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输灰熊,再负雄鹿,最后惜败独行侠,篮网一周之内遭遇3连败,新赛季战绩来到1胜4负,与湖人并称“卧龙凤雏”。某种程度上,球迷们也不能怪篮网,要怪就怪对手实力太强,三支球队上赛季战绩都在联盟前6,打进了季后赛深度轮次,这样的强敌,现在这支篮网肯定是打不过的。
事实上,篮网这周比赛,的确已经倾尽全力了。面对灰熊,虽然一整个晚上都被打爆,但凭借“杜欧”各砍37分的超级个人能力,他们也就将将输了10分而已;打老对手雄鹿,篮网可谓是拼了老命,上半场一度拿到12分的领先优势,但等到字母哥一发力,一切又烟消云灭了;背靠背打独行侠,“711”组合再度暴走,两人合砍76分,将比赛拖进了加时,怎奈独行侠还是技高一筹。
这就是篮网新赛季的现状,他们很拼,很想赢,杜兰特和欧文还是能得高分,但就是赢不了比赛。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是,在杜兰特和欧文合砍“70+”的夜晚,篮网的战绩是1胜6负。我想,这既是球员特点的问题,又是篮网阵容结构的问题。
杜兰特和欧文,不可否认,个人能力特别强,“单挑大神”、“得分机器”怎么称呼都不过分。但问题就在于,简直“无可挑剔”的他们,能为队友做出多大的贡献呢?更高级别的球队领袖,往往能用个人能力造福他的队友,库里如此,詹姆斯如此,字母哥和东契奇也是如此,而杜兰特和欧文能为篮网的角色球员提供多少帮助呢?寥寥无几。传球破夹击,为队友创造空位,这本就不是两人的强项,杜兰特在季后赛传一个失误一个,欧文甚至连意识都没有。过去杜兰特在勇士,还有为队友做掩护的意识,但在篮网这三年,类似的掩护越来越少,就连空切都很少跑了。
角色球员,本来就需要核心大佬们的投喂,在篮网,两位大佬都没这投喂的能力。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好处说明,大佬能力确实过硬,能在不降低效率的情况下,消化大量球权;坏处就是,篮网的比赛就很割裂,角色球员明明能力不差,最后在篮网都好像一无是处,大佬自己场场1打3,越打越辛苦。
很有可能,篮网之所以接手西蒙斯,就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因。既然“杜欧”没有那投喂能力,那传球组织这事情,就交给其他人来,“杜欧”就只负责把球扔进篮筐,全力释放他们的得分能力。某种程度上,篮网新赛季是想复制勇士的成功,就连纳什休赛期都抄了许多勇士经典战术,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篮网身上,想以此激活西蒙斯的同时,提升篮网的竞争实力。但最后,勇士这些年常有的问题,篮网现在通通都有,勇士没有的问题,篮网还有。现在的篮网,就有些四不像,阵容的搭配充满了矛盾。
勇士这些年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追梦·格林进攻太菜”,只要格林和另外一个空间黑洞同时在场,勇士的进攻就很难看。篮网正也面临着类似棘手的问题,本·西蒙斯现在进攻完全没法看,技术手活糙,受腰伤困扰,运动能力也下滑严重,除了一手发牌本事,其他一无是处。当这样一个西蒙斯,和同样不擅进攻的克拉克斯顿同时在场,无论灰熊还是雄鹿,实际在场上就是5防3。结果杜兰特和欧文非但没得到释放,还遭遇到更严重的围剿。
勇士处理这类问题的办法,一是追梦·格林自己够聪明,他知道自己进攻啥破水平,依靠不停地思考和勤勉的无球掩护,“甩锅”给勇士那些伟大的射手们,让他们帮自己解套。二是,勇士球员,普遍处理球能力都很强,即便因为“格林的负作用”把进攻打死了,他们还能用各种的即兴传递,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而勇士这套解法,篮网是没法照抄的。
一是西蒙斯自己,先不说他那进攻水平现在还不如格林,他在无球时候的勤勉与努力程度,就比格林低几个档次。西蒙斯做完手递手之后,进攻就基本靠边站了,他不会去空切,也不会继续为队友做掩护,就像个观众,站在一旁欣赏杜兰特和欧文的单打。这种无球端的“不作为”,更放大了他空间黑洞的事实,方便对手更好防守。二是,篮网的角色球员,之前都是按“一星四射”那类配置找的,他们只会简单的投射和终结,没有额外的处理球能力,他们没法像勇士那样,把球传出花,没有那传球能力帮西蒙斯解套。
勇士解决格林问题的终极办法,就是5小,但5小的前提是,追梦·格林实打实能抗大中锋,能起到实际意义上的护框效果,而西蒙斯,目前他打五号位只限于理论阶段,至少现在他还对这全新的角色不太习惯,缺乏协防的意识,现在他那运动能力与背伤隐患,能不能抗大中锋还是一个疑问。
所以篮网现在就很尴尬,他们想学勇士,但却没有相应的配套材料,打着打着最后又变成了个人单打,而西蒙斯的存在,只会让单打变得更加艰难。篮网不哭,至少杜兰特和欧文还有下限兜底,他们总会等来虐菜的时候,在东部混进个季后赛还是不难的,只不过和“冠军”二字没多大关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