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解放军大量退役歼-7型战斗机,所以不少大陆网友都提议,把退役的歼-7改装成无人机,在可能爆发的两岸战争中,可以用于袭击台湾的军事设施,虽然解放军并没有对于退役歼-7的去向做明确的说明,但这个提议却刺激到了台湾,于是台湾所谓的“中科院”提出,也要把台军退役的F-5战斗机改装成无人机,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F-5可不是歼-7,台湾也不是大陆,而台湾所谓的“中科院”更不是我们常说的那个“中科院”。
(F-5E型战斗机)
环球网日前援引台湾中时闻网的报道,台湾40架F-5战机预计明年第四季度退役,但是台湾“中科院”宣称,有能力将F-5改装成无人机。台湾的所谓“中科院”全称叫“中山科学研究院”,和大陆的“中科院”相比可以说一个李逵,一个是李鬼,至于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大家心里都清楚。
(F-5虽然是低档次战斗机,但是其性能却颇为不俗,该机总共生产了超过2600架,并且出口到21个国家和地区)
F-5型战斗机是美国在冷战时期研制的一种单座双发轻型战斗机,这种飞机有相当数量被美军拿来出口,以支援那些亲美的第三世界国家政权,因此也被称为“军援”战斗机。在冷战时期F-5和前苏联的米格-21都是很著名的“军援”战斗机。不过和米格-21相比,F-5虽然爬升率差点,但是在盘旋性能,特别是稳定盘旋角度方面则明显优于米格-21。总体而言两种飞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F-5战斗机还有一个“终极大改”版本,就是上面图里这个F-20战斗机)
台湾和F-5战斗机接触时间很长,早在1960年代末期,台湾就从美国获得了92架F-5A和F-5B两种战机,后来又在70年代直接引进了生产线,自行生产组装F-5E型战斗机。根据统计,到1986年止,台湾总计生产了242架F-5E单座战斗机和66架F-5F双座战斗教练机。
(收藏于北京昌平中国航空博物馆的台湾F5型战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和F-5系列战斗机还有一段不解渊源:
1981年8月8日,台湾空军第五联队少校军官黄诚植就曾驾驶一架F-5F双座机,以考核新飞行员为名起飞,并随后投奔大陆、宣布起义。1989年台湾空军第737联队的林顺贤也是驾驶一架F-5E型战斗机投奔大陆宣布起义,只不过因为大雾迷航,最终不得不弃机跳伞。
一直到现在,台湾空军依然装备有相当数量的F-5系列战斗机,只不过由于早已经超过了一般战斗机的服役期限,导致事故频发,所以台湾也在逐步退役手里F-5系列战斗机。而这些退役的飞机,如今被台湾“中科院”看上,要拿来改装无人机。
(我们曾经把歼-6升级改装为无人驾驶飞机)
把退役战斗机改为无人机这是很多国家都曾经或者正在干的事情,例如解放军以前就曾经把退役的歼-6战斗机改装为无人机,美军也把退役的F-16改装为无人驾驶的QF-16飞机。改装无人机主要有两个用途:第一是给空对空武器、地对空武器实弹打靶测试充当靶子;第二是挂上炸弹,充当自杀式无人机。
(歼-7改装的无人靶机)
其实大陆军工部门把歼-7改装成为无人驾驶飞机继续“发挥余热”是合情合理的,这是因为解放军现役的歼-7战斗机都是清一色的歼-7G型战斗机,而歼-7G最后一批交付是在2006年,到现在还不到20年时间,而歼-7生产线一直到2013年才完全关闭(为尼日利亚最后生产了一批歼-7NI战斗机),所以解放军手里的歼-7战斗机虽然退役,但飞机本身还很“新”的,按照战斗机正常30年的服役期来看,至少还有10年寿命。
(歼-7战斗机的寿命普遍还有10年左右)
但是台湾的F-5就不一样了,台湾的F-5战斗机最后一批是1986年生产交付,算起来到现在已经足足37年,飞机的机体寿命早就损耗殆尽了,所以我们看到台湾的F-5战斗机最近几年频繁出事故,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飞机严重老化,已经实实在在的“飞不动”了。
而且除了飞机老化以外,台湾的所谓“中科院”也完全不具备研制战斗机无人驾驶飞控技术的能力。要知道大陆的军工体系和产业链都非常完整,拥有大量相关的科研院所,而且我们还有把歼-6改装成为无人机的经验,这些都是台湾不能比的。
(中国的歼-7MG型战斗机,曾经是对外出口的榜样)
最后台湾“中科院”之所以积极活动,本质上是为了“捞钱”。台湾退役上校黄征辉就对媒体表示,“中科院”每年都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而每一个“奇思妙想”一旦立项,就可以获得数十亿元新台币的预算拨款,这样的项目很多,但是却从没有见到出什么成果,最后项目也不了了之,但钱是已经花出去了……多一个项目,就意味着“中科院”可以多从台湾当局捞点好处,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积极,并且四下活动,为“F-5改无人机”到处奔走。
黄征辉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一下子就把台湾那个所谓的“中科院”揭了老底。总而言之,台湾并不是大陆,F-5也不是歼-7,想效仿解放军对歼-7的改装,恐怕台湾还真没有那个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