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
草书元·马致远的两首曲,《秋思》《远浦帆归》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0:43:19阅读:2773
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字千里,号东篱。 今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庶的书香门第,由于元代实行的民族高压政策,他的仕途之路相当坎坷,仅担任过一些微末的佐官,满腹经纶,壮志难酬,在漂泊中蹉跎了
苏轼、米芾、赵孟頫都学他,他的书法岂能不美?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9 21:05:05阅读:3188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李邕存世书作中,尤其以《叶有道碑》为历代论书者所推崇。李邕的书法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
当苏东坡的弟弟是种啥体验?为捞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太难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4:50:56阅读:3633
前言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朝代当中,宋朝可能是其中经济条件和市民生活最为繁荣的一个朝代了。宋朝不论文化方面的成就或者是其市民经济的繁荣程度都是整个封建时代当中数一数二的,而在宋朝也诞生了不少非常有名的文人雅士。可能是因为宋朝历来重文轻武,这也就导致了宋朝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高,而真正有文化的世家
诗词山东|苏辙没有登顶泰山,却把哥哥苏轼遗憾坏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4:39:40阅读:3950
做足了功课的苏辙徘徊三天,还是感叹,泰山这么高,那我这个腿走上去不得报废了吗?一千多年前,哥哥苏轼在山东的密州(今潍坊诸城)做知州,弟弟苏辙在济南任职,同在山东为官虽未能相见,但两人对泰山的执念,却留下一个小故事。这还得从苏辙的一次“年假”说起。(注:空镜素材来自纪录片《苏东坡》等,仅供参考。部分素
范仲淹救灾三套法子:抬高米价,以工代赈,发展旅游业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6 8:17:42阅读:2714
1050年,江浙一带遭遇灾荒,范仲淹却说:“米价再涨一涨”,因此帮助百姓度过饥荒,百姓都称赞他,“范仲淹是一个好官”。范仲淹此时在浙西路担任杭州知府,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将粮食价格大大提高。他这是要干什么?古代遭灾,一般都是靠着官府救灾,如果官府无粮救济,就会造成灾民的大规模死亡。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范仲淹的宋州情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04:58阅读:4260
作者:云思猛想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是大宋的福地。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前,曾担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的治所所在地是宋州,大宋的国号即来源于此。宋州在北宋都城——开封的东南二百余里,古称睢阳,是远古商朝的发祥地。宋州是大宋应天顺时的吉吉祥之地,1006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改宋州为应天府。府是与州
范仲淹比人们想象中还要伟大,只是被《岳阳楼记》掩盖了光辉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8:56:59阅读:3916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菜根谭》说到范仲淹,人们自然会想起千古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已经妇孺皆知,而对于作者范仲淹,一般人却了解不多。范仲淹的光辉,几乎被他自己的作品所掩盖。
解读丨范仲淹的忧患意识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0 18:11:35阅读:3500
范家大院范仲淹铜像忧患意识不等于杞人忧天,亦非悲观绝望,而是一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开拓的哲学智慧,它实际上是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及其关系中各种危机现象的本质认识、价值诉求。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锐意进取,建功立业,今天它同样具有
高清经典 | 范仲淹《二札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5:54:06阅读:3340
范仲淹《二札帖》纸本,行草,30.5*42cm,13行93字,故宫博物院藏。《二札帖》是《边事帖》和《远行帖》合帖,此为《边事帖》。释文:“仲淹再拜,知府刑部仁兄:伏为起居万福。施乡曲之惠,占江山之胜,优哉乐乎。此间边事,夙夜劳苦。仗朝廷威灵,即目宁息,亦渐有伦序。乡中交亲俱荷大庇,幸甚。师道之奇,
范仲淹一首气势雄浑的词,感悟深刻,充满了对和平的期盼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1 14:19:33阅读:3934
范仲淹做官一心为国为民,为百姓排忧解难做了很多好事,但由于他性格耿直,遇事敢于大胆直言,针砭时弊,以致经常遭受贬谪,被朝廷外放十几年,频繁的调动,让他一直都在羁旅的路上。宋仁宗康定元年,北宋与西夏爆发了战争,范仲淹又被调到陕西,协助陕西安抚使韩琦负责西北的军事防务。范仲淹没有抱怨环境的艰苦,亲自到前
苏慕遮·范仲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19:51:40阅读:3026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醉。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现代作家张一一,曾否定范仲淹并出品《新岳阳楼记》,写得怎样?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9:34:46阅读:1784
简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直是语文课本必记的文章。博大的胸怀使这篇文章具有传承性。现在,有一位著名的文学作家质疑《岳阳楼记》。这位文学家就是与郭敬明、韩寒、唐氏并称为新四大才子的张一一。他很直接,指出这篇文章的不妥之处有哪些问题?01首先,想要真正了解《岳阳楼记》,我们需要认识一个人——滕子京,他是
范仲淹与应天书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22:41:30阅读:2902
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在成为应天府之前是宋州的治所。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宋州被认为是太祖的发迹地。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亲自驾临应天府,升应天府为南京。王乾名 摄应天府书院又
范仲淹无依无靠,是如何将一把烂牌,打出王炸顶级配置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3:16:38阅读:1497
一个人要想成功,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家族,二是自身的努力。可人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家庭,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赶往罗马的路上。可有的人,就是能把一手烂牌打出王炸的效果,范仲淹就是其中一位。而硬核的范仲淹,是如何将一把烂牌打出王炸顶级配置的?无依无靠的范仲淹范
宋朝名相范仲淹家族八百年来一直兴盛不衰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3:51:13阅读:3988
宋朝名相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称稀饭),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到以后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
范仲淹, 一首词, 被欧阳修讥笑, 却名流千古, 成为边塞词的首创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9 16:49:01阅读:4182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御史范文正,性情耿直,多次直言上书怼皇帝,朱元璋大为光火,一怒之下,要问斩于他。行刑之前,朱元璋查看呈上来的奏折,当看到范文正的家族介绍时,急忙把他传唤至跟前,问,“你可是范仲淹的后人?”“我是范仲淹的第十二世孙。“范文正答道。此话一出,画风突然转变,朱元璋不仅当下赦免他的死罪,
一首马屁诗短到只有两句,却拍到点子上了,范仲淹:给他升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9 16:48:13阅读:2985
一首马屁诗短到只有两句,却拍到点子上了,范仲淹:给他升官!在人们的既有经验中,古诗最少会有4句,比如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之类,这样的诗才是合乎规矩的。比如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虽简短,却气势、文采及人生哲理均不输长诗。三句诗就非常罕见了,人
范仲淹曾三次被贬,为啥均被人们称为具有光耀风范?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9 16:49:05阅读:4022
作者:赵心放编辑搜图范仲淹(989-1052年 ),北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治理国家、戍守边境和文学成就方面等都有突出的成就,他的思想品质对后世影响深远。(一)“划粥断齑”苦读书范仲淹的身世很坎坷,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带着他这个“拖油瓶”改嫁,随继父姓,起名为朱说。朱说从小生活贫苦,
DSE中文范文 |范仲淹《岳阳楼记》温书重点!收藏复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9:09:46阅读:4184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DSE中文科十二篇范文之一的范仲淹《岳阳楼记》 全文语译、重点注释、主旨、段落大意、文章特点等分析,一文看清温习重点!01-全文语译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康具兴。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
范仲淹的一首“游戏之作”,写尽了人生至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 13:04:22阅读:2031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说起北宋最著名的政治家莫过于范仲淹与王安石,范仲淹不仅是政治家,且文采出众,也是一位文学家,生前更是曾多次与西夏作战,西夏人都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可见其文韬武略,俱是不凡。范仲淹身为文学家,自然也于宋词有所涉猎。其存世的词作仅有五首,但却风格不一、题材各异。譬如其著名的