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手中连实权都没有 曹操为什么还要挟持在手里

汉献帝手中连实权都没有 曹操为什么还要挟持在手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933 更新时间:2024/2/13 5:04:5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汉献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曹操挟天子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也正是因此,很多人对于曹操的作为表示不能接受,不认同。但是曹操的头脑非常清醒,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更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当时的天子汉献帝,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了,曹操为什么还要挟持他在手里?曹操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用呢?

我们看《三国演义》,最常听到的一句话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的故事里有三国时期的两个十分重要的人,曹操和汉献帝。

1. 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这一年对于大汉而言是多事之秋,因为西凉老贼董卓祸乱朝纲,把持朝政。更可恶的是,老贼看不惯少帝刘辩,于是废除其帝位,将仅8岁的刘协推上历史的舞台。

也是这一年,39岁的曹操以利剑刺杀董卓未遂,却因此而成为天下著名的英雄,随后散尽家财,募集兵勇,于陈留发起剿贼檄文,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建安元年的八月份,经历了被多方诸侯所嫌弃的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终于找到了一个归属地,就是许昌。曹操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成功将刘协迎回自己的地盘。汉献帝此时对曹操只有感恩戴德,但是,他却没看得出来曹操筹划许久的以天子令诸侯的狼子野心。

有人说,此时的汉献帝已经不算是皇帝了,诸侯手握重兵,各自为政,曹操如此岂不是徒劳无功的吗?非也。举个例子,现任英国女王也没有实权,她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名义上的统一。汉献帝的作用就是如此。曹操就是想借汉献帝的名义或安抚、或命令、或封赏诸侯,以此来一步步蚕食掉自己的对手。

2. 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曹操第一步就是准备以天子名义对付自己在北方最大的敌人,名曰四世三公的袁绍。袁绍实力很强大,但他对权力和地位有着很强的欲望,而这就让曹操得以一击即胜。

曹操的地盘在许昌,是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四世三公的袁绍,其根据地则是在冀州,也就是如今的河北省一带。一山不容二虎,曹操很快就动手了。建安二年,曹操借天子名义下发圣旨,以北海太守孔融为使者,前往邺城宣布封赏,封袁绍为大将军,赐给他弓箭、符节等等军需物资,并且让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算是在官方意义上承认袁绍在北方一哥的位置。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少诸侯都能看出曹操这一招,仅是委曲求全罢了,以崇高的地位和权力(曹操啥都不损失)来迷惑住袁绍,以拖延时间不断发展。天下诸侯,只有袁绍以为曹操这是向自己认怂。袁绍脑袋发热,但是他手底下的谋士如田丰许攸等,都是当世英杰,很快就识破曹操的奸计。不过很可惜的是,此时的袁绍,已经是油盐不进,一心想的就是自己当了大将军,成了北方最牛的诸侯王。

曹操种下了种子,很快就开始收获了。在建安四年,曹操和袁绍兵拒官渡,双方实力悬殊太大,世人都认为这一战,四世三公的袁绍必胜,而宦官世家出身的曹操必败。可是,此时的曹操,已经在天时(曹操代表大汉正统)、地利(曹操并无后顾之忧)、人和(曹操手下文臣武将繁多),三点上,曹操完胜袁绍。所以,此战,袁绍必败。

而在北方交战的同时,曹操也顾及到自己身后的一位英雄人物,那就是刘备。刘备是三国诸侯里比较励志的一位,因为他是从织席贩履做到了蜀汉皇帝的,算是屌丝逆袭的成功典范。曹操与袁绍交战的时候,刘备是在徐州当名不正言不顺的徐州牧的。

曹操在与袁绍交战的时候,不断地以天子名义表刘备为豫州牧、左将军,以同样的方式,稳住了躁动不安的刘玄德,刘备也是个极其看重地位的人,于是曹操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并且,曹操后来更是将刘备根据地徐州攻占,将刘备军打的是支离破碎。解决后顾之忧后,曹操在官渡之战全力以赴,终将北方大敌袁绍击败,其后,再以大汉天子名义剿除北方各地的小路叛军,最终达到一统北方的宏伟夙愿。

3.赤壁之战,三分天下

曹操成功的诠释了什么叫每战皆出师有名,每战他都代表了正义一方,这就是曹操在天下这个棋盘上布下的最大的局,或许其他人也有如此的眼界,可是没有曹操的天时地利。在解决完自己北方最大的敌人袁绍之后,曹操的眼界就放到了南方了,也就是整个天下了,而这个时候,汉献帝的作用愈发显得十分重要,以他的身份加上曹操的实力,基本上“大汉天子”说啥那就是啥。

建安十三年,曹操以天子名义废除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己也被封为汉朝丞相,位极人臣。不仅用大汉天子挟制诸侯,曹操适时还给自己抬升地位,这也是相当的皮。眼界放开了,天下就剩下刘备和孙权是他最大的拦路虎。在攻伐之前,曹操给东吴的孙权封赏过,给荆州的刘备也封赏过,大都是一些闻所未闻的虚职,但却可以收买人心,安抚臣心,笼络百姓。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曹操想以同样的方式谋取孙刘,却不料输在了自己的骄傲任性上。建安十四年,曹操与孙权、刘备相拒于赤壁,这是曹操生平第二个大战,第一个就是官渡之战,大获全胜的。赤壁之战,闻名历史,是一次十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孙刘两家,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协调下,终达成共识,组成联军一同抵御北方的曹操,并且这一战击破了曹操谋划天下的大局。

经过这一战,曹操心气就没那么高了,谋局天下从一开始的势如破竹,大大咧咧,到如今谨小慎微,步步为营,曹操变得更加沉得住气了,这也为后来曹魏天下延续几十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标签: 曹操汉献帝

更多文章

  • 那些被秦国收容的人才们!秦国虽小却最能容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战国,范睢,张仪,李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那些被秦国收容的人才们!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秦国偏处西方,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小,不被中原各国看重。大都认为秦人多诈,好奸谋,恩威并施,成大事不拘小节。秦国人甘茂谋事如神,受秦王之命伐韩,料定秦王会因久战无功,轻信人言,召回自己,使前功尽弃,特意与秦王定约,以坚秦王之心

  • 曹操曾经几次险些丧命!这几次曹操都是怎么逃脱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险些丧命事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许劭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小字阿瞒,一名吉利。喜爱游猎和歌舞,有权谋,多机变。在历史演义中,曹操被刻画为一个胸怀大略却又疑心重重的奸雄形象,与各路诸侯争霸天下。曹操的一生作为,为曹魏政权的

  • 春秋时期的孙武和孙坚是祖孙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孙武,孙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春秋时期的孙武和孙坚是祖孙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武本是春秋时期齐国人,是著名的兵家始祖,帮助吴王阖闾训练士兵,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几乎灭亡楚国。后在吴国归隐,再也没有离开过吴国。孙坚是东汉末年江东人,三国前期著名的诸侯将领。战功卓著,是东吴帝国的奠基人。带领手下

  •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多大的把握 曹操为什么不趁机放火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草船借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弓箭作为一种远程杀伤性武器,它的主要作用是杀伤敌人,打破敌军的阵形,一箭毙命的箭十分少。军队作战时,万箭齐发并不讲精度,并不要求一枝箭就要射死一个敌人,而是讲求覆盖得全面而连续。万箭齐发就是要全面覆盖的结果,三段连续

  • 李隆基登基当上皇帝之后 第一件事情为什么是杀自己的姑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太平公主

    还不知道:李隆基杀姑姑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盛世的朝代了,并且当朝也出现过非常多的著名皇帝,比如武则天,李世民,李渊等等,他们为唐朝都是打下了半壁江山做了不少的贡献,但是皇宫里的情况,其实皇宫里面的生活不像大家向往的那么美好,里面也是暗

  • 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 为什么见到董卓就不说话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董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刘皇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室宗亲”,这是刘备身份的“标签”。在汉末乱世,刘备靠“汉室宗亲”,“忽悠”住了土豪张飞、杀人后逃亡的关羽、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为自己挖到了第一桶金。500装备还算精良的乡勇和两个武艺超群的义弟,让刘备有了投靠任何一

  • 朱由校登基第一件事不是为国家,竟是迎娶自己的奶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由校,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由校,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明朝作为古代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政权,在漫长的两百七十六年当中,曾出现过不少让人觉得荒唐的帝王。但让我个人感觉而言最牛的还是要数明熹宗朱由校了。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皇长子,虽是皇长子但却并不受人待见因为他的父亲朱常洛是他爷爷酒后

  • “曹魏第一大将”夏侯惇,独眼一样实力超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惇,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夏侯惇,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他就是夏侯惇。夏侯惇的少年时期,在乡里就非常有名,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后来曹操起兵后,夏侯惇就跟随了曹操,算是曹操阵营中最早期的将领,深受曹操的器重,他也是曹魏政权的第一位大将军,武官中的地位最高者,后来被封了高安乡侯。作为元老将领,夏侯惇

  • 神童甘罗为何十二岁就能做宰相?甘罗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朝,甘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神童甘罗为何十二岁就能做宰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这片大地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能力震撼着后世的我们。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可惜的人才,他们能力突出,令人赞叹,但是却英年早逝,

  • 盘点配享明成祖朱棣庙廷的四大功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明朝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中,明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朱棣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