后就会让蒙恬当丞相,那么李斯的地位也就不保了。但事实上,胡亥继承了王位后对李斯就有好处了吗?而且李斯的女儿与秦始皇的儿子已经成了亲,如果真要篡改诏书的话,立他的女婿为皇帝不是更好吗?

第二点,扶苏在民间的威望很高,所以民间的人都认为他才是将来王位的理想继承人,但秦始皇不是这样看的。而且他与扶苏的意见一直不和,所以才将他发配,派他去监军。还有许多人认为,既然秦始皇让扶苏掌管30万的军队,这其实就是对他的信任。其实不是这样的,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都不会让太子握有兵权,如果一旦掌握了兵权也就意味着皇帝有将他废掉的意思,以后王位的继承人也不再是他了。就好比春秋时期的晋献公,他在废太子申生之前,也是让他去守卫边关。

第三点,陈胜起义的时候,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这样的:听说继位的本应该是公子扶苏,但他因为多次向秦始皇进谏,结果就被皇上派去统兵去了。其实这话暗含的意思就是扶苏已经被废,再者,在秦末的时候,天下大乱,起义不断,但那个时候各地起事的口号也没有说胡亥的王位是篡位得来的。

第四点,早些年曾出土过西汉的竹简《赵正书》,里面已经详细说明了秦始皇确立的王位继承人是胡亥。本来这本书所持的观点就是反秦的,如果胡亥真是篡位的话,这本书也没有任何理由为胡亥辩解。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在后来出巡的时候,身边带的人是胡亥,带着他的目的绝不可能只是让他游玩的,而是有意将他培养成以后王位的继承人。

综合上面所说的可以看出,秦朝末年以及汉初的时候,关于胡亥篡位这件事,没有任何人提到过。包括一些书中的记载,也仅仅只是说明了秦朝灭亡的一系列原因,却唯独没有提到过胡亥篡位这样重要的新闻。所以从各种证据都可以表明一点,胡亥本就是秦始皇所立的王位继承人。只不过时间越往后,到了西汉中后期的时候,胡亥篡位这种言论倒是盛行起来了,可见也只是谣言。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下李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很会奉迎秦始皇,包括想出的点子,比如废分封、修离宫等,都是为了迎合秦始皇的心意。再者,胡亥继位后,生活较为放纵,可他不仅不劝诫,反而还是迎合胡亥的意思。可见这个李斯,也是个只顾着眼前荣宠的人,他十分珍惜他的职位,所以对于皇帝所做的决定他都能配合。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始皇帝想要培养胡亥为继承人的时候,李斯马上就提出立胡亥为帝的意思。而《赵正书》也有这么一段记载,可见李斯早已经明白了始皇帝的心思,所以他才会去帮胡亥。

标签: 李斯

更多文章

  • 足利义辉是谁?征夷大将军足利义辉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足利义辉,日本

    少年时期天文5年3月10日(1536年3月31日),第12代将军足利义晴的嫡男在东山南禅寺出生,取名菊童丸。并送给外祖父近卫尚通当养子。在此期间,足利义晴与与掌握实权的幕府管领细川晴元长期失和,多次发生军事冲突。天文10年(1541年)义晴战败,逃往近江国坂本,菊童丸也随同逃亡。天文11年(1542

  • 关于足利义辉的评价如何?足利义辉有着什么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足利义辉,日本

    家纹。此外将自己的偏讳“辉”字授予了战国大名毛利辉元、伊达辉宗、上杉辉虎(谦信),以及足利氏一门的足利辉氏等人(此前名叫“义藤”的时候曾将“藤”字授予细川藤孝、足利藤氏和筒井藤胜),将足利将军家的通字“义”字授予了岛津义久、武田义信。《穴太记》对足利义辉的政治手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许多大名先后承认了

  • 桓玄之乱是怎么回事?桓玄为什么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桓玄之乱

    桓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权臣,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将领。5岁时他就承袭了父亲的南郡公爵位,之后带兵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占据荆江一大片的土地,等到他杀死司马道子等人就夺去了朝廷的大权。桓玄画像桓玄当时已经命令朝廷下旨封自己为大将军和相国,另外还划给自己总共十个郡,封自己为楚王。虽然已经权倾朝野,成为东晋朝廷

  • 北宋最显赫的武将世家:名将辈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

    一提到北宋的武将世家,人们很自然的想到杨家将,在民间小说中,杨家将满门忠烈,为北宋王朝抵御外患,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天波府杨家也是当时最显赫的武将家族。但杨家将毕竟是小说,其实北宋时期最显赫的武将世家,不是杨家将,而是姓曹!曹家名将辈出,历任高官,威震朝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曹家将的奠基人是北宋名

  • 洪亮吉与老先生的故事 老师不能打他还要写保证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老先生

    在您的印象中,古代私塾的老先生是一副什么形象?威凛,严厉,刻板,了无生趣,整天呆滞着脸,背剪着手,踱着方步,或许是长袍马褂老学究,或许是端严肃穆木菩萨,总之,可敬不可亲,可畏不可近。但清朝大学者洪亮吉的老师却不一样,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很另类。洪亮吉小时侯特别顽皮,不是在底下搞小动作,就是在作业本上画“

  • 沈德潜主要成就一览,清代诗人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碻(què)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诗人,著名学者。祖籍浙江吴兴郡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科,乾隆四年(1739进士),封光禄大夫,兼太子太傅,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三十四年,病逝。作为叶燮门人,论诗主“格调”,提倡温柔敦厚之诗教。其诗多

  • 隋文帝到底有多幸运 不想到皇帝都被人用刀架着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隋文帝

    都言皇权尊贵,世人羡慕皇位上高高坐着的那个人,但是今天小编要讲的这位皇帝却是稀奇的很,他本无心帝位,却是被皇位自己找上门来,被人逼着戴上皇冠成了皇帝,并且此人还被称为千古一帝,可以说是运气做好的皇帝了!这位幸运的皇帝就是隋文帝。隋朝一直是历史上风评比较复杂的一个朝代,和秦朝一样,这两个朝代的君主都被

  • 明朝忠臣于谦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抄家的士兵都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于谦

    在宦官的吹捧之下,朱祁镇以为自己实在是了不起,于是就效仿朱棣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却连朱祁镇都被瓦剌活捉了。朱祁镇为了活命,居然亲自带着瓦剌的人攻打自己的城池。就在明朝的人全部都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这时候一个叫做于谦的人站了出来。他重立皇帝,并且主动应对瓦剌的进攻。最终使得瓦剌败北。瓦剌兵败之后朱祁镇也

  • 有关于郑玄的轶事有哪些 他的墓地位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汉,郑玄

    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轶事典故郑君草相传郑玄酷爱车前草,因此车前草又以郑玄命名,被称为郑君草。精通术数郑玄对术数之学的研究也很有心得,成名很早。据《郑玄别传》记载,郑玄十七岁时,有一天正在家读书,忽见刮起了大风,他

  • 朱元璋跌倒众人视而不见,只有他冲上去搀扶反而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

    我们都说在古代伴君如伴虎,因为皇帝的权利最大,可能你不经意的举动就会丢了性命,所以说在皇帝身边可要小心翼翼。我们在现代都知道扶不扶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可是你听说过在古代也有吗?在古代不仅有,而且还发生在一位皇帝身上,这个人就是朱元璋。对朱元璋我们都非常熟悉,不仅是因为他建立了大明,更是因为他是一名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