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什么才是他最大的病根?

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什么才是他最大的病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12 更新时间:2024/1/23 10:06:48

袁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提起三国袁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

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牙。

可是他最大的缺点和软肋,或者说一切问题的根源还不在于此。

那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呢?

一次,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数名大将斗战华雄不过,眼看无人能敌,关羽自告奋勇欲要杀敌。其他众将或无言、或不语,都默然处之、静观其成。

袁术却不知哪一根筋突然“大跳”,很“不爽”、很不痛快地大声身喝道“你一个小小的弓马手,也敢插话,快快给我滚粗!”

意图很直接、很粗暴:当今天下,是我们“大人”的事,哪有你们小辈的份。

你看,《三国演义》中,袁术出场不少、说话却超不过“五句”。但这仅有的几句发言,却充分展现出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高贵、自尊、优越和高人一等。

他认为自己很“牛逼”,却永远在别人那里证明不了,这才是他最大的病根。

一、别人都是“游侠”“健侠”,他却是“气侠”

袁术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的毛病,早在少年时就有所展现。

东汉末年,朝纲衰微、中宫堕落,宦官横行无忌。很多仁人志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或参军、或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行侠仗义,留下众多“侠名”。

如少时董卓,纵横西北、彪悍豪迈,时称“健侠”;早年吕布,一路厮杀、独步天下,人称“飞侠”;早期甘宁,腰悬铜铃、叱咤江湖,尤好“游侠”。

同样身处侠义横行的三国早期,袁术却被史书评为“气侠”。

《魏志》载“袁术自公路,为长水校尉,好奢淫,骑盛车马,以气高人”。《何进传》《袁术传》也记载袁术“尚气侠”“以侠气闻”。

同样是“侠”,一个“气”字却勾勒出袁术的与众不同。

好的方面,他气概不凡、道气长存、士气如虹,在十常侍之乱群龙无首之际,率先突围、冲入皇宫,“振危急、赴险厄”,一举铲除了宦官势力。

可更多的时候,这个“气”字体现在他意气用事、傲气凌人、盛气逼人等坏的方面。

“气侠”袁术,的确也是一个很会“气人”的人。

二、自视甚高、气跑“战友”、众叛亲离

袁术的很多毛病,都是从这个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病根上来。

比如刘备趁乱占据徐州时,袁术闻知,第一反应竟是没来由地侮辱对手:“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

刘备少说也是当年与袁术一起讨伐董卓的一路“援军”,更兼之多年来征战沙场,就连曹操都为之侧目。

袁术眼中却根本没有这号人物。

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他傲慢自负、无知偏见、有复仇心态。但根本原因还是他内心疯狂的自我优越感作祟。

昔日一无所有的刘备,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一方诸侯”,和他平起平坐。所以他迫切地像找到自己身上有、刘备身上没有的优势。我是“名人”,你是“凡人”,比来比去,还是我“袁高贵”比你优秀。

又比如,在曹操攻打兖州时,他一意孤行认为此战的战略重心在封丘,多次不听谋士建议和劝阻,最后被打的“流离迸走,几至灭亡”,成为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

这场失败完全是袁术不知审时度势、自视甚高的鲁莽行动。遭此惨败,固然是因为他“勇而无断”的“气侠”性格,但根子上还是因为他急迫地想表现出自己的优秀。

一个想表现的比谋士更有“谋”、比武将更尚“武”的统帅,必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袁术三番五次的骄横轻人、自视甚高,久而久之,自然人才不归附。

不得人心的袁术,最终也会被人心抛弃。

三、“诤言”变“恭维”,等待他的只有“深渊”

侍奉这么一位喜怒无常、固执己见的“主子”,人丁兴旺的袁术阵营内部,难道就没有人能敲打和警告他,让袁术认清自己吗?几乎没有。

三国战场上,很多英雄豪杰都清醒的看到袁术的缺点和软肋,知道他不行。

曹操煮酒论英雄,说他是“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反复无常的吕布,认为他“喜为大言以诬天下”,比自己还不靠谱;谋士陈登一针见血地评价他“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你看,敌军阵营,大家都清醒的看到袁术其实并不怎么优秀,不怎么会打仗,只是有副“空架子”而已。可是,自己阵营内部,却少有人却提醒他。

因为,提醒他也没有用。当局者迷,这种脾气比本事大的人,身上有一种执念,你的“善意”与“诤言”,在他那里就会变成“忤逆”和“冒犯”。“直言”者受罚,与其发言,不如选择沉默。

更可怕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沉默与虚伪就会变成恭维与奉承。袁术小有所成后,到处听到的都是:真牛!你比你哥牛!你比曹操牛!天下你最牛!

长期被恭维环绕的袁术,决定玩一把大的,来证明自己真正的优秀和与众不同。

一切都是那么顺水推舟、自然而然。拿到传国玉玺后的袁术,自我感觉良好的本心再次轰轰来袭:我本来就很优秀,如今天命又所归,若是我不先称帝,你们谁能知我牛。

果不其然,袁术第一个称帝了。可没想到的是,这次迎接他的不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口水与硬拳。

一夜之间,袁术在强敌如林的环境过早称帝,成为众矢之的,变成了“出头鸟”“先烂椽”,加速了走向灭亡“深渊”的步伐。

明明有资本、有机会,却非要当赌徒、争风光。袁术所成所就因名声而塑,所做所为也因名声所累。

《三国志》陈寿定评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三国征战中,成败乃兵家常事,输有输的胸襟、败有败的气度,很多时候,非因人谋,势所定也。而袁术,不分青红咋白,始终觉得自己根正苗红,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最终没人认账、眼高手低,沦为小丑,让人觉得他不但无谋,更是无德。

极尽讽刺的是,袁术临死前,身陷绝境,弹尽粮绝、饥渴难耐之下,第一反应竟是向下人索要“蜜水”解渴。此时,门外饿殍遍地、前途生死未卜,连服侍袁术厨子都看不下去,狠狠地回了句“止有血水,安有蜜水!”

一生听惯了恭维与“捧杀”的袁术,听此言语,或羞愧、或自责、或遗恨,在床上大叫一声而吐血身亡。

他再也过不上别人眼中的“牛逼”生活,更永远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标签: 袁术东汉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鱼玄机的一生?她的一生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鱼玄机,唐朝

    鱼玄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小小女童初露锋芒唐会昌四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名女婴呱呱落地。她的哭声响彻云霄,惊醒了墙角的蔷薇,孩子父亲看着那努力盛放的蔷薇花朵,再看看怀里哭闹着的孩子,唤她“幼薇”,孩子母亲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幼薇的童年,都是伴着父亲的读

  • 四阿哥胤禛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三阿哥胤祥一个“盟友”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胤禛,清朝

    “九子夺嫡”,四阿哥胤禛真的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一个“盟友”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四阿哥胤禛本是太子胤礽一党的重要人物,这要先分析四阿哥胤禛是何时脱离太子胤礽阵营,何时起意参与“九王夺嫡”的,想参与“夺嫡”有夺嫡的实力和夺嫡的能力才行。比如大阿哥胤褆第一次在热河木兰秋狝神头

  • 他是曹操麾下的猛将,最后因救曹操而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典韦,三国

    典韦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烽烟四起。在这个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不少枭雄为了自身安危着想,都会有不少“保镖”随从。比如在刘备的一生中,就得到了陈到、赵云等人的护卫,这是刘备可以历经多次艰险,却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的重要原因。而就曹操来说,在起兵

  • 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靠什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禅,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三国里,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刘禅能知人善任,政权稳固,重现实轻面子,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这又岂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能

  • 唐德宗李适是怎么登基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德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德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中兴之主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的烽火中化为昔日的繁华一梦。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终于坐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为了唐代的第九位君

  • 曹洪曾救过曹操,曹丕为什么还要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三国

    曹操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在起兵的过程中,得到了家族中两位兄弟的帮助,他们就是曹仁、曹洪。两人战功显赫,帮助曹操开基创业,一直忠心耿耿,特别是曹洪,他还不顾自身安危,救过曹操的性命。按理说,曹洪既是宗室,也是开国元勋,还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丕应该对他礼遇备

  • 秦武王嬴荡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史书中说他是被鼎砸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秦武王

    你知道秦武王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史书上对于嬴荡举鼎,被鼎掉下来砸断腿骨,流血过多而死这件事的记载,是碎片化的。有非常多的史书都记载了这件事,但是记载都不完整。那么,秦武王嬴荡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上记载这件事,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呢?我们先来清理一下,史书上对嬴荡事件的记

  • 嘉庆只看到和珅坏的一面 和珅好的一面嘉庆有看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与嘉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因为执政时期,惩治了和珅,使得嘉庆皇帝的知名度大增,另外在嘉庆皇帝执政期间整顿吏治,惩治官员的腐败之风,重新起用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一些因为直言而获罪的官员,这一系列的政策,对于当时的腐败的内

  • 25岁成太后掌权16年,邓绥的一生太过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邓绥,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邓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年以前,一部恢弘大气的《甄嬛传》让我们领教了封建社会宫斗的残酷真相。要想决胜后宫,绝色美貌、狠毒手段、高贵出身背景、过人才学以及皇帝的情有独钟,缺一不可。在东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绝色太后,名叫邓绥,她不但在后宫争斗中大获全胜,

  • 国库被偷九百万两白银,道光皇帝最后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道光,清朝

    道光皇帝是清朝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更是被人们戏称为“抠门皇帝”。不过道光皇帝大概也是清朝最倒霉的皇帝了,他吃过一次大亏,居然被人偷走九百多万两白银,到最后却抓不到贼、追不回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又是谁这么大胆偷走了道光皇帝的银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事情还得从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