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火眼金睛”的刘备:识人用人最准的组织部长

火眼金睛”的刘备:识人用人最准的组织部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24 更新时间:2024/4/19 4:00:34

马谡刘备特别信任的参谋马良的弟弟,按理来说当领导的怎么也要给最信赖的秘书马良一点面子,但刘备还是毫不顾虑的说马谡这个人就会放空话,是个赵括式的人物,做参谋还行,但根本当不了领兵的将领,而且是当众表达的,让不少人都知道了。显然在用人上刘备是很客观的,不会因为考虑人情关系来随意安排职位,毕竟他是自己当老板的,需要自负盈亏。

不过,诸葛亮却一直认为马谡很不错,因为马谡给他参谋军机的时候也出了不少好主意,在诸葛亮的眼里,马谡是一个很有想法和能力的年轻人。有才华,但不被主公刘备看重没法收到重用。原本这样的同志,就算诸葛亮也没办法违背刘备的意愿去任用他,没想到突然出现了转机。

网络配图

马幼常无知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从这个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问题:第一,刘备是给马谡下过定义的,这个人没办法领兵当大将,诸葛亮不同意的尝试了一下,最后证明了刘备是有着先见之明的,说明刘备果然是有着一双火眼金睛,这领导当的很有水平。

第二,诸葛亮以前没有领过兵。想要了解真正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把《三国演义》中动不动就施展锦囊妙计的妖人诸葛亮忘掉,因为真实的诸葛亮没有这么“多智近妖”,他最擅长的不是借东风耍嘴皮子,反而是组织后勤。

刘备看人用人都很准,于是他有着至死不曾背叛的两个铁杆兄弟,有着武力超人的亲卫队长赵云,还有这一杆子不离不弃的部下。然而,诸葛亮这个给了他《隆中策》的战略家为什么没有被他用来领兵或者当军事参谋呢?无论是出征巴蜀还是争夺汉中,刘备从来没有带着诸葛亮过去,反而是带着庞统法正,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根本没有接触过军事方面,也就是说刘备把诸葛亮放在了内政和后勤方面。是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呢?还是相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来说,他的政治和经济能力更强呢?

对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在刘备看来,诸葛亮本身也是没有领兵才能的,也没有领兵的天赋,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

网络配图

刘玄德礼贤,诸葛亮献策

当然,如果单单从这些工作经历上想要证明诸葛亮没有军事能力是没有说服力的,这跟现在的公务员工作是一样的,没有做过的工作并不能代表没有工作能力,领导在当领导之前也没有当过领导啊。

不过,刘备火眼金睛的眼力再一次在诸葛亮身上验证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收到丝毫的效果,不仅没有打击到魏国的经济,反而搞得蜀国国内民怨沸腾,经济疲敝,甚至就连号称扶不起来的阿斗都忍不住想要劝诸葛亮放弃北伐。

我们都说,最了解你的不是你的朋友和亲人,而是你的敌人。诸葛亮的毕生大敌是谁?司马懿,在演义里和戏文里经常在诸葛亮手下吃瘪的鹰视狼顾司马懿。

在真正历史上,吃瘪的不是司马懿,而是诸葛亮。诸葛亮六出祁山和司马懿互有胜负,攻破过不少城池,也打败过司马懿,而司马懿也屡次打败诸葛亮的进攻。但是,诸葛亮最后获得了什么战果?没有拓疆扩土,反而让蜀国国力疲敝,而司马懿却利用“牛皮糖”战术拖住了诸葛亮的进攻,这也怪不得司马懿给诸葛亮的评价是“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实在是诸葛亮用“堂堂之阵”和司马懿对战带来的结局只能是两个国家的国力消耗,弱小的蜀国自然不是魏国的对手。

兵法向来讲究“以正合,以奇胜”,司马懿说诸葛亮“好兵而无权”的说法是正确的,没有权变就没有“奇兵”,也是诸葛亮六伐而无功的注脚。

网络配图

北伐中原鞠躬尽瘁,六出祁山徒劳无功

所以说,刘备本身的眼光毋庸置疑,他的用人之道比起所有的组织部长都要更厉害!诸葛亮这样天才型内政经济能手在他手下能够发挥出来足够的作用,但失去了刘备的驾驭却给蜀国埋下了灭亡的跟脚;马谡这样的理论高材生也被刘备进行了合理定位,最后诸葛亮用人失误更显出来刘备用人识人的明智!

作为领导最需要的不是多强大的工作能力,而是拥有识人用人的眼光。就像刘备被称为除了爱哭没有其他能力的人,利用识人用人的眼光就成就一方霸业,三分天下。而拥有识人用人眼光的领导不仅能够顺利的完成工作任务和目标,更能够让手下工作的人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也能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失去爱妃帝位被儿子软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玄宗

    唐玄宗登勤政楼,追念往昔繁华;宋徽宗赴白矾楼,密会李师师……这两栋古代著名的“高层建筑”,被野史轶闻渲染得令人神往。其实,故事也为我们探究唐宋城市的管理制度及其演变提供了线索,那时候,高楼可不是随便建、随便登的。勤政楼,位于唐代都城长安东侧“三大内”之一的兴庆宫西南,据说是唐玄宗为了表示兄弟之间的友

  •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爷爷尊孙子为太上皇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当然也有例外。如,隋代杨侑尊祖父隋炀帝为太上皇,唐代李显尊母亲武则天为太上皇,明代朱祁钰尊哥哥明英宗为太上皇。无论怎样,都是低辈尊高辈为太上皇。但是在西晋时,篡位称帝的司马伦竟然欺压被他赶下台的族孙司马衷当太上皇,成为历史上唯一的爷爷尊孙子为太上皇的皇帝。网络配图司马伦是

  • 死的最惨的皇帝因酒后失言 竟被妃子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

    我们知道凡是当上皇帝的大都是富有才干,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是也有那么少部分人每天花天酒地,沉迷在酒色中不可自拔,慢慢的皇帝的权利便被大臣一点点的腐蚀,最后死于非命。网络配图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皇帝司马曜他死的还与其他的皇帝不一样,说出来大家还可能会把这个事当成个笑话,但是这确实是事实,司马

  • 揭秘史上最屌丝逆袭的皇帝:汉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你们可曾知道刘恒做皇帝之前其实属于屌丝系列。网络配图他没有好的背景,他的母亲是当年的俘虏,有些姿色,被刘邦看上,带入后宫,后来刘邦并没有宠信他的母亲薄夫人,那究竟是哪些原因让他成为一国之君呢?公元196年,刘邦立7岁的刘恒为代王,都城在晋阳,

  • 年轻时的曹操,最像《人民的名义》中的哪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

    曹操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20岁出头就当上了首都洛阳的北部尉,相当于公安局长,后来当过县令、议郎,又投身军界,镇压过黄巾起义,立下军功。黄巾起义被扑灭后,作为功臣曹操于中平元年(184年)底被朝廷任命为济南国相,这一年他30岁,比侯亮平当反贪局长时还年轻。 国相形同郡太守,但他们在治民理政

  • 揭秘:刘邦三次哭祭项羽 真心还是作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所以,在鲁城平定之后,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刘邦此哭,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想哭就哭,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刘项之仇,由来已久,刘邦

  • 俊逸才子大贪官:揭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

    饱读诗书 才貌双全电视剧中的和珅常被描画成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滑稽角色,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并非如此庸碌不堪。恰恰相反,他倒是一位才貌俱佳、学识出众的“才子”。和珅最初的发迹正是与他出色的个人资质紧密相关。和珅原名和善保,满洲正红旗人。他生于官宦之家,10岁时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少小

  • 努尔哈赤盛宠她多年死后皇太极却逼她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阿巴亥

    努尔哈赤打败叶赫、哈达、乌拉等九部联军,布占泰被俘。努尔哈赤一直想分散各部势力,将布占泰释放,还拉拢布占泰,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布占泰。布占泰也礼尚往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弟弟,还将自己的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才十二岁,阿巴亥七岁时父亲便去世了,由叔父布占泰抚养。努尔哈

  • 难以置信!慈禧身为大清太后弟弟却穷困潦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

    有一次,老太监讲到了吕后分封自己家族兄弟为诸侯王的故事,还没等讲完,慈禧太后便对此评论了起来。网络配图在慈禧太后看来,刘邦和汉惠帝虽然死了,但大汉王朝的根基和枝干还在,很多当年的开国元勋还在。在天下众多诸侯王和忠于刘邦的将领面前,吕氏家族的那点力量,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值一提。除此之外,最重

  • 元朝皇帝元武宗即位后出现“经济危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皇帝元武宗

    中国历史极为悠久,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在这些朝代中,人们对蒙古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十分熟悉,但对于整个元朝却仍然是相当陌生的,可能提起孛儿只斤·海山这个名字,大家会直接无感忽视掉,那么今天就具体来看看元武宗海山简介,从元武宗海山简介去了解一下海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元朝的皇帝,在元武宗海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