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薛举是唯一一个让李世民惨败的人,那么薛举不死会怎样?

薛举是唯一一个让李世民惨败的人,那么薛举不死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50 更新时间:2024/1/13 8:46:33

薛举,祖籍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到他父亲薛汪时携眷千里迢迢迁居兰州,所以也有人说是兰州人。薛家很善于经商,所以赚了很多钱,到薛举的时候,已经是家财万贯,当地富豪。

至于薛举本人,容貌魁梧英俊,凶悍善射,勇猛威武绝伦。史书记载为“容貌瑰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家产巨万。”

他为人豪爽,家里也很有钱,很喜欢结交豪强和收留一些亡命之徒,因此,被人说是西北边地的枭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隋朝末年,薛举担任金城校尉。隋炀帝大业十三年,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好大喜功,导致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金城县的县令就叫薛举招募军队镇压民变,薛举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甘心为隋炀帝卖命,于是趁机借机扣押县令,然后“与其子仁杲及同谋者十三人”起兵造反,在十日之内就将整个陇西地区占为己有,拥兵十三万,这勇猛的程度简直可以跟西楚霸王相提并论。

公元617年4月,薛举称帝,自立为“西秦霸王”,封长子薛仁杲为齐公。接着薛举仓赈济灾民,此举再次赢得人民的掌声,获得了大家的支持。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大批支持,他的野心开始膨胀,积极向外拓展。公元617年年底,薛举派他的儿子去拿下扶风郡,打开了通向关中的大门,此时他的军队发展到三十万人。

这时的薛举十分高兴,准备一举拿下长安,但不了被李渊抢先了一步,薛举只好暂时撤退,但他的野心不死,于是在公元618年,也就是李渊称帝那年,不断派兵骚扰李渊。

李渊自然不会被薛举这个小角色吓到,面对来势汹汹的薛举,李渊任命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为主帅,迎战薛举。薛举和大唐的一战,一触即发。

为了剿灭薛举,大唐这次出战,阵容十分强大,不仅有不败战神李世民坐镇,还有刘文静殷开山为副将,除此之外,还有八大总管:刘弘基、柴绍、丘行恭、李安远、慕容罗睺、窦轨、蔺兴粲、唐俭,而且领兵三十万。

如无意外,拿下薛举绰绰有余,但意外发生了。李世民生病了,不仅无心也无力去指挥战斗,据说是患了疟疾,于是他把作战指挥权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叫此二人全权负责。

此二人仗着人多势众,不就是一个薛举,有什么了不起的,轻视薛举,结果可想而知,酿成了惨剧。

二人带着八大总管率兵八万出城迎战,中了薛举的诱兵之计,唐军被薛举引诱到远离据险可守的城池,一片充满死亡气息的开阔地浅水原。在这里,八万唐军被薛仁杲包了饺子,前后夹击,打的唐军损兵折将,伤亡大半。曾经勇猛无敌、一刀斩杀宋老生的刘弘基也在这场战役中被俘。

没办法,李世民被迫放弃高城,带着残余部队,落荒而逃,逃回长安。

关于此次唐军的惨败,史料记载“战于浅水原,八总管皆败,士卒死者什五六,大将军慕容罗、李安远、刘弘基皆没”。意思是十分之五六的唐朝军队战死,八位总管中有三位被俘。

可以说非常惨,虽然说此次惨败不应该怪李世民,因为他生病了,但不得不让人怀疑,李世民早不生病、晚不生病,偏偏大战在即生病,而且按照李世民的个性,即便是生病也要上战场。

所以说,这个生病很蹊跷,可信的解释是史书肯定美化了李世民,淡化了这件事,把责任推给了刘文静、殷开山二人。而李世民最后的逃回长安,也被而是轻描淡写为“世民引兵还长安”。

实际上这次失败,就是李世民被打败,没什么好说的。而李世民的这次失败,直接让薛举可以一鼓作气直捣长安。

不过大唐实在走运,因为就在出兵前夕薛举突然重病不起,很快便去世了,而他最重要的谋士郝瑗也因悲伤过度而死。薛举去世后,他的儿子薛仁杲接任,薛仁杲无论勇猛和才能都无法跟薛举相提并论,结局可想而知,最终败给唐军。

试想一下,如果薛举没有死,那么,江山不一定是大唐的,而且薛举也是唯一一个让李世民惨败的人。

标签: 薛举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从哪些小事可以看出,长孙皇后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高情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长孙皇后,小事

    在儒家思想流行的古代封建社会,你可以不工作,可以不识字,但是就是不能不孝。古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只要孝顺,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别的优点,可谓是一孝遮百丑。不可思议?那就对了。完全孝顺确实很难做到,哪怕是皇帝都不行。李世民就没有完全顺从他的老爹李渊,唐开国后,父子二人经常置气。不过好在,李世民有一个好妻子—

  • 石崇怎么和皇帝炫富的?最后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石崇,西晋

    石崇斗富的时候有多爽,他的结局就有多惨。离谱的发迹史石崇生于官宦世家,其父亲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按理说,以他的出身,靠家里就能过一辈子富贵生活。然而他遇到个不靠谱的爹。石苞在临终前,进行了分家。几个儿子都分到了一笔不菲的家产,结果到了石崇这里,却什么也没有。石崇的母亲看不下去了,让石苞多少给自己儿子

  • 在开元之治晚期,唐玄宗为何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开元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在执政前期的开元年间,和后期的的天宝年间,前明而后昏,前后判若两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执政时间太久,眼见国家强盛,威加四海,万邦来朝,同时又再无任何能威胁他统治的政敌,无论太子,诸王,后宫都被牢牢压制,自然是志得意满,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精力和体力衰退,对政事也心生懈怠,逐渐贪图享乐。下面中

  •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备和曹操都能是英雄 孙权为什么是一个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君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混战。经过长时间的割据混战后,只有三家势力,北方的曹魏集团、南方的孙吴集团、荆州一带的蜀汉集团。和曹老板和刘皇叔相比,孙权的名气最小,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一、继承孙策基业刘备曾经被其他人戏称为屠猪卖酒之徒,他虽为

  • 杨延昭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为什么被称为“杨六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延昭,北宋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并州太原人,北宋名将。在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但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而且变成了排行老六的小兄弟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窦怀贞丝毫没有才华谋略,那他是如何成为宰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窦怀贞,唐朝

    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是一个国家的统帅与代表,也是朝堂上最为重要的人。除了皇帝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也是对国家的治理有着重要影响。窦怀贞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是,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中皇帝和宰相的关系都是非常微妙的,因为宰相进一步可谋朝篡位,退一

  • 传闻中雍正是篡位才能当上皇帝 历史上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上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的皇位历经波折,终于传到雍正身份,传闻中雍正是花尽手段篡位上位的?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雍正是不是篡位才当上皇帝的?特别是在野史中,常常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康熙皇帝在临死前留下了一道密旨,在这道密旨里,康熙皇帝写下了自己将要

  • 吴三桂如果老实接受削藩的话 吴三桂最后能不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吴三桂

    因为康熙撤藩才导致吴三桂造反,如果吴三桂老实接受削藩的话,吴三桂最后能善终吗?康熙又会怎么对待吴三桂?历朝历代中,割据一方的异姓王基本都没几个好下场,尤其是吴三桂这样可以做到裂土封王的,要说是能够善终,也是一件很小概率的事情。康熙在面对该杀之人的时候,康熙还是会下手的。对于其他两个藩王来说,这两人先

  • 曹操能重用文聘是看中了他什么?与刘表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汉朝

    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刘表病逝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表次子刘琮被奉为新的荆州牧。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当时曹操在做好万全的准备后,已经出兵南征荆州,在得知刘表病逝的消息后,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议,他放下辎重,率领轻骑奔赴宛、叶,就此给刘琮施加压力。刘琮得知消息后,当即与众人协商对策,由于荆州本

  • 刘备入蜀后诸葛亮退幕后,庞统掌军机 刘备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入蜀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入蜀之后,诸葛亮为什么会退居幕后?刘备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庞统为什么能掌管军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既然决定入蜀,刘备便开始进行一连串的安排,首先就是对人员的规划方面。在留守大本营荆州方面,刘备以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