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哪些小事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高情商?

从哪些小事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高情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12 更新时间:2024/1/13 8:53:41

在儒家思想流行的古代封建社会,你可以不工作,可以不识字,但是就是不能不孝。古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要孝顺,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别的优点,可谓是一孝遮百丑。

不可思议?那就对了。完全孝顺确实很难做到,哪怕是皇帝都不行。李世民就没有完全顺从他的老爹李渊,唐开国后,父子二人经常置气。

不过好在,李世民有一个好妻子——长孙皇后,帮他缓和了父子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唐初定,李世民不是太子,长孙氏也只是秦王妃。

按照长幼有序,传位嫡长子的传统,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被封为太子。

然而,在统一江山的战争中,李世民的功绩远远比李建成耀眼,朝廷很多大臣、将军都比较拥护李世民。

因此,李建成很担心李世民会影响到太子之位,于是就将他视为了眼中钉,时刻准备着除掉他。

对于李建成的想法,李世民又如何不知呢?

可惜,他们的父亲唐高祖李渊偏心李建成,李世民的性子又直,因此跟父亲经常闹得不愉快。

长孙氏作为李世民的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按道理,她会跟大多数的儿媳妇一样,埋怨公公偏心大伯子,对自己的丈夫不够好。

但是,深明大义的长孙氏没有如此,反而是更加亲近公公李渊了。

她经常到宫里去给唐高祖请安,在中间说一些好话,缓和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父子关系。正是因为她不遗余力地调节,才使得丈夫与公公没有反目。

她仅仅只是因为孝顺吗?不尽然。

她去宫里,除了拜见唐高祖,还有就是跟一些妃嫔们搞好关系,探听情报。

终于,她得知了那天唐高祖会召见李建成和李元吉,他们必然经过玄武门。她将此消息告知丈夫李世民,李世民才得以提前埋伏,成功发动玄武门政变。

从此,李世民登上皇位,长孙氏被封为皇后。

看着自己的儿子们自相残杀,被迫让位的李渊常常悲叹。眼见公公如此,长孙皇后经常去软言宽慰,跟之前的孝顺劲儿一个样。她并没有因为政变已经成功,就换了一张脸孔,冷落太上皇。李渊也十分喜欢这个温良贤淑,满怀孝心的儿媳妇。

因此,长孙皇后的孝顺应该是真心的,刚好,她也凭着这份真心化解了李世民和李渊的矛盾。

玄武门政变能够成功,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她不仅孝顺善良,而且兰心蕙质,说话很有艺术性。

长孙皇后小的时候,父亲去世,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将她赶出家门,她只能寄居在亲戚家里,饱受人情冷暖。

成为皇后的她,不计前嫌,让长孙安业当上了官。

可是长孙安业一直觉得自己之前对不起她,她将来一定会报复自己,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长孙安业造反了。当然,他的造反很容易就被李世民镇压了,即将被处死刑。

长孙皇后虽然也很痛恨哥哥将自己撵走,但是血浓于水,她还是不想这位哥哥死。因此,决定去向唐太宗李世民求情。

如果她只是说可怜可怜,饶他一次吧,李世民断然不会同意,但是,她编了个理由,对李世民说:“长孙安业死有余辜,只是这样一来,大家都以为是我公报私仇,小心眼了。”

李世民一听,就知道她是为了救哥哥,并非为了自己的名声,却偏偏编了这样个理由,真是善良又可爱。就顺着皇后的意思,放了她的哥哥。

所谓高情商,就是会说话。长孙皇后虽然生活在离我们遥远的古代,但是,她的情商却并不比我们现代人低。

还有一次,敢于直谏的魏征惹得李世民不开心。长孙皇后很担心丈夫做出惩罚魏征的事,这样一来,朝廷里面的官员就都不敢上谏了,不利于江山社稷。但是,直接跟皇帝讲这个道理也没用,因为他肯定知道,只不过是正在气头上而已。

为了说服丈夫,长孙皇后自导自演了一场戏。

她穿着华丽的衣服,跪在地上给唐太宗磕头。

太宗大惊,赶忙问她这是做什么。

皇后说:“给你贺喜啊。”

见太宗不解,她又继续说:“古人说,只有君主贤明,大臣才敢直谏。如今魏征敢于犯颜上谏,说明陛下您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啊,这难道不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吗?”

太宗本来就是贤君,只不过是情绪上头,经过长孙皇后这番闹腾,不好的情绪都烟消云散了,也能客观看待魏征的谏言了。

后来,魏征为朝廷提出了不少有用的建议。

幸好有长孙皇后的极力维护,才让魏征的才华得以发挥。

从以上的几件小事,可以看出,长孙皇后品德端正,处事灵活,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高情商。

善良自不必多说,相信每一个读到此文的朋友都是纯良之辈。

长孙皇后的高情商就很值得我们学习了,遇到问题不要直接一头撞上去,换个角度,换个方法,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标签: 长孙皇后小事

更多文章

  • 石崇怎么和皇帝炫富的?最后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石崇,西晋

    石崇斗富的时候有多爽,他的结局就有多惨。离谱的发迹史石崇生于官宦世家,其父亲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按理说,以他的出身,靠家里就能过一辈子富贵生活。然而他遇到个不靠谱的爹。石苞在临终前,进行了分家。几个儿子都分到了一笔不菲的家产,结果到了石崇这里,却什么也没有。石崇的母亲看不下去了,让石苞多少给自己儿子

  • 在开元之治晚期,唐玄宗为何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开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前期的开元年间,和后期的的天宝年间,前明而后昏,前后判若两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执政时间太久,眼见国家强盛,威加四海,万邦来朝,同时又再无任何能威胁他统治的政敌,无论太子,诸王,后宫都被牢牢压制,自然是志得意满,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和体力衰退,对政事也心生懈怠,逐渐贪图享乐。下面中

  •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和曹操都能是英雄 孙权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君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混战。经过长时间的割据混战后,只有三家势力,北方的曹魏集团、南方的孙吴集团、荆州一带的蜀汉集团。和曹老板和刘皇叔相比,孙权的名气最小,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一、继承孙策基业刘备曾经被其他人戏称为屠猪卖酒之徒,他虽为

  • 杨延昭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为什么被称为“杨六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延昭,北宋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并州太原人,北宋名将。在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但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而且变成了排行老六的小兄弟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窦怀贞丝毫没有才华谋略,那他是如何成为宰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窦怀贞,唐朝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是一个国家的统帅与代表,也是朝堂上最为重要的人。除了皇帝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是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重要影响。窦怀贞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是,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皇帝和宰相的关系都是非常微妙的,因为宰相进一步可谋朝篡位,退一

  • 传闻中雍正是篡位才能当上皇帝 历史上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上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的皇位历经波折,终于传到雍正身份,传闻中雍正是花尽手段篡位上位的?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雍正是不是篡位才当上皇帝的?特别是在野史中,常常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康熙皇帝在临死前留下了一道密旨,在这道密旨里,康熙皇帝写下了自己将要

  • 吴三桂如果老实接受削藩的话 吴三桂最后能不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吴三桂

    因为康熙撤藩才导致吴三桂造反,如果吴三桂老实接受削藩的话,吴三桂最后能善终吗?康熙又会怎么对待吴三桂?历朝历代中,割据一方的异姓王基本都没几个好下场,尤其是吴三桂这样可以做到裂土封王的,要说是能够善终,也是一件很小概率的事情。康熙在面对该杀之人的时候,康熙还是会下手的。对于其他两个藩王来说,这两人先

  • 曹操能重用文聘是看中了他什么?与刘表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汉朝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刘表病逝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表次子刘琮被奉为新的荆州牧。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当时曹操在做好万全的准备后,已经出兵南征荆州,在得知刘表病逝的消息后,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他放下辎重,率领轻骑奔赴宛、叶,就此给刘琮施加压力。刘琮得知消息后,当即与众人协商对策,由于荆州本

  • 刘备入蜀后诸葛亮退幕后,庞统掌军机 刘备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入蜀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入蜀之后,诸葛亮为什么会退居幕后?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庞统为什么能掌管军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既然决定入蜀,刘备便开始进行一连串的安排,首先就是对人员的规划方面。在留守大本营荆州方面,刘备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 刘禅真的是刘备最合适的继承人吗 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刘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传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人生中有四个儿子,刘备为什么不传位给其他儿子?刘禅真是最合适的人选吗?公元223年,在夷陵之战中失败的刘备没多久病逝于白帝城。刘备去世前把自己儿子刘禅托孤给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对于刘禅,很多人都没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