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效仿司马懿称病在家 最后成为了西晋大臣

此人效仿司马懿称病在家 最后成为了西晋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4/1/20 6:43:0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魏何曾,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去世,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曹芳。不久之后,曹爽上表曹芳,任命司马懿为太傅,效仿西汉丞相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对于曹爽来说,将司马懿晋升为地位极高的太傅,其实是方便架空这位老臣,从而夺走司马懿原先掌握的兵权。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曹爽采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间曹爽兄弟执掌大权。同年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朝政。众所周知,司马懿称病,不是他真的病了,主要是为了让曹爽放松警惕,好让自己发动高平陵之变。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懿称病的时候,还有一位曹魏大臣,也效仿司马懿的这一做法。在此背景下,此人支持司马懿篡夺大权,并最终成为了西晋大臣。

首先,此人就是何曾。何曾(199年—279年1月12日),原名何谏,字颍考,陈国阳夏县(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一带)人。西晋开国大臣,太仆卿何夔的儿子。

何曾的父亲何夔,在曹魏官至太仆,封阳武亭侯。何曾少年袭封阳武亭侯爵位,好学博闻,与同郡人袁侃齐名。魏明帝曹叡登基之前,就让何曾担任文学掾,从而辅佐自己。黄初七年(226年)曹叡即位后,何曾多次升迁为散骑侍郎、汲郡典农中郎将、给事黄门侍郎。曾向曹叡上疏请求整顿官吏,以安百姓。不久,迁为散骑常侍。

嘉平年间(249年—254年),何曾担任司隶校尉。当时,大将军曹爽执掌大权,司马懿称病,以此不再过分朝政。对此,何曾也称病引退。对此,在笔者看来,何曾对于大将军曹爽,自然也是十分不满的。所以,他效仿司马懿称病,显然是要和大将军曹爽划清界限。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诛杀曹爽之后,何曾才决定重新履行官职。对于此时的何曾,已经投靠到司马懿家族这一边了。在司马懿去世后,何曾辅佐司马师,参与了废黜皇帝曹芳的谋划。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起兵造反,结果并败被杀,在此基础上,他的儿子毌丘甸、妻子荀氏应株连处死。荀氏的族兄荀顗、族父荀虞都与司马师有姻亲关系,一起向曹髦上表,乞求饶荀氏性命。

对此,皇帝曹髦下诏让荀氏离婚。荀氏于是写信向何曾求情,何曾哀怜他们母女,上递状辞请求复议,朝廷议论都以为何曾的意见正确,于是修改了律令条文。在高平陵之变后,何曾在司隶校尉这一官职上任职多年后,后来晋升为尚书。

正元年间(254—256年),何曾出任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兵马、假节。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受到了司马懿家族的信任,何曾不仅在朝廷担任官职,更被册封为执掌一方兵马的武将。

何曾将要赴任时,大将军司马昭让儿子司马炎(晋武帝)、司马攸送数十里。何曾为宾客准备了有太牢的丰盛宴席,侍从吏卒无不吃饱喝醉。司马炎从何曾那里出去,又去拜访何曾的儿子何劭。

对此,何曾事先训诫儿子说:“客人一定会拜访你,你事先要做好周密准备。”何劭不戴冠不束带,让司马炎留在他住处很久,何曾严加训斥。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何曾就是这样受到司马氏的器重。后来,何曾从镇北将军迁为征北将军,晋封颍昌乡侯。在曹魏,四征将军的地位,要在四镇将军之上,所以,何曾先担任镇北将军,后晋升为征北将军。

咸熙元年(264)三月,何曾受命担任司徒,进封朗陵侯,与太尉王祥、司空荀顗同列三公。在汉末三国时期,司徒和太尉、司空位列三公,这几乎是位极人臣了,比如司马懿之前就担任太尉这一官职。

按照礼数,三公并无拜见相国之礼。但何曾入见晋王、相国司马昭时下拜,以此表示自己对司马昭的敬意;后来,荀顗入见时效仿他,唯独王祥仅作揖罢了。对此,(《晋书·何曾传》称何曾与高柔、郑冲同为三公而拜晋王司马昭,惟何曾下拜;按司马昭咸熙元年封晋王,而高柔卒于景元四年,即前一年,无法与何曾、郑冲同拜司马昭,且郑冲当时亦非三公之一,故据《三国志》及《晋书·王祥传》校订。

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如此谨慎的态度,促使何曾不仅在曹魏时期位极人臣,更在西晋建立后受到司马炎的器重。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炎继承晋王位后,以何曾为晋国丞相,加侍中。在司马昭去世后,何曾与裴秀、王沈等劝司马炎称帝代魏。在此背景下,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2月),司马炎受禅即帝位后,拜何曾为太尉,晋爵为朗陵公,食邑一千八百户。从这一角度来看,何曾等人,自然可以称之为西晋的开国功臣。

最后,泰始三年(267年)九月,司马炎下诏,任命何曾为太保。过了很久,又让何曾以太保之职兼任司徒。何曾坚决辞让,司马炎不许,派遣散骑常侍以圣旨告谕,何曾才就职。后又进位太傅。

据记载,殷商太甲时,伊尹就担任太保。西周成王时,成王年少,由周公与召公辅佐,以召公担任太保,太保之名由此而始。而就太傅来说,和太保一样,都是古代历史上的荣誉官职。一般来说,只要资历深厚,功劳赫赫的老臣,才有机会获得太保、太傅这样的官职。比如在明朝时期,于谦立下大功,最后被加封少保,而少保的地位实际上要略微低于太保。

咸宁四年十二月丁未日(279年1月12日),何曾去世,终年八十岁。对于何曾来说,80岁的年龄,甚至超过了司马懿,这在魏晋时期,自然是比较长寿的情况。在何曾去世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在朝堂穿孝服哀悼,赐给棺材一副,朝服一具,衣服一套,钱三十万,布一百匹。将葬时,司马炎让礼官议论何曾的谥号,博士秦秀提议谥为“缪丑”,司马炎不采纳,下策命赐谥为“孝”。而这,自然体现出司马炎对于何曾这位老臣的敬重。

此外,对于何曾这位大臣,也并非完美无缺的人物。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何曾的生活过于奢侈,在西晋时已受到批评。对此,西晋大臣刘毅就批评道:“何曾侈忲无度。”

标签: 曹魏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在托孤的时候 托孤大臣之中为什么有一个匈奴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汉朝,托孤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托孤,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汉武帝,可能人们都会马上想到他锐意进取,派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攻打匈奴,并取得了"封狼居胥"这样名垂青史的骄人战绩。从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痛击匈奴的举动来看,他对匈奴人的仇恨是非常大的。但汉武帝临终前,却将一位匈奴王子作为托孤大臣,这

  • 揭秘:道光帝吃一顿早餐要花一百两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道光皇帝,清朝

    道光皇帝某日宣一大学士上朝,公事完了后,两人就扯卵谈,道光帝嘘寒问暖,无意间问及大学士早餐吃什么,大学士答道:“吃三个涴果。”道光帝大吃一惊:“你好阔气!”涴果者,寻常物,北京 人所谓荷包蛋也。一个大学士,不大不小算得上一个省部级官员,早餐吃三个荷包蛋怎么就把道光皇帝吓得不轻呢?原来在道光帝这个首长

  • 赵祯那么喜爱王氏为何没把她纳进宫?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祯,宋朝

    赵祯那么喜爱王氏为何没把她纳进宫。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或许是宋仁宗赵祯亲政前最伤心的一年。当年,宋仁宗15岁,在太后的安排下,他迎娶了尚书令郭崇的孙女郭氏为皇后,在这场婚姻的背后,宋仁宗和太后刘娥的关系曾一度闹僵。宋仁宗13岁登基,两年后,太

  • 崇祯哭求借钱借不来 崇祯为什么不抄家来的快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崇祯,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不抄家,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但对于当时的崇祯皇帝来讲,他完全不想成为亡国之君,不想让大明王朝在自己手里结束。为了能够保住边疆以及北京城,崇祯皇帝甚至还向朝中大臣和亲戚借钱。在所有大臣中,其中要属内阁首辅捐得最多,他一共捐了五百两银子,因为他是由崇祯皇帝

  • 同样是藩王兵变,燕王朱棣和宁王朱宸濠差别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明朝

    明王朝的建立者就是朱元璋,他经历了很多的苦难,最后才开创出了一个新的王朝。按照朱元璋的构想,他的儿子朱标,继承大业之后,大明王朝仍旧是一片繁华,仍旧是一片明朗。然而就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所有的构想都成为了一纸空谈。朱元璋在选定皇位继承人的时候,直接跨越了儿子,选择把皇位传给嫡长孙朱允炆。年少轻狂的朱

  • 他是明朝开国大将,死后朱元璋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常遇春,明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皇帝,因为在他的头上,还有另一个元朝皇帝。此时的元朝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而南方的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张士诚,获得与元朝决战的资格。朱元璋北伐势在必行,以徐达、常遇春为统帅,派出25万大军进攻元朝。带兵打

  • 李世民晚年生活如何 武则天为何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晚年生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他是干古一帝 ,但却也弑兄逼父, 他在古代备受追捧, 却在近代惨遭谩骂, 所有功绩被严重抹黑 ,甚至被人严重低估, 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中华历史上第三位干古一帝 ,第一位是秦始皇, 第二位是汉武帝 ,第三位就是这个唐朝

  • 元善见称“朕”后,高澄气得破口大骂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高澄,南北朝

    你们知道元善见称“朕”后,高澄气得破口大骂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由于很多影视剧(特别是清朝背景的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古代的皇帝除了“朕”就没有别的自称了。然而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皇帝并不是天天都把“朕”挂在嘴边上。皇权空前加强的明清两朝皇帝都是这样,更不要说皇权

  • 但凡骑过的卢马的人都死了 刘备骑的卢马为何是一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的卢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的卢马,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的卢马自古便被称作为名马,因其外貌眼下泪槽,妿中白点,且极其俊美能日行千里而被人所熟知。回忆起三国时期的卢马的历任主人,除了刘备之外,几乎都被的卢马妨主而死去。例如当初刘备以皇亲的身份投靠刘表之时,其坐下降将张武便因骑的卢马而被赵

  • 孝圣宪皇后如何独得雍正爱护,更是为她放下了帝王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圣宪皇后,雍正

    清朝统领中国不过200多年,12位君主却个个出名,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有这么一个女人,独得2位皇帝爱护,乾隆更是为她放下帝王尊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孝圣宪皇后,生于1693年,满洲镶黄旗人,是四品官员凌柱的女儿,13岁那年就嫁给胤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