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走进孟母大讲堂,一起学做好家长。
2022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系列讲座
第一讲
7月17日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主办,济宁市正德青少年服务中心、梁山县家庭教育学会、鱼台县家庭教育学会联合协办,孟子研究院家长学校承办的孟母大讲堂暨家长课堂第一讲开讲。本期讲座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殷延禄担任主讲人、孟母教子与家长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朱翠翠担任主持人。活动在孟子研究院设立线下会场。
殷延禄老师从传统文化视角,通过说文解字的独特方式,做题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的精彩分享。
殷老师通过对“儒”“家”“女”“妻”“孕”“身”“育”“保”等汉字字源的梳理,讲述家庭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及母亲对于孩子教育的无可替代性。殷老师强调,家是我们人最初的、安定的、温暖的记忆,家庭是我们人生的驿站,父母就是我们最早的老师,尤其是母亲。
在讲到孟母第一次搬家的时候,殷老师表示,孟母不愧为“母教一人”。她不仅感受到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还深刻地认识到同情之心、仁爱之心对我们人之为人的可贵。所以,重视仁德,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正是孟母从“舍近墓”的地方搬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孟母第二次搬家——“乃去舍市傍”。殷老师表示,孟母这次搬家的背后是引领孟子对“义”的追求。他强调,一味地强调获利,往往会伤及他人,而每个人都一味地强调获利就一定会伤及社会。
孟母第三次搬家,搬到了学宫旁,引领孟子学礼、有识。
可见,母亲的认知、见识和格局里隐藏着孩子的未来。孟母三迁而择邻,每一次搬家的背后都是孟母卓越的认知力和觉知力的彰显,更是引领孟子在“仁义礼智”上的不断追求。
殷老师强调,孟母的教子理念中有着浓郁的儒家文化色彩,孟母三迁的故事被广为流传,成为邹鲁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对孟母教子的故事心怀敬畏,要继承重视礼德的优良传统,培养孩子彬彬有礼、知仁有识。
最后,殷老师结合当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告诫大家“子不教,父子过”,并向广大家长发出呼吁:“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
殷老师此次讲座,模式新颖,道理深刻,引发了听众的广泛讨论。
学友反馈
线上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