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投奔在当时还毫无资本的刘备,是想复兴汉室?

诸葛亮投奔在当时还毫无资本的刘备,是想复兴汉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86 更新时间:2023/12/23 18:23:45

蜀汉丞相之诸葛亮对我们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精通天文地理,占卜星象,五行八卦,就像神人一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诸葛亮不投靠最强的曹操,而投靠最弱的刘备,我们认知中的原因无非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但以诸葛亮的才华,无论投靠哪一个英明的主公,熬上十年八载,必能脱颖而出,再熬时间长一点,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鸡头”则是早晚之事。

刘表刘璋柔弱,没有逐鹿之心,诸葛亮不投靠可以理解,但孙权、曹操皆有逐鹿之志,其中曹操还提出“唯才是举”,非常重视人才,那么诸葛亮为何偏偏投靠当时还依附刘表的刘备,难道真是为了虚无缥缈的“复兴汉室”志向?其实,诸葛亮少时所说的六个字狂语,已经点明不可能投靠曹操、孙权,原因不是简单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01

诸葛亮出山之前的情形,史书记载很少,《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注引了《魏略》中的一段话,可以一窥诸葛亮年少时的真面目。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其中,三句话让年少的诸葛亮形象跃然纸上,与徐庶、石韬等名士截然不同。

1,“亮独观其大略”,说明诸葛亮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东汉时期,儒学大盛,但儒学一门分类极多,任意一门如果想要“精熟”,穷一生可能都做不到,诸葛亮独观大略,才有时间博览群书,以至天文地理兵法无所不懂。

2,“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在晨夜清净环境中抱膝长啸。汉朝很多名士都有“啸”的记载,但诸葛亮晨夜抱膝长啸,显然异于常人,既怀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又怀有随心所欲的英雄豪杰的潇洒,对自己非常自信。

3,“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而三人问及诸葛亮,他却是“但笑而不言”,显然诸葛亮非常自负,认为自己能力远超三人,只是没有说出来。而诸葛亮在评价蒋琬时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百里之才是刺史郡守,社稷之器是宰相之才,因此诸葛亮应该自认是宰相之才。

02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有一小段诸葛亮年少时的记载。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惟博陵崔州平(崔钧)、颍川徐庶元直(徐庶)与亮友善 ,谓为信然。

其中,“自比管仲乐毅”这六个字是核心,除了崔钧与徐庶,别人笑亮太疯癫,亮笑别人看不穿。

管仲是春秋齐国名相,辅佐齐桓公第一个称霸春秋,而且管仲在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成就惊人,个人深得齐桓公信任。乐毅是战国燕国名将,以弱燕之军,一举打垮强齐,甚至差一点灭了齐国,若不是非常信任他的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猜疑乐毅,导致乐毅逃亡赵国,齐国可能早已灭国,吞并齐国的燕国或能创造更大奇迹,一举灭掉剩下的五国。

徐庶等三人问诸葛亮志向,诸葛亮笑而不言,这一段话给出了答案,诸葛亮的志向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远大,不单纯有名相志向,还有“以弱击强”取得大逆转奇迹的军事志向。

03

归纳一下,诸葛亮择主标准有三个,而唯有刘备全部符合。

1,齐桓公之于管仲,燕昭王之于乐毅,诸葛亮希望未来主公非常信任他。刘备三顾茅庐是否存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但“躬耕南阳”时,诸葛亮近距离接触过刘备,而没有与曹操、孙权交流过,应该是刘备让诸葛亮感到了信任,后来刘备托孤诸葛亮进一步说明这种信任的存在。

2,曹操孙权不缺人才,手下文武将相齐备,诸葛亮投奔这两人的话,想要出头难度很大。其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职务是丞相,诸葛亮不可能与曹操抢职位;孙权除了架构完备之外,其兄诸葛瑾在东吴,诸葛亮不可能挡住兄长的加官进爵之路。唯有刘备,手下只有几个名将,严重缺少顶级文官,只有在刘备集团,诸葛亮才能迅速成为名相,从而实现“自比管仲”的志向。

3,乐毅是“以弱击强”取得大逆转奇迹的典型,而曹操、孙权都是一方诸侯,其中曹操是最强军阀,孙权是天下第二强的军阀,加盟这两位根本不可能实现“自比乐毅”的志向。而当时刘备依附刘表,连一块地盘都没有,惨的不能再惨了,诸葛亮加盟刘备实现大逆转,甚至还计划夺取天下,才符合诸葛亮远大的志向。简单的说,只要主公是明主,谁最惨诸葛亮最可能加盟谁。

刘备死后,魏国华歆、王朗、陈群、诸葛璋等人写信给诸葛亮,认为蜀国已经没有希望,劝诫诸葛亮率领文武大臣早日投降,诸葛亮为此写了《正议》一文,驳斥了这一论调,认为“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强旅四十馀万於昆阳之郊……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四海)〔海内〕,况以数十万之师,据正道而临有罪,有可得而(千)〔干〕拟者哉”,以刘秀数千人取得昆阳之战胜利,上古黄帝数万人击败四位帝王,平定天下,如今蜀汉有数十万军队,必能以弱击强取得胜利。也就是说,诸葛亮坚信蜀国能够以弱胜强,实现大逆转的目标。

可见,诸葛亮不投靠势力强大的曹操孙权,其实在年少时已经注定,用现在话来说,诸葛亮是不走寻常路,而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道路,刘备恰好符合诸葛亮的要求。当然,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旦成功的话,诸葛亮功绩也将史无前例,管仲+乐毅的功劳,足以秒杀管仲、乐毅、萧何张良韩信等人。

诸葛亮一生志向,文要堪比春秋第一名相管仲,武要堪比以弱击强第一人乐毅,简直就是空前绝后,相信即便是最坚定的诸葛亮黑粉,对此也要不得不肃然起敬吧。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白居易的情感生活与仕途都颇为坎坷,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居易,唐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合称“刘白”。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白居易的故事吧。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即公元772年,跟一生贬谪二十三年之久的同龄好友刘禹锡相

  • 刘禹锡屡经贬谪却依旧坚定乐观,他的人生信念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唐朝文学家,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十分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刘禹锡的故事吧。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考中了进士,《旧唐书》说他:“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刘禹锡诗歌和

  • 曹丕篡位之后 曹丕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汉献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曹丕篡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丕逼汉献帝退位之后,曹丕为什么没有对汉献帝下手?曹丕就不想下手吗?其实我们晓得,在曹操逝世之前就根本上肯定了曹魏王朝的雏形,早在此前,曹操就曾经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大权在握。当时的汉献帝就简直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方法

  • 曹魏最大的老虎,还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洪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洪,三国

    三国时期曹操帐下有一支宗亲部队,分别是许楮、张辽、乐进、李典、曹仁、曹洪、夏侯渊和夏侯惇。因为在史书《三国志》中同属一卷,又都是出类拔萃的英豪人物,深受现代的网友们喜爱,后者尊称这八位为八虎骑。在“八虎骑”当中曹洪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小编为何会这么说呢?接着往下看吧。曹洪(?-232年),字子廉

  • 历史上李治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是昏庸之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李治

    对唐高宗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高宗李治,很多人肯定会嗤之以鼻,由于他的父亲李世民和妻子武则天的光辉太过于耀眼,自己却黯淡无光就连史书说李治是“性格怯懦,受制朝臣”,让人感觉李治毫无作为,而且有点昏庸。历史上李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公元649年,唐

  • 韦睿:出身世家大族,堪称史上第一儒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韦睿,南北朝

    历史上有位儒将,他曾以少敌多击退五十万大军,堪比战神白起,他就是韦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韦睿,他是南北朝南朝梁武帝时期著名的将领,韦睿出自一个著名的世家大族,韦氏在当时也颇具名望,而韦睿自幼就熟读诗书,博学多才,对兵法也略有研究,但韦睿却不引以为傲反而为人谦逊,深得

  • 北周天才军事家:揭秘韦孝宽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韦孝宽,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形成了一个割据混战的局面,在这样的乱世里除了不少名将,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当时的北周有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他就是韦孝宽。他精通兵法,对各种军事的战略计划拿捏的恰到好处,他不仅为人正直善良,且又机敏过人,在毛遂自荐之后更是成为了西魏、北周时中流砥柱。时萧宝

  • 历史上聂政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何要刺杀侠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聂政,战国

    专诸、要离、聂政、荆轲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刺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们称为“四大刺客”,这四大刺客分别是“荆轲,专诸,聂政,要离”。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

  • 荆州牧刘表麾下都有哪些猛将?在那之后分别都跟随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表,汉朝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军阀,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是一个尔虞我诈的年代,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但为何三国比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更为精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三国时有一群厚道军阀,秉持一定的道德操守,其中最典型的代

  • 李世民既然已经杀了李建成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砍下他的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李建成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李建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已经射杀了李建成,人既然已经死了,李世民为什么还要砍掉他的头?公元626年7月2日(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