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李泌:用一生的智慧,稳定唐朝局势、延缓大唐衰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42 更新时间:2024/2/20 8:18:4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李泌是唐朝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谋略家,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他为朝廷出谋划策、殚精竭虑,可惜他未遇明主,他的许多谋划最终无法实现,但是他用一生的智慧,稳定了中唐的政局、延缓大唐的衰亡。

1.年少聪慧得到唐玄宗赏识,但做事不够圆滑导致仕途坎坷

李泌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六世孙,他自幼聪慧,被当地人称为神童。

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了解到李泌是神童,于是召见他。当时唐玄宗正和张说在下棋,唐玄宗见到李泌,就让张说出题考考他。

张说让李泌以“方圆动静”说几个句子。年仅六岁的李泌回答道:“方如行仁义,圆如用智慧,动如施展才能,静如心领神会。”

唐玄宗听了,为小李泌的机智应对赞叹不已。

天宝中期,唐玄宗授予李泌翰林待诏的职位,让他辅佐太子李亨。

年轻气盛的李泌看不惯杨国忠专权,曾作诗讥讽他。杨国忠于是以“讥讽朝政”为由,将李泌赶出朝廷。

2.临危受命,在安史之乱时出山为唐肃宗谋划

2.1为平定安史之乱谋划良策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李亨赴灵武自立门户,登基为帝。

李亨刚到灵武时,兵微将寡,文武官不满三十人,在此危难之际,李泌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赶赴灵武,来到李亨身边。李泌的到来,使李亨仿佛大海的孤舟,在茫茫大海中遇到了航灯,为他指引前进的方向。

李泌到灵武时,李亨任命不知兵事的宰相房琯与安禄山作战,结果惨败,损失兵力四万多人。

此时的李亨对前途感到迷茫,他问李泌“敌人如此强大,天下何时才能平定?”。

李泌安慰李亨说,叛军现在势大,但是他们不得人心,不出两年叛乱就可以平定。李泌还为平叛出谋划策。

李泌说:“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挚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常通,陛下所征之兵军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蔽,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犄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李泌的平叛计划,可以使叛军首尾不能相顾,从而各个击破,最后直取范阳,彻底解决叛军,可谓是平叛良策。李亨对这个计划也表示赞同,如果他能贯彻这个计划,安史之乱就不用打八年,唐朝中后期也不会遭受藩镇割据的祸害。

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李亨此时调集了大批的兵力,他改变主意,决定先收复两京。最后唐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虽然收复了两京,但是却失去迅速平叛的良机,还造成之后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

2.2保护储君广平王,维护了局势稳定

唐肃宗继位后,曾经打算任命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带兵平定安史之乱。

李泌劝阻道,现在天下乱战,民心向着元帅,功成之时,难道要让广平王(李倓兄长,唐代宗)让位吗?

唐肃宗听后深以为然,于是改任广平王为兵马大元帅,从而避免出现像李建成、李世民那样手足相残的悲剧重演。

唐肃宗十分信任宦官李辅国和爱妃张良娣,这两人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建宁王想铲除这两人,不料反被两人陷害,唐肃宗听信谗言,将建宁王赐死。

张良娣生有儿子,想让唐肃宗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为广平王有大功,因此张良娣十分嫉恨他。

李泌挺身而出,向唐肃宗指出当年武则天为了权力将太子李贤废掉后关押起来,李贤内心忧惧,作了《黄瓜台辞》,希望武则天能放过自己,但是最后还是被杀死。李泌说陛下已摘一瓜(指赐死建宁王),希望不要再摘。

李泌的话触动了唐肃宗的内心,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广平王被立为太子,之后唐肃宗谨记李泌的话,再没让自己的这个儿子受到伤害。

3.唐代宗时受权贵排挤,到地方任职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死,唐代宗继位。

大历三年(768年),唐代宗将李泌召回朝廷。由于唐代宗时期,朝中内斗不止,最后李泌被排挤到地方任职。

先是宰相元载嫉恨李泌得宠,于是诬陷他和鱼朝恩交结。唐代宗明知李泌是被冤枉的,但是他忌惮元载的势力,还是将李泌赶出朝廷,出任江西判官。

后来元载被唐代宗处死,李泌重新被召回朝廷。刚回到朝廷的李泌,又受到宰相常衮的嫉恨,常衮向唐代宗建议,如果要重用李泌,应该先安排他做刺史,等他有了政绩再重用。大历十四年(780年),李泌再次被排挤出朝廷,出任澧州刺史。

4.唐德宗时李泌几度力挽狂澜,保住大唐江山

唐德宗是一位志大才疏的皇帝,他继位后,一心想重振大唐,他发动的削藩战争在最初阶段取得巨大成果,由于他处置不当,利益分配不合理,结果造成“四王二帝”和“泾师兵变”的大动乱,大唐差点就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泾师兵变”后唐德宗逃到梁州,此时他终于想起李泌,将他召到身边出谋划策。

4.1力主平定李怀光,避免又一强大藩镇的出现

建中四年(783年),“泾师兵变”后唐德宗先逃往奉天,之后被叛军日夜围攻,幸亏李怀光带领朔方军及时赶来救驾,唐德宗才逃过一劫。

但是昏庸的唐德宗听信奸相卢杞的谗言,不让李怀光进城觐见,还下令李怀光带兵继续追击叛军。

李怀光对此非常不满,不久后他也拥兵叛乱。当时朝廷的财政紧张,加上有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许多大臣都建议与李怀光妥协。

李泌以战略家的眼光给予反对。他说“怀光既解奉天之围,视硃泚垂亡之虏不能取,乃与之连和,使李晟得取以为功。今陛下已还宫阙,怀光不束身归罪,乃虐杀使臣,鼠伏河中,如梦魇之人耳!但恐不日为帐下所枭,使诸将无以藉手也。”

唐德宗因此坚定了平定李怀光的信心,贞元元年(785年)八月,李怀光被杀,河中叛乱被平定。李怀光被平定,避免了新的藩镇崛起,也使唐德宗看到了李泌的价值。

4.2解决京师粮草运输困难

唐德宗进行武力削藩失败后,京师粮草供应短缺,要由江南通过江淮水运往京师,其必经之地就是陕州。

贞元元年(785年)六月,陕虢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毒死节度使张劝,想逼朝廷任命自己为节度使。

陕州的叛乱导致京师的水路运输中断,长安粮草补给困难。在这危机时刻,李泌主动请缨,决定单刀赴会,解决陕州问题。

唐德宗任命李泌为陕虢都防水陆运使,李泌先会见了陕州官吏并对他们说:“我只是来督办赈灾的,如果达奚抱晖有功,就让他担任节度使。”

达奚抱晖听到消息后,放松了警惕。李泌来到陕州后,对达奚抱晖晓以利害,让他赶紧带家人逃亡,李泌兵不血刃地完美解决了陕州问题。

4.3调解唐德宗和大臣们的关系

唐德宗为人猜忌刻薄,“泾师兵变”后他逃往奉天时,润州刺史韩滉训练士卒,修建石头城,以迎接唐德宗。但是却遭到唐德宗的猜疑,误以为韩滉有谋反之意。

李泌向唐德宗解释了韩滉的功劳,一是从唐德宗逃出京师后,韩滉的贡献不绝。二是指出韩滉的性格刚烈,不附权贵,因此被大臣诽谤。

李泌还上奏以百口保韩滉,并请唐德宗让韩滉的儿子韩帛回家。韩滉大为感动,发米百万斗给朝廷,还带动其他地方官纷纷入贡。

贞元三年(787年),有流言说大将李晟和马燧要叛乱。流言既让疑心病很重的唐德宗疑心重重,也让两位将军忐忑不安,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动荡。

此时刚出任宰相不久的李泌挺身而出,带着两位将军面见皇帝。

李泌对唐德宗说:“两位将军位极人臣,只要陛下坦诚相待,国家有难就让两位将军挂帅,天下太平就入朝参拜。君臣就能和睦相处。”

听完李泌这番开诚布公的话语后,唐德宗终于打消疑虑,李晟和马燧拜谢皇帝后,也向李泌郑重施礼。

4.4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孤立吐蕃

安史之乱后,由于朝廷将边镇的将士调回平叛,造成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片领土,并且频频入侵大唐。

面对日益严峻的边患,李泌提出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的宏伟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面临巨大的阻力,因为唐德宗不愿意实施。唐代宗时,唐朝向回纥借兵平定安史之乱,当时身为太子的李适(唐德宗)带着手下去会见回纥的登里可汗。结果却遭到回纥人的羞辱,李适的两名手下被回纥人打死。

为了说服唐德宗,李泌先后十五次请求唐德宗批准这个困蕃计划。经过李泌苦口婆心的劝导,唐德宗最后批准了这个计划。

788年,回纥可汗得到大唐许婚,793年,南诏脱离吐蕃,李泌的“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的宏伟蓝图最终实现,从此吐蕃的力量大为削弱,唐朝也解决了西北的边患,为后来的“元和中兴”打下坚实基础,可惜的是,作为这一计划的构建人,李泌却看不到这些成果了,贞元五年(789年),为大唐操劳一生的李泌病逝。

李泌是不世出的奇才,由于不为权贵所容,他一生在朝廷的时光不老多,但是却不妨碍他为国做出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唐德宗时期,李泌多次力挽狂澜,如果没有李泌,昏庸的唐德宗也许会将大唐带入深渊。奇人李泌,为大唐续命百年的伟大谋士。

标签: 李泌唐朝

更多文章

  • 一次败仗毁掉一世英名的大将,他就是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三国

    夏侯渊这个人在曹操集团中位高功大,是曹操独当一面的三大将之一。曹操早期征战,夏侯渊在战场上可说是亮点不多,倒是在后勤保障方面星光明亮,成绩斐然,全军的粮食供给多出自他之手。这就像现在军队的后勤部部长,无论是大阵小仗,他们或许总是不显山不露水,可重要性却不容置疑。夏侯渊一生征战多有胜利,只因为在汉中一

  • 盘点清朝四位摄六宫事,形同副后的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皇贵妃

    清朝皇贵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制度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康熙以后历朝皇帝在册立皇贵妃的问题上基本就延续顺治和康熙的惯例。同时,皇贵妃更多的承载起典范、美德与责任这些更高的道德标准,几乎与要求皇后无异。除了备受皇帝恩宠以外,皇贵妃在清代更多的被赋予副

  • 在杀死颜良后,斩其首还关羽是怎么做到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在杀死颜良后,如何做到“斩其首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199年,袁绍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准备南下攻打许都,剿灭曹操,官渡之战即将拉开帷幕。当时曹操亲自进军黎阳近郊以诱敌,同时他让东郡太守刘延屯白马,以使曹军在第一线防御袁绍时能对袁绍的堡垒一目了然。后

  • 朱祐樘在位时间不长,他是如何开创弘治中兴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祐樘

    明朝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很短,但是他的评价却非常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的生母纪氏是广西土司的女儿,只是被明宪宗宠幸一次后就有了身孕,这个时候,整个后宫还是万贵妃掌权的,就让宫女给纪氏堕胎,不够宫女心软了,下不去手,于是回报万贵妃,说纪氏并没有怀孕而是得了肿瘤。

  • 揭秘:诸葛亮一生的四大憾事”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治蜀》中记载,刘备对诸葛先生可谓非常重视,临终之前仅召见了他一个人到床前,语重心长地托孤,“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一番话无疑将诸葛亮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甚至直接给了诸葛亮掌控蜀国的生杀大权。而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诸葛亮对于一个国家的

  • 曹丕死后司马懿都没有造反 司马懿为什么要等到70岁才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曹魏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造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了,这段时间内曾经发生了很多很多的经典典故。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一时期的,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张飞、项羽等很多人都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英雄。而说起曹魏政权,就不得不谈

  •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官婉儿,唐朝

    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大唐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一时期武后执掌政权,不仅政治革新频繁,而且男女尊卑顺序也几乎被颠倒。据记载,从武则天执政再到武则天登基,这一时期天下出现了很多女子政治家,而且更有很多女子潮流被兴起,女官更是成为常态。这是一个女人的时代,虽然短暂,但很精彩。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女人脱颖而

  • 王世充的评价是什么?他如何成为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世充,隋朝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洛阳七贵之一。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世充自幼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受到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

  • 盘点历史上五位在宫殿里摆集市的皇帝,他们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灵帝,东汉

    对在宫殿里摆集市的帝王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社会的帝王,高高在上,统治天下万民,地位尊贵;而商贩整天忙忙碌碌,地位低下。如果让你在当皇帝和当商贩之间做一个选择,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想说当皇帝。但是历史上许多皇帝却有一个当商贩的心。而且这样的帝王还不止一位

  • 齐桓公是如何当上国君的?成就霸业的过程离不开哪些人的辅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桓公,齐国

    对齐桓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周灭商建国,因国都在西北不利于对国家的管理,所以将国家分成几百个部分,分封王室子弟和功臣,并且世袭,是为分封制。后来犬戎进攻,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了。此时只剩下一百多个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齐、楚、晋、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