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后 董卓对曹操的态度是什么

董卓在进入洛阳之后 董卓对曹操的态度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90 更新时间:2024/1/16 18:19:07

董卓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进入洛阳,对曹操态度如何?

董卓入主洛阳,先进位司空,后又担任太尉,天下军政皆系于掌中。于是,董卓借机肃清代臣,铲除异己,朝中清廉之士或遭屠戮,或隐退。朝中杨赐、黄琬、杨弘、卢植等忠臣相继被罢官,宫廷之外,西凉骑兵在洛阳近郊屠戮百姓,天下民怨沸腾。

董卓深知自己势单力薄,靠三千凉州军支撑诺大个朝廷实属捉襟见肘,于是他在洛阳积极拉拢一切可以利用的势力,并州刺史丁原的主薄吕布便是董卓的第一个人选。丁原和董卓本是一同奉旨勤王的两路人马,临近洛阳之时,董卓联合吕布杀死丁原,吞并并州诸部,扩大了凉州大军规模,也给了董卓占领洛阳的底气。

此时洛阳城中尚有三支大军在,一为西园军,二位羽林军,三为七署军,三支正规部队数量超过万人,尚有与凉并大军一战之力。董卓也未敢轻视,进入洛阳第一件事就是分化洛阳守军,先后吸收了何进、何苗部曲,并拉拢西园军。

西园军以袁绍、曹操为首,袁绍曾是何进心腹,多次策划政变,再加之家世优越,是西园军将领里名副其实的大哥。而曹操是西园军中唯一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曾随朱儁参与过平定黄巾的战斗,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再有老父曹嵩加持,也成了此时西园军紧随袁绍的二当家和主心骨。

袁绍因看不惯董卓负气离开洛阳,董卓的注意力就完全落到了曹操的身上。曹操曾力劝何进,万不可召集外臣带兵入京,万一无法节制后果不堪设想。那有此先例在侧,曹操也害怕董卓对其抱有成见,那董卓对曹操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董卓和曹操有两点经历相似,一是二人都是都参与过平定黄巾,二是两人对宦官乱政十分不满,而且是十常侍干政的受害者,两人都曾因为得罪宦官而被罢官。董卓此人豪爽,见不惯袁绍作态的姿态,反而对曹操这样有军功之人更加亲切,虽主动拉拢曹操,升任其为骁骑校尉。正是因为这两处的情感共鸣,反而让董卓对曹操有些惺惺相惜之感。董卓进入洛阳一来,通过升官拉拢人心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在刚发生政变的洛阳就是一件大事了,毕竟董卓不可能和洛阳守军再火拼一场,此时手里大军越多就越安全。在董卓眼里,曹操就是他要保的那个人。

曹操本身西园典军校尉,此番升为骁骑校尉,名义上没有什么实质变化还是个杂号军职,但董卓给予曹操统帅整个西园军的权力,相当于替代之前西园军头目蹇硕、何进的位置。《三国志》所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此外,董卓还想将曹操纳入其核心利益圈,准备和其共同商议天下大事,足见董卓对曹操的赏识和重视。

曹操见董卓祸政倒行逆施,急于撇清和董卓的关系,于是借机逃离洛阳。曹操为了防止泄密,逃跑时没有带任何官眷和随从,卞夫人和小曹丕都还留在洛阳。曹操这一走,卞式和曹家人都有被处斩的危险,可董卓顾念曹操其才,并没有对曹府采取任何手段,也保全了卞夫人和曹丕。这个行为来看,董卓对曹操离去还是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把事情做得太绝,以期曹操能够回心转意。

董卓先是许以曹操骁骑校尉,让其统帅西园诸军,可见董卓对其信。曹操离开洛阳,董卓没有大肆杀戮,而保全曹家母子,可见董卓对其情。无论如何,董卓少年也是一个豪迈有情的将军,因为骤登高位而获得杀伐之权,被野心和欲望冲昏了头脑。不过他对曹操这样曾为国卖命,爱护士兵的统帅很是赏识,因为他们曾今都是一类人。

标签: 董卓曹操

更多文章

  • 赵金罗:宋徽宗赵佶第四女,在去往上京的途中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金罗,北宋

    赵金罗(?—1127年12月1日),宋朝公主,宋徽宗赵佶第四女,封号安德帝姬。母亲是显肃皇后郑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二十二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左卫将军宋邦光。靖康之变后改

  • 赵福金:宋徽宗赵佶第五女,在完颜希尹的营寨中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福金,北宋

    赵福金(1103年 - 1128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五女。封号茂德帝姬。母亲是明达皇后·刘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二十五岁。靖康之变后,与徽、钦二帝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初嫁宰相蔡京的第五

  • 李渊心中的继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为什么还能掌握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渊和李世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心里的继承人一直是李建成,为何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一个小太监慌忙跑进太极宫:“皇上……大事不好了!”一旁的大太监立马冷下脸:“大胆奴才,敢惊扰皇上休息,不要命了?”当小太监抬起

  • 唐朝众多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结局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开国功臣,唐朝

    俗话说兔死狗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没有哪个朝代的开国元勋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号称“不杀功臣”的唐朝,也至少有十位开国公死于非命,我们翻开《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和凌烟阁功臣名录,就会发现有些人的结局确实不太好。《景德传灯录》有云:“太平本是将

  • 三国曹魏五子良将在正史中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魏五子良将,三国

    曹魏五子良将,人人作战英勇,个个特点明显。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曹魏五子良将都做到了九卿级别的四方将军,被俘投降的于禁和没赶上曹丕篡汉的乐进受封亭侯,张辽、张郃、徐晃都受封县侯,再往上一步,就是曹操、司马懿级别的公爵了。三马食槽前,除了诸曹夏侯之外,曹魏级别

  • 如果李隆基早死二十年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隆基

    还不知道:唐朝李隆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说唐玄宗死晚了?若他早死二十年,后世都会称赞他“明君”。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位皇帝,有的是受人爱戴的明君,有的是招万人唾骂的昏君,甚至是残暴不仁的暴君。其实很多皇帝一开始都想做一个明君的,只是在皇位待久了,渐渐迷

  • 晁错最后为何会被汉景帝所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晁错,汉朝

    晁错,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年代,即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41年,前后约40年。汉文帝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措施。汉景帝继位后,知人善任,勇于纠正失误,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持续发展,老百姓生

  • 历史上邓通是怎么死的?汉景帝为何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邓通,汉朝

    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一直侍奉文帝左右,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说起来,是因为邓通曾经帮助汉景帝,因此汉景帝才杀掉他。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个话有点拗口。邓通帮助了汉景帝,汉景帝怎么还会杀邓通呢?还别说,真的是这样。邓通确实是因为帮助了汉景帝,汉景帝才杀他的。这是怎么

  • 刘璋为何选择投降刘备?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璋,汉朝

    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一提起益州牧刘璋,我们脑海里就浮现出诸葛亮的那句话“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暗弱,懦弱而不明事理的意思,基本上所有人对刘璋的评价都是懦弱、无能。其实,刘璋也有另一面,他为了百姓没有实

  • 为什么说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是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张居正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张居正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为什么说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是张居正呢?请听我详细道来。张居正,明、清两朝五百多年来唯一堪称伟大政治家的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税制;张居正的《帝鉴图说》成为后世帝皇之学的最佳范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