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三大战神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被高估的三大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72 更新时间:2024/1/25 8:27:15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要说哪点最吸引人,莫过于军事和政治了,尤其是军事这一块儿,战场上运筹帷幄、斗智斗勇,那真叫一个精彩!古往今来,但凡在军事上战绩彪炳或有重大建树的人,都有好多的崇拜者,比如白起项羽韩信等,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奇才!不过,凡事都有“名不符实”之人,比如下面这三大名将,很多人都以为他们的军事能力很强,一度疯狂追捧他们,可后来才发现,他们的军事水平真的有点名不符实。他们是谁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NO.3 “北宋第一良将”曹彬

从曹彬此人一生中四次大战的表现来看,他的战绩真的是难以上得了台面,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北宋第一良将”,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对皇帝的忠诚,宋太祖、宋太宗对他真的是没得说,“杯酒释兵权”以后仍然让他统帅东路军北伐,他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歧沟关一战10万禁军全军覆没逃回东京,即便如此也仅仅是降为右骁卫上将军,很快又复起,宋真宗即位后当上了枢密使。

可见曹彬的领兵能力着实平庸,遇到对手也是平庸之才时,曹彬还凑合能打,如果对手能力较强,让曹彬带兵绝对是个灾难。“北宋第一良将”,纯属宋朝自卖自夸。

NO.2 “飞将军”李广

常听人说起“李广难封”,印象中,李广是一个可以和卫青大将军齐名之人,力大无穷,拉弓可以射穿石头,军事能力突出,古往今来还有许多名人为他写诗惋惜。

综观李广一生,汉武帝其实给了他一次又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比如李广曾与卫青等人各领万骑,独当一面,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将才的重大机会,可是李广却被打得大败,而且被生擒,只是凭一时急智才得以逃回。后来,李广亲历了汉匈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三大战役,几乎没有值得称道的重大军事成就。河西之战中霍去病战果辉煌,而李广是损兵折将,功过相抵,未得奖赏。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延误战机,愤愧中“引刀自刭”。

可见李广“善守不善攻”,他的军事水平和卫青霍去病比真的是差远了!

NO.1 “白袍战神”陈庆之

陈庆之护送北魏宗室元颢,千里挺进,直至攻占洛阳,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他为什么能够这么轻易杀入洛阳呢?又为什么说他以7000人马连续击败数十万敌军的“神话战绩”是谎言呢?事实上,这跟北魏朝廷的应敌策略有关。

当时北魏国内可谓烽烟遍地,各类起义层出不穷,山东一带就崛起了一支邢杲为首的、人数逾10万的起义军。北魏朝臣们经过讨论后一致决定,先讨伐“众强盛,宜以为先”的起义军,再挥师讨伐“孤弱不足虑”的陈庆之。这便是陈庆之得以畅通无阻千里直杀洛阳城的最大原因,魏军主力倾巢而出,一号人物尔朱荣征讨流民未归(他回来后便将陈庆之杀回南梁),二号人物元天穆又出征东边的邢杲,所以才给了陈庆之机会。《魏书·元天穆传》记载,陈庆之其实是“乘虚陷荥阳”。因此,陈庆之北伐奇迹的产生,是建立在一路空虚的基础上。既然如此,北魏如何能够出现动辄几十万的大军去与陈庆之作战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南北对立,双方的史官自然会站在己方立场上拼命贬低对方而抬高自己,所以南朝史书浮夸风现象十分严重,而《资治通鉴》参考的正是《梁书》的说法,“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皆克”,战绩是可信的,只是敌军人数,不知道被放大了多少倍。由此可见,陈庆之也许当得起“名将”这个称号,但绝非那种能以7000人大破50万敌军的战神。

标签: 战神,盘点

更多文章

  • 蔡珽是谁 为什么年羹尧死后就轮到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年羹尧

    被雍正用来扳倒年羹尧,年羹尧死后,他的死期也近了文/沐浴历史看过甄嬛传的小主们都知道,年羹尧是雍正手下的一位大将,在前期,年羹尧征战沙场,高官爵位集于一身,好不自在。但雍正看着他一点一点的实力集聚起来,心里也担心年羹尧兵权太多功高盖主,在表面上没有说什么,但在暗地里已经开始集聚各方势力,准备将年羹尧

  • 历史上最胖的皇帝 体重把龙椅都坐塌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晋,桓玄

    在古代,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只有生在皇家贵族的人,才能每天过着大鱼大肉的生活,虽说胖一点比较好,在唐朝时,甚至以肥胖为美。但是太胖了也不好,在东晋时期,有一个皇帝就胖到了500斤,可以说是史上最胖的皇帝了。他叫桓玄,他的父亲叫做桓温。他的父亲从小身强力壮,就很能吃,是正常人几倍的饭量。桓玄遗传了

  • 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位将领后来怎么样了 他们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世民

    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人而发动的战争,他为了登上皇位不惜杀掉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这次政变在历史上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李世民上位之后,广招贤才,励精图治,发展农业,勤政爱民,贞观之治就只李世民开创的,使得古代社会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和

  • 军事天才十六岁为曹操献奇计 十七岁就被曹操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

    曹操有很多儿子,个个不凡,最聪明最有才的是最小的儿子曹聪,曹操也最喜欢他,虽然不是嫡子,更不是老大,但曹操多次公开表示:我将来的接班人,就是这小子了。提到曹聪,人们便会想到“曹冲称象”的故事。那一年他才六岁,解决了大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虽然才六岁,但他的智商,已经超过了不少大人,甚至超过了曹操不少谋

  • 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张郃最后一战被诸葛亮下令放箭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张郃

    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以用兵巧变著称,历经曹魏三代君王,曹操、曹丕和曹叡,张郃一生征战天下,功勋赫赫。张郃人生中的最后一战,追击诸葛亮大军到了木门,被诸葛亮的伏兵乱箭射死,一代名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张郃最开始是袁绍的大将,是河北名将,与颜良、文丑、高览齐名,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官渡之战,曹操

  • 马超一世枭雄为什么连个前任都保不住?三国最悲惨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马超,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最悲惨名将,一世枭雄却一个亲人都保不住,临终遗言让人泪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乱世出枭雄,中国古代名人史,向来以成败论英雄,凡成就千秋基业者,哪一个不是满腹谋略,智计颇深,但俗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无论生前自己有多少功过,临死之前或有遗

  • 萧何干坏事,刘邦为什么不怒反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萧何,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何高调干坏事,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怒反喜?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本就是一个疑心病比较重的人,他对谁都是选择不相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亲自来平叛英布等乱军了,其实这也是刘邦的无奈之举。他不来平叛,还有谁能打败英布,这种猛将呢?虽然后来英布等叛军基本上被剿灭了,但

  • 李鸿章手握重兵深受器重,他为什么不是军机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清朝

    手握重兵深受器重的李鸿章,为何终其一生都不是军机大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是一个积聚传奇色彩的王朝,清朝承接明朝,下启民国。人们对于清朝的了解要多于其他朝代。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君主专制朝代,清朝自顺治入关后共经历十位皇帝。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国力

  • 俞大猷为什么没有戚继光出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俞大猷,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同样都是抗倭名将,为什么戚继光比俞大猷出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

  • 在清缅战争中,傅恒起作用了吗?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傅恒

    在清缅战争中,傅恒起作用了吗?扮演了什么角色?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还记得曾经看《还珠格格》,尔康在缅甸战场被俘虏,最后被折磨染上毒瘾的情景。不久前热播的《延禧攻略》中,又一次提到了这场清缅战争,好男人傅恒也是战死沙场,不知道哭死了多少人。清缅战争在乾隆的“十全武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