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是什么?对历史起到哪些影响

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是什么?对历史起到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67 更新时间:2024/2/8 1:49:48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历史如滔滔流水向东流去,多少传奇人物故事如浪花般消逝,是非成败终究像黄粱梦醒一场空,可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舞台上的女性慈禧的故事似乎总也说不完,关于她的功过是非后人争议不断,也许她所存在的那个年代本来就充满争议。

为了大清朝和手中的权力,慈禧努力过也迷失过,一直以来她把光绪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光绪死之后她的心却也彻底死了,心灰意冷之际她预感自己大限将至,她叫来众大臣说出了临终遗言,简简单单三句话,贴身太监李莲英瑟瑟发抖,跪在地上的重大臣倒吸一口冷气,这三句话是什么呢?这些决策又对历史起到哪些影响了。

1908年11月5日6点,大清皇宫还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慈禧像往常一样有宫女伺候起床梳洗,她睡到半夜就从梦中惊醒,她在梦中遇到了自己的丈夫咸丰帝,咸丰帝远远地站着,面色冷峻,她想要追上前去,却一动也动不了,只听到咸丰清冷的声音传来:“兰儿,你辛苦了,我不怪你”,慈禧痛苦的说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一切会变成这样,咱们的儿子怨我恨我,我把侄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去培养,他最后也背叛我”。

咸丰悲伤地看着她,最终被黑暗吞噬,慈禧大叫一声醒来,却再也睡不着觉了,回想了自己一路走进皇宫的故事“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她想起了初见咸丰帝时少女的欢喜,咸丰帝曾说她带着兰花的样子极美,后宫风云变幻,明争暗斗此起彼伏,为了生计她必须参与那些计谋算计,最终她不得不成为一个野心家。

刚开始为了自己,后来为了儿子,再后来为了大清朝,她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那个当初看见兰花就会欢喜的少女早就被后宫的尔我诈埋葬,她想起了第一次垂帘听政的激动,想起了自己和儿子的争吵,想起了光绪的背叛,光绪不再是那个搂着自己撒娇叫她皇爸爸的小男孩,也许是她毁了这个孩子,她明明那么努力。

可是一切事情似乎都脱离了她预想的轨道,大清朝的江河日下让她痛心,她日日都在担心大清江山会毁在自己手里,她不是不支持改革,每一次提改革朝中守旧势力就强烈抵制,那些老顽固们只懂得享乐,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他们的势力错综复杂根深蒂固,为了稳固朝政,她只能安抚,没有国哪有家,偏偏这些上等人不懂,治理这个国家太累了,她好想饱饱地睡上一个安稳觉,这个简单的心愿却太难了。

“量中华之物力,结列强之欢心”,每每想到这道旨意,她的内心就痛苦不已,她听到了百姓的愤怒,看到了朝臣和自己憋屈,世界格局的变化她看不懂,她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守护着江山和黎民百姓,她错了吗?也许她真的错了,可是并非她一人的错不是吗?大清朝的腐败程度从乾隆爷那一辈就开始,即便狠心整治却也只是碰到皮毛,她太难了,谁又能懂得呢?

后半夜他辗转反侧再也睡不着,漫漫长夜她竟然回顾完了自己一生,一声又一声叹息,从厚厚的沙漠中传来,宫女们小心翼翼伺候慈禧梳洗,看着慈禧民众的表情,太监宫女有些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小心被慈禧训斥,经过一番梳洗打扮,精神萎靡的慈禧又变成了那个光彩照人的太后,看着桌上的100多道御膳,她一点胃口也没有,草草吃了几口之后便召集大臣处理国事,她强忍住内心的悲伤和大臣皇后商量光绪的丧事。

之后她便和众大臣商议,让光绪的侄子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这中间她忽然头晕目眩,极为不适,看着慈禧精神不济,大臣们担忧不已,中午时分,慈禧吃午饭之时再次感觉头晕目眩,那种眩晕的感觉似乎要沉睡过去,寒冷的冬日,慈禧感觉自己的后背暖洋洋的,她越来越想沉沉睡去,这种感觉让慈禧大感不妙,她回想了昨天夜里所做之梦,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

慈禧预感自己大限将至,她强打精神火速安排后事,她任命载沣为摄政王,让光绪发妻隆裕太后主管行政,她嘱咐着二人要尽心尽力,辅佐溥仪皇帝,交代完这些事之后,自己躺在床上再也起不来,她感觉自己的意识越来越模糊,隐隐约约似乎听到大臣和宫人的哭声传来,一口气上不来该往何处安身。

眼瞅慈禧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当众人都觉得慈禧只剩最后一口气时,慈禧如回光返照般突然坐了起来,大声说道:“垂帘听政实乃无奈之举,我死之后一定要遵从祖制不许女人干政,再者要谨防明末之事,不许宦官掌权”,慈禧说完之后便再次陷入昏睡,半个小时后停止了呼吸,一个掌权半个世纪的传奇女性自此离世。

弥留之际她说出女人不得干政,这话说来可笑,她把大清朝的权力牢牢攥在手中半个世纪之久,却还是叮嘱后辈女人不得干政,这是在承认自己把持朝政的罪责,并以此来警醒后辈吧!也许知道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那一刻,她对大清朝是充满负罪感和愧疚的,更有人表示这说明慈禧的虚伪,她明知道女人不得干政,自己还不是把持朝政多年,此后又说这番话来解释,是为充满野心的自己开脱吗?

第二句话的含义不言而明,防止宦官专权扰乱朝政,这个宦官说的就是李莲英,李莲英是慈禧眼前的红人,曾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故意挑拨慈禧和光绪的关系,慈禧是知道的,但是并不为意,后来想想也是后悔,此话一出,李莲英更是吓得直冒冷汗瑟瑟发抖,此举的这句话直接否定了李莲英,李莲英预感到自己即将迎来杀身之祸,只是再说这些又有何意义。

大清朝早就满目疮痍不堪一击,溥仪的继位不过是成为另一个傀儡皇帝,她想借此维护大清朝的统治也只不过是黔驴技穷,大清朝的衰败没落已成定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临终之言也算是肺腑之言,可叹她就带着这样的不甘和愧疚离开人世,带走了大清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丝亮光。

标签: 慈禧太后清朝

更多文章

  • 揭秘:东吴大臣周处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处,东吴

    翻开厚重的史书,品读一个个历史故事,我们仿佛与古人有了一场穿越时间的相遇。然而,有时候这场相遇也不是那么完美,因为我们往往只是匆匆一眼,便以为自己看尽了古人的一生。下面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除三害《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是这么记载的:从

  • 文壁投降变节的原因是什么?为何没人责怪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壁,宋朝

    你们知道文壁投降变节的原因是什么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祥兴元年(1278年),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达三年之久,

  • 曹魏名将郝昭一生有何贡献?曾用1000人抵挡诸葛亮北伐的数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郝昭,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魏名将郝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曹魏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

  • 身怀龙种被废的皇后,此女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顺治,清朝

    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皇后,一般皇后都是身世,外形,学识上的佼佼者,才能得与皇帝相配。可是在我国历史上, 有夫妻和睦,相爱至深的“帝后”,也有两雁双飞的“帝后”。其实这也是难免的,皇帝娶皇后必定要受到很多的约束, 今天咱们来介绍的这位就是顺治帝的皇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

  • 嘉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可以说是最会玩权术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靖,明朝

    对明朝嘉靖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来说说明朝的嘉靖皇帝,不,应该叫他嘉靖道长,否则他会不高兴的,话说这明朝的皇帝,真可谓是众生百态,有残忍好杀的朱元璋,有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有贪玩的朱厚照,有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也有喜欢做木匠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真可

  • 揭秘:历史上的容妃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容妃,清朝

    乾隆后宫佳丽三千,要说到底哪个妃子才是他,最喜欢的,可能她还要想个三天三夜吧。但是假如问乾隆哪个妃子,到底是最美的,那他给出答案,可能就是容妃和卓氏吧。我们可以看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就能看出来,当时在乾隆时期,最美的应该就是属于香妃含香了。含香大概就是以容妃为原型的,真实画像了,并且在后期的头骨复原图

  • 刘娥是如何成为太后的?她又是如何处理朝政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娥,北宋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033年,临朝称制11年的刘娥,过世了。关于刘娥的一生,充满了争议。有人说她把持朝政,即便宋仁宗已经成年,却不愿还政于皇帝。有人说她精明能干,听政期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得不说,刘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她最初,只

  • 李世民废掉太子李承乾后 魏王李泰为何也被废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承乾,李泰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承乾和李泰,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643年4月,当李承乾、李泰争储风波彻底爆发后,当时已在位17年的李世民绝对没想到,自己英明一世,竟然也会犯下与父亲李渊的同样的错误,差点经历了人生中第二次骨肉相残的悲剧。而果断废掉这两个儿子,既是他的补救措施,也是对过往的反思,

  • 辛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而其也如同霍去病那般英勇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辛弃疾,霍去病

    一说到辛弃疾,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辛弃疾所作的诗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风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体现出了辛弃疾壮志未酬的伤感。他的名字和

  • 刘娥除了出身之外,她还有着什么被群臣诟病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娥,问题

    在提及宋仁宗赵祯时,无法不被提起的身世之谜,也是我们常在小说、戏文中听到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不过,今天要跟大家聊的不是这位“太子”,而是当初做出“换太子”这事的主角——宋真宗第三任皇后刘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狸猫换太子”中她堪称一代奸妃“狸猫换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