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昭襄王晚年时期,导致秦国失去了多少的领土?

秦昭襄王晚年时期,导致秦国失去了多少的领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36 更新时间:2024/1/16 12:53:07

说到秦昭襄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在秦国历史上,秦昭襄王(秦昭王)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襄王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樗里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从而秦国最终消灭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长平之战获得巨大的胜利后,秦昭襄王频频出错,这些接连的战略失误,导致秦国攻占的部分疆域,又回到山东六国手中了。那么,问题来了,秦昭襄王后期,频频出错,秦国到底丢了多少领土?

具体来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击败了赵括,赢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此战,赵国损失了40多位精锐力量。但是,自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却开始接连犯错了。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本来准备借着这一机会来消灭赵国。结果,丞相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

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丞相范雎结下仇怨,也即出现了将相失和的局面。对于秦昭襄王来说,无疑错过了提前消灭赵国的机会,这是其犯下的一个战略错误。当然,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即秦昭襄王在给赵国一定的喘息之机后,又决定攻打赵国后。而这,显然错过了长平之战,赵国上下震动的绝佳时机。

在此背景下,王陵不能攻克邯郸。于是秦昭襄王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到了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由此,在邯郸之战中,秦昭襄王显然没有对魏国、楚国的出手有所防备,也即在邯郸之战爆发时,秦昭襄王没有想到魏国、楚国敢于支援赵国。

因此,等到魏国、楚国出兵之后,秦国大军可谓腹背受敌,从而在邯郸之战中损失了数十万大军。与此同时,白起得知邯郸之战失利的消息后,表示:“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最终,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对于秦国来说,赐死白起,显然是秦军的一大损失。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昭襄王在位后期,可谓频频出错,这导致秦国损失了大片的领土。

公元前257年,邯郸之战后,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导致河东郡数座城池失守。眼看到秦军节节败退,原本依附于秦国的韩国也加入到合纵之中了,也即韩国和赵国、魏国、楚国一起攻打秦国,成功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汾城,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对此,在笔者看来,韩国、魏国、赵国都从秦国手中收复了大片的疆域。

其中,韩国获得了上党郡和汝南,即今天的晋中市东南部和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而汝南(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一带)地处淮北平原,已经是中原腹地了。魏国获得了河东郡,这里曾是魏国的核心区域,也是魏国曾经的都城安邑所在地。赵国获得了太原郡,三家分晋之前的晋阳之战就爆发于此。在损失上党郡、河东郡、太原郡这三郡之地后,秦国的势力一下子又退回到函谷关之内了。在笔者看来,一定程度上,秦国丢失的这些疆域,几乎就是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地盘了。

最后,在邯郸之战前,秦国的领土已经扩张到函谷关以东了,尤其汝南一带,更是如同一把利剑切入了魏赵韩三国的腹地了。但是,因为秦昭襄王接连犯下的战略失误,导致这些秦军将士辛苦打下的战果得而复失了。当然,秦昭襄王后期损失了大片的领土,也和秦军多年征战,将士疲惫存在直接的关系。在邯郸之战前,秦国进行了多场较大规模的战役,比如长平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伊阙之战,这些战役虽然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战果,但是,这也导致秦国连年兴师动众,不仅将士疲惫,后勤补给也存在较大的压力。

换而言之,秦昭襄王想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最终没有变胖,反而还变瘦了。当然,这也不是全是坏事,至少让秦国更加清醒的认识消灭山东六国,需要从长计议,尤其是步步为营,不能急功近利。在秦昭襄王后期的经验教训下,秦始皇嬴政显然就比较冷静了,比如先拿最弱的韩国下手,而不是一上来就和赵国、楚国拼死相搏,并对齐国加以笼络,分化瓦解山东六国,从而成功实现了秦国历代君主的夙愿。

标签: 秦昭襄王秦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朱高炽从继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是个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高炽,明朝

    朱高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册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为燕王世子,朱高炽作为朱棣继承人的身份得以确立。建文四年(1402年)的江上之战中,朱棣望着已是强弩之末的燕军陷入了绝望:“难道帝王之路就要葬送在盛庸、平安之手了吗?”就在燕

  • 在金国有14个孩子的宋徽宗,他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徽宗,宋朝

    宋徽宗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宋徽宗能在金国生了14个孩子,从侧面反映出他的生活要比普通老百姓较强,可以不为了14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发愁,身体状况也不错,至少没有遭到太多肉体上的虐待。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他被流放到五国城之时,除了身边的随从大打折扣之外,平时的生活应该

  • 如果朱标不死他来削藩,朱棣还会不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标,明朝

    说到朱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众所周知,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很快丢掉皇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削藩操之过急,致使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那么,如果朱标不死,削藩由他来实行,朱标还会造反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朱标生平及为人。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

  • 想学刘备割据益州自立的钟会为什么要造反?他有什么靠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钟会,三国

    说到钟会,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景耀六年(263),魏国伐蜀,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小路,一支奇兵,拿下江由,攻克绵竹,直逼成都,刘禅随即投降,蜀汉灭亡。刘备辛辛苦苦奋斗了一辈子的家底,被刘禅一下败光了。在伐蜀过程中,魏国大将邓艾和钟会,立下了大功,尤其是邓艾,功勋赫赫,太引人注目了,钟会和监军卫瓘、胡烈等人

  • 宋朝历史上有五位皇帝没有子嗣,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北宋

    皇帝贵为天下之主,富有四海、君临天下,按理说只有他想不到,没有他得不到的,但事与愿违,许多皇帝都被子嗣问题所困扰。王朝需要发展,帝国需要传承,自古以来都是按照父死子继的原则,皇帝没有儿子,意味着王朝无法按照正常继承顺序发展。宋朝皇室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尴尬的,因为他们有五位皇帝没有子嗣!中国历史故事网

  • 慈禧一死清朝就灭亡了 慈禧对清朝真的很重要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慈禧

    还不知道:慈禧和清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一死,清王朝仅过了三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于是有人得出一个结论。慈禧对于清王朝是至关重要的。(慈禧)那么,这句话究竟对不对呢?我认为,这句话刚好说反了,应该是慈禧的存在,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如果清朝末年,不是慈禧长

  • 晋献公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以残杀亲生儿子为乐的一位暴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献公,春秋

    你真的了解晋献公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家为了争夺那唯一的宝座,什么儿子弑父,兄弟相残的现象是比较多见的,可老子千方百计谋害亲生儿子的事情,却是不多见。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位,他就是春秋时期的晋献公。《左传》中有这样一则记载:“姬置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

  • 一生无子却稳坐皇后,哲哲到底有何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哲哲皇后,清朝

    由于历史资料保存至今仍不够完善,所以就会有着很多的疑点,接下来就由小编带领大家,用手中现有的钥匙去开启古代的历史大门。皇后是一国之母,后妃们虎视眈眈,唯有诞下嫡长子,她的地位才会更稳固,不过今天我们要说一个例外,那就是皇太极的哲哲皇后。她一生仅生育了三女,却能够从始至终稳坐六宫之首的位置。感兴趣的读

  • 曹操为什么会忌惮刘备?刘豫州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对刘备最大的忌惮来自“刘豫州”这三个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在灭亡吕布之后,对于徐州的政治安排,采取了“众建诸侯以少其力”的手法,肢解大势力,分置小团体,批发官帽子,让徐州无法形成新的武力核心,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袁曹决战中,让徐州势力置身

  • 马超的势力来自什么地方 马超投靠刘备时带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马超投靠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马超的势力来自于其父马腾,马腾虽为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但在东汉末本无官职,在凉州发生叛乱时,马腾因立功而被征召加入政府军,成为偏将军,在凉州刺史被杀后,马腾与韩遂、王国等人一起,成为反东汉的叛军,马腾等人所引发的三辅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