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政治大赢家郦食其,为什么会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政治大赢家郦食其,为什么会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400 更新时间:2024/2/1 8:44:19

你真的了解郦食其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後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郦食其[yì

jī]这个人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战国末期魏国陈留县高阳人,秦末时,曾在汉高祖刘邦手下为谋士,多次出谋划策,在反秦和楚汉相争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204年,郦食其凭一己之舌劝降齐国七十余座归汉背楚,为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赢得了战略先机,成为了政治上的大赢家。

然而,这样一个巧舌如簧的说客最后却被齐王田广烹杀而死,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一大败笔,可能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也可能是狂妄所致,认为田广不会杀他,总之,带着政治的光环,郦食其走向了他人生的终点。一、郦食其追随刘邦

郦食其狂傲不羁

郦食其(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3年)从小家境贫寒,喜好读书,长大后很是关心列国的时事政局。公元前225年,也就是郦食其44岁那年,他的国家被秦给灭掉了,从此,郦食其沦落为陈留县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吏。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他傲慢狂妄、放荡不羁、纵酒作乐的性格,正因如此,他被附近人们称之为“狂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在秦的暴政统治下,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不久又爆发了吴中没落贵族项梁和他侄子项羽领导的起义。起义军西进攻秦,好几次路过郦食其的家乡,而身负家国之恨的郦食其却没有盲目追随他们一起去反秦,而是将自己隐匿了起来。

命运转折

这并不是郦食其胆怯,不敢反秦,而是他在等待他所追随的人。他认为这些人成不了大事,不值得自己去为他们效忠卖命,而事实也证实了他的政治眼光的独到性和正确性——陈胜、项梁最终兵败被杀。

接着,起义的导火线引燃了后来的项羽、刘邦起义,他们拥立了正在放羊的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举起了反秦的义旗。其他六国后裔们纷纷借此复国,称王称霸、抢占地方,进行推翻暴秦的活动。一时间,烽烟四起,天下战乱不堪。

就在宋义和项羽巨鹿救赵和秦将王离章邯对峙之时,刘邦带着几千兵领兵西进,兵锋直指秦都咸阳,开始了飞蛾扑火般的灭秦之路。就在路过陈留时,郦食其听闻了刘邦的为人,主动加入,追随了刘邦。“於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刘邦谋略远大

那么,郦食其为什么不追随其他义军首领而偏偏追随势单力薄的刘邦呢?史料记载,郦食其认为刘邦虽傲慢看不起人,但“多大略”,即具有远大的谋略,单凭这一点,就“真吾所原从游”,正是他一直等待所要追随的人。可见,相对其他首领来说,刘邦的名声还是比较不错的。

史料上也曾记载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即仁厚爱人,喜好施舍,胸襟开阔。他还懂得笼络人才、收取民心,有远大的志向等等,这也是郦食其肯效命于刘邦的原因。

还有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刘邦好纵酒和女色,放荡不羁、不拘小节,甚至还带有流氓无赖性质的脾性,这和郦食其的狂妄不羁“臭味相投”,以致二人谈话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二、郦食其的主要功绩

出谋划策,劝降齐国

郦食其追随刘邦后,连同他的弟弟郦商共带去了几千起义军队,大大增加了刘邦的实力。郦食其接下来还为刘邦做了很多重大的贡献:

1.

夺取陈留,补充粮草。郦食其凭借自己与陈留县令的关系,拉拢并帮助刘邦夺取了战略要地陈留,使刘邦队伍得到扩大,军队也得到粮草的补充,郦食其因此被封为广野君;

2.劝降武关,到达关中。在赵高杀了秦二世,派人与刘邦求和,欲关中称王时,刘邦派郦食其和陆贾去游说秦军将领,乘机攻破了武关,进入关中;

3.攻荥阳,据敖仓。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军五十余万人在彭城被项羽三万精兵击败,刘邦退至荥阳后又数次战败,就在打算放弃成皋以东时,郦食其劝刘邦再次收复荥阳要地,并且占据囤积粮草的敖仓,“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这一局势的扭转,使天下诸侯纷纷又倒向了刘邦这一边;

4.说服齐国田广归降。在刘邦占据敖仓,得到源源不断的粮草后,项羽逐渐陷入了粮草短缺的困境。公元前204年,郦食其只身往东去了齐国,以天下人心向汉的道理劝说齐王田广,田广就听从了郦食其的话,撤除了守兵的战备状态,天天和郦食其纵酒作乐。

至此,郦食其的政治生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他的一系列举措帮助刘邦一次次转危为安,尤其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归降刘邦,这无疑在项羽的后背插上了重重的一刀,使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处处掣肘,陷入前方胶着、后方不稳的困境之中。

从战略意义上来讲,郦食其和韩信的政治眼光是不谋而合的,只不过二人走的路线形式不同,韩信是以武力征服,而郦食其是以口才说服,不费一兵一卒登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了政治上的大赢家。三、郦食其之死,人生上的败笔

郦食其之死

就在郦食其成功说服齐王田广归汉背楚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韩信在谋士蒯通的鼓动下,突然对齐发动了袭击,毫无防备的齐军溃败不堪。齐王田广让郦食其去说服韩信罢兵,郦食其拒绝,田广认为郦食其欺骗了他,一怒之下就烹杀了郦食其。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烹)郦生,引兵东走。

郦食其已成功劝降了齐国,韩信为什么还要发动对齐的攻击?是嫉妒心驱使还是刘邦的背后指使?齐王使郦食其劝韩信罢兵,郦食其为什么拒绝?是狂妄自信认为齐王不会杀他,还是认为根本劝不动韩信?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站在刘邦的角度上分析,郦食其作为一个谋士,面对各诸侯国反复无常的表现,游说并不能起到使其真正降服的目的。各诸侯国今日归顺明日背叛的剧情每日都在上演,与其孤注一掷,不如双管齐下,再派韩信攻齐,这样可保万无一失。

难道刘邦这样做完全不顾及郦食其的生死吗?我们认为其中包括两个不确定的因素。第一、郦食其劝降成功与否不确定;第二、韩信大本营的兵权已被刘邦夺取了,派韩信攻齐也不过是张空头支票,韩信能不能招募上兵、能不能打败齐国,这也不确定。在自身还焦头烂额的形势下,只能顺着形势发展走一步看一步了。

对于韩信来说,自己带兵打仗那是真刀真枪拿性命换来的,你郦食其动动嘴皮就得个广野君的封号,再动动嘴就能使齐国真心归汉了吗?或者是嫉妒心驱使怕郦食其抢去自己的功劳,或者是没有收到汉王退兵的命令,再加上蒯通的耳边吹风,于是韩信发动了对齐的突然袭击。

其实,韩信攻齐是有他的私心的。从《史记·高祖本纪》中我们可以看出,韩信在攻下齐国后,不是立马回兵救援刘邦,而是派人送信给刘邦,试探性的要做代理齐王,“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刘邦何等聪明,索性就封韩信为真正的齐王,韩信这才带兵攻击项羽后方,减轻了刘邦的压力。

就在齐王让郦食其去劝韩信罢兵时,郦食其没有答应,他也深知韩信是不会罢兵的,这更是徒劳无用之举,去游说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岂不是对名士的最大侮辱?

于是,狂傲的郦食其大骂齐王田广:“干大事业的人不应该拘泥小节,有大德的人也不能怕别人责备,你老子我不会替你再去游说韩信了!”然而他太过于自信了,这更加激怒了齐王田广,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他,于是愤怒之下,烹杀了郦食其,这年郦食其66岁。四、后世评价

后世对郦食其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更多的是趋向于最后结局的惋惜。唐代诗人李白《梁甫吟》中有“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表达了对高阳酒徒郦食其的赞赏之情。

相比刘邦建立大汉的开国功臣来说,郦食其稳重不如萧何,谋略不如张良,机智不如陈平,但他脾性与刘邦很投,并为刘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死让刘邦感到很惋惜,他的后代因此也受到了不错的待遇。

从政治赢家到失败人生,这其中看出郦食其作为一名政治说客,其游说能力还是挺厉害的,其口才还是很有魅力诱惑性的。他凭借渊博的学识和人心向汉的口才技巧,帮助刘邦游说列国,争取到了列国的支持,肃清了刘邦和项羽争霸路上的很多障碍,在反秦和楚汉相争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郦食其的不足之处就是他太狂妄自大了,他的几次冒险主义将自身置于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在田广以死相逼要其劝韩信罢兵时,他更是高傲不屈,过度自信,临死前喊出了“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的话语,终不为田广游说而被烹杀。

在政治上,郦食其是一个大赢家,然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他却成了一个失败者。

标签: 郦食其汉朝

更多文章

  • 咸丰帝后宫妃子的妃位有多低?和妃位俸禄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咸丰,清朝

    你们知道咸丰帝妃子妃位为什么会普遍特低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大家都知道,清朝咸丰帝的后宫妃位是最低的,在他的后宫里面,很少有妃位的妃子,大多数都是答应和常在这种普通的职位。很少有高的,大家可能说是这些女子并不惹咸丰帝喜欢,所以自然妃位都不是很高。你如果这么认为那就错了,据史料记载,有好

  • 武则天都做了哪些方面的改革?都有哪些贡献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武则天

    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唐高宗的皇后、武周开国皇帝,当代称则天顺圣皇后,或武后(遗诏退称皇后),后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执掌君权因而得到正史追认的女性皇帝。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迁。唐高宗时复为昭仪,谋废得到唐太宗托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儿佳

  • “一骑红尘妃子笑”,杨贵妃喜欢吃的荔枝来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唐朝

    古代北方达官贵人为了吃到新鲜的荔枝,专门开辟了从南到北专运荔枝的“荔枝道”。从常理看,南国距长安千里之遥,再快的马也不可能在荔枝保质期内抵达。那么,杨贵妃所食荔枝来自哪里?荔枝如何送达长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贵妃嗜食荔枝。经过晚唐诗人杜牧的演绎,世人一提到杨贵妃与荔枝

  • 宋皇后为何会阻止赵匡义登基称帝?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皇后,宋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宋皇后的故事。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晚,赵匡胤和胞弟赵匡义喝完酒后,回到寝宫安寝,次日凌晨暴毙。赵匡胤驾崩后,赵匡义进入宫中,在皇陵之前行跪拜之礼,并接受百官跪拜完成登基大典,成了大宋的第一任皇帝

  • 慈禧真正掌权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不自己加冠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称帝

    提起历史上极有名气、颇具传奇色彩的慈禧,恐怕哪个中国人都能说上两句,没有人会对她多陌生。在这位老佛爷驾鹤西去之后,便有了那个谥号——孝显钦太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太后是叶赫那拉氏一族的人,清代的皇太后,也就是咸丰皇帝的皇妃,亦是同治皇帝的亲生母亲。慈禧在

  • 邓艾通过阴平取得最后的胜利,仅仅只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艾,阴平

    公元的263年,钟会带着部队去攻击蜀国。钟会当时带着主力部队在东路,在剑阁被蜀国的部队阻挡到了外面,没有办法继续推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西路的邓艾带着魏国部队在把沓中占领以后,跟钟会提出来了从阴平这个地方偷过去,直接到达涪城,那样的话,剑阁的部队肯定要回防

  • 齐桓公和管仲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春秋

    齐桓公和管仲是什么关系,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话说齐襄公在位时荒淫无道,恶名远扬,管仲对至交鲍叔牙说道:“襄公必有奇祸,不能长久,他无子嗣,继位者必是其弟“子纠”或者“小白”,你我各教一人,待立嗣之日互相举荐”,叔牙应允。二人求见襄公欲为师,襄公问二人才学皆对答如

  • 关羽因为性格导致兵败被杀 关羽为什么还能获得武圣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三国

    对关羽武圣称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历史上,在很多行业里面都有非常接杰出的人才,在这些行业达到登峰造极的人,往往会被封为圣人。我们所常知圣人,就是文学方面的孔圣人。中国几千年,也只有他一个人,能在这方面被封圣。而在武道方面的圣人,就是我们男人都喜欢的

  • 寿王李瑁人生到底有悲凉 “隔壁老王”就是他的亲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李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寿王李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瑁不是亲生的吧?要不他爹娘怎么给他取这么一个破名字?瑁字拆开,老王住在隔壁,还送给他一顶“帽子”?以上当然玩笑,古代人可还没懂得“隔壁老王”这个梗。不过玩笑归玩笑,李瑁身边确实有一个“老王”,而且还狠狠地捅了他一刀,而这个“

  • 曹操在处死吕布时,为何要问刘备而不是郭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在决定是否处死吕布时,身旁明明站着郭嘉,为何偏要问刘备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公元198年,曹操携刘备一起攻打吕布据守的下邳,并将这位有着“飞将”称号的绝世武将擒获。在曹操面前,求生欲望颇强的吕布不断地求情:“如果曹公得到我吕布,我便任你驱驰。明公带步兵,我带骑兵,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