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拜师项橐:圣人为何尊一个七岁的孩童为师?

孔子拜师项橐:圣人为何尊一个七岁的孩童为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求知所 访问量:1782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27

孔子被评为世界十大学名人之首,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然而你可曾听说过这样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却曾认一个七岁小儿做老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崇尚有教无类,广收学徒,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无数学子都渴望得到孔子的教导。

于是,公元前480年左右,孔子开始开办私人学堂,目的是让更多人能够获得读书学习的机会。

公元前496年,孔子又开了讲学之旅,与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散播知识。

这天,他们乘坐马车准备去某地讲学,突然马车停了下来。孔子的弟子便下车查看情况。

原来,挡住马车的不是别人,而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儿。他正在马路上用土堆房子玩耍,不巧阻挡了孔子所乘坐的马车的行路。

孔子的弟子见挡路之人只是一个小孩,便毫不在乎地命他赶快让路。但小孩却不肯,他说“这里是我的城池,你们不能从这里过去,你们只好绕道走了!”

孔子的弟子见小孩不听命令,失去耐心,便大声冲他嚷道:“你这小孩好不懂事,车里坐的可是孔夫子,不要耽误了他去讲学,赶快让开!”

孔子坐在车里,听到外面吵闹,便出来劝解。他下车后,便听到小孩回击“不管里面坐的是什么样的大人物,也总要讲理才行啊。”

孔子听了这话颇为震惊,于是小孩行礼屈身,又彬彬有礼地询问道:“小朋友,你为不肯给我们让路呢?”

小孩说:“这里本来就是我的城池,古往今来都是车马绕着城池走,哪里有城池绕着车马走的道理?”

孔子又问,你建造这座城池,是为了做什么用呢?

小孩说:“当然是为了抵御兵马,击退敌人,保卫居民了。”

孔子见这小孩丝毫不胆怯,且说出的话句句在理,不由对他起了几分敬意,看他聪慧机敏,便想考一考他,就说:“我看你能言善辩,聪慧过人,很想与你探讨一番。这样,我们互相出题考考对方,谁答不上来,就拜另一方为师,怎么样?”

小孩毫无惧意地说:“那便来吧。”说着,他便先向孔子提问:“我问您,什么树没有叶子,什么花没有枝条?什么火没有烟,哪里的水没有鱼呢?”

孔子想了一想,凡是江河湖海,水中一定会有游鱼;只要是生起了火,不管柴草树枝,一定会有烟雾飘起;而树木和花朵,哪有不生枝条,不长叶子的道理呢?

于是,孔圣人就如实回答:“对不起,我不知道答案。”

小孩得意地说:“我告诉你吧,井水里没有鱼,萤火不起烟;枯树就不长叶子,而雪花自然就没有枝条了。”

孔子听到答案后,十分震惊,但细想一想,也承认他说的有道理。

这时,轮到孔子提问,他想了想就问小孩:“你可知道,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又有多少谷子呢?”

小孩不加思考便回答道:“这还不简单,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

孔子听完小孩的回答,觉得他的回答滴水不漏,心生敬意,这时小孩说:“你没有回答上来我的问题,我却回答上来了你的问题,你是不是该拜我为师呢?”

孔子说到做到,当即便履行诺言,拜小孩为师,于是,这个小孩就成为了孔子年龄最小的老师。

这个小孩就是项橐,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神童,他不但才华过人,而且深知孝道。孔子师项橐的故事,在当地流传千年,已成为一桩历史美谈。

而项橐在成为孔子的老师之后,也是名声大起,美名代代相传,被后世冠以“圣公”的名号。

也许会有人说,孔子是教育大家,拜一个七岁小儿为师,不怕失了自己的体面吗?

其实,在春秋时期,社会风气提倡尊师重教,且人们对道德高尚的美好品质十分推崇。只要能教授自己东西,便不会在乎他的年龄与身份。

再者,孔子能够丝毫不犹豫地拜项橐为师,更体现了孔子言出必行,谦虚有礼,不耻下问。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解释孔子为何会被后世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之后也衍生出了许多著名的成语,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童叟无欺”“君子之约”等。今天这些成语已为人熟知,并被广泛使用。

人们在使用这些成语时,除了会想到项橐的机智聪慧,也会想到孔子信守承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高尚道德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欢迎大家一起留言讨论,关注历史求知所,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文章

  • 早年夭折:项橐12岁,曹冲13岁;英年早逝:霍去病23岁,王勃26岁

    历史解密编辑:纯良的大叔标签:霍去病,王勃,曹冲,项橐,孔子,孙权

    早年夭折:项橐12岁,曹冲13岁;英年早逝:霍去病23岁,王勃26岁美生乐乐2022-07-0817:22广东文化领域爱好者关注美生乐乐来啦~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历史上令人惋惜的几个名人。他们或早年夭折,或英年早逝,是我们历史的遗憾。但只能说世事无常,我们无法决定命运,我们都只能作为别人生命的看官!

  • 【国学】“两小儿辩日”、孔子被怼得无语后,提出要单挑项橐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年之父标签:孔子,夫子,国学,科学家,单挑项橐,拨弦乐器

    项橐和孔子的传说关于孔子(公元前 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有很多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但是,不为人知的是:故事中的两个小儿,其中之一是春秋时期莒国的一位著名神童项橐(tuó)。当时的项橐才7岁。据说孔夫子被难住以后,开始并不甘心,就出了几个问题

  • 千亩李园春管忙

    历史解密编辑:人民资讯标签:脆红,种植,春管,李子园,李园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范俊岑 王思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在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龙场营镇元岩村脆红李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忙碌于翻耕除草、施肥剪枝作业。元岩村海拔1200多米,气候温润、日照充足,适宜发展脆红李产业。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发展,今年2400亩的脆红李已达盛产期。“我自己家

  • 李园花开醉春光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李园,盛开,西施,南湖区,花开醉春光

    前天,南湖区新丰镇举办“净相有礼·赏槜李花开 品国风雅韵”主题活动,游客们在西施李园伴着盛开的槜李花游园打卡,在净相村文化礼堂体验手作槜李花团扇的乐趣。(来源:南湖区人民政府网站)

  • 李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严控小区阳光房 依法拆除“零容忍”

    历史解密编辑:梁梁爱唱歌标签:违法,违建,小区,阳光房,李园街道,行政执法

    为扎实开展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全力做好违法建设管控工作,李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党支部牢牢把握“控新治旧”原则,不断加强管控力度,严防严控违法建设滋生蔓延,近期,李园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党支部对市联社家属楼的违建阳光房进行了整治。在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深入沟通后,当事人也意识到私自建设阳光房属于违

  • 平度李园街道又一安置区完成回迁分房

    历史解密编辑:平度网标签:搬迁,安置区,安置房,安置楼,李园街道,回迁分房

    5月25日上午李园街道天津路南片区安置房分房工作圆满完成!又一桩民生喜事“落地”据了解,2020年12月份,李园街道天津路南片区正式启动搬迁改造工作。安置区于2021年4月份正式开工建设,2023年4月顺利完成单体验收,2023年5月25日完成分房交付。安置区总占地21.38亩,总建筑面积4.09万

  • 郑旦比西施还要美丽的绝代佳人,为何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郑旦,西施,杨玉环,勾践,王昭君,貂蝉,小说家,先秦,金庸笔下角色

    前言:不知道熟读历史的朋友,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历史总是不公平的!虽然我们常说,历史这有公论。世道好轮回,苍天饶得过谁?但是仔细的品味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也许即使经过极为漫长的时间检验历史,也很难对某些人某些事,某些物有我们今日所谓的公论。世道就算是再轮回,也总有一些人会在历史的轮回之外。 被抹黑最严

  • 西施、东施与郑旦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西施,郑旦,东施,夫差,勾践

    诸暨的西施故里诸暨乃於越文化发祥地,今又称“中国珍珠之乡”、“中国袜业之乡”、“中国无公害茶叶之乡”、“中国名品衬衫之都”、“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香榧之都”……然西施仍为其一靓丽名片。——题记风景秀丽的诸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之西南,是富春江的支流浦阳江上的重镇。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诸暨是个出名

  • 西施故里景区内,郑旦路部分路段通行有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诸暨赵氏标签:郑旦路,西施故里,诸暨,西施

    为整体提升西施故里景区品质,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游客服务,同时保证市民游客安全;根据市人民政府相关要求,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将对景区内郑旦路部分路段进行交通组织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1、西施故里景区苎萝东路主入口至西施故里景区1号岗亭路段,允许车辆双向通行;2、西施故里景区1号岗亭至泰山庙停车场出

  • 郑旦美貌不输西施,为何未进四大美女之列?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郑旦,西施,夫差,美女,吴王,先秦,周朝,小说家

    中国有“古代四大美女”的说法,她们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世人赞誉她们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西施是四大美女中很出名的一个,她背负国家使命,孤身前往敌国,去欺骗宠爱自己的吴王,最终帮助越王灭了吴国。这个故事可谓千古流传,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和西施一起去往吴国的,还有一位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