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更优秀?朱棣为什么选择朱高炽做太子?

朱高炽和朱高煦谁更优秀?朱棣为什么选择朱高炽做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59 更新时间:2024/1/31 13:54:14

朱棣为什么选择朱高炽做太子?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朱高炽, 朱棣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是一个憨厚的胖哥。永乐大帝朱棣的接班人,朱棣一统天下以后,被册封为皇太子。

朱高煦,朱棣儿子当中,最会打仗的一个。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表现英勇,多次力挽狂澜,是朱棣夺取天下的好帮手。

从两个人的表现来看,朱高煦明显要比自己的哥哥朱高炽强得多,至少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是可以这么下定论的,为什么朱棣还是要把皇位传给朱高炽呢?

01朱高炽是长子,嫡长子继承可保帝国恒久远。

自古以来都有嫡长子继承制的习俗,李世民表现那么优秀,为什么李渊还是要保住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还不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能够保证国家的稳定么?

秦始皇没有让长子扶苏继位,结果导致天下大乱,秦王朝灭亡。隋文帝废了长子杨勇的太子位置,把皇位传给隋炀帝,结果导致隋王朝灭亡。

嫡长子继承制,几乎成了自古以来的一个公认习俗。但凡想要自己的集团长久发展下去的君主,都会考虑这一点。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明史》

比如说朱元璋其实也是这么考虑的,他选择让长子朱标做太子。即使朱标死了,他甚至要让长孙朱允炆做皇帝。

虽然最后酿成大祸,但这不是因为长子继承制而产生的问题,这是朱允炆做皇帝的水平不行才导致了靖难之役。

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明史》

所以当朱棣坐上皇位以后,他也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到底是让谁来做这个接班人,才能保证帝国长久稳定发展下去呢?

朱棣思考再三,还是认为嫡长子继承,是最合适的办法。首先这么做不会有人指手画脚,其次也能够保证帝国的长久发展。

02朱高炽本人治国水平还是比较优秀的。

靖难之役主要都是战争,而朱高炽不善于打仗,所以他的能力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可朱高炽并不是没有能力的人,这是没有体现在战争这一方面而已。

战争最重要的,其实是后援供给的问题。朱高炽当时留守北方,为朱棣源源不断提供粮草,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大的功劳。

我们看刘邦平定大汉功臣的时候,第一功臣并不是能征善战的韩信,而是提供后勤支援的萧何,由此可见,朱高炽在靖难之役中的功劳并不比能征善战的朱高煦差,甚至功劳比朱高煦还要高。

十年,北征还,以太子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悉徵宫僚黄淮竺下狱。十五年,高煦以罪徙乐安。明年,黄俨等复谮太子擅赦罪人,宫僚多坐死者。侍郎胡濙奉命察之,密疏太子诚敬孝谨七事以闻,成祖意乃释。其后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明史》

此外,当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前来围攻北平的时候,朱高炽只用了一万多人,就把城池给守住了,实在是非常了不起。

而且,朱高炽早在朱棣做燕王的时候,就已经是燕国世子,属于王位的继承人。他早就接受了治理国家的培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思想。

这样的接班人,在接手国家以后,会更加容易得心应手。由此可见,朱高炽的确是朱棣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03朱高炽比朱高煦更加适合治理国家。

兄弟俩虽然是亲兄弟,可是人品差距的确有点大。朱高炽为人仁慈懂礼貌,是非常优秀的儒家弟子。而朱高煦则嗜杀成性,无恶不作,是个鲁莽的汉子。

光从这一点上来看,朱高煦就不可能比自己的哥哥更适合做帝国的君主。当皇帝不仅要有雄才大略,更多是要爱民如子。

如果朱高煦这种人做了皇帝,将来铁定是要成为暴君的。出现暴君的王朝,能够长久下去吗?朱棣必须要考虑这件事。

性凶悍。洪武时,召诸王子学于京师。高煦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明史》

所以朱高煦当然是被朱棣给踢出了君主继承人的范围。反过来看朱高炽,他虽然没有太明显的特长,可是人品是没的说的。

再说了,他治国的能力比较强。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系统的训练,这是朱高煦所无法相比的。朱高炽比较喜欢读书,是一个温文儒雅之人。

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平?”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明史》

朱棣多次出征,都是朱高炽在监国,他做皇帝自然是有根基的。一直以来跟朝臣相处得都很好,人缘关系自然也是朱高炽更胜一筹。

相比较而言,朱高煦则显得人缘非常不好,在朝中没有多少力量是支持他登基的。所以朱棣即使提出要换皇太子,也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朱高炽是个合格的皇帝。他登基称帝以后,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朱棣时期所遗留下来的问题,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尤其是宽恕建文帝朝臣的这件事,是朱高炽最正确的举措。

总结:朱高炽在位不到一年,历史评价却非常高。

很可惜的是,朱高炽这个人寿命比较短。他老爸朱棣做了22年皇帝,也就是说朱高炽做了22年的皇太子。

等到朱棣去世以后,朱高炽顺利登基。不过让人感到伤心的是,朱高炽登基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英年早逝了,年仅47岁。

他虽然只做了一年皇帝,却在历史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因为他的施政举措得到了历史上公认的好评。

首先,他休养生息,没有做任何扰民的事情。而且政治清明,对于贪污腐败问题的查出比较严格。

其次,就是他废除了朱棣在任期间的许多苛政,对于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苛捐杂税,也做出了适当减免。

再则,他赦免了建文帝时期的诸多大臣,并且平反了不少冤案,以此获得了大量人的支持,使得建文帝时期的旧臣们得以安享晚年。

最后,对于军事上的整顿,他也做了一些贡献。朱棣比较喜欢打仗,所以军队常年需要国家养着,这是沉重的财政开支。所以朱高炽当政以后,裁减士兵,减轻了老百姓们的负担。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朱高炽就施行了这么多开明的举措,不得不说,朱高炽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一位皇帝。

如果他能够多活几年的话,可能大明王朝会提前进入太平盛世的行列。很可惜的是,他47岁就去世了。

他死了以后,依旧是遵从嫡长子继承制,由他的嫡长子朱瞻基登基称帝,从而父子两人一起,创立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标签: 明朝朱高炽朱棣

更多文章

  • 刘备渡江为何要带上十万百姓?百姓们为什么又愿意与刘备一起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刘备渡江为何要带上十万百姓?我们首先列举一下曹操屠城和曹军屠城的记录。第一,曹操攻打徐州的陶谦,取虑、雎陵、夏丘这三个城池的百姓,全都被曹操所屠杀,几十万百姓一个不留,泗水为之断流。第二,曹操攻打自己曾经的好朋友张邈,张邈可是曹操昔日想要托付家人的好兄弟,最后

  • “掘坟鞭尸”的第一人是谁?伍子胥为什么要对自己国家的国君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战国,伍子胥

    在历史长河中,伍子胥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伍子胥“掘坟鞭尸”这个故事吗?《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对伍子胥掘墓鞭尸有着这样的记载:“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伍子胥剧照)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当吴国大军攻破楚国郢都后,伍子胥得知楚

  • 西夏为何盛行女子掌权?这个13岁的小皇帝是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西夏

    西夏为何盛行女子掌权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皇帝立皇后,很多时候并不走寻常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原本只是歌女;北周宣帝宇文赟,一次性立了5个皇后;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曾经是他父皇的嫔妃。所以说,古代王朝的婚姻史相当混乱,历史也因此变得很偶然,只要两人在某个时间点对上,历史

  • 秦始皇一生经历了四次刺杀,嬴政:我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秦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秦始皇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同唐宗、宋祖马上打江山不同,秦皇、汉武虽然开拓了大片疆域,却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地上过沙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场景,他们自然也是体会

  • 盘点明朝六大开国功臣,他们是谁有何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常遇春,明朝

    明朝开国六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山武宁王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全部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攻克平江,灭亡了张士诚势力。之后又

  • 完颜童记一生与婚姻无缘,不工作不恋爱完颜童记是怎么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完颜童记

    你们知道完颜童记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2003年2月28日,离春节过去不到一个月,北京的天还是往常一样,极阴冷,似乎与人较着劲似的。就这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在一个普通的养老院,发生了一件不算普通的事儿,一个老太太在吃饺子时,被噎死了。因进食而死,不可谓不背晦,然而这在她晦暗、失意又苍

  • 张苞对蜀汉重要到什么地步 张苞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会痛苦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苞,蜀汉

    还不知道: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后期,张苞确实是蜀汉不可或缺的人才之一。三国魏蜀吴,相比之下蜀汉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只是由于演义的艺术加工,给我们留下了蜀汉很强大的印象,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但除去这几位,好像还真没有拿得出手的

  • 历史上的淑嘉皇贵妃,生了四个儿子母凭子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淑嘉皇贵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淑嘉皇贵妃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最新播出的《如懿传》剧集里,嘉贵妃金玉妍终于下线了,这位表面心直口快,不善心计,其实城府极深,野心勃勃,狠决老辣的北国金氏贡女,为母族奉献一生,为玉氏一族利益谋划,为让自己的儿子得到嫡位而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懿传》前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的一生也是非常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秀,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秀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话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立新朝,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将土地国有化、把盐、铁、酒都纳为国有企业,收回铸币权,又推行贷款制度,甚至还发明了游标卡尺,这一系列超越时代的政策和发明,让人一度怀疑王莽他是从民国时期穿越回

  • 敖汉公主:皇太极的长女,13岁去和亲34岁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敖汉公主,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敖汉公主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清朝却有这么一位公主,虽然她也被父皇派去和亲,但与众不同的是,她却活得幸福美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她就是敖汉公主,可能很多人对她不是特别熟,那主要是因为她出生的时候,还是在关外的缘故,而她的父亲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