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来瑱是什么人?为什么安史之乱后他就被杀掉了

来瑱是什么人?为什么安史之乱后他就被杀掉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12 更新时间:2024/1/19 16:16:3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来瑱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张巡之所以之比鲁炅、来瑱名气大,主要是因为在大唐帝国收复长安、洛阳时就死了;如果张巡多活几年,后来会是什么结局,没有人会知道。

来瑱在开始,也称得上忠心可表天地,而后来呢?面对皇帝的调令,竟然想方设法的拒绝。

李光弼在开始,也称得上忠心可表天地,而后来呢?面对帝国都城沦陷,面对皇帝陷入危难之际,李光弼竟然按兵不动。

仆固怀恩在开始,也称得上忠心可表天地,而后来呢?比李光弼走得更远,因为他公然率众造反了。

如果张巡撑过那个坎,很大概率上也可以混成一方节度使的,而混成一方节度使后,还会乖乖服从皇帝的调动吗?这个实在难说的很。

因为皇帝一个劲任由太监胡折腾,手握兵权的节度使,谁也会感觉叔可以忍婶不能忍也。在此时此刻,你让一个手握重兵的人,还要表现出一副,皇帝是王八旦,我也要永远忠于皇帝;皇帝想杀我,我也要忠于皇帝的样子,多少是有些强人所难的。

因为一个人忠君爱国的思想没有深入骨髓,怎么可能接受这种事实呢?

史思明之乱平定前夕,中央政府调动来瑱时,来瑱就开始和皇帝哩个啷了。总而言之,来瑱的态度非常简单,那就是我非常乐意接受中央政府的调动,只是下面的将士纷纷表示襄阳不可一日没有来大帅。看到襄阳的将士大呼小叫,皇帝终于不敢调动来瑱了。

明年,诏瑱还,瑱安襄、汉,士亦宜其政,因讽众留己,而外示行;至邓,复诏归镇。

后来,李光弼率军南下了,迫于李光弼造成的军事压力,来瑱终于决定到中央政府报道了。

光弼未至河南也,田神功平刘展

后,逗留于扬府,尚衡、殷仲卿相攻于兖、郓,来瑱旅拒于襄阳,及光弼轻骑至徐州,史朝义退走,田神功遽归河南,尚衡、殷仲卿、来瑱皆惧其威名,相继赴阙。

李光弼南下后,来瑱其实也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上策:自然就是继续赖在自己军区不走,并且随时准备武力对抗中央政府;总而言之,我的地盘我作主。后来的河北藩镇,对中央政府大都是这种态度。

但是迫于李光弼的威名、压力,来瑱终于还是不敢玩这种高难度的动作。

中策:就是亲自到中央政府报到,但是在离开自己军区前,让自己的亲信们牢牢控制着相关军队。总而言之,我到中央政府后,皇帝好说好商量,啥也好说,如果皇帝敢对我动粗,你们看着办吧!

下策:就是赶紧无条件的到中央政府报道,怎么表现得驯服,就怎表现。皇帝一看你彻底服软了,也许会放你一马的。

哪种选择好呢?

上策看起来不错,其实是毒死人不偿命的毒药。且不说,来瑱未必能扛住李光弼的军事压力,就算能扛住这一轮压力,面对中央政府压倒性的实力,来瑱能扛几轮呢?

下策呢?好像很危险,其实也没有多危险。说一千道一万,来瑱手握重兵,虽然一再和中央政府玩哩个啷,但是在关键时候,还是到中央政府报道了。

如果皇帝借机把他杀了,以后手握重兵的大佬,只要和中央政府有点过节,谁还敢轻易到中央政府报道呢?

但是人们在上中下三策徘徊时,通常总会选择中策。因为乐观的看,中策可以吸取上下两策的优点,淡化上下两策的弊端。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中策也会吸取上中两策的缺点,更会淡化上下两策的优点。

不管怎么说,来瑱到中央政府报道时,选择了中策。这种选择,很快让他进退失据了。

来瑱虽然让自己的亲信控制着襄阳,但是他本人已到了中央政府,所以皇帝想怎么收拾他,也就是一念之差的事。

而且他做出这种布置,本身就让皇帝感觉他没有真正驯服自己,留下来,有可能是个危险。所以,皇帝难免会想着除掉他。

当然了,因为来瑱的亲信控制着襄阳,皇帝在动来瑱时,心里那是充满了犹豫。所以,来瑱到中央政府报道后,皇帝对他一直很优待。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随着安史之乱马上就要结束,皇帝难免会调整政策的。在这种背景下,来瑱的前途就有点不妙了。于是,简单的一番运作后,皇帝就逼杀了来瑱。

当然了,皇帝的反面行为,通常都会有奸臣给背锅的。

所以皇帝杀来瑱的锅,就由大太监程元振背了。

初,来瑱在襄阳,程元振有所请托,不从;及为相,元振谮瑱言涉不顺。王仲升在贼中,以屈服得全,贼平得归,与元振善,奏瑱与贼合谋,致仲升陷贼。壬寅,瑱坐削官爵,流播州,赐死于路。

来瑱之死,标志着中央政府削藩的步子开始越走越急了。

总的来说,来瑱虽然有军阀的倾向了,但是也仅仅是有一些倾向。在一个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时代,来瑱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必死之罪。但是在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唐帝国,如果这都是必死的罪(亲自到中央政府报道都无法赎回),充满危机感的大佬,肯定多的是。

更主要的是,当时被皇帝逼死的军方大佬并不是只有一个襄阳节度使来瑱;同华节度使面对皇帝的威逼,更是吓得当时就自杀了。

同华节度使李怀让为程元振所谮,恐惧,自杀。

当然了,类似的锅,皇帝是不能背的,所以官方说到这些事时,都是大太监程元振惹的祸。

在这种背景下,各大军区有意无意的实现了某种默契,于是皇帝对各大军区的调动,突然失灵了。

由是藩镇皆切齿于元振。

因为这样发展下去,各大军区的主官恐怕都充满了危机感,因为皇帝既然可以这样弄死襄阳节度使、同华节度使,其它节度使一样随时可能被杀的。

而最先出现的问题,就是来瑱从前坐镇的襄阳,马上失控了,因为来瑱的亲信梁崇义,马上在襄阳打出了要为来瑱讨说法的旗号,并且得到众多人的响应。

关键是,面对梁崇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皇帝只能接受梁崇成为襄阳节度使的事实。

真是一波还不及,一波又来侵袭。

安史之乱还未彻底结束,襄阳又失控了。

初,长安人梁崇义以羽林射生从来瑱镇襄阳,累迁右兵马使。......崇义寻杀昭及南阳,以其状闻,上不能讨。三月甲三,以崇义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留后。崇义奏改葬瑱,为之立祠,不居瑱听事及正堂。

当然了,这只是冰山一角罢了。事实上,当时所有的军区都有意无意的失控了。

而在此时,吐蕃突然大举入侵,这一折腾,大唐皇帝当时就只能跑路了。

因为,仆固怀恩为代表的朔方军,现在已走上了邪路,估计也是不能指望;关键是,仆固怀恩驻扎在山西,一副要夺取山西的样子,山西的驻军估计也是不能指望了。坐镇中原的李光弼,现在也一副害怕被奸臣干掉的样子;襄阳的梁崇一副为来瑱鸣不平的样子,估计也都不能指望了。

这些人都不能指望,河北那种军事力量,就更不要指望了。所以皇帝想了又想,终于发现,如果在长安城与吐蕃军队作战,就有可能让靖康之耻提前上演了,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马上转进了。

在这种背景下,大唐帝国都城长安,再一次莫名其妙的沦陷了。

上一次,面对安禄山进入,潼关失守后,长安城也是没有经过任何战斗,就沦陷了。这一次,面对吐蕃人的进攻,长安依然没有经过任何战斗,也迅速沦陷了。

面对皇帝这种神奇的操作法,用大道理去看,实在有些神经得不可理喻了。但是,皇帝如果真的死守帝国都城,会是什么结果呢?

看到皇帝出逃,又需要军方大佬们站队了。

因为在此时此刻,你是要向皇帝表忠心呢?还是趁机对皇帝落井下石呢?或是在旁边看皇帝的笑话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

这就好像,股市现在正在剧烈波动,有人说它会大涨,有人说它会大跌,你现在有大笔钱在股市,你应该怎么做呢?

李光弼认为局势不明朗,所以拿着钱一直在观望;仆固怀恩认为股市会跌,所以有意无意的开始抛出手中的股票;郭子仪认为股市会大涨,所以卖房卖地拿钱买股票。

结果呢?李光弼、仆固怀恩赔得爬上天台的心都有;而郭子仪却是一下赚得盆满钵满,成为全国首富。

标签: 来瑱唐朝

更多文章

  • 袁术真正的致命伤是什么?什么才是他最大的病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袁术,东汉

    袁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提起三国袁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牙。可

  • 如何评价鱼玄机的一生?她的一生幸福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鱼玄机,唐朝

    鱼玄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小小女童初露锋芒唐会昌四年,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一名女婴呱呱落地。她的哭声响彻云霄,惊醒了墙角的蔷薇,孩子父亲看着那努力盛放的蔷薇花朵,再看看怀里哭闹着的孩子,唤她“幼薇”,孩子母亲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幼薇的童年,都是伴着父亲的读

  • 四阿哥胤禛在九子夺嫡中,真的只有三阿哥胤祥一个“盟友”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胤禛,清朝

    “九子夺嫡”,四阿哥胤禛真的只有十三阿哥胤祥一个“盟友”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四阿哥胤禛本是太子胤礽一党的重要人物,这要先分析四阿哥胤禛是何时脱离太子胤礽阵营,何时起意参与“九王夺嫡”的,想参与“夺嫡”有夺嫡的实力和夺嫡的能力才行。比如大阿哥胤褆第一次在热河木兰秋狝神头

  • 他是曹操麾下的猛将,最后因救曹操而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典韦,三国

    典韦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烽烟四起。在这个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不少枭雄为了自身安危着想,都会有不少“保镖”随从。比如在刘备的一生中,就得到了陈到、赵云等人的护卫,这是刘备可以历经多次艰险,却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的重要原因。而就曹操来说,在起兵

  • 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靠什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禅,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三国里,刘禅领导的蜀国一直处于弱势,刘禅能知人善任,政权稳固,重现实轻面子,使百姓免受战争涂炭,这又岂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能

  • 唐德宗李适是怎么登基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德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德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中兴之主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的烽火中化为昔日的繁华一梦。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终于坐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为了唐代的第九位君

  • 曹洪曾救过曹操,曹丕为什么还要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三国

    曹操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在起兵的过程中,得到了家族中两位兄弟的帮助,他们就是曹仁、曹洪。两人战功显赫,帮助曹操开基创业,一直忠心耿耿,特别是曹洪,他还不顾自身安危,救过曹操的性命。按理说,曹洪既是宗室,也是开国元勋,还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丕应该对他礼遇备

  • 秦武王嬴荡究竟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史书中说他是被鼎砸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秦武王

    你知道秦武王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史书上对于嬴荡举鼎,被鼎掉下来砸断腿骨,流血过多而死这件事的记载,是碎片化的。有非常多的史书都记载了这件事,但是记载都不完整。那么,秦武王嬴荡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上记载这件事,有没有更深层的含义呢?我们先来清理一下,史书上对嬴荡事件的记

  • 嘉庆只看到和珅坏的一面 和珅好的一面嘉庆有看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珅,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与嘉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嘉庆皇帝作为清朝的第七位皇帝,因为执政时期,惩治了和珅,使得嘉庆皇帝的知名度大增,另外在嘉庆皇帝执政期间整顿吏治,惩治官员的腐败之风,重新起用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一些因为直言而获罪的官员,这一系列的政策,对于当时的腐败的内

  • 25岁成太后掌权16年,邓绥的一生太过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邓绥,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邓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年以前,一部恢弘大气的《甄嬛传》让我们领教了封建社会宫斗的残酷真相。要想决胜后宫,绝色美貌、狠毒手段、高贵出身背景、过人才学以及皇帝的情有独钟,缺一不可。在东汉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绝色太后,名叫邓绥,她不但在后宫争斗中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