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67 更新时间:2024/1/8 11:25:09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三省六部制)。宋元时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明清时期废其名称。

元朝中书省在远方还有一些派出机构(地方上的最高政府)即各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代指其辖区,后来再简称即地方上的省(但中书省本身并不代指其直辖区“腹里”)。

国家执政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汉武帝之前是权力相对独立的丞相府,汉武设置中书机构和内朝官以强化皇权、消弱丞相府的行政大权;西晋设立中书省使得传统意义的丞相权力更依附于皇权,但实权关系高于名义关系,后来中书省变得相对独立了,元朝还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乘机废明朝中书省,只留置中书舍人。清朝有中书科,地位低,仅有监察职能。

汉武帝时进一步强化君权,以主管文书的尚书掌握机密要政。为便于出入后宫,用宦者担任,称为中尚书,简称中书,又因兼谒者之职,故又名中书谒者。其长官有令、仆射。汉宣帝末弘恭为中书令,石显为仆射;元帝时石显为中书令,牢梁为仆射,均专权用事,为朝臣所恶。成帝时废除由宦者担任中书之制,此后至东汉末,改以士人为尚书。尚书台独掌枢要,地位日益崇重。但专制主义的封建统治者总要防止臣下的权力过大,以免威胁到自身。

东汉末,曹操受封为魏王后,在建置魏国百官时,便设立秘书令,典尚书奏事。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设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中书省正式成立,其官员由士人充任,与西汉时用宦者充任的中书不同。从此以后,中书省与尚书台并立。原来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中书监、令的品秩虽低于尚书令、仆射,但与皇帝的近密程度过于尚书,故机要之权逐渐移于中书省,尚书台的地位因之削弱。三国除曹魏外,孙吴亦设中书,置令、郎,但其制与魏制稍有不同。蜀汉不详。

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立中书省,只有北周实行六官制,无中书之名。但其春官府有内史中大夫、下大夫等职,即相当于中书令、侍郎的职务。隋代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炀帝末又曾改名内书省。唐初亦名内史省,武德三年(620)始复名中书省。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称西台,咸亨(670~674)初复旧;武后光宅元年(684)改名凤阁,中宗神龙(705~707)初复旧;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名紫微省,五年,复旧。自魏晋以后,中书省是与尚书省、门下省鼎立的三省之一。

宋代时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边远地区,设十一个行中书省分区统辖。

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并规定此后朝廷不得再立丞相,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此后即无中书省这一机构。

标签: 中书省君主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个人身上有刘备和曹操的血统,可是19岁就英年早逝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尚,三国,曹操,刘备,野史秘闻

    三国时期的历史之所以精彩,其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出现了众多的风云人物。通过《三国演义》的介绍,大家都明白,曹操和刘备绝对是死对头,在三国的后期,两个人之间可谓达到了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历史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出人意料,虽然刘备和曹操是死对头,但是大家一定想不到,有一个人的身上,既有曹操的血统,还有

  • 清河公主狠满意曹操挑选的驸马,到最后却想谋害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河公主,三国,风云人物

    三国这段历史,一直都是人们非常感兴趣和非常喜欢的。其中三国中数一数二重要的人物,莫过于曹操了。这位乱世枭雄,早早的就奠定了自己三分天下的霸主地位,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压着另外两位在打的。关于曹操的一些事情我们或许说上几天几夜也是说不完的,而且对于他我们也很熟悉了,但是对于他的女儿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

  • 在乾隆的17个儿子之中,四皇子永珹为何被过继给他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乾隆是一位非常风流和多金情的皇帝,以至于造成的后宫中一共有着四十多位妃嫔。正是由于乾隆后宫妃嫔众多,所以乾隆膝下的子嗣也非常的旺盛,一共有这17个儿子。看乾隆的这17个儿子之中,七个儿子在幼年时候就不幸早夭,只有十个皇子成功长大成人。今天我们要说到这一位男子,他就是乾隆这是个儿子中健康长大

  • 襄樊之战中,曹魏与东吴分别损失了多少大将?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襄樊之战,三国,战史风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率兵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后世称之为襄樊之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最为人崇拜的武将莫过于关羽。关羽一生忠义,并且立下许多战功,在吕布之后,成为三国公认的第一武将。刘备入主西川后,命关羽镇守荆州,从此,关羽也相当于是一方诸侯。之

  • 古代没电古人晚上是怎么度过的 他们晚上都干些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电,历史解密

    古代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的就是古人的起居完全是按照太阳的节奏走,借助自然光来完成自己一天的生活,因为一旦日落,又没有电,生活肯定会受限。家庭条件好的,还能有油灯,但也是不敢耗费,所以对于大多数古代人,太阳下山就可以直接休息了,到了唐朝,即使没电,也不耽误古人找乐子。在唐朝之前

  • 亲儿子帮君王谋反,为什么还被父亲杀死?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石厚,春秋,野史秘闻

    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联合逃亡在外的卫国人,设计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卫桓公,自立为卫国君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成功弑君篡位的公子,帮助他篡位的还有卫国大夫石碏(què)的儿子石厚。石碏曾在卫庄公在世期间,劝说庄公:“我听闻疼爱孩子应当用正道去教导,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和淫乱、放纵是导致邪恶

  • 李靖的军事思想是什么?他主要影响与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李靖,字药师,隋末唐初时期杰出军事家,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谥号“景武”。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靖出身陇西李氏丹杨房。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后转仕唐朝,随秦王李世民进击王世充。武德三年(620年)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南平

  • 雍正在成为皇帝之后没多久,他又是如何对待老师张谦宜?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根据有关传说说,在所有朝代中有着最严格、最好的教育的是清朝时期,在清朝时期为皇子们所请的老师都是当时的大学者,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下雍正皇帝的老师张谦宜。这位雍正皇帝的老师出生在山东胶州的一个书香世家中,因为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他在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诗书,而且他还非常的聪明,在少年的时候就比较有名

  • 汉武帝为什么要发动反击匈奴之战?反击匈奴之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漠

  • 匈奴单于向罗马公主求婚,结果引发了一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匈奴,汉朝,历史解密

    匈奴在汉朝以前对中原屡屡侵犯,他们的骑兵在蒙古崛起之前,最有草原的彪悍之风。但是汉武帝年轻时候最凶猛,为了给匈奴一些教训,他不断积攒国内力量,对匈奴发动战争。而且在汉武帝时期,名将非常之多,例如卫青、霍去病、李广。经过汉朝的努力,匈奴受到极大的打击,很久不再出现。但是却和西罗马帝国爆发过一场战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