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继隆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继隆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04 更新时间:2024/1/22 23:47:36

继隆是枢密副使李处耘长子、明德皇后长兄,北宋初年时期的名将与军事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宋太宗赵光义是以弟继兄之位,搞出了“烛光斧影”这出千古疑案,他要想坐稳皇位,、武两大集团的拥戴至关重要,其中军权又是重中之重,宋太宗很担心军中的将领不服从他这个皇帝,如何控制军队并让军队为自己服务是赵光义最操心的事。

为此赵光义想出了“将从中御”这一招,也就是每到作战的时候就由赵光义本人亲自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和攻守计划,还直接授以阵图让前方将帅依图作战,且不得擅自更改,试图用这种方式掌控军队,不让领军作战的将帅有自己独立的作战思想。

在实际作战过程中,前方形势一日多变,将帅需要临机随时变动策略,可大多数前线将领在赵光义的旨意限制下并不敢擅自改变作战策略,所以,在宋辽边境的不断交锋中,北宋军队在大多数的对抗中总是处于下风。

大凡前线主帅在作战的时候,顾虑最多的除了后勤能否有保障之外,最害怕的事就是上司的瞎指挥,近代的蒋校长就是其中的典型,他打输掉解放战争,频繁插手前敌指挥是主要原因之一。

宋太宗时期的宋辽边境统兵将帅也不得不面临远在汴京的赵光义的直接瞎指挥,他们也不敢违抗赵光义的圣旨,真正懂军事的统兵将领估计都很郁闷。不过也有例外,北宋初期的大将李继隆就曾多次违背赵光义的指令打仗,并且还都取得了比较辉煌的胜利。

事急从权,为了赢得胜利,李继隆临阵更改赵光义指定的阵图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军在赵光义的亲自率领下携灭北汉之余威北上迎战辽军,结果在高梁河战役中一败涂地,辽军在耶律休哥的率领下顺势反攻,在满城(今河北省保定市)附近遇上了阻击的宋军,当时宋军的主将是崔翰,李继隆是监军。

宋军起初严格按照皇帝授予的阵图布阵,但在对阵时发现要对抗辽军的骑兵冲锋,皇帝设想的军阵不管用,各阵之间空隙过大,要想获胜就需要改动阵型拉近军阵之间的距离来应对大规模的骑兵冲锋,主将崔翰不敢变动赵光义指定的阵型,眼瞅着要打败仗,关键时刻是李继隆主动站出来表态:

初,太宗授以阵图,及临阵有不便,众以上命不可违。继隆曰:“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即从宜而行,败之于徐河。

有监军的担保,宋军的将领们才敢于临阵变换阵型,并且在此战中大胜辽军,史载此战中宋军斩首万级,算得上是宋辽对战以来有数的大胜,胜利的关键当然就是李继隆临阵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变动赵光义指定的作战阵型,这才有了后世称为“第一次徐河之战”的胜利。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继隆违抗赵光义禁止出战的旨意,率部大胜辽军

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辽军在耶律休哥的率领下再次入侵北宋,时任定州(今河北定州市)都部署的李继隆再次遇上了耶律休哥这个老对手。在此之前,因为宋军多次在和辽军的作战中失败,赵光义被打得有点害怕了,所以严令各地守城将领不得出城野战,命令他们守好城池就行,结果到了李继隆这里,他再次违背了赵光义的意愿:

初,朝议有寇至,令坚壁清野,勿与战。一日,契丹骤至,攻蒲城,至唐河。护军袁继忠慷慨请出师,中黄门林延寿等五人以诏书止之。继隆曰:“阃外之事,将帅得专。”乃与继忠出兵,战数合,击走之。

如果李继隆不出战,北宋边境除主要城池之外的乡间将被辽军一扫而空,这对于宋朝军民的士气将是重大的打击。李继隆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名义悍然率部出城和辽军死战,再次大胜耶律休哥统帅的辽军铁骑,斩首超过一万五千级,以一己之力终止了辽军试图一鼓作气打到黄河边的猛烈势头。

不轻言失地,李继隆违背中枢决策,率部捍卫边境要地

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耶律休哥又来入侵北宋边境,一直打到威虏军(军寨,今河北省徐水县西)所防守的地域,当时宋朝中枢对于这个边境小军寨的去留有颇多争议,最终采取的策略是放弃这个地方,但李继隆表示强烈反对:

尝有诏废威虏军,继隆言:“梁门为北面保障,不可废。”遂城守如故,讫为要地。

为保证辽军不攻破威虏军所在,李继隆亲率大军为威虏军运粮,途中遭到耶律休哥的攻击,李继隆临阵不乱,派遣大将尹继伦统帅精锐绕至辽军背后发动进攻,一举取得了这场被称为“第二次徐河之战”战斗的胜利,辽军大败,损失无算,连耶律休哥本人也在宋军的进攻中受重伤狼狈逃窜。

李继隆多次违背赵光义的指令对外作战,如果是一般将领早就被赵光义干掉了,可李继隆有护身符护体,他和赵光义的关系可不是普通关系,他们是亲戚,李继隆是赵光义的妻子明德皇后李氏的兄长,可以说是当时最牛的外戚,

李继隆既是赵光义认可的自家人,又能统兵打胜仗,这样的人才对于需要小心防范军中非嫡系势力抱团的赵光义来说是绝对要拉拢和重用的,所以赵光义对李继隆不严格遵从阵图作战等举措也只是一笑而过,“将从中御”是害怕非嫡系将领作怪,李继隆这样的自己人就不存在这个担忧。

赵光义其实巴不得李继隆多立军功,有自己人在军中帮助他掌控军队那是相当美好的。当然,这也是宋太宗时期文官集团还没有完全崛起时才能出现的情形,这个时候,还没有发展到强势的文官集团集体出外领军,会打仗的外戚牛逼一点还是能出头的。李继隆身份特殊,所以才能抗住压力,时势造英雄而。

标签: 李继隆宋朝

更多文章

  • 乐彦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乐彦祯,唐朝

    乐彦祯是赠工部尚书乐少寂之子,晚唐割据军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文德元年,魏博镇发生兵变,节度使乐彦祯被迫出家为僧。但即使这样,乐彦祯也未能逃过一劫,最后还是受儿子乐从训牵连而被魏博军杀死。乐彦祯做了什么,教子有多失败,为何引起魏博军的怨恨而难逃一死呢一,出身将门乐兴达出身武将世家,

  • 刘伯温为什么要斩龙脉?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龙脉

    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曾经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如靖难之役、平定张士诚等。在他的一生中,他还完成了一项惊人的任务——斩龙脉。那么,刘伯温斩龙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第一段:刘伯温的背景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刘伯温的背景。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

  • 刘伯温最后善终了吗?有历史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伯温,明朝

    刘伯温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曾经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关于他最后的命运,历史上并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有些人认为他善终了,而有些人则认为他遭遇了一些不幸的事情。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历史记录。根据《明史》和其他相关资料的记载,刘伯温在晚年时回到了故乡江西南昌,过着平静的生活。他在家乡度过了

  • 平阳公主是大唐“超女”?死后按元帅级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平阳公主,超女

    潜伏在男人堆中的唐代女将军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隋唐演义》中,无论是“贾家楼结义的四十六兄弟”,还是“十三条好汉”、“十八路反王”,以及后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喷放”出来的全是阳刚之气。即使以前播放的多部反映唐代女性的电影或电视剧,一般都只对武则天、太平公主、杨贵妃、上官婉儿等唐代著名女性在后宫

  • 作家张一一:中华民族应是“蛇的传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一一,蛇的传人

    、一直以来,华夏子孙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从来不在乎“龙”这一传说中的神兽完全是虚构的,近日江苏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中华民族是“羊的传人”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对此,湖南籍著名青年作家张一一在2013癸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又发表另类观点称华夏子孙既不是龙的传人,更不是羊的传人,而是“蛇

  • 握发吐脯制礼作乐的周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制礼作乐,周公

    周公旦(?~公元前1105年),又名叔旦、雅蛋,汉族,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母弟。因封地在在周(今陕西岐山北),史称周公。周公在周灭商之战中,时刻伴随周武王左右,帮他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灭商二年后,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纪尚幼,于是周公摄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们散布流言蜚

  • 司马睿简介 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睿,晋朝,东晋皇帝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

  • 司马玮简介 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始平王司马玮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玮,晋朝,东晋大臣

    司马玮(271年―291年6月13日),字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是八王之乱代表人物。晋永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

  • 吕本中简介 南宋时期诗人词人道学家吕本中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本中,宋朝,南宋诗人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钱钟书认为"他的诗始终没有摆脱黄庭坚和陈师道的影响,却还清醒轻松

  • 如来佛祖的师傅 如来佛祖的师傅是何许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如来佛祖的师傅,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的师傅:如来佛祖,中国神话中佛教最至高的存在,是中国多数人的宗教信仰神之一。那么又有谁知道如来佛祖的师傅是谁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猜测一下。混鲲祖师。修“玄灵气”,弟子无数,什么蟒牛蛇兽、蛟鹏狮猴……各种形象各异的生灵都来者不拒。最得意处是有两大弟子。大弟子名唤接引道人,二弟子名唤准提道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