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宠妃戚夫人是什么身份?她与吕雉之间有何瓜葛?

刘邦宠妃戚夫人是什么身份?她与吕雉之间有何瓜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70 更新时间:2023/12/23 20:04:36

人彘在历史上是一种惨绝人寰的酷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自古以来都说红颜祸水,商代有苏妲己,让商纣王沉迷美色不理朝政;西周有褒姒,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春秋有西施,迷得吴王丢了江山。

红颜祸乱朝纲,国家覆灭,自己往往也死得十分悲惨。

汉朝刘邦的身边也藏着这么一位红颜,她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美女,不仅倾国倾城年轻貌美,更是能歌善舞。

尤其是楚舞和翘袖折腰舞,她更是将古典舞的柔美和自身柔韧的优势结合得淋漓尽致,深得刘邦的宠爱。

然而这样一位绝美俏佳人,竟也没能落得一个好下场,最终被做成了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人彘模样。

妻妾不和

刘邦宠妃戚夫人,并不是什么寻常百姓人家的子女。

汉代《戚伯著碑》上写道,她原来是周王室的后裔,姓姬。因为她的祖父得到奖赏,被封在戚邑,才决定将姓氏改成地名。

她的父亲棋赛戚鳃还是前朝的将领,后来受到刘邦的赏识,成为了辕侯。

可以说戚夫人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从小接受了高等的教育和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她的舞技能够如此出色,另外她还十分精通音律。

试问又有哪位男子不会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呢?

反观刘邦的正妻吕雉,她的容貌并不出色,家世背景远不如戚夫人这般厉害,身上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才能,相比之下显然没有戚夫人那么具有魅力。

所以刘邦出征打仗十多年,全部都是戚夫人从旁作陪。在刘邦疲劳的时候为他跳舞、抚琴消除疲劳,在他受伤的时候一刻不离的陪伴和照顾。

当然吕雉毕竟是皇后,让她必须得有大度量,容纳丈夫的偏爱和冷落,以显示母仪天下。

但是表面表现得再好,还是抵挡不出吕雉那颗发酵醋意的内心。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是激发出了吕雉铲除戚夫人的决心。

耳旁吹风

当时吕雉为刘邦诞下一子,名叫刘盈,吕雉性子是十分强势,刘盈在母亲的影响下反而生的十分软弱,但是因为是皇后的儿子,很自然的便成为了太子。

戚夫人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也生下一名皇子,名叫刘如意。刘邦十分喜欢这个儿子,还常常说如意是最像他的孩子。

哪有母亲不愿为自己的孩子谋个好前程呢。戚夫人的野心很大,她常常在刘邦的耳旁吹风,每天哭得梨花带雨,就是为了能让如意当上太子。

刘邦哪里看得自己的女人天天这么楚楚可怜,有些于心不忍,同时想到刘盈性格软弱,的确不如如意合适,便打算改立太子。

吕雉听了之后,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原本自己就不如戚夫人受宠,这下刘盈再当不了太子,自己未来的地位可不就岌岌可危了,说不定哪天戚夫人就要在自己的头上作威作福了。

这时候皇后的优势可就显露出来的,在文武百官面前,皇后出场的次数自然要比戚夫人要多了,聪明的吕皇后也常常把握机会,挣表现拉拢人心。

所以刘邦一经提出,便遭到了大臣的强烈反对。张良还前来提议,说能够请来上山商山四皓帮助太子,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皇后暗中的支持者。

刘邦见众臣反对,再加上还有四位高人辅佐,觉得刘盈已经建立起了威望,既然如此也就不好再提。

刘邦安排活路

这样一来,白费功夫的戚夫人不就惨了吗?

作为引起事端的罪魁祸首,大家自然都发现了她隐藏的勃勃野心。一些大臣也是对戚夫人产生了怨言,觉得是她妖言惑众,才让刘邦迷失了心智。

然而最棘手的问题,显然是如何处理皇后和戚夫人之间的关系,毕竟事已至此,梁子必然是结下,戚夫人未来的日子必定不会那么好过。

刘邦自然知道皇后的性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宠妃,他为戚夫人安排了四条出路。

他先是将刘如意派去当了赵国的逍遥王爷,远离皇宫之中的纠纷。随后还命自己的心腹周昌进行辅佐。除此之外,刘邦还不忘叮嘱太子刘盈,一定要照顾好戚夫人母子。

做好这一切,他还生怕戚夫人做傻事,语重心长地为戚夫人对唱楚歌,暗示她不要太急,不然要在皇后面前吃亏。

后来宫中有传言,说是樊哙要杀掉戚夫人母子。

樊哙是谁?他不就是吕雉的妹夫嘛,此番肯定是有皇后的授意,刘邦甚至都没有查清真假,直接将他处死了。

要知道樊哙还是刘邦的发小,这说变脸就变脸的做法,不就是为了做给皇后看,告诫她不要轻举妄动。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邦是呕心沥血,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戚夫人,但是戚夫人根本不争气,仍然在皇后的眼皮子地下作威作福。

她还将自己的宫殿改名为鱼藻宫,鱼藻一词选自《诗经》中,表示周王和王后和睦的感情。

但戚夫人又不是皇后,这明摆着就是在挑衅皇后,吕雉自然对戚夫人的恨意也在不断的加重。

刘邦死后,他精心布置下的那些出路还是起了作用,吕雉并没有涉足刘如意,也杀掉戚夫人,只是将她囚禁了起来。

此时的戚夫人但凡稍微聪明一点,也知道自己不应该故意和皇后作对。但是她就是如此的愚蠢,偏偏还写下了这么一首歌,激怒了吕后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戚夫人将自己唱成了一位可怜的女子,还说自己的儿子本该是国王,这让吕后怎能不忌惮。

一气之下,吕后召回了如意将他毒死,还将戚夫人的手脚生生砍断,挖去眼睛,毒哑她的声音,做成了人彘被丢到了猪圈之中。

不久之后,戚夫人便凄惨的离开了人世。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戚夫人恃宠而骄,输在愚蠢,输在不懂明争暗斗还要争夺权力。

明明有数次机会可以让她免除这样的结局,刘邦也在生前为她扫除了一切的障碍,但她却没有一次意识自己的错误所在。

标签: 戚夫人汉朝

更多文章

  • 宝庆公主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宝庆公主,明朝

    宝庆公主,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幼女,安徽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室子弟,一般都拥有较常人而言比较好的生活,倘若不论皇位争斗的话,他们至少也是衣食无忧的。而对于公主而言,则更加幸运,虽然和平民一样,无法做主自己的婚姻,但是小日子过得还算幸福。然而

  • 汉中之战的最大功臣,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中之战,三国

    汉中之战的最大功臣,最后什么结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谓是才华横溢,刘备没有遇到他之前,尽管领兵征战多年但却一无所获。遇见诸葛亮之后一切都变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通过一场赤壁之战翻身,很快坐拥荆州一地。不久后又拿下益州,紧接着在汉中击败曹

  • 同样都是造反 李渊和朱元璋称帝时间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朱元璋

    对李渊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造反第二年就称了帝,朱元璋为什么却要广积粮,缓称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逼关中。当时,隋炀帝杨广远在江都,所以关内的隋军力量十分薄弱。于是在同

  • 历史上苏轼的一生有多漂泊?东坡肉又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宋朝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时至今日,苏东坡脍炙人口的诗词仍被传颂和品鉴,也是学生课本和读物中必不可缺的阅读和背诵内容。但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在仕途之路上却并非一帆风顺,正相反,苏东坡在政治

  • 虞孟母:晋元帝司马睿的发妻,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虞孟母,东晋

    虞孟母,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结发之妻,平山县侯虞豫之女。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虞孟母美貌贤惠,略通文墨,知晓理法。早年嫁给琅琊王司马睿,没有生下子嗣,抚养太子司马绍和琅琊王司马裒。永嘉六年(312年),虞孟母去世,时年三十五岁,太兴三年(320年),

  • 被誉为明朝开国文字之首的宋濂,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濂,明朝

    宋濂,浙东文人代表之一,明初文学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宋濂在政治、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被朱元璋誉为了开国文臣之首!建国后,承担着修撰《元史》,给太子朱标当老师的重任。就这样到了洪武十年的时候,年纪已经渐渐上去的宋濂,深感对于朝

  • 南宋官员陆睿简介:存词三首,代表作为《瑞鹤仙·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陆睿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李渊父亲一共有四个儿子 最后为什么是李渊继承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隋朝,唐国公

    李渊还有三个哥哥,为什么是他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您要是翻看相关的历史资料,还真没有那本史书,把这事给大家伙嚼咕明白的,似乎被遗忘了一样。当然这难不住咱,咱可以推断吗?首先咱得把这老李家的唐国公是打哪来的,弄明白了。然后刨一刨

  • 多尔衮当初有三次登基的机会 多尔衮最后为什么都放弃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多尔衮

    对清代多尔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多尔衮,清代入主中原的奠基者,那么多尔衮为何会放弃皇位?多尔衮其实非常惋惜,因为他这辈子至少三次和皇位失之交臂。任何一次把握住了机会,就不会出现顺治对他的清算,将他的牌位挪出宗庙、废除一切职务的情况。第一次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

  • 多尔衮在位时期都做了什么 多尔衮对清朝都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多尔衮

    还不了解:多尔衮和清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多尔衮对清代有什么贡献?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他的母亲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大妃之一。因为母亲的缘故,多尔衮从小就颇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位时,多尔衮还是个只有十几岁的孩童。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