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灭亡明朝的不是李自成和多尔衮,瘟疫才是大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灭亡明朝的不是李自成和多尔衮,瘟疫才是大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4/2/10 22:19:33

1644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多秋之年,这一年的北京城换了三个朝代,所以既是崇祯17年,也是大顺永昌元年和大清顺治元年,张献忠的大西大顺元年,这年的中国一共出现了四个皇帝。历史舞台上有三位主角:明朝皇帝朱由检、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或许还应加上一位,明朝的辽东总兵吴三桂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历史普遍认为明末的腐败导致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灭了大明朝,又因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向多尔衮借兵,导致了满清入主中原的亡国之恨。然而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明朝崇祯年间的鼠疫,导致了大量的青壮年死于瘟疫。崇祯年间明朝的人口约为7000万人,清实录世祖卷记载的顺治时中国的人口为1448.3万,除了史料记载的满清入关后的各种大屠杀加上约800万人,加上战死的和一些没统计上的,中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去哪了呢?实际上罪魁祸首就是瘟疫。

1644年,农历3月15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抵达北京城北郊的居庸关。这里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天险,然而关隘却无人防守,明朝总兵唐通出降。接下来发生的事,人人皆知:李自成的队伍势如破竹,在3月18日攻破北京城,朱由检吊死在景山一棵老槐树上。

然而,1644年3月李自成所面对的北京,实际已是一座疫病蹂躏的鬼城。这场大疫,是从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七年间流行,发源地大致在山西的兴县,然后到大同,再到潞安。接着,鼠疫传到陕西的榆林等地。崇祯十四年时,大疫传到河北大名府、顺天府等地,那里的地方志上,都有“瘟疫,人死大半。互相杀食”的记载。崇祯十六年,也就是北京城破的前一年,北京也发生大疫。

为何判定北京的这场大疫是鼠疫?明人当时的笔记称这场大疫为“疙瘩瘟”、“疙疽病”,这实际是对腺鼠疫患者淋巴结肿大的称呼,而当时的传染性之烈,“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只有鼠疫才能有如此烈性威力。

到崇祯十六年四月时,北京每天死人上万,以至于城门都被运出的棺材堵塞。沿街的小户居民,十之五六死去,死在门口的最多,街头连玩耍的孩子都没有了。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场大疫夺走20万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当时的人口,估计在80万到100万,也就是说,每四到五个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堪称是一场超级大瘟疫”。当时的北京城里盛传种种白衣人勾魂的流言,一到晚上,民间整夜敲击铜铁器驱鬼,“声达九重”,官方也没法制止——这是怎样的一座鬼气森森的城市!

这时候,政府还能做点什么?当时的皇帝似乎已经顾不上这事。虽然在崇祯十六年二月疫情就爆发了,直到了七月,驸马巩永革上疏说,请皇帝“轸念孓遗,亟赐拯救”,这时朱由检才下了一道谕旨,拨银两万两,令五城巡城御史收埋死尸,再拨一千两银子给太医院,医治病民。然而病人、死人太多,这点银子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

即使贵为宫廷官宦,也不能幸免鼠疫的肆虐。开始宫中每死一人,还能得到四千钱的抚恤,后来,连这个钱也没了。

可以想象,这时驻在北京的明朝军队怎能幸免于瘟疫。当时在北京的明朝军队,名义上说有十来万,大疫过后,少了一半。按一位明朝遗民张怡的说法,当时李自成的队伍杀过来时,能上京城城墙上防守的军人,连一万人都凑不齐。不但是士兵、小贩、雇工大批倒毙,北京城连叫花子都找不到了。当时的守城将官低声下气求人来守城,“逾五六日尚未集”,朱由检下令让太监三四千人上了城墙。到了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北京内城上五个城垛才有一个士兵,而且都是老弱病残,“鸠形鹄面,充数而已”,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已经到了西直门时,京城还没什么像样的防御,而士兵们每天只有百余文钱去买粥充饥,怎能抵挡李自成的精锐之师?

有史料说,当时的明朝军队打仗时,士兵躺在地上不肯动,军官“鞭一人则一人起”,可是这个起了那个又趴下,说他们是军心涣散也罢,全无斗志也罢,或许,这都是一群半死的病人。

但是,这里仍有疑问。首先就是,李自成的队伍攻进一个大疫之城,他们自己难道不会被传染?专家对此的解释是,李自成进城的时刻恰逢其时。正好到这个时候,北京的腺鼠疫已经基本平息,而肺鼠疫,因为天气转暖,还没能流行开来。

这里要解释一下腺鼠疫与肺鼠疫。一般人们都知道,鼠疫是一种由老鼠传染的烈性传染病。具体说,是由老鼠身上所带的跳蚤,将鼠疫杆菌传染给了人。这是腺鼠疫。腺鼠疫的显着特征,就是淋巴结肿大溃烂。而肺鼠疫,常常是由腺鼠疫转化而来,表现为剧烈胸痛、咳嗽、吐血。肺鼠疫的厉害,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已经不需要老鼠作为中介。但是肺鼠疫的流行一般都是在冬天,需要在气温低的条件下。

每一种疾病,有每一种疾病的机理。腺鼠疫的流行,到了老鼠和人都死到一定程度时,它就会平息下来。这个时候李自成来了。如果李自成早几个月进来,他们也会被鼠疫消灭掉,不过,到最终清军还会进来,这个大趋势不会变。历史的演变真是非常有意思。

如果没有战事,或许明朝政府还可以集中精力去应付灾荒。但明朝末年的时候,明王朝面临着强大的外敌入侵。为了应付辽东防务的沉重负担,于是加紧对社会摊派苛捐杂税,这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激起一轮又一轮的民变。战争,又导致灾荒和疫病的后果成倍扩大,无法收拾。

明朝的灭亡原因,太多人们相信了被满清王朝垄断300年的史册所吹嘘的的八旗“实力”,太多的人们误会了李闯王的贼兵凶悍。却忽略了事情的根本。战胜大明王朝的不是造反农民军,更不是满清,而是天灾,是-----鼠疫。嘉庆《庐州府志》卷

四九《祥异》有更明确的记载:“崇祯十四年大疫,郡属旱蝗,群鼠衔尾渡 江而北,至无为,数日毙。”

明末鼠类异常活动的 现象,结合近代鼠间鼠疫流行过程中鼠类异常活动来看,说明着鼠疫的发生。文献中 “毒瘤杀人”、“大

头瘟”、“疙瘩瘟”等记载,更加清楚鼠疫的临床症状。

起初患者突然发起高烧,有的胡言乱语、行为失控,或者从睡梦中惊醒;然后在腹股沟、腋窝、双腿出现肿胀,一些人长期昏迷或精神错乱。他们的结局多数都是死亡,更为可怕的是,有时候人们正在街上或家中交谈着,一个人突然就开始摇晃,猛然倒在地上死去。人们毫无征兆地成群倒下,无人再去理会....街头、闹市、民居里到处都是倒毙后无人掩埋的尸体,尸体腹部肿胀,眼睛通红,张大的嘴里不断流出脓水。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全世界医生们回天乏术。

今天的医学研究证实。鼠疫是啮齿科动物或身上的跳蚤携带的病菌引起的,主要是鼠类。一般先在鼠类传播,人畜接触后感染,死亡率高达十之六七,发病到死亡可一天内。

灾荒、疫病、战争,1640年代的中国,这几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神州大地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据学者统计,明清易代之际,因非正常死亡,中国的人口减少了约四五千万。

标签: 明朝,崇祯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三人死后头颅被收藏,其中一位还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智伯

    晋国正卿智瑶智瑶是春秋末年智氏家族领主,担任晋国正卿后人称智伯。晋国发展到春秋末期已经被智、韩、赵、魏四家把持,智氏实力最强。为了削弱韩赵魏三家,智伯让三家各献出百里之地,只有赵襄子拒绝,智伯帅韩魏两卿围攻赵氏于晋阳。三家久攻晋阳不下,智伯引汾水灌晋阳城,赵襄子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派出谋臣张孟谈策反韩

  •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抠门的一位皇帝,夏天连吃西瓜都成了奢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道光

    论“抠门”这个事,道光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包括汉文帝和崇祯都差着十万八千里呢!穿补丁衣服算什么,道光能带领文武百官一起穿补丁衣服,并且深深为之自豪,穿出了优越感,能让文武百官一起勒紧裤腰带不吃肉!抠门这个事,有的是先天的,但是,道光这个“抠门”绝对是后天养成的,还是他爹嘉庆一手造成的。据说是有一次

  • 他是朱元璋的侄子,立下赫赫战功,却背叛了朱元璋,最后被软禁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朱元璋

    在朱元璋的麾下,一直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人才。文臣有李善长、刘伯温、胡惟庸等人,武将则有徐达、常遇春、蓝玉这样的猛将。而在朱元璋的镇压里,还有一个人,也非常的出色。这个人叫朱文正。朱文正跟朱元璋的关系,非常的不一般。朱文正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哥哥,也就是说,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虽然是亲属关系,但朱文正可

  • 康熙当上皇帝之后?他的兄弟们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

    康熙帝是清世宗顺治皇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皇帝是有名的少年天子,他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二十四岁染病天花。一生有皇后四人,正妃七位,庶妃八位。生皇子八个,其中皇三子玄烨继承大统,为康熙皇帝。顺治皇帝长子牛钮,只活了八十九天,康熙是没有机会见这位哥哥的;顺治皇帝皇二子福全,在福全年幼时

  • 为什么汉武帝要在卫青死后就诛杀卫氏家族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汉武帝

    卫青家族是汉武帝时代最有权势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其家。但卫氏家族却下场凄惨,大部分成员最终都被汉武帝杀死。这是为何呢?因为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独裁、最有权力欲的皇帝之一。他杀卫氏家族成员,主要是为了限制外戚权力、加强皇权。汉代从建国起就有外戚干政的传统。吕后、窦太后等都大

  • 谁是清朝功劳最大的开国功臣,死后100年才被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铎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努尔哈赤第15子多铎正式配享进太庙,恢复亲王及其封号。然而对于多铎来说,无论死后被清算和被恢复名誉,他都一无所知,因为早在顺治六年(1649年),36岁的时候他就因病去世了。虽然死的早,但多铎在早期后金入关的诸多重大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乾隆甚至评价他“开国诸王

  • 明朝空印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朱元璋为什么要大开杀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空印案,朱元璋

    明朝初年发生了四起影响十分大的狱案: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和空印案,这四起案件牵连人员甚广,死伤无数。现今许多学者都认为这四起案件属冤案,是朱元璋借此肃清朝中势力,以此巩固皇权统治。空印案与郭桓案类似,是朱元璋藉此惩治贪污的案件,空印案造成数百人被杀(也有说法认为被杀者数万),数千人受杖戍边。究其

  • 东吴丞相陆逊之孙是谁——陆景他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吴,陆逊,陆景,陆抗

    陆景(250年~280年),字士仁,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次子。陆机、陆云之仲兄。生于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年),天纪四年(280年),晋伐吴时被晋将张尚马到斩之,年三十一岁。陆景著书数十篇,《隋书·经籍志》注有《陆景集》一卷,已亡佚。个人生平陆景是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

  • 萨尔贡一世的身世是怎样的?真的是被神养大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萨尔贡一世,阿卡德王国,美索不达米亚

    许多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萨尔贡”仅仅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语言中用以表示“合法国王”的一个称号,但是近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曾起过很大的影响。通过对美索布达米亚出土的大量早期楔形文字的研究,我们对这个远古的传奇人物了解得越来越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继续,与此同时争论却

  • 历史上真实的令妃是什么样的?令妃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令妃

    说起令妃,我们最熟悉的还是《还珠格格》中那温文尔雅、端庄大方、为人和蔼的令妃娘娘,她为人和蔼,处事公正,对待小燕子和紫薇更是视如己出,深受乾隆的宠爱,就这样一个完美的女子,在后宫电视剧中还真是少见,然而,令妃并非琼瑶杜撰之人,她确实在历史上存在过,也确实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之一,她就是嘉庆帝的亲生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